经部
-
尚书注疏汇校杜泽逊 编《尚书注疏汇校》共二十卷,由山东大学杜泽逊先生主持编纂。该书所用底本为明万历北京国子监刻《十三经注疏》本,所用校本共18种,即唐开成石经本、宋刻单疏本、宋刻八行本、李盛铎旧藏宋刻本、宋王朋甫刻本、宋刻纂图互注本、宋魏县尉宅刻本、蒙古平水刻本、魏了翁《尚书要义》、元相台岳氏刻本(清乾隆重刻)、元刻明修十行本、明永乐刻本、明嘉靖李元阳刻本、明崇祯毛氏汲古阁刻本、清乾隆武英殿刻本、清乾隆内府钞《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清乾隆内府钞《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本、清嘉庆阮元南昌府学刻本,同时吸收了15家前人尤其清代学者的校勘成果。出版形式上,《注疏》原文为底本影印,汇校长编则为排印,放在每卷《注疏》原文之后。
-
诗经张庆利《诗经/国学掌上诵读本(第2辑)》是中国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诗305篇,另有6篇笙诗,有题目而无内容。分风、雅、颂三部分,时间跨度500多年。“风”是地方音乐,包括十五国风,共160篇;“雅”是朝廷正乐,共105篇,包括“大雅”31篇,“小雅”74篇;“颂”是宗庙祭祀之乐,共40篇,包括“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诗经》展开了一幅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多样画卷,举凡爱情、婚姻、劳动生产、战争、祭祀、宴飨等。
-
易经的奥秘曾仕强人生的真正目的,是求得心安理得。一个人要持正向善,而不是老在那里趋吉避凶。趋吉避凶有一个前提,就是要持正,要向善。我们现在要记住,时时刻刻问问自己有没有顺天理,有没有凭良心,有没有立公心。因为现在很多人私心太重了,公心完全不见了。我们要替大家想一想,不要老想自己。归根结底一句话: 只问应该不应该,少问结果会怎样。应该做的事,纵然有万难,也要想办法去排除,纵然*后会很凄惨,也要坚持去做,因为那是你的责任!
-
四书读本蒋伯潜 著《四书读本》原名《语译广解四书读本》,是由蒋伯潜先生注释解读的四书通俗读本。蒋伯潜在朱熹集注的基础上,将各家有争论的注解逐条列出,并从善做出解释,简明易懂,既适合初学,也适合专业研究人员。本书是学界公认的继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之后很专业的四书注释之一,得到众多著名学者的一致推崇,曾被台湾地区作为国学教材使用。
-
论语(春秋)孔子《论语》主要内容包括学而篇,为政篇第二,八佾篇第三,里仁篇第四,公冶长篇第五,雍也篇第六,述而篇第七,泰伯篇第八,子罕篇第九,乡党篇第十,先进篇第十一,颜渊篇第十二,子路篇第十三,宪问篇第十四,卫灵公篇第十五,季氏篇第十六,阳货篇第十七,微子篇第十八,子张篇第十九,尧日篇第二十。
-
百名专家审定正读经典藏书 论语白化文,特邀顾问《论语》是一本以记录
-
论语读本刘定一《论语》是儒家头等重要的经典,记载了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和他弟子们的言行。儒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论语》是中国文化原典。它的教诲和影响,渗透到每个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社会习俗、行为方式和心理习惯中,是中国人人必读的文化宝典。系统论专家,特级教师刘定一先生,在精研《论语》数十年之后,写出了这本《论语读本》,此书订正多处前人误读误解,补充了大量新鲜有趣的内容。有通俗易懂的白话文译文,注释、注音、插图、导读,全方面辅助当代读者阅读。得到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台湾作家张大春全力推荐。
-
儒藏 精华编44上下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暂缺作者《仪礼图》十七卷,附《仪礼旁通图》一卷,南宋杨复撰。杨复,字志仁,福建人。活动于南宋中期,为朱熹门人,后卒业于黄榦。长于治礼。以图治礼,素为礼家所倡。礼图之学渊源甚早,但此前多集中于器服名物,少制度仪节。杨复《仪礼图》以《仪礼》经注为本,分章析节,以仪节图研习礼经文本,以名物图作为说明,实乃首创。全书体大精深,滥觞乎张惠言《仪礼图》。《仪礼图》现存早刊本为上海图书馆所藏之元刻明递修本,此外北大图藏有明嘉靖十五年卢尧文刊本,清康熙年间《通志堂经解》本,北大图藏日本宽政十年刻本。此次校点以哈佛燕京学社影印《通志堂经解》本为底本,元刻本、卢刻本对校,另以他书作参校。校点说明中说《通志堂经解》本《仪礼图》后附有《仪礼》本经十七卷,符合陈普《仪礼图序》的记述,也暗合朱熹希望重修《仪礼》的心愿,故一并附于书后。本书校点者为马延辉。
-
说文解字注研究文献集成暂缺作者暂缺简介...
-
杨沂孙赵宏 编中国书法是以汉字为载体的艺术,学习书法务需深入理解汉字的源流演变。从汉字发展来看,篆书处于汉字发展的早期,若从盘庚迁殷算起至秦统一中国,约有一千一百年的时间完全是篆书史,占书法史三分之一的时间,遑论篆书发展一直贯穿整个书法发展的历史。篆书对后世其他字体如隶、楷乃至草书的演化还具有指导、约束乃至规范作用,若能深入学习,自然会对书法有更深入、全面的理解。篆书包括大篆、小篆,二者是相对而言的,后人将秦代的篆书称为小篆,而将秦以前所有的文字都笼统地归为大篆范畴。秦篆的典型如《峰山刻石》《泰山刻石》等,据说为秦相李斯所创,字形取纵势,笔画粗细一致,圆润遒劲,结体均衡对称。篆书在汉代很长一段时间仍被作为“正体”使用,后因隶书、楷书渐次兴起,篆书应用渐少,书写也渐式微。至唐,篆书颇有中兴之势,此时出现了一位篆书大家李阳冰,直接承续秦篆风格,向为后世视为篆法正宗。宋初对《说文解字》进行整校,金石、文字之学也得到发展,但宋元而下,篆书仍基本受“二李”影响,连书学巨纛趟孟頫也难逃藩篱。此种状况直至清中期才得以改观。清代朴学发达,小学兴盛,篆书识写渐成一种修养,书者众多,名家辈出,清代成为超出唐代的篆书又一发展高峰。清代篆书重要的代表人物是“布衣书家”邓石如,其篆书“书宗二李”,再稍参隶书笔意,旁搜三代鼎彝,汲取秦汉六朝的营养,辅以长锋羊毫,所书篆书“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充分发挥虚实对比之妙,将世人认为婉转、阴柔甚至拘板的小篆,演为沉雄朴厚、富有阳刚之美的新篆体,为篆书的发展开辟了新天地,故康有为视之为清代篆书的“教化主”。继之而起的昊让之、徐三庚、昊育、胡澍、赵之谦、莫友芝、杨沂孙、昊大澂、昊昌硕、黄牧甫等,无不是在邓石如的基础上,或从体势上加以夸张,或复吸收北碑的笔意,或熔铸殷周金文及石鼓于一炉,各有创新,使篆书在清代达到鼎盛的局面。以上粗略勾勒出篆书的发展脉络,使我们知晓学习篆书有两类好的取法对象:一类是汉魏之前的古代篆书,包括殷商甲骨文、两周金文、秦汉金石篆书等,多为金石拓片;另一类是清人篆书,因时代较近,绝大多数是墨迹。一般而言,金石拓片年岁久远,字迹多有模糊,但墨迹相对清晰,能看清运笔轨迹,较易人手。学习篆书取法古代金石书迹当然属“取法乎上”,但清人的篆书成就也绝不可忽视,因为清人也在学习古人,并为我们提供了成功的经验。他们不仅神接上古,意泳三代,用柔软的毛笔子宣纸上书写出本是铸刻而成的文字,极大地丰富了传统的笔法,也书写出异彩纷呈的篆书风貌,这是我们学习篆书必须借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