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中国教育发展史
作者:喻本伐,熊贤君著
出版社: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0-01-01
ISBN:9787562215646
定价:¥25.0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本书具有以下特点:一、本书在体系安排上作了新的尝试,突出了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性和阶段性,而不是撕裂教育自身发展的历史关联,去屈从教育外部的历史事件,同时又注意了教育发展的历史大背景。 二、本书对历代学制的论述比较周详、完备、系统。且在前人基础上有所斟酌损益,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匠心独具。三、对教育思潮的论述,突破了以孤立的个人为中心的旧轨,本书注重上下衔接,纵横沟通,着力于剖解流派,考究源流,既溯其所自来,又辨其所当类,更明其所由去,读之颇觉脉络清晰,条理井然,褒贬有据,发人深省。四、对各别教育家,作者摒弃了“一时代、二生平、三世界观、四教育作用、五教育目的……”的八股格式,而是区别对待。重点人物略述其生平,次要人物则开门见山,直陈其教育主张,不强行拼凑每个人物的世界观,不斤斤于在政治上给古人“定性”、定位。对于教育家的教育思想或主张,不是将内容硬性塞进现代教育学的框架,给古人披上时装,而是从实际出发,据史料立论,突出个性,从历史人物的原著中提取醒目的标题,避免了众人一貌。五、本书对教育史实和历史人物的评鉴贯彻了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有阶级分析而不妄贴阶级标签;重视经济、政治对教育的制约而不轻视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和自身特点;不以政治上的是非和世界观的高下定教育观的臧否;是其所当是而非其所当非。六、本书文理通顺,文字简练、清新、活泼,可读性强。喻、熊二君在高等学校从事中国教育史的教学和研究已届10年,二君根基扎实,好学刻苦,才思敏慧。他们的教学一直深受欢迎,在科研成绩上硕果累累。现在,他们将10年寒窗的心得凝聚成为本书,这是一个可贺的收获。当然,美玉难得无瑕,创造性思维亦难免偶有失察,求全责备适足以戕害创新。学无止境,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应作者之求,姑为之序。
作者简介
暂缺《中国教育发展史》作者简介
目录
甲编 学校教育的萌生期(远古一前207)
第一章 教育的起源和学校的起始——远古至西周的教育(远古一前770年)
第一节 教育的起源
一、教育起源的假说
二、教育与生存
三、一个没有了结的课题
第二节 萌芽形态的学校
一、正式教育萌生的土壤
二、文字的产生与学校的破土
第三节 夏商西周的文教政策
一、夏——“以射造士”
二、商——“以乐造士”
三、西周——“以礼造士”
四、选贤贡士制
第四节 夏商西周的学制及实施
一、夏商两代的学校名称及类别
二、西周的学制雏形
三、西周教育的实施概况
四、“三代”教育的总体特征
第二章 私学的勃兴——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前770一前221)
第一节 文教政策的纷乱与弱化
一、以礼为文,以戎为主
二、崇法尚武
三、百家争鸣
四、养士用士
第二节 私学的产生和竞争性发展
一、官学的失修
二、私学的产生和类别
三、各家私学的异同
四、私学与官学特点比较
第三节 “官私联营”的稷下学宫
一、“官私联营”的性质
二、创立、发展与消亡
三、教学与学风
四、教师与学生管理
第四节 儒学教育思潮
一、源流
二、盂轲的教育思想
三、苟况的教育思想
四、《学记》的教育思想
五、先秦儒学“人文主义”的教育倾向
第五节 墨学教育思潮
一、源流
二、墨翟的教育思想
三、墨学“科技主义”的教育倾向
第六节 道家自然主义教育思潮
一、源流
……
第三章 官学、私学俱废——秦代的教育
乙编 学校教育的定型期(前207—581)
第四章 学校教育的复兴—汉代的教育
第五章 私学的相对炽盛——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
丙编 学校教育的拓展期(581——1276)
第六章 官学的相对鼎盛——隋唐时期的教育
第七章 学校教育的改革——两宋的教育(960——1276)
丁编 学校教育的衰落期(1271——1862)
第八章 少数民族办理的学校——元代的教育
第九章 学校的僵化与反僵化——明代的教育
戊编 学校教育的更生期(1862—1949)
第十一章 新式学校的肇端——晚清的教育
第十二章 学校教育的多元化——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和北就政府时期的教育(1921—1927)
第十三章 新式学校的定型——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1927—1949)
后记
又记
第一章 教育的起源和学校的起始——远古至西周的教育(远古一前770年)
第一节 教育的起源
一、教育起源的假说
二、教育与生存
三、一个没有了结的课题
第二节 萌芽形态的学校
一、正式教育萌生的土壤
二、文字的产生与学校的破土
第三节 夏商西周的文教政策
一、夏——“以射造士”
二、商——“以乐造士”
三、西周——“以礼造士”
四、选贤贡士制
第四节 夏商西周的学制及实施
一、夏商两代的学校名称及类别
二、西周的学制雏形
三、西周教育的实施概况
四、“三代”教育的总体特征
第二章 私学的勃兴——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前770一前221)
第一节 文教政策的纷乱与弱化
一、以礼为文,以戎为主
二、崇法尚武
三、百家争鸣
四、养士用士
第二节 私学的产生和竞争性发展
一、官学的失修
二、私学的产生和类别
三、各家私学的异同
四、私学与官学特点比较
第三节 “官私联营”的稷下学宫
一、“官私联营”的性质
二、创立、发展与消亡
三、教学与学风
四、教师与学生管理
第四节 儒学教育思潮
一、源流
二、盂轲的教育思想
三、苟况的教育思想
四、《学记》的教育思想
五、先秦儒学“人文主义”的教育倾向
第五节 墨学教育思潮
一、源流
二、墨翟的教育思想
三、墨学“科技主义”的教育倾向
第六节 道家自然主义教育思潮
一、源流
……
第三章 官学、私学俱废——秦代的教育
乙编 学校教育的定型期(前207—581)
第四章 学校教育的复兴—汉代的教育
第五章 私学的相对炽盛——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
丙编 学校教育的拓展期(581——1276)
第六章 官学的相对鼎盛——隋唐时期的教育
第七章 学校教育的改革——两宋的教育(960——1276)
丁编 学校教育的衰落期(1271——1862)
第八章 少数民族办理的学校——元代的教育
第九章 学校的僵化与反僵化——明代的教育
戊编 学校教育的更生期(1862—1949)
第十一章 新式学校的肇端——晚清的教育
第十二章 学校教育的多元化——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和北就政府时期的教育(1921—1927)
第十三章 新式学校的定型——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1927—1949)
后记
又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