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
-
南怀瑾国学日历2024南怀瑾文教基金会本书是南怀瑾先生的语录日历,从先生的著述中精选365条语录,主要包含处世之道、家庭教育、存心立品,节气养生等先生对于入世做人做事的教诲。 本书每段语录均以一个主题词为引领,在内容呈现上相对往年风格会更加活泼、接地气。装帧采用上下翻页的形式,可以随时摆放在案头桌前一角翻阅,更具美观与实用性。
-
中华历史与传统文化论丛董劭伟,秦飞,王红利,鞠贺《中华历史与传统文化论丛(2022年卷)》为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主编的学术论文集。该论文集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旨,历史学、哲学、文学、政治学等学科范围内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的研究都是论文集的关注对象。论文集以收录原创学术论文为主,开辟唯物史观与中华民族发展史、古史专题、近代史专题、文化哲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教育教学动态、秦皇岛地域文化、读史札记、学术动态暨书评等专栏,都颇具特色。论文的作者均为高校教师,均言之有物,可供相关学者参考。
-
中国饮食文化散记逯耀东《肚大能容》和《寒夜客来》是台湾历史学家、美食家逯耀东先生的两部饮食文化随笔,汇集了的有关中国传统饮食文章若干篇。《肚大能容》一书,作者结合历史文化考察和自身探索美食的经历,在描写这些佳肴的制作和味道的同时,注重追寻美食背后的文化和美食的形成与流变,将油盐柴米酱醋茶提升到文化的层面,将饮食、生活、文学、文化、历史融合,借学养之力,追求大羹玄酒最深醇的至味。不只停留在”吃“的层面,更是在探索中国人的“吃”中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寒夜客来》则记述作者在全国各地多次寻觅古早饮食,探究民间美食的变迁的经历。他发挥自身专业的优势,结合历史、文学等相关知识,叙述美味佳肴的形成与流变过程,分析时代和环境在其中的影响,述说其中的典故与趣味。这些文章谈味道的同时,更注重每一味菜肴背后所蕴含的文化,不是单纯地介绍美味珍馐及做法,而是对民间俚食抱欣赏赞许态度,体悟百姓的生活情趣。
-
中国屏风上威廉·萨默塞特·毛姆1919—1920年,45岁的毛姆来到中国,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旅行:溯长江而上,由水旱两路,途经重庆、成都、北京、沈阳、上海、香港等地。本书便是他此行后的杰作,共有58篇小文。但该文集不能算作传统意义上的游记,而是一种建构于白描之上的思考。毛姆自己也说“用可以写小说的素材,连缀成一组中国之行的叙事”。毛姆笔下,交织其间的东西方文化交融、争鸣、障碍、冲突,足以引领我们开启深沉思考。他拜访了光耀学坛的哲学泰斗辜鸿铭、戏剧学者宋春舫、沉浸于个人精神世界的汉学家和那些游笔于青山绿水的仕子文人。他也亲见了身份尊贵的政界首脑、生如驮兽的劳苦大众、自命不凡的驻华官员和悲天悯人的天主教修女。他震撼于中国画家笔下羽翼震颤的嘤嘤鸣雀,沉醉于山野乡间清淡雅致的牌坊浮雕,对最贫穷村庄里寻常可见的镂雕窗棂赞不绝口,他描写苦力的段落让人心痛不已,而当他遭遇某一刻的共鸣,或者被这东方的不适摆弄得心情沮丧时,也会情不自禁地想念肯特郡的绿地与莱茵河的原野。
-
新编对联故事集张玉舰 编著本书以“妙对趣联”为准绳,精选对联故事300篇,由卷一、卷二两部分组成。其中卷二为“同联异话”专辑,计150篇。另有附录《学对歌诀》。本书除去对联外,所有故事均经过重新编辑和改写,在表述上务求简练流畅、生动有趣。
-
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理念创新研究张丹本书共六章。 章为绪论,主要阐述了传统与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价值等内容;第二章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思想,主要阐述了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国传统法治文化、中国传统智慧文化等内容;第三章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主要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意蕴、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内容、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功能等内容;第四章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现状,主要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现实背景、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取得的成绩、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存在的问题等内容;第五章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探析,主要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创新的价值意蕴、中国传统文化创新的实践要求、中国传统文化创新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等内容;第六章为新时代中国传统文化传播与创新路径,主要阐述了新时代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使命、新时代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途径、新时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途径等内容。
-
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机制研究钟洲全书共六章。 章为绪论,主要阐述了 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 传统文化的璀璨内容、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新时期 传统文化传播的必要性与紧迫性等内容;第二章为 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主要阐述了 传统政治文化、 传统伦理文化、 传统法治文化、 传统智慧文化等内容;第三章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基本依据,主要阐述了理论依据、历史依据、现实依据等内容;第四章为 传统文化传播的现状分析,主要阐述了 传统文化传播机制取得的成绩、 传统文化传播存在的问题分析等内容;第五章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机遇与挑战,主要阐述了 传统文化传播的机遇、 传统文化传播的挑战等内容;第六章为 传统文化传播的机制探讨,主要阐述了 传统文化传播的基本原则、 传统文化传播机制的完善、 传统文化传播的策略探讨等内容。
-
是父是子张花氏本书是围绕眉山苏氏家族,尤其是“三苏”父子两代人展开的讨论其“读书正业、孝慈仁爱、非义不取、为政清廉”家风家教的一本通俗读物,体裁为散文。本书将从家庭入手,解读“三苏”父子及其家族:以苏轼为中心,上溯祖辈,下及儿孙与门生,全书共6个篇章,以纺锤形结构讲述家族历史、剖析重要人物、解读教育方法、归纳家风家教,诠释“是父是子”的精神内涵和意义,为读者提供 家风的范本。作者结合文献史料,列举诗词书信,以散文形式生动再现父母与子女间的舐犊之情、兄弟姐妹间的友爱互助,通俗易懂,兼具文学性与教育性,适合家长与子女共读。
-
中国古代的节庆与歌谣马塞尔·葛兰言葛兰言的《中国古代的节庆与歌谣》是译介、研究《诗经》的一部极具影响力的著作。葛兰言从“国风”中选译出 68 首歌谣为例,以年鉴派社会学方法方法,考析了《诗经》中爱情歌唱与古代中国季节和节日的礼仪习俗关联,运用中国古哲“阴阳说”作哲学观照。由此向世人指出这些爱情歌谣“是古代农民村社青年男女在季节性的节日期间赛歌时的男女轮唱”,进而试图阐明农民与贵族阶层的风俗之间的对立,并联系中南半岛和我国西南流传至今的对歌比赛进行比较论证,来支撑其论点,从而对这些爱情诗篇作出了全新的诠释。
-
《经典常谈》注释说解本刘勃暂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