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西方人文主义传统

西方人文主义传统

作者:(英)阿伦·布洛克(Alan Bullock)著;董东山译

出版社: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1997-10-01

ISBN:9787108009760

定价:¥18.60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内容简介
  人道主义原来本是人文主义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新内涵,也就是为了强调人文主义这个新含义时所采用的译法,凡是了解人文主义的发展的人是不难理解的。但是人道主义一词一经在汉语中确立,它就具有了独立存在的涵义。有人不仅把它同人文主义视为两种不同的概念,甚至把它们对立起来,认为主文主义不过是是狭义的人道主义,完全颠倒了两者的关系。就是由于对人文主义一词的含义没有一致理解,说得不客气一些,甚至连概念也没有弄清楚,以致在有关的讨论中,匆忙披挂上阵,进行论战起来。结果是公说公的理,婆说婆的理,混战一场不了了之,问题仍没有解决,倒把观战的读者弄得益发糊涂了。
作者简介
  布洛克曾获牛津大学古典与现代史两科优等成绩,以《希特勒──暴政研究》(Hitler,AStudyinTyranny)一书享誉史学界。曾为英国学院会员、牛津大学最大的学院圣凯瑟琳学院创办院长,以及牛津大学副校长。在学术界之外,布洛克也是英国闻名的政府委员会主席,他在一九七○年代曾提出两篇针对识字及工业民主的具争议性的「布洛克报告」,一九七三年至八○间任英国泰特美术馆(TateGallery)董事会主席。他于一九七三年受封为爵士,一九七六年受封为非世袭的终身贵族。《泰晤士报文学副刊》说:“他是现代英国史学研究中成就最杰出的人之一。”《纽约时报书评》说:“在满坑满谷的政治传记里,他是一座主要的地标。”
目录
     目录
   译序
   序言
   绪论
   第一章 文艺复兴时期
   第二章 启蒙运动时期
   第三章 十九世纪:众说纷纭,各持己见
   第四章 二十世纪:走向新的人文主义
   第五章 人文主义有前途吗?
   注释和参考
   英汉人名术语对照表
   
猜您喜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