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艺术
-
亚太艺术石斌主编《亚太艺术》本着“立足中国,面向亚太,全球视野”的开放理念,以“一带一路”倡议为指引致力于促进中外人文艺术交流,打造亚太区域国家乃至世界各国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门类研究、交流的学术新平台。以主题性选题策划方式追溯其古老文明和艺术史,并呈现当代艺术发展现状及多样性。常设栏目有专题研究、艺术研究、艺术家、书评、艺术随笔等。第四辑“东北亚专题”内容有朝鲜音乐家安圣铉的音乐活动研究,从百济武宁王陵出土铜托银盏看六朝时期中韩文化的交流,韩国朝鲜时代王室园林昌庆宫的前世今生、屏风文化,蒙古国电影史探赜,国际建筑舞台上的中国浪潮,以及韩国艺术家尹基彦的创作。“艺术研究”栏目有,书法数字化传承与实践,浅析普利兹克奖视野下的中国建筑在非洲的文化价值体现,書法中的氣,视觉解构与意象诠释,20世纪关于中国画改革的三次论争之比较。“艺术家”栏目有李倍雷的“学术大师”系列作品,张浩的系列水墨作品。“书评”栏目有《南京园林史》述评。
-
加德纳艺术简史[美]弗雷德·S.克莱纳 著,邵亮 译全球畅销百年,世界三大艺术史之一; 世界上读者数量TOP1的艺术与建筑史入门读物; 不断再版修订,唯一活着的艺术史; 中文版累计销量超20万册; 世界同时获得TAA(教科书与高等院校作者协会)教材奖、麦加菲图书奖的权威艺术史;获得年度杰出人文社科类大学教材“最佳教材奖”;国际美术教育大会重点推荐图书哈佛、耶鲁大学、波士顿大学、斯坦福大学、杜克大学、达特茅斯 学院、乔治城大学、马里兰大学、巴灵顿中学等900多所美国高校 和精英中学指定艺术史教科书。
-
大师的晚期作品阿尔伯特·布林克曼原书出版于1925年,是艺术史研究的一次跨学科的尝试。布林克曼的研究始于对精神变化的深刻体验和理解,他尝试将几个世纪以来造型艺术家的晚期风格联系在一起,提出晚期风格的某些规律性间题。通过比较不同艺术家在不同生活阶段的创作,布林克曼观察到晚期作品在形式语言和精神内容方面所具有的一个共同趋势,并将其概括为“融合”,一种形式与主题的融合。这种对比在构图和技法上很容易被证明,但是其本质只能在精神上被理解:伟大的艺术家在从成年步入老年的过程中,通过多种关系与环境相连的精神性逐渐走向内敛的精神性。 丛书简介:“世界艺术史丛书”是一套系统介绍艺术史学的丛书,精选世界著名的艺术史家的作品,书目突出经典性、学术性、多元性,同时兼顾时代、国别、语种和影响力的诸多因素。世界艺术史的研究无论对哪一个国家来说,都是这个国家了解世界,并且进一步地由他人而反观自我文明的一次必要的工作。“世界艺术史丛书”由朱青生教授主编、上海外国语大学世界艺术史研究所提供学术支持,是在学术发展的新历史阶段,对各个层次、各种任务所需要的翻译工作进行的新的组织和新的推进。本丛书汇集中外艺术史学者的智慧,不断检验观念和方法,有系统地持续发掘、测绘和整理,采用“组合翻译”,即由语言专家和艺术史专家共同配合进行翻译、校注和审,以及“图—词—物三角注释法”,为应合图像时代提供新观念、新技术和新方法。
-
西方时尚文化史[美]邦尼·英格利什、纳兹宁·哈达亚特·门罗正如我们所穿的衣服可以传达我们的个性和我们希望别人如何看待我们一样,时尚也可以反映出社会的文化和关注。《西方时尚文化史》将时尚作为文化环境的晴雨表,从19世纪中期的高级时装创始开始,直到21世纪的数字时代,厘清逆转潮流的主要因素,展示了服装风格如何随着整个社会的重大变化而变化。本书沿时间脉络,以11章分主题讨论时尚的商业化、时尚艺术巧思、时尚的平民化、时尚的美国化、时尚的大众化、时尚的后现代性、时尚异思、时尚生活方式、时尚的集团运作、时尚可持续发展、时尚的数字化。书中通过探索时装的跨领域性质,探索了服装设计和其他视觉艺术在过去150年的演变,以及时尚与艺术、音乐、政治和大众媒体等领域的联动关系。此外,书中还介绍了诸如香奈儿、三宅一生、菲拉格慕、弗兰科·莫斯奇诺、亚历山大·麦昆等时尚名人及品牌在推动时尚变革时产生的作用。
-
大使的秘密约翰·诺斯 John North《大使》是16世纪德国画家汉斯·霍尔拜因的传世之作,寓意深刻而用意神秘,仿佛一座复杂又曲折的迷宫,诸多线索丝丝缕缕穿行其中。《大使的秘密:霍尔拜因与文艺复兴时期的世界》对这幅举世闻名的画作进行了彻底的重新诠释。作者约翰·诺斯表明,霍尔拜因为出使亨利八世宫廷的两位法国外交官创作的这幅肖像画,映射着动荡的时局,与政治和宗教纷乱联系在一起。《大使》中的物品绝非随机画入,而是经过精心安排、缜密筹划。通过准确揭示画作的含义,《大使的秘密》打开了一扇窗,透过它,我们可以一窥文艺复兴时期令人神往的世界。丛书简介: 丛书由著名艺术史学者范景中教授担任主编,系统性译介了西方艺术史和艺术史学经典论著五十余种,力图全景式呈现出现代西方艺术史学一个多世纪以来的面貌和形态,为国内西方艺术史学研究提供全面详尽的资料、新的研究视角,同时也展示了中国艺术史学薪火相传的学术历程。
-
艺术的心理分析探索[奥]恩斯特·克里斯 著恩斯特·克里斯既是艺术史家,又是心理分析的实践者。本书是20世纪研究艺术创造心理最富洞见的著作之一,收录了克里斯20多年以来借助心理分析理论阐释艺术心理的14篇文章。这些文章皆非着意于对艺术创造的心理过程或效果进行描述,而是意欲彰显心理分析理论对各种艺术理论及艺术现象的解释力度。克里斯毕生致力于捍卫和扩大弗洛伊德的创见,努力桥接艺术史和各种心理学思潮,却始终怀疑有某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艺术理论”或“心理机制”能对艺术现象提供整体解释。他的怀疑精神和反复回环的思想方式奠定了本书的写作风格,突显了其“一波才起万波随”的思考辐射度,也使本书呈现出既深刻锐感又无比谦逊的整体气氛。
-
第一次[英] 尼克.特伦德 著艺术史上第一次描绘微笑的作品是如何出现的?第一幅女权主义作品是什么?第一幅反战作品呢?第一幅亲吻主题的作品表现了什么场景?第一幅镜像和第一幅自画像呢?第一个出现在西方绘画中的黑人是谁?……为什么这些“第一次”非常重要?它们对后世有怎样的影响?艺术史学者尼克·特伦德博士通过30件开创性作品和它们的关联作品,巧妙展开讲述,揭示出艺术家是如何创作出这些“第一次”的,以及这些作品后续的传播和影响,带领读者开启一种走进艺术史和理解艺术家及艺术作品的新方式。
-
科陶德艺术启蒙课罗伯特·威特这是一部启蒙艺术爱好者欣赏世界名画的佳作。英国科陶德艺术学院创建人威特爵士孜孜不倦地为我们讲述如何看画,一点点抛出知识:西方绘画发展历程及各个画派,不经意间夹带艺术术语,并以大师们的名画举例说明。难得的是碎碎念之间不乏隽语。本书附录部分整理了艺术史上常见的画家画派,艺术术语,并作中英对照。对广大艺术爱好者及普众会大有裨益。
-
牛津西方艺术史[英国]马丁·肯普《牛津西方艺术史:视觉艺术体系的确立(1527—1770)》是“牛津西方艺术史丛书”中的一本。“牛津西方艺术史丛书”全面总结了西方艺术的发展历程,并且以独到的视角阐述和解读了西方丰富的艺术作品,其中涵盖了从绘画到摄影、从雕塑到室内设计等各种艺术种类与形式。本套丛书凝聚了全球50多位顶级专家的心血,主编为著名艺术史学家马丁·肯普。书中配有700多幅精美的艺术作品图片,是一部生动、有力、具有开创性的西方艺术史及艺术评论大全。本套丛书既是专业研究者的必 备书,对专业研究者及学习者具有指导作用;同时也可以令普通读者在欣赏艺术之美的同时赋彩长才,愉悦身心,是普通读者的理想入门书。《牛津西方艺术史:视觉艺术体系的确立(1527—1770)》一书探索了从1527年罗马之劫到1770年这一漫长时期的艺术发展历程。本分册分类新颖,打破传统的以时间为线索的分类标准,抓住各个国家不同背景下的艺术特色、艺术与世俗生活以及与艺术家多方的关系讲解,突出了艺术家对艺术发展的卓越推动。并且探索了大部分艺术史只是一笔代过的地方,例如版画艺术、艺术资助者、室内装饰艺术以及艺术理论及艺术学院建设等。
-
艺术的觉醒邱国光 著; 清泉静读 出品文艺复兴运动为艺术发展带来了活力,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开创了西方艺术发展的新时代。本书以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发展为主题,从绘画、雕塑、建筑、戏剧等多方面展开,辅以精美图片,梳理文艺复兴发展史,解读艺术作品背后的奥秘,带领读者探索艺术作品中蕴含的审美风尚,领略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