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艺术
-
宛敏灏唐宋词论集宛敏灏本书为词学研究大家宛敏灏先生的论文集, 结集出版。收录宛敏灏先生22篇论文,大体由三部分构成:一是唐宋词史研究,二是张孝祥、吴潜等宋代皖籍词人传记、年谱、词作研究,三是有关词学的基本知识和教学研究论文。附录宛敏灏先生著述目录。本书所收宛敏灏先生唐宋词论文,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在,适合于中文系本科生、古代文学研究生以及古代文学从业人员和爱好者阅读。
-
诗歌写作实训曾纪虎,龚奎林《诗歌写作与实训》共十一章,内容包括:西方诗歌观念概览、现代汉语新诗流变、诗歌写作与自我、诗歌写作与世界等。本书呈现的一些观念,对初期的诗歌写作者有所裨益。
-
唐诗夜航张起,张天健唐诗,中国历史文化发展 的瑰宝,千余年来,从各个方面研究、记述的文字,用汗牛充栋、车载斗量形容,毫不为过。其逸闻趣事,淹沦名山;稗海秘籍,未能刊印的仍多。于是,我们便伐柯琼林,采珠大海,从唐人笔记、史志唐书、历朝诗话、传录钩沉,计划别出新途,梳理文字,考核史实,朝书暝写,撰成《唐诗夜航》。
-
思与境偕刘云本书共包含五章。 章对文学意象和诗词文化进行论述,包括中国古代诗词的发展脉络、“意象”说的起源与发展、中国古诗词的意象及其文化内涵。这一章为以下章节的展开起着重要的铺垫作用。第二章的内容是“意境”理论与古代诗词,包括“意境”理论概述、“意象”与“意境”的界说、古诗意境的生成和古词的意境营造。第三章对古代诗词的艺术风格进行探究,包括边塞征战诗的艺术风格、山水田园诗的艺术风格。婉约词的艺术风格及豪放词的艺术风格,第四章探讨了诗词理论对古代诗词的推动作用,以时间为轴线,论述了南北朝诗歌理论与唐诗的繁荣、宋代的词学理论与宋词的发展、金元明清的诗歌理论及金元明清的词学理论。第五章研究古代诗词的文化传承,并结合当今社会的发展特征,分析古代诗词的现实意义和文化传承路径。
-
问津文库 烟沽渔唱责编:郑伟本书为《烟沽渔唱》的首部点校整理本。《烟沽渔唱》是近代天津历的词社——须社成员的词作总集。该书共有七卷,前五卷为须社百次社集之作,后二卷为《集外词》,亦是须社社员日常唱和之作。《烟沽渔唱》共收词1069阕,系社友追忆岁月、寄托哀思之作,社集所作词以咏物为主,是词作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一座高峰,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此外,《烟沽渔唱》记录了许多不被人熟悉的词人,同样具有很高的文学史料价值。另外本书还是天津城市雅文化繁盛的明证,丰富了天津城市的文化基因。
-
王安石诗文选(宋)王安石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是北宋 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文学成就 突出。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其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本书精选王安石代表性诗文多篇,兼顾题材、内容和艺术表现的多样性,力求全面完整地反映王安石的诗文特色,为读者提供一个新的读本。
-
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及当代传承研究何麟中国被称为“诗的国度”,中国古代诗歌有着无数流派,多种风格,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精髓,是中华文化长河里的瑰宝。本书分别讲述了中国诗歌发展综述、先秦两汉诗歌研究、魏晋南北朝诗歌研究、隋唐与五代诗歌研究、两宋诗歌研究、明清诗歌研究、中国古代诗歌当代传承研究。本书视角独特、观点新颖、内容系统全面,论述条理清晰、深入浅出。
-
银河的秋天巫怀宇本书是一本架空历史小说,讲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它的背景设定在两千年后,人类已拥有一个纵横上万光年的星际文明,其科学、技术和经济却陷入停滞,精神亦面临危机。本作围绕银河帝国、地方贵族、希柏里尔教会、共和革命军等错综复杂的诸方势力,描绘它们之间在皇帝暴毙之后动荡的王位空缺期的斗争,并以几位主人公在战火中的变化与成长,展示了勇敢的人实现自由的历程。本作将政治、军事、法律、哲学、科学、艺术等方方面面贯穿交融,让纵横交错的历史因果之网触发并限制人物的行动。本书的价值观是人文主义的,支配故事的力量却是现实主义的;背景虽设置于未来,却仍基于人类历史上一再重现的构造,和永恒闪耀着的人性。
-
全部发生在夏日Mochy本书是插画师Mochy从业十年的个人画集。本书分为四个主题:“关于静谧”用斑斓的色彩将我们身边常见的一景一物描绘得奇幻而微妙,“关于年少”表现的是少女、青春和校园独有的微妙情愫,“和小黄鸟一起旅行”在光影下展露出了满满的童真与稚趣,“白梦小岛”塑造了一个吸收各种梦境、毫无约束的奇妙岛屿。 本书就像一个被珍藏的小小世界,光怪陆离。我想邀请你来这个世界,也许它能让你回忆起自己曾经走过的漫漫岁月,还有那些不为人知的淡淡思绪。
-
富春山居图赵洪波 著《富春山居图》是“元四家”之首黄公望一生绘画艺术的最高成就,也是中国水墨山水画的巅峰之作。画卷不仅描绘了“天下独绝”的富春山水“山川浑厚,草木华滋” ,更画出了千百年来中国文人“林泉之致”的道风神韵和隐逸情怀,引发后代画家的集体超赞、竞相追摹,成为中国艺术史上的一大独特风景。 本书是“读懂中国画“丛书的又一部力作。作者以媒体人敏锐的视角,带领读者深入富春山水,既“远观其势”,又“近察其妙”,仔细品赏画卷中的每一处山石、林泉、草木、人物,认真探寻画面背后的文化和美学涵义,笔墨之妙、留白之韵、山水哲学、君子之树、沙洲的意象、孤山的意境、火殉的伤痕、弹幕的遗憾……这些问题在本书中都得到了轻松有趣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