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国学
-
三侠五义(清)石玉昆著这套丛书问世后,备爱广大读者喜爱,一些古典文学专家热情称赞这套书是目前最齐全、最通俗、最具收藏价值的中国古典小说普及丛书。最齐全,是指它基本上囊括了中国历史上的唐、宋、元、明、清各个时期有一定影响的古代小说名作。最通俗,是说它针对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读者所做的注音、释义,严谨详细,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所配的绣像、插图,生动形象,丰富有趣。最具收藏价值,是指它装帧精致、统一,更重要的是定价较低,便于一次性购齐。读者的喜爱和专家的肯定,固然令我们欣慰,但满足更多读者更多方面的需要,才是出版工作者不懈追求的目标和价值所在。
-
洛阳伽蓝记(北魏)杨衒之著;刘卫东选注暂缺简介...
-
中国哲学史新编冯友兰著在解放以后,我时常想:在世界上,中国是文明古国之一。其它古国,现在大部分都衰微了,中国还继续存在,不但继续存在,而且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中国是古而又新的国家。《诗经》上有句诗说:“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旧邦新命,是现代中国的特点。我要把这个特点发扬起来。我所希望的,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重写一部《中国哲学史》。这种企图,说起来很容易,实际上做起来就困难多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要在长期生活、工作和斗争中锻炼出来的。专靠读几本书是不能懂得的,更不用说掌握和应用了。解放以后,提倡向苏联学习。我也向苏联的“学术权威”学习,看他们是怎样研究西方哲学史的。学到的方法是,寻找一些马克思主义的词句,作为条条框框,生搬硬套。就这样对对付付,总算是写了一部分《中国哲学史新编》,出版到第二册,“文化大革命”就开始了,我的工作也停了。到了70年代初期,我又开始工作。在这个时候,不学习苏联了。对于中国哲学史的有些问题,特别是人物评价问题,我就按照“评法批儒”的种种说法。我的工作又走入歧途。经过这两次折腾,我得到了一些教训,增长了一些知识, 也可以说是在生活、工作、斗争中学了一点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路是要自己走的;道理是要自己认识的。学术上的结论是要靠自己的研究得来的。一个学术工作者所写的应该就是他所想的,不是从什么地方抄来的,不是依傍什么样本摹画来的。在一个考试中间,一个学生可以照抄另外一个学生的卷子。从表面上看,两本卷子完全一样。可是稍有经验的老师,一眼就能看出来,哪一本卷子是自己写的,哪一本是抄别人的。现在,我重理旧业,还想实现我原来的计划。对于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我还自以为有点理解,有点体会。值此旧邦新命之际,我应该把我的一点理解和体会写出来,以加入新长征的行列,跟上新长征的进程。我觉得我有这个责任。这也算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吧。 吸取了过去的经验教训,我决定在继续写《新编》的时候,只写我自己在现有的马克思主义水平上所能见到的东西,直接写我自己在现有的马克思主义水平上对于中国哲学和文化的解和体会,不依傍别人。当然也有与别人相同的地方,但我是根据我自己所见到的,不是依傍,更不是抄写。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不等于依傍马克思主义,更不是抄、写马克思主义。我的业务水平还不高、理论水平更低。我对于中国哲学和文化的理解和体会,可能是很肤浅的,甚至是错误的。但一个人如果要做一点事,他只能在他现有的水平上做起。哲学史有各种的写法。有的专讲狭义的哲学,有的着重讲哲学家的身世及其所处的政治社会环境,有的着重讲哲学家的性格。“各有千秋”,不必尽求一致。我生在旧邦新命之际,体会到一个哲学家的政治社会环境对于他的哲学思想的发展、变化有很大的影响。我本人就是一个例子,因此在《新编》里边,除了说明一个哲学家的哲学体系外,也讲了一些他所处的政治社会环境。这样作可能失于芜杂。但如果做得比较好,这部《新编》也可能成为一部以哲学史为中心而又对于中国文化有所阐述的历史。如果真是那样,那倒是我求之不得的。无论什么话,说起来都很容易,但实行起来就困难多了。以上所说的是我的一种思想,也可以说是我的一种理想。从理想到现实,还有一个很大的鸿沟,还有一段很长的路程,还需要很大的努力,才能越过,才能走完。在这个路程中,希望中国哲学史工作者和爱好者给予指教和帮助。
-
齐东野语(宋)周密撰;张黎阳选注暂缺简介...
-
飞龙全传(清)吴璇编撰本书共收反映宋太祖赵匡胤故事的《飞龙传》和《宋太祖三下南唐》两部历史小说。
-
中国古典名著续书集成雒启坤,李剑铭主编暂缺简介...
-
绿野仙踪(清)李百川著本书虽则写魔妖,但对当时官场的腐朽堕落和社会的残酷黑暗,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揭露。除了抨击奸相严嵩父子倚仗权势为非作恶外,对社会上各色人物的嘴脸,如浪子之放诞,管家之势利,妓女之假情,和尚之贪财,秀才之迂腐,都作了绘声绘色的描述。
-
中国近代孤本小说精品大系儒林医隐,云江女史撰;常江,潘德力校点全国十三家省级图书馆联合推出。
-
明清小说观止魏崇新主编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在文明古国五千年的历史行程中,数不清的文人才士,经过代复一代顽强持续的努力,创作出了难以数计的各种体裁的文学精品。宛如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昆山邓林,这些文学精品不仅极大地 丰富了中华 民族 的文化 宝库,而且 以其超越 时空的永恒魅力 ,在世界范围内发 生着越来越深远的影响。作为当代的文化人,我们无比珍视这笔财富,为了做到既对得起昨日的历史,又无愧于今日的时代,使古典文学从高雅的殿堂走向千家万户,特在全国范围内约请数百位专家学者,共同编纂了这套大型系列《观止》丛书。
-
唐语林(宋)王谠著;詹怡萍选注暂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