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国学
-
南洋史纲要两篇李长傅 著海上丝绸之路,一般意义上是指从秦汉至鸦片战争前中国与世界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海上通道,主要分为经由黄海、东海的海路终抵达日本列岛及朝鲜半岛的东海航线和以徐闻、合浦、广州、泉州为起点通往东南亚及印度洋地区的南海航线。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很早、非常详细记载“海上丝绸之路”航线的是东汉班固的《汉书·地理志》,详细记载了西汉黄门译长率领应募者入海“齎黄金杂缯而往”之事,书中所出现的地理记载与东南亚地区相关,并与实际的地理状况基本相符。东汉后,中国进入魏晋南北朝长达三百多年的分裂割据时期,丝路上的交往也走向低谷。这一时期的丝路交往,以法显的西行非常著名。法显作为从陆路西行到印度,再由海路回国的首人,根据亲身经历所写的《佛国记》(又称《法显传》)一书,详细介绍了古代中亚和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等地的历史及风土人情,是了解和研究海陆丝绸之路的珍贵历史资料。随着隋唐的统一,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中国与西方交通以海路为主,海上丝绸之路进入大发展时期。广州成为唐朝非常大的海外贸易中心,朝廷设立市舶司,专门管理海外贸易。唐代著名的地理学家贾耽(七三〇-八〇五年)的《皇华四达记》记载了从广州通往阿拉伯地区的海上交通“广州通夷道”,详述了从广州港出发,经越南、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半岛至印度、锡兰,直至波斯湾沿岸各国的航线及沿途地区的方位、名称、岛礁、山川、民俗等。译经大师义净西行求法,将沿途见闻写成着作《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详细记载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变化,是我们了解丝绸之路不可多得的一手资料。
-
两淮盐法志[清]佶山 监修两淮盐法志不但是记录两淮盐业的历史资料,也是清时期两淮地区社会、经济等的重要资料,对于扬州的作用不言而喻。本书为《扬州文库》辑《地方志类》之一种,含盐法志一种:(清)佶山修,清单渠纂,清方浚颐续纂《〔嘉庆〕两淮盐法志》五十六卷首四卷,据清同治九年扬州书局重刻本影印;清王定安等纂修《〔光绪〕两淮盐法志》一百六十卷首一卷,据清光绪三十一年刻本影印。
-
万卷楼国学经典孟子 孔子 等暂缺简介...
-
朱彝尊全集沈松勤朱彝尊(1629—1709)字锡鬯,号竹垞浙江秀水(今浙江嘉兴)人,为有清一代少有的经史、考证、诗词、古文兼擅的博雅学者,被张之洞推为清代“博雅”。张宗楠说:“自宋迄今,诗文大家,代不乏人。求其无体不工,如吾郡朱太史竹垞,可称卓绝。”对于“清朝三百年之冠”这顶文坛桂冠来说,朱彝尊是当之无愧的。不过,仅此而言,还不能概括他的文化贡献。其实,他以等身的著作在许多文化领地建立了不可磨灭的丰碑。查慎行《曝书亭序》称朱彝尊:“天资明睿,器识爽朗,于书无所不窥,于义无所不析。盖尝错综人物而比量之,其博物如张茂先,多识如虞秘监,淹通经术如陆德明、颜师古,熟精史乘如刘知几、刘原父兄弟,贯穿今古,明体而达用,如马鄱阳、郑浃漈、王浚仪,而乃济以班、马之才,运以欧、曾之法,故其为文取材富而用物宏,论议醇而考证确。”陈衍《题竹垞图》评朱彝尊说:“胜朝数学人,终首朱锡鬯。经史既淹通,诗文复跌宕。”陈氏认为,清代诸学者和文人在并兼诸家之长方面,都不及朱彝尊,“所以小长芦,一代绝辈行”。《朱彝尊全集》为朱彝尊著作次全面点校整理,全集包含《经义考》三百卷、《日下旧闻》四十二卷、《静志居诗话》二十四卷、《曝书亭集》八十卷、《曝书亭集外稿》、《曝书亭集外诗文补辑》与《曝书亭集外诗文续补》和《附录》,收入朱彝尊完整存世著作。由沈松勤教授主编,楼培教授、陶然教授、王利民教授等点校整理。列入国家古籍整理出版十年规划(增补)项目,得到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同时,本书也是浙江文献集成迄今为止规模的个人专集,前后历经十余年的纂辑与编校,终成硕果。
-
顾亭林诗集汇注精装【清】顾炎武 著 ,王蘧常 辑注, 吴丕绩 标校顾炎武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学术家、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他的不朽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三百年来一直鼓舞着中华民族的斗志。无论在经术上还是文学上,都成为近三百年来从流景仰的宗师。他的诗歌,继承汉魏以及唐诗优良的传统,上扫明代摹拟萎纤的弱点,下开有清一代的风气。尤其是他的民族气节,大义凛然、百折不挠的事迹,大都反映在他的诗歌里。《顾亭林诗集》旧有多家注释,惜未能称完善。王蘧常教授治顾诗数十年,在徐嘉注本基础上,加以大量补注,堪称顾诗注本精品之作。本次出版,重排重校,对版式作了一定优化,并对原书中的个别排印错误有所订正。
-
淮南市博物馆馆藏战国铜镜淮南市博物馆 著暂缺简介...
-
两淮盐法志[清]王定安 等纂修两淮盐法志不但是记录两淮盐业的历史资料,也是清时期两淮地区社会、经济等的重要资料,对于扬州的作用不言而喻。本书为《扬州文库》辑《地方志类》之一种,含盐法志一种:清王定安等纂修《〔光绪〕两淮盐法志》一百六十卷首一卷,据清光绪三十一年刻本影印。
-
扬州文化研究论丛赵昌智 主编学术论文集。本辑以扬州历史文化研究为主,强调学术性、地方性、原创性,所收文章从内容上大致可列入扬州学派研究、文选学研究、文化遗产研究、邗城史探、广陵才俊、维扬艺文、书评等类,书前有卷首语,入选文章约15篇。本辑作者多为扬州学人,如赵昌智、伍野春、曹永森、张连生、朱明松、明光等。本辑主要聚焦于地方文献,有一定的研究深度与广度,如何适、王相如《嘉靖〈惟扬志〉所附宋代扬州城池图考》,周玉波、张昳丽《近现代扬州民歌论略》等,对于扬州文化研究颇具意义。
-
游历日本考查商务日记清] 刘学询 著一、本编注重史料的珍稀性,从《海上丝绸之路历史文化丛书》中遴选出菁华,拟出版百册单行本。二、本编所选之文献,其编纂的年代下限至一九四九年。三、本编排序无严格定式,所选之文献篇幅以二百余页为宜,以便读者阅读使用。四、本编所选文献,每种前皆注明版本、著者。五、本编文献皆为影印,原始文本扫描之后经过修复处理,仍存原式,少数文献由于原始底本欠佳,略有模糊之处,不影响阅读使用。六、本编原始底本非一时一地之出版物,原书装帧、开本多有不同,该书汇编之后,统一为十六开右翻本。
-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黄河碑拓精粹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编稿件为碑刻拓片集。稿件是省级文物保护项目“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考古资料资源数据库建设暨库藏碑志拓本整理研究”中期成果之一,粹选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黄河文化相关碑刻拓片十种左右,如《夏公堤》《邑侯夏公新修河堤碑记》《重修开封府黄大王庙记》《治水道记》《镇河铁犀铭》《题荥泽汛八堡筑石坝碑记》《功存河洛诗碑》等,内容涵盖黄河治理、黄河题颂等多个方面。为方便读者,文末对碑刻的基本情况进行简要说明,并收录碑刻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