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国学
-
夷氛闻记[清] 梁廷枏 著一、本编注重史料的珍稀性,从《海上丝绸之路历史文化丛书》中遴选出菁华,拟出版百册单行本。二、本编所选之文献,其编纂的年代下限至一九四九年。三、本编排序无严格定式,所选之文献篇幅以二百余页为宜,以便读者阅读使用。四、本编所选文献,每种前皆注明版本、著者。五、本编文献皆为影印,原始文本扫描之后经过修复处理,仍存原式,少数文献由于原始底本欠佳,略有模糊之处,不影响阅读使用。六、本编原始底本非一时一地之出版物,原书装帧、开本多有不同,该书汇编之后,统一为十六开右翻本。
-
两淮盐法志(清) 吉庆 监修两淮盐法志不但是记录两淮盐业的历史资料,也是清时期两淮地区社会、经济等的重要资料,对于扬州的作用不言而喻。本书为《扬州文库》辑《地方志类》之一种,含盐法志一种:清王世球等纂修《〔乾隆〕两淮盐法志》四十卷首一卷,据清乾隆十三年(1748)刻本影印。
-
李东阳全集钱振民李东阳(1447-1516),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祖籍湖南茶陵。明成化、弘治、正德年间,他立朝五十年,辅政十八载,官至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明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其一生著述宏富,且主盟文坛数十载,为明代茶陵派的领袖。本书对李东阳现存的诗文作品进行了系统的整理,较之原先的整理本,本书无论是底本的选用还是诗文的辑补,更趋于完善。比如,本次《怀麓堂稿》采用未经删削的初刻本即明正德十一年(1516)熊桂刻本为底本,《麓堂诗话》则采取未经删削的明正德精抄本为底本,从而使其更接近文本的原貌。与此同时,本版《李东阳集》还补入了作者相当数量的诗文作品。
-
扬州中学校史资料长编《扬州中学校史资料长编》编委会本书为扬州中学校史资料长编之下编第七至九册,扬州中学是江苏省重点中学,办学历史悠久,成绩卓著,涌出近现代大量历史名人,对中国近现代历史产生深远影响,本书为该校历史资料汇集整理项目,此前出版取得良好社会效益。是国内同类中学中*的,具有一定教育史价值。下编中,第七册收录1979——2006年期间学校教学工作的总结和论文。第八册收录了扬州中学高中语文实验教学的试教汇报,活动纪实以及教学指导选篇。第九册收录学校系统开展学科思维教学的资料。
-
黄桥镇表微何振编江苏省泰兴市黄桥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本书从方志谱牒、文集碑刻等中辑録该镇史料,上溯不一,定于文献,下迄宣统三年,间至民国十年(1921)。所辑录的史料主要来源 于《光绪泰兴县志》《宣统泰兴县志》《黄桥记忆》《丁廷楣先生访问纪录》《泰兴何氏家乘》等。全书分为《图录》《地理》《建制》《社会》《风土》《经济》《职官》《选举》 《人物》《艺文》等十卷,以期全面展现黄桥镇历史、文化、风土、人物,希望能够保存一方文献,裨益相關研究。
-
中国地方志集成 省志辑 浙江凤凰出版社 编选本书为《中国地方志集成·省志辑》之浙江卷,含两种浙江通志:一为《(康熙)浙江通志》,一为《(雍正)浙江通志》,反映当时浙江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情况,具有较高的资料价值。
-
儒藏243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儒藏(精华编二四三)收录《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五九—卷一一〇。《鹤山集》为南宋大儒魏了翁的文集,本册包括跋、启、神道碑、墓志铭、记文、策问、长短句、祝文、《周礼折中》等。魏了翁,南宋著名理学家。嘉定中,魏了翁曾上奏朝廷为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请谥,获朝廷诏可。解官期间,他筑室白鹤山下为鹤山书院,著书立说,授徒传道,人称鹤山先生。魏了翁博极群书,推崇理学,反对佛老学说。他师承朱熹学派的学术思想,后又受陆九渊派学说影响,终至“折衷朱陆”,将两派学说融会变通,转到以心学为主的立场,终成一家之言。他认为“心即天,心即理”,主张“尽心以求诸理”,借此以“端正人心”,为革除时弊,谋求改良服务。同时,他在易学、诗学等方面也有独特的成就。了翁诗文造诣很深,少时即善属文,能诗词。其为文深衍宏畅,豪赡健雅;其词语义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四库全书简明目录》谓了翁研思经术,其文根柢纯正,而纡馀宕折,出于自然,无江湖遊士叫嚣狂躁之气,亦无讲学诸儒空疏迂腐之习。《鹤山集》在宋代即屡经刊刻,广为流传。淳佑间分别有姑苏本与温阳本问世,但至明清时,两本均已不存。南宋开庆间另有成都刻本,此本是在姑苏本与温阳本基础上进行校勘加工并增举文、策问、书札、《周礼折中》等内容而成,共一百一十卷。此本后有清代著名学者钱大昕手跋,今藏中国国家图书馆。此本为世间孤本,弥足珍贵,曾收入《四部丛刊初编》,此次校点,即以之为底本,校以明安国铜活字本、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校点者为张全明先生。《儒藏》(精华编)在中国古籍编纂史上首次将传世文献、出土文献及海外文献萃为一编,并全面整理。传世文献收录先秦至清末有代表性的、重要的儒家经典和反映儒家思想、体现儒家经世做人原则的典籍。出土文献主要收录近代以来出土的儒学典籍。海外文献则收录日、韩、越三国存世的重要儒学文献。采用能代表儒家学术观的传统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按部、类、属进行分类(出土文献另列)。整理工作包括对收录的文献进行版本研究、校勘、标点及撰写校点说明等。《儒藏》精华编以标点加校勘记的形式进行整理,以繁体竖排排印本的形式出版,不仅收录历史上传世的儒家经典文献,也收录重要出土文献,并制成电子文本进行全文检索。同时,《儒藏》精华編还收录了域外的重要典籍,编为日本编、韩国编、越南编。《儒藏》精华編共2.3亿字,339册,是一次对儒家经典文献的重要汇编和整理。
-
常熟市图书馆藏拓片选粹常熟市图书馆 编常熟市图书馆藏拓片集。常熟市图书馆收藏有地方碑刻拓片约两千张,从中选择珍、精、稀、善的拓片一百二十张,按照一图一文进行排版。文字内容为原碑的释读,使用规范字,对全文进行完整的抄录。拓片种类多样,有文庙赞记、立券文书等,涵盖常熟市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拓片的书体精良,以行书和楷书为主,艺术价值高,是地方乡贤与书法大家艺术结晶的体现,为读者提供书法临摹的蓝本,有助于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
海运续案户部修 著一、本编注重史料的珍稀性,从《海上丝绸之路历史文化丛书》中遴选出菁华,拟出版百册单行本。二、本编所选之文献,其编纂的年代下限至一九四九年。三、本编排序无严格定式,所选之文献篇幅以二百余页为宜,以便读者阅读使用。四、本编所选文献,每种前皆注明版本、著者。五、本编文献皆为影印,原始文本扫描之后经过修复处理,仍存原式,少数文献由于原始底本欠佳,略有模糊之处,不影响阅读使用。六、本编原始底本非一时一地之出版物,原书装帧、开本多有不同,该书汇编之后,统一为十六开右翻本。
-
敦煌草书写本识粹马德,吕义,吕义,吕洞达本书主要是对中国国家图书馆藏5811、1213号写本进行释校。这两个写本都是唐代写本,都是首尾残缺,难以确定卷题。根据写本内容,可推测出与窥基《法华玄赞》相关。尤其是BD5811号与《法华玄赞》的撰写格式很相近,是对《法华玄赞》的抄写与再解释。两件写本都不见于传世典籍,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本次校释以原卷校正后的文字为准,并对原卷仍存的错讹衍脱等情况加以校勘。由于是首次释录,并无传世文献可作参考,校勘主要是对文中引用的传世佛教文献进行他校,或者理校。录文综述部分介绍了写卷内容的作者、结构等相关信息,并分析了两个写本的书法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