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国学
-
新刊校定集注杜诗精装杜甫 著, 郭知达 辑注 ,聂巧平 点校杜甫作为盛唐代表诗人之一,诗学成就斐然,后人至以“诗圣”目之,称他为“中国伟大的诗人”亦不为过。他的诗歌是后人学习的范本,因之注者甚夥。宋代至有“千家注杜”之说。南宋郭知达辑注《新刊校定集注杜诗》是杜诗宋注中极为重要的一部,今存宋宝庆元年广东漕司本。该书保存了很多重要的宋人注杜诗的材料,独削伪注,汇参众本,辨析精微,有极高的价值。郭知达任剑南东道富顺监时,主持编纂《杜工部诗集注》三十六卷,其自序题于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这一淳熙初刻本在南宋末已罕见流传。今世传本均为宋理宗宝庆元年(1225)曾噩(1167-1226)官于广东南海漕台时所主持修订并刊行的覆刊本。曾噩重刻时,将《杜工部诗集注》这一书名易作《新刊校定集注杜诗》。清代《天禄琳琅书目》著录时,又题为《九家集注杜诗》,即后人习称之杜诗“九家注”。较之今存宋代他种集注本,郭编本杜集“独削伪注”,尤为难能可贵。陈振孙的《直斋书录解题》评价道:“世有称东坡《杜诗故事》者,随事造文,一一牵合,而皆不言其所自出。且其辞气首末,若出一口,盖妄人依托,以欺乱流俗者,书坊辄勦入集注者,殊败人意。此本独削去之。”可谓一针见血。无论从版本价值、集注成就还是在杜诗学史上的地位等诸方面而论,郭编本杜集俱可视为宋代杜诗集注之冠冕。本书之整理,以一九八五年台北故宫博物院影宋广东漕司本《新刊校定集注杜诗》为底本,共计使用了七种校本。其中辽宁省图书馆藏之清刻《九家集注杜诗》为主校本,该本原为盛京皇宫恭藏之内府刻本,毛装,刻印精良,保存完整,实为希世之珍本,简称清刻本。本书之通校,以该清刻本为主校本。另外还利用了以下六种重要版本作为主要参校本:日本静嘉堂文库所藏残宋本《新刊校定集注杜诗》、中华书局一九八一年影宋本《新刊校定集注杜诗》,以及文渊阁、文津阁、文澜阁三种《四库全书》本《九家集注杜诗》与一九四○年燕京大学哈佛引得处所编纂之《杜诗引得》排印本。此外,亦酌情参照了多种杜集古注本诸如《十家注》《百家注》《草堂诗笺》,同时也利用了古今学者的杜诗学研究成果与新发现的墓志等等文献资料。本书首次对宋本《新刊杜诗》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整理与校订,其底本、主校本均极为珍贵,且校本齐全,为学界提供了一部信实可靠、富有学术价值的杜诗宋注善本。作为宋代杜诗集注本中独削伪注的“正注”本,《新刊杜诗》的出版,意味着宋代杜诗学体系的三种重要著作(赵次公单注本、蔡梦弼会笺本、郭知达集注本)终于全部得到整理出版。学者可据此更全面更充分地探讨宋人注杜的真相,澄清杜诗学史上一些对宋注的误传与模棱两可的记载和批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宋代杜诗学的研究以及古代文学批评史的研究。
-
清史镜鉴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文化和旅游部清史纂修与研究中心 编本书是2019年度《清史参考》所刊发文章的结集,取“以史为鉴”之意,介绍清史纂修和研究工作中的部分科研成果。书中共收录文章32篇,根据内容分为政治、文化、社会、人物、生态环境、“新清史”评议六部分。具体有顾春《清王朝的兴亡隆替》、王志明《雍正帝如何反腐和整饬吏治》、李细珠《宣统政局与清王朝覆灭》等,这些文章观点鲜明、叙事流畅、通俗易懂,既有学术价值,又极富可读性。
-
陆士衡文集校注陆机陆机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被誉为“西晋大家”,其《文赋》为著名,诗歌开一代风气。刘运好教授2010年在凤凰出版社出版的《陆士衡文集校注》曾获第二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提名奖。2021年,该书收入凤凰出版社“江苏文库·精华编”,作者在原版基础上修订,除了匡正谬误、拾遗补缺外,还着力于甄选底本,博校善本;广搜前人品评,力求参考丰富;考释详细,力图厘清积案、回应争议;深化文心研究,力求品评精当,便于普通读者阅读。本次出版在此基础上再作修订。
-
许白云先生文集[元]许谦 撰,崔小敬 黄灵庚 整理现存许谦诗文集仅存《许白云先生文集》(简称《白云集》),共四卷,卷一为各体诗:四言古诗3首,五言古诗49首,五言律诗16首,七言古诗20首,七言律诗18首,七言绝句7首;卷二、三、四为各类文(赋):赋1篇,序7篇,记1篇,行状(述)2篇,启6篇,文4篇,书7篇,论3篇,说2篇,杂着13篇(含题跋5篇,赞4篇,讲义3篇,书1篇)。文末附词2首,附录箴1篇。就主要题材内容而言,《白云集》虽篇幅寥寥,但涉及的方面却很广泛,其诗歌既有酬赠诗、山水诗、咏物诗等常见题材,亦有少量题画诗、说理诗等。此次整理以国图所藏成化本为底本,以正德本、蓝印本、金律本为主要参校本,适当引入其他有关典籍进行参校,如《八华山志》《元诗选》《金华诗粹》《东阳历朝诗》及许氏宗谱等。本书之编次俱依底本之序。除《白云集》原文四卷之外,笔者在点校过程中亦致力于佚文的搜求,范围涉及时人文集、著述、后世总集、方志、家谱等。近年出版之《全元文》《全元诗》为元代文学大型总集,许谦诗文均有辑佚。合计辑佚得文34篇(含残篇2篇)、诗14首及许谦之子许亨文2篇,录为补遗二卷。附录五个部分:碑传志铭、序跋提要、相关论述、许元许亨资料、《八华山志》。整理者搜罗资料较为完备,点校严谨。唯因资料庞杂,编排有重复处,体例上欠严谨。需要进一步完善整合后出版。所附《绛守居园池记注》唐樊宗师撰 ,吴师道、许谦同注。整理者黄灵庚教授整理较为完备。
-
基础英语教育实证研究陈钧,吴迪本书以贵州省黔南州中小学英语教师为研究对象,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开展调查、访谈、观察、实验定量和定性研究,旨在通过客观真实的数据,了解黔南地区的基础英语教育教学现状以及相关英语教育教学实验研究所取得的成效。本书主要涵盖三个方面的内容:英语教师与教学研究;学生英语语言知识与技能习得研究;英语学习中的个体差异研究。本书是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校内导师、校外导师和硕士研究生的共同研究成果。本书的出版将有利于黔南地区广大的英语教育教学工作者更加清晰地了解本地区的中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反思我们的教学,为进一步开展英语教育教学改革提供较好的数据和理论支持,以切实提高黔南的英语教育教学质量。同时,本书也对西部地区的基础英语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
金仁山先生文集 濂洛风雅【宋】金履祥 撰 ,黄灵庚 李圣华主编 李圣华 慈波整理本书为宋末元初名儒金履祥诗文集及《濂洛风雅》。收录金氏诗歌、文章一百五十余篇,从浙江地区家传、家谱中辑佚四十篇,另附录历代金氏《仁山集》序跋、金履祥个人行状碑传等。后附《濂洛风雅》为理学家诗歌选本,开理学诗歌一脉。另有《诗派图》等。此书对研究北山四先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儒藏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儒藏》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的系统整理海内外儒学典籍的一项基础性文化建设工程,2003年由批准立项,由北京大学联合国内外几十家高校和科研机构共同承担。先期成果《儒藏》“精华编”收录中国历史上zui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儒学文献——包括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510种,以及韩、日、越三国历史上用汉文著述的儒学文献160种,编为339册。随着《儒藏》“精华编”的主体部分即中国部分282册的完成出版,《儒藏》“精华编”的编纂已进入收官阶段。《儒藏》(精华编卷首)系统收集整理了《儒藏》工程立项以来,尤其是《儒藏》“精华编”编纂与出版相关的政策文件、编纂范例、组织体系、书目索引等文件,是《儒藏》“精华编”及整个《儒藏》工程实施的忠实记录,也是研究丛书编纂史和古籍整理编纂史的重要资料。
-
英国国家图书馆藏中文古籍目录廖可斌 王惠明 高虹飞 林旭文 编著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这个民族的灵魂和根基。而我们的祖先留下的众多典籍文献,则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要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做好中国古代典籍文献的保护和传承。而做好这一工作的前提,是摸清中国古代典籍文献的家底。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和机构,在相继组织编纂《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中国古籍总目》之后,又启动了全国古籍普查,以及海外所藏中国古籍调查摸底工作,力图全面摸清国内、国外存藏中国古籍的整体情况。这是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项基础工程,无疑具有重大意义。千百年来,因为种种原因,通过种种途径,许多中国古籍流播到其他国家和地区,现存藏于国外众多公立、私立机构和个人收藏者之手,其中不乏国内罕见甚至失传的珍稀古籍。这些流播到国外的中国古籍,是存世中国古籍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这些古籍进行全面调查,是摸清存世中国古籍整体情况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从事这一工作,不可能像国内古籍普查那样,从上到下全面发动,整体推进,只能从一家一家收藏机构做起。英国国家图书馆(British Library)是国外收藏中文古籍的重镇。据统计,该馆收藏了约484件甲骨卜辞、约5000支简牍、约7000件敦煌文书和约7000个敦煌文书残卷、约900种写本、6500余种1911年前的印本书。其中有868年刻印的《金剛經》(现存世界上早的印刷品)、24册《永乐大典》(约占英国收藏的51册《永乐大典》之一半)、反映太平天国事件的“戈登文书”、200余种中文古地图等。但英国国家图书馆馆迄今没有一个完整的所藏中文古籍目录。该馆所藏中文甲骨、简牍、敦煌文献已分别得到较完整编目,而1911年以前的中文写本和印本书一直未能得到完整编目。该馆及有关学者曾编写若干相关书目,但都不够全面。如该馆所编《早期中文印本目录》只收早期印本320种,《写本目录》只收写本701种,均未出版。道格拉斯所编《英国国家博物馆图书馆藏中文刻本、写本、绘本目录》只收1877年以前入藏的文献,《英国国家博物馆藏中文刻本、写本目录续编》只收1877年至1903年入藏的文献,两个目录共收中文古籍3650余种。该馆所编“中文书韦氏音标卡片目录”收1966年以前入藏的中文书,其中有1911年以前的古籍4600余种。“中文书汉语拼音卡片目录”收1966年以后入藏的中文书,其中有1911年以前的古籍190种。台北汉学研究中心《中文古籍联合目录》的英国国家图书馆部分主要根据“韦氏音标卡片目录”等制作,共收中文古籍5267种。以上目录互相交叉,都不完整。同时,这些目录都不分类,排列方式多种多样,既不能展现该馆所藏各类古籍的具体情况,也不便于使用者查找;著录体例是为西方读者设计的,有很多翻译、介绍、解释性内容,这些对中文读者来说完全不需要;著录信息缺项较多,如一般不著录出版者和出版地;已著录的信息错误较多,如存在较多将作序跋时间、原刻牌记显示时间当成正式刊刻或翻刻时间,将作序者、评点者、汇编者、刊刻者当成作者的情况,书名、人名、地名、职官名误认误录的情况也不少。国内出版社已将道格拉斯所编两个目录影印出版,为人们了解英国国家图书馆所藏中文古籍提供了一定方便。但鉴于上述情况,仅凭这些已有的目录来了解英国国家图书馆所藏中文古籍的情况,是远远不够的。本目录意在提供一部收录书目比较齐全,分类比较清晰,著录体例统一,著录信息比较齐备、准确,能全面反映英国国家图书馆所藏中文古籍面貌、适合中文读者需要的目录。为编纂本目录,2013年3月,项目组杨忠、廖可斌、卢伟三人赴英国国家图书馆对该馆所藏中文古籍进行调查。2020年1月,项目组廖可斌、林旭文、高虹飞三人赴英国国家图书馆,查验必须核对原书的中文古籍800余种。在编纂过程中,项目组具体做了如下几项工作:一是汇总,即将有关书目所录中文古籍书目汇总在一起;二是去重,经过互相比对,去除重复,本书目著录1911年以前的中文古籍7449种,另著录地图集子目67条、丛书子目1127条。除甲骨、简牍和敦煌文献外,英国国家图书馆所藏1911年以前的中文古籍(含写本、印本、拓本、地图、微缩胶片、报纸、期刊)应已经基本齐备;三是分类,即按四部分类法,分为经史子集四部、50类、91属,每属内依一定次序排列;四是补缺,即通过查阅、核对有关书目,尽可能利用线上电子资源,如借助《四库全书》系列丛书、“中华古籍资源库”等影印丛书、数据库提供的书影,通过读秀、中国知网、“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基本数据库”、“学苑汲古:高校古文献资源库”等平台,查询各大藏所的古籍著录,以及到英国国家图书馆核对原书、进入英国国家图书馆网站检索核查等方式,补录各项信息数千条;五是正误,即通过上述方式,纠正错误信息约2000处;六是统例,即统一著录体例。依次著录书名、作者、出版者、出版时间、尺寸卷次、图书馆索书号六项信息。著录格式保持一致,如中国作者一律注明朝代,著录姓名;外国作者、翻译者一律注明国别,同时著录中文名和外文名,外文名一律名在前姓在后等。本目录是安平秋教授主持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唐仲英基金会资助项目“国外所藏汉籍善本丛刊”的子项目成果,获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分上、下册。
-
里世界郊游4 里世界夜行(日)宫泽伊织冬季终于来临,空鱼和鸟子一行人在遭遇崇拜闰间冴月的团体袭击后,前往团体的大本营“山之牧场”进行调查,在那里她们再次遇到了意外事件。“里世界”仍然危险且疑云重重。在空鱼为二人的下次探险做准备时,曾经最恐怖的威胁正悄悄来临。而鸟子似乎也有话要说……
-
书疑 鲁斋王文宪公文集【宋】王柏 撰,黃靈庚 李聖華 主編 ,宋清秀 李鳳立 方媛 整理《書疑(外三種) 魯齋王文憲公文集》属《北山四先生全书》第二部分。王柏(1197一1274)字会之,金华城郊蒲塘村人,南宋理学家。著有《涵古易说》《论语衍义》《左氏正传》《天文考》《地理考》《墨林考》《正始之音》《孟子通旨》《朝华集》等30余种,已多亡佚。今存有《书疑》《诗疑》《研几图》《鲁斋集》。《宋史》有传。《书疑》《诗疑》解说儒家经典《尚书》《诗经》,《研几图》《天地万物造化论》均为富于创见的思想史名著。王柏在理、气关系上,从朱熹理主气从说,“原其继普成性之初,理与气未尝相离也。推其极本穷源之义,理与气不可相杂也”,“使理常为主而气常听命焉”(《鲁斋要语》)。对周教颐“无极而太极”的解释,与朱熹相异,认为不可以“无极”为无形,以“太极”为有理,此一句当就图上说,即“自无极而为太极”。《鲁斋集》集中体现了王柏作为理学家的文学素养和交游酬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