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国学
-
章太炎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 编《章太炎全集》由上海人民出版社编,王仲荦、姜亮夫、徐复、章念驰、王宁、马勇等整理。包含章太炎一生的著作、书信、演讲、谈话、翻译、年谱等共计660余万字,涉及经学、文字音韵学、诸子学、西学、医学等各个领域,全面呈现章太炎治学论政之面貌。作为中国近代**的学者,章太炎在哲学、历史、文学、医学、语言学等方面都有精深、独到的研究和很高的造诣。太炎先生作为一个“有学问的革命家”,参与了近代中国历史上的一系列革命救亡运动。《章太炎全集》合众家之力,囊括太炎先生一生的著述作品,从中可以鲜明地看到一个爱国者的赤诚情怀。同时他又是一位国学大师,他的政治活动及其思想始终是通过学术来表达的。其大量著述反映了他各个时期的政治主张和学术脉络,是中国近现代史上重要的历史文献。
-
春秋穀梁传穀梁赤 撰,武黎嵩 注译《春秋榖梁传》是战国时期谷梁赤所撰的儒家著作,本书记载了春秋时期的重大史事,用问答体的形式,逐字或逐层解释《春秋》,是历史文献注释的一种形式。向我们展示了上起鲁隐公元年,下至鲁哀公14年,凡242年间的政治、军事、外交、祭曲、灾异等,是中国汉代经学派的经典之一。该书是研究战国至秦汉间儒家思想的重要资料。
-
中西语言思维差异视野下的英语语法研究姜姗.
-
南华真经本义(明)陈治安 撰,伍成泉 点校此为《庄子集成》之一种,《南华真经》包含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生命的价值等,都有详尽的论述,内容广博而不散杂,始终围绕哲学思想来阐述庄子的观点,是文学、美学、艺术的智慧结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里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全书据《南华真经》原书本旨解经,多用外篇、杂篇诠释内篇,各篇互相参证,会通全书而观之;援引道家摄生之说为解,《附录》八卷,包括卷一《宗传》和《逸语》,卷二至卷八为历代有关《庄子》之品评,免人翻检之劳,颇便后学。
-
古文献整理与研究陝西省社會科學院古籍整理研究所 编,党斌 主编本书为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古籍整理研究所的论文合集,分为传统文献研究、新出与稀见文献研究、域外汉籍研究、学术论衡、校勘札记、书评等栏目,收录了国内学者关于传世典籍、出土文献、域外汉籍等相关领域的研究论文,包括《赵翼诸种著作之关联考述》《新见明隆庆元年终南山万寿宫通仙观钟铭考释》《牛郎织女故事的起源与演变的性别分析》《金末关中儒士杨奂科举赴试考》等三十余篇,具有一定的古典文献学术价值。
-
注维摩诘经校补王孺童 校, 僧肇 述《注维摩诘经》,十卷,汇集鸠摩罗什及其弟子僧肇、道生、道融等对《维摩诘经》的注疏,为中国注《维摩诘经》之始,也是佛教义理方面的经典文献,影响极其深远。罗什解经,多采印度原有之解释;僧肇等注,多依中国本土思维立论,并融汇老庄思想。融通中外,别开生面,意义重大。此次整理,以《大正藏》本为底本,以《永乐北藏》本、《径山藏》本、《清藏》本、清光绪十三年(1887)金陵刻经处刊本为校本进行校对,底本据平安时代写本、贞享三年(1686)刊大谷大学藏本所出校勘记亦酌情吸收。此外,敦煌本唐道液《净名经集解关中疏》《净名经关中释抄》等备引罗什诸家注释,多有传世本《注维摩诘经》所未及,本书择要采录,以作注文之补充。
-
通鉴前编(宋) 金履祥 撰;黄灵庚, 李圣华 主编 ; 孙晓磊 整理《通鉴前编》十八卷、《举要》二卷,金履祥撰,乃是用邵氏《皇极经世历》、胡氏《皇王大纪》之例,损益折衷,一以《尚书》为主,下及《诗》《礼》《春秋》,旁采旧史、诸子,表年系事,复加训释,断自唐尧以下,接于《通鉴》之前,勒为一书,起帝尧元载甲辰,止周威烈王二十三年戊寅,凡一千九百五十五年。《四库全书总目》尝评该书而云:“援据颇博。其审定群说,亦多与经训相发明。在讲学诸家中,犹可谓究心史籍,不为游谈者矣。”(《四库全书总目》卷四七)此次点校整理《通鉴前编》,以静嘉堂文库所藏元天历元年(1328)婺州路儒学初刊本(简称“元刊本”)为底本,参校本则为以下四种:明刘氏慎独斋正德元年(1506)刻、万历二年(1574)补刻配补杨氏归仁斋嘉靖三十九年(1560)重刻本(简称“慎独斋配补归仁斋本”);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宋荦奉敕校刊本(简称“宋荦本”);清雍正乾隆年间金华金氏刻、光绪十三年丁亥(1887)金华教谕镇海谢骏德补刻《率祖堂丛书》本(简称“率祖堂本”);乾隆年间四库馆编修《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凡底本之讹、脱、衍、倒,悉据参校本订正,并出校勘记予以说明。
-
读书丛说 读四书丛说[元]许谦撰 ,陈开勇 鲍有为 黄灵庚 李圣华 慈波 金晓刚 整理许谦《读书丛说》有意订补《书集传》之不足。书中有关天文、地理、典章制度等方面皆加以考证,并不时引据前人之说。此次整理,以国家图书馆藏清丘象宁抄本为底本,以国家图书馆藏清朱彝尊抄本、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通校本,以日本静嘉堂藏清陆树声藏抄本、学海类编本为参校本进行整理,以期呈现一个较为完善的便于后人研究使用的版本。《读四书丛说》为许谦率众讲学,门人记其讲说之编,生前未刻。此书以阐扬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宗旨。分列条目,以札记方式疏通其义,明显保留讲疏风格。秉承朱子道统,以仁山师说为根基,发挥遗意,别创新见。所存各版本,或有缺文,或漶漫不清,或有抄写讹误。虽有整理本,然可商榷处较多。有鉴于此,今重新整理《四书丛说》,以国图藏元刻八卷合璧本为底本,以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残元本及旧抄本和浙图藏明蓝格抄本、国图藏瞿氏铁琴铜剑楼影元本、嘉庆间何元锡影元本、《金华丛书》本等为参校本,旨在整理出一个精良的《读四书丛说》版本,为学界研究许谦提供宝贵的资料和参考。
-
诗集传名物钞[元]许谦 撰 ,方媛 李凤立 点校《诗集传名物钞》大体依朱子《集传》而敷衍《诗》意,然并非一概承续朱子《集传》,而是对疑问处不取或参据别家之言,如《六月》三章,言《集传》“未详”;解《唐?杕杜》則前三句以朱子、后三句据东莱。其体例多承袭东莱《读诗记》。如首列《纲领》,其次序列毛、郑、孔、朱诸家,释名物,训音义,后以“愚案”“窃谓”出以己意。其解经不拘门户,于朱门后学中尤为难得。今存《名物钞》早者为明钞本二种:秦氏雁里草堂抄本和张氏怡颜堂抄本。虽其间多有抄手之误,版本价值不容忽视。清代诸本以《通志堂经解》本为早、所行亦广,所校抄比二明本精善。此次整理前次以抄本为底本,取通志堂本为校本进行整理,校记繁杂,错漏多多。经编辑提议退修,重新整理。后以通志堂本为底本,二明本为校本,质量比前次有明显提高,基本达到出版水平。所附《诗集传名物钞音释纂辑》二十卷,以阐扬朱熹《诗集传》为宗旨,全载朱子《集传》,所录音释以许谦《诗集传名物钞》为主,博览众书,兼采他家。书虽名“音释”,实不限于释音,或勘正文字、或注释词义、或阐述篇义,匡补旧说,发明新意,有助于读者领会《诗经》之旨。此次整理以双桂堂本为底本,以蒋本、江南书局本为校本。底本中的批注亦加以整理。整理者古籍整理水平较好,点校较为严谨。
-
论语义疏校注(清)马时芳 著 ,张艳 校注《论语义疏》二十卷,系清代学者马时芳所著,始作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成于道光三年(1823)。本书着重在通过《论语》阐发作者思想,认为事功本于学术,欲明学术,则《论语》为本,故疏《论语》二十篇,或直言其指趣,或曲畅旁通,不拘旧说,以学问为根柢,以践行为目的,以矫后世儒术疏阔之病,无汉宋门户之见,是一部较有特色的注解《论语》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