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国学
-
国朝献征录焦竑 著本书是明代学者焦竑整理编纂的明代士大夫的生平传记资料总集。纪事上始于洪武,下至嘉靖,凡十二朝,收录各种神道碑、墓志铭、行状、方志等,并以宗室戚畹、勋爵、内阁、六卿等官职分类,于民间则以孝子、义人分类。多数人物传记皆注明材料出处,所收入物从元末以至万历朝,内容丰富,文献价值极高。《明史稿》作者万斯同高度评价该书:“搜采最广,自大臣以至郡邑吏,莫不有传。……可备国史之采择者,惟此而已。”黄宗羲回忆其父入狱前,一再嘱咐:“学者最要紧是通知史事,可读《献征录》。”本书属于影印公版古籍图书。我社曾于1987年据明万历四十四年徐象枟曼山馆刻本影印,并编制篇目索引。前版脱销已久,此书极有重版价值。今据以再版,并替换处理原版模糊不清的页面,并增加全书的篇名检索目录,以便为读者提供一个更好的古籍整理版本。
-
道德经李硕 编《道德经》仅五千余言,但文约意丰、博大精深,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不仅对中国古老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对中华民族的性格铸成、政治的统一与稳定,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道德经》做为中国历史上一部完整的哲学著作,被誉为“万经之王”。
-
《道德经》智慧100讲刘笑敢 著本书从通俗普及的角度,对《道德经》的方方面面进行了解读。全书共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传道篇”,主要分为八个部分,分别从老子是谁,谁写了《道德经》、老子所说的“道”、老子所说的“自然”、老子所说的“无为”、老子的正反观、《道德经》和现代社会、老子的独特命题:治国理政、老子与其他哲学流派等,下编“解惑篇”则为对《道德经》疑惑的解答。在全书中,刘笑敢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化繁琐为简单,通过身边的例子,日常生活随处可见的场景,来对《道德经》中的一些常见的术语,如“道”“自然”“无为”等进行解析。除此之外,对于现代流行的一些思潮,如女性主义,自然主义等,作者也将其与老子的思想进行比较,从中也可以追溯出其思想上的异同。
-
鸡往后刨张贤春《鸡往后刨》是一部小说。小说以时间为经事件为纬,以慎重的历史态度,正确的历史观,围绕廉氏家族及其相联人士,在半个世纪动荡的经济社会变迁中,以家庭经济的兴衰,男性政治命运的起伏,女性爱情婚姻的波折等为主线,以情节曲折的故事,悲悯的情怀,从人性与人伦方面的挑战与碰撞,展示了数十个性格各异的人物的悲欢遭际,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社会变革带给乌江岸边人们生活上、心灵上的深刻变化。本小说无导向问题,内容积极向上。
-
史记故事耿雨 编《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穷尽毕生精力编撰的一部史书,是中国第一本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中华民族从炎黄时期到汉武帝时期共3000多年间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史实。《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影响深远,是一部千古不朽的史家巨著。鲁迅先生曾盛赞此书,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兼具文学与史学的高度价值,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仔细熟读的典籍。本书是《史记》的精华选编,选取了《史记》中人们耳熟能详的篇章,针对孩子的阅读特点,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代替了生涩的古文,并配以精美、生动的插图,展现这部伟大的历史巨著,让所有小朋友都能轻松读懂《史记》。
-
看云起李桂华本书以寿光乡村振兴为典型案例,集宏观和微观两种观察方式,用文学和图片两种表达方式,记录寿光这个中国版图上的小县域,如何从“致富区域”走向“致富全国”,并通过释读这个共富样本,为新时代中国迈向共同富裕的伟大征程提供范例。
-
图开胜迹[清]刘厚基 辑《图开胜迹》是刘厚基自记其任总兵时所立功业。图中所绘药王庙、关帝庙、南城楼、新明楼、忠义祠、榆阳书院以及城南之三义庙、城北之雄石峡,皆其捐廉重建。全书共六卷,卷一、卷二为当时官员为此书所撰序言,其有名者如李鸿章、吴大澄、曾国荃、陆润庠等,皆据手迹上版,或楷或隶,或篆或行草,摹刻甚精、宛如真迹。卷三至六记其重建关隘、城郭、水利之事,每事一图,共有插图百余幅,绘刻俱精。
-
绣像红楼梦散套:[清]吴镐 撰《绣像红楼梦散套》,杂剧剧本。清代吴镐作,题“荆石山民填词”。系采取小说《红楼梦》中主要情节编写,共分《归省》、《葬花》、《警曲》、《拟题》等十六折,前后并不连贯。《觉梦》一折,系作者以己意增出。初刻于嘉庆二十年(1815),正文十六出,曲谱作为附录,每出前有插图二幅,共三十六幅,全书用白纸印制。嘉庆二十年以后,有早期影刻本一种,除扉页改用黄纸外,内容全部影刻嘉庆原本,追求酷肖原作,唯字体略有刀痕,版画略显僵直。
-
陈寅恪研究编年刘经富 著采取年谱形式,将多年来搜集的陈寅恪研究及其家族研究的零散资料做一次总结,辅之以对长盛不衰的“陈寅恪热”文化现象的思考、评说,对今后的“陈学”发展应有所裨益。
-
《全汉文》编年系地与分布易小平本书以考证《全汉文》创作时地和作者生卒年与籍贯为研究基础,分析西汉各时期各州文章和作者籍贯的分布格局、分布重心及其变迁原因;以作者人生地理结构为结合点,将《全汉文》创作地分布和作者籍贯分布有机统一起来;以作者生存状态为落脚点,考察作者人生地理流向与作者功名追求和社会资源配置之间的关系,从而构建一个将时空还原、作品本体与作者主体有机结合起来的文学历史地理阐释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