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国学
-
尚书直解(明)张居正《尚书》的内容包括我国先秦时代,从尧舜禹到夏商周三代,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源和历史经验的总结,自秦汉以后,该书即成为官方学校的教科书。本书是张居正为年仅十岁的万历皇帝讲解《尚书》的讲稿。这部讲稿用当时通俗的白话文写成,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是一部雅俗共赏的《尚书》读本。本书以明万历间内府刊本为底本,逐一点校,更正市场上流传版本错讹。在原文的基础上,结合历代注疏,对《尚书》原文难解难懂的生僻字进行了注释、注音。 根据清代钦定的《书经图说》版画底本,经美术专家精心重绘,还原了尧舜禹时期及夏商周三代的历史人物事件的场景,使读者对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经济形态、社会风情、民封民俗有直观的了解。作为皇家课业的基本教材,本书装帧极为讲究,插图笔触细腻,人物刻画细致入微,书法精美,是诗书画一体的传统诗歌学习读本。
-
帝王雷欧的冒险(日)圆居挽京都市内相继发生杀人案件,日本侦探公社的新明星天亲狮子丸和他的助手大河,两人携手解决难题。搜查过程中,在一连串仿照《夏洛克·福尔摩斯》系列作品实施的案件背后,一名罪犯的身影逐渐浮现…… \n
-
牧斋有学集诗注钱谦益 著, 卿朝晖 辑校,钱曾 笺注钱谦益是明末清初最重要的文学家,其诗文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钱氏才大气雄,学殖深厚,而身丁国变,经历极多,故而其诗文注释典故,索解本事,至为困难。同时,钱氏著作在清代遭到禁毁,流传艰难,版本情况十分复杂。自清末文网渐弛,累代整理,至今百有馀年,钱氏著作陆续得到重刊,而笺校考注等工作进展均较缓慢。今有苏州图书馆卿朝晖先生,致力钱氏文献有年,以上海图书馆藏清钞本《有学集》为底本,参校版本三十馀种,整理注释六千馀条,并辑佚诗若干,期为广大读者提供《有学集》诗注的可读可查可引可用的“定本”。
-
宋之问诗集 沈佺期诗集[唐]宋之问,[唐]沈佺期 著本书为初唐诗人宋之问和沈佺期诗集的合编影印。宋之问的诗多歌功颂德之作,文辞华丽,自然流畅,主要作品有《江亭晚望》《晚泊湘江》《题大庾岭北驿》《度大庾岭》等。沈佺期善属文,尤长七言之作,主要作品有《杂诗三首》《夜宿七盘岭》《独不见》《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等。两人在创作实践中使六朝以来的格律诗法则更趋细密,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学者宗之,号为“沈宋”,两人对律诗定型颇有影响。本书从扬州书局本《全唐诗》中抽出宋之问、沈佺期的诗作进行影印,宣纸线装,阅读与收藏价值兼具。
-
李贺诗集 李益诗集[唐]李贺,[唐]李益 著古籍线装影印。本书为李贺、李益二人的诗集影印。此次特从清康熙扬州诗局所刊刻的《全唐诗》中辑出二人作品,以线装影印的方式出版,具有较高的版本和收藏价值。李贺诗歌以空灵甚至诡异见长。其诗想象奇谲,辞采诡丽,变幻缤纷,刻意创新。诗歌意象跳跃,结构不拘常法,修辞奇巧,语言奇峭。但由于追求奇峭虚幻而有时流于晦涩险怪,缺少完整的形象和连贯的情思脉络,难于索解。李益诗风豪放明快,尤以边塞诗闻名。其边塞诗虽不乏壮词,但偏于感伤,主要抒写边地士卒久戍思归的怨望心情,不复有盛唐边塞诗的豪迈乐观情调。其中《送辽阳使还军》《夜上受降城闻笛》二首,广为传唱。
-
皮日休诗集[唐]皮日休 著本书为晚唐著名诗人皮日休的诗集选编影印。本书共九卷,收诗数百首。皮日休的诗作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或揭露社会弊端,或反映民生疾苦,或追忆历史人物,或思考人生哲理。名作有《西塞山泊渔家》《游栖霞寺》《春夕酒醒》《茶坞》《煮茶》《褚家林亭》《松江早春》《馆娃宫怀古五首》等。其诗歌创作手法多样,兼有“朴涩”“奇峭”的艺术特色。还有一大特色是取材丰富,生活中的琐碎事物皆入诗中,充分展示了其个人才华。尤其是与陆龟蒙等人的唱和诗,逞才斗巧,用典颇多。本书从扬州诗局本《全唐诗》中抽出皮日休的诗作进行影印,宣纸线装,阅读与收藏价值兼具。
-
罗隐诗集(唐)罗隐 著罗隐的诗作收录于《全唐诗》,分为十一卷,共四百余首。罗隐诗名早著,其一生怀才不遇,屡试科举不第,晚年时遭遇过黄巢起义的战乱,亲眼目睹唐王朝走向灭亡。罗隐的诗风与郑谷、韦庄、皮日休等晚唐诗人相似,皆属乱世悲慨和怨刺诗风。其诗感时伤世,咏物怀古,真情流露,明代屠中孚评价:“真堪为之涕落。”罗隐是晚唐极具代表性的诗人,其诗对晚唐诗词和文化的研究都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本书将《全唐诗》中罗隐的诗词以线装形式的影印出版,更具收藏价值。
-
尚书古文疏证[清]阎若璩 撰本书为清阎若璩撰,据上海图书馆藏清乾隆十年眷西堂刻本影印。《尚书古文疏证》八卷,一百二十八条(原缺第三卷及他卷若干条)。书后附《朱子古文书疑》。
-
《尚书》二十讲杨鹏 著第一讲《尧典》;第二讲《皋陶谟》;第三讲《汤誓》;第四讲《益稷》《甘誓》;第五讲《西伯戡黎》《微子》;第六讲《泰誓》;第七讲《牧誓》;第八讲《洪范》;第九讲《大诰》;第十讲《康诰》;第十一讲《酒诰》;第十二讲《梓材》;第十三讲《召诰》;第十四讲《洛诰》;第十五讲《多士》;第十六讲《无逸》;第十七讲《立政》;第十八讲《多方》;第十九讲《顾命》;第二十讲:《尚书》结课总结。 作者秉持探索真理、讲求证据和逻辑的治学理念,站在人类视野的角度重新翻译、解读了《尚书》以上篇章内容,可总结为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阐述《尚书》的天命论。分析《尚书》人物眼中世界的本质、《尚书》的宇宙观、《尚书》的天命论思想,分析天命主导的世界秩序和历史的演变。 2、分析天命的表达形式。天命是主宰的力量,那么天命以什么样的形式呈现出来才能让人理解呢?讲《尚书》的“天命见于民心”的思想,“天命-民心统一论”。 3、从天命与王权的关系,论述王权天授、国家政权是上天器皿的观点;讲《尚书》中王权与天命统一的“天命-德性政治神学”。 4、思考《尚书》之道与个人德性以及中国未来秩序建构的关系。 1. 作者杨鹏,哈佛大学研究学者, CCTV“学者说书”栏目主讲嘉宾,被哈佛大学著名中国哲学教授迈克尔·普鸣誉为“神奇的成就”,带你“无障碍”读《尚书》! 2.《尚书》是古代帝王的传家之书,是读懂中国经典的基础,是当代成功者的思想指引。其为开拓当代中国人的眼界、破解现实难题提供方法。 3.图书装帧设计考究。采用臻质本色110帝国黄+烫珠光白工艺,正文裸脊锁线装,书封整体可拆解为海报,配合中国古代二十八星宿图,极具冲击感;书封背面印有《尚书》解读的重要观点,深入浅出,带你每天五分钟“温习”“吃透”经典。 4.《尚书》是王者给王者的礼物。本书史料考究、内容易读、装帧设计卓越,极具观赏性,适合送给孩子、送给朋友、送给客户。
-
姚合诗集(唐)姚合 著古籍选编影印。本书共七卷,诗数百首,多为五言近体,少量七言,名作有《闲居》《穷边词》《过李处士山居》《秋夕遣怀》《原上新居》《喜贾岛至》《山中述怀》等。姚合卒于大中年间,一般归入晚唐,诗风清新奇僻,与贾岛近似,但其诗不像贾岛那样冷僻瘦梗,也不追求幽僻怪奇的意象,显得清幽闲适。内容多为日常生活事物和自然景色,以抒发情怀为主。形式上刻意求工,在音律、对偶、字句上推敲锤炼。本书从扬州诗局本《全唐诗》中抽出姚合的诗作进行影印,宣纸线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