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国学
-
栖心图书馆聚珍辑刊可祥 主编栖心图书馆位于全国重点寺院――七塔禅寺内,是浙东地方文献收藏中心、浙东佛教文献收藏中心,也是宁波地区佛教文献最为丰富的图书馆。《栖心图书馆聚珍丛刊》(第二辑)收录与宁波地区相关之佛教史料六种:《鄞县佛教会会刊》第一期、第二期;《中国佛教会浙江省鄞县支会会议录》一、二、三、五册;《宁波佛教孤儿院报告册》第十四期;《谛闻尘影集》;《谛闻法师讲录》;《悲壮集》。本书对研究宁波及至整个浙东地区现当代佛教历史,有相当的史料价值。
-
海昌文存丛谈钱菁 著海宁,古称“海昌”,地处吴越之交,素有文化重镇之称。虽居一隅之地,然历代文人众多,艺文之盛,为全国之翘楚。据钱泰吉《海昌备志·艺文志》记载,海宁艺林人物著作从晋代干宝始,到清代道光末期的1500多年间,有影响力的儒林人物1300余人,著作多达3100余种,收录于《四库全书》的有近百种。卷帙浩繁,洋洋大观,其中不乏鸿篇巨著和学术巨擘的扛鼎之作。《海昌文存丛谈》一书从历代海宁名人及其典籍中精心遴选了108人的百余种著作,跨时千余年,涉及经、史、子、集各个领域,可谓是瀚海拾贝,艺苑撷英。本书对他们的生平行迹,作品内容、特点,业绩贡献及前人评述等作了详尽而恰当的介绍和品评。全书共30余万字,以丰富的地方人文历史内涵呈现了区域文化特色,具有可读性和趣味性,促进了历史文化的普及。
-
孟子集注(战国)孟子 著,(南宋)朱熹 集注,刁子曦 校、诵《孟子》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经典著作之一,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策略以及与其他各家思想的论辩,文辞气势磅礴、雄健优美,是以”仁政”“王道”为中心的儒学思想体系的集中表达。宋代哲学家、思想家朱熹极为推崇孟子,认为“孟子大贤,亚圣之次也”(《孟子集注•序说》),自此,孟子被称为“亚圣”,孔孟并称。朱熹的《孟子集注》,是诸多《孟子》注解中最有权威和影响最大的一种,其中体现了许多理学思想。本书在影印宋版基础上又加入了释文和诵读音频二维码。
-
《喻林》研究蔡丰 著《喻林》是明代一部收录前历朝历代比喻的大型类书,其出处注明详细,在明代类书之中实属罕见,因而它也是明代私纂类书中比较好的一部,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专著以《喻林》一书为主要研究对象,主要包含徐元太及《喻林》研究,《喻林》类目研究,《喻林》中比喻的类型、特点及其所反映的明代社会思潮,涵盖了《喻林》修辞、校勘、文献方面的研究,以此类书为窗口考察明代的社会政治思想,并对明代类书编纂风潮及相关社会思潮研究有重要启示。
-
外国语文研究陈新仁本书立足南京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科,旨在通过引领学术方向,催生原创性研究成果,为推动我国外国语言学与文学研究尤其是语言学研究做出贡献。本书收录的论文共18篇,涵盖了在线话语研究、儿童文学研究等语言学、文学经典与前沿等话题。本研究凸显了外国语言学和文学的界面属性,具有很强的前瞻性。本书内容丰富,观点鲜明,材料翔实,格式规范,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和较强的前沿性,适合广大高等学校外语教师、语言学研究者阅读参考。
-
杜甫诗选张忠纲 著他是一位随着时间流逝而声名与日俱增的诗人。世间好语言,已被老杜道尽。善陈时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衰,世号“诗史”。
-
修辞叙事学视角下的《米》英译策略研究郑贞本书从修辞叙事学的角度研究中国当代小说家苏童的代表长篇小说《米》的英译本及其在英语世界的接受情况。除了引言和结论启示之外,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本书第二章研究《米》中第三人称叙事视角的翻译。第三章研究《米》中叙事时间的翻译。本章将具体分析译者在处理各种叙事时间时所采取的翻译策略,以及与叙事话语的三个成分之间的关系及带来的影响和审美效果等。第四章研究《米》中大量存在的叙事化修辞格的翻译。本书可用于翻译学、语言学、传播学等相关专业本科生和硕士生的教学。对于从事中国当代文学及其英译研究的人员会有所帮助,也适合于翻译学、语言学、传播学等相关专业的科研工作者作为参考资料。
-
中兴两朝编年纲目陈均 撰,孔学 点校《中兴两朝编年纲目》是记载南宋高宗、孝宗两朝的纲目体史书。旧不著撰者,今考证为南宋陈均撰,是其记载北宋九朝历史《皇朝编年纲目备要》的续作。全书十八卷,记叙范围上起建炎元年(1127)五月,下至淳熙十六年(1189)二月。本书以大字列史纲,小字讲史实,纲举目张,内容清晰,是研究宋史的基本参考史料。本次整理以《中华再造善本》影印的宋刻元修本和清影宋抄本为底本(其中卷一至卷七、卷一二至卷一四为宋刻元修本),以清影宋抄本、张蓉镜跋道光抄本参校,并参考其他官私史书如《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宋史全文》《宋史》及笔记文集等文献进行校勘,纠正原书诸多谬误。并附有陈均墓志铭、书目题跋等附录,便于读者学习利用。
-
中国昆虫志[英] 爱德华·多诺万 著, [英] 约翰-韦斯特伍德 修订 , 徐锦华 主编近代以来,西方对昆虫的研究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而伴随着中西交流的深入,西方也出现了与中国相关的昆虫学著作。其中,由英国人爱德华·多诺万于1798年创作出版的《中国昆虫志》无疑是一部不可忽视的作品。此书精心绘制并描述了在中国广州一带收集的昆虫标本。当时,西方学者在中国考察自然资源的同时,对中国古代的相关研究成果也有所了解。初版40年多后,英国昆虫学家韦斯特伍德对此书进行了修订,表现了西方自然科学在在十九世纪的发展轨迹。该书的一大亮点是精美非常的彩色全幅图版,展现了中国丰富的昆虫物种资源。此次出版,以徐家汇藏书楼所藏1842年约翰·韦斯特伍德修订本为底本,采用高清仿真影印,从内容与形式上“复刻”这件珍稀藏品的精彩面貌。随书附一别册,收录总序及导言各一篇,介绍丛书缘起,深入讲解此书内容、文本背后的历史,及其在博物学、昆虫学、书籍史、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意义。
-
中华和印度植物图谱[英] 查尔斯·科尔等 绘制 , 徐锦华 主编此书收录25种中国和印度的植物,展现了19世纪初欧洲植物学界对中国植物的认知范围,对当时中国及印度植物、中西绘画交流史研究均具有很高的资料价值。书中版画依据1794年荷兰赴中国使团的副使范罢览(Andreas Everardus van Braam Houckgeest,1739-1801,美籍荷兰人)带回的藏品绘制,绘制者主要是英国植物学家约翰·科尔之子查尔斯·科尔。徐家汇藏书楼引进的“罗氏藏书”本《中华和印度植物图谱》,为1818年伦敦Moser初版本,留存极少,又保存完好,故珍贵非常。书中部分采用了当时刚刚诞生的石版印刷技术,展现了早期石印本的风貌。后期又经过手工上色,精美异常。此次出版,采用高清仿真影印,从内容与形式上“复刻”这件珍稀藏品的精彩面貌。随书附一别册,收录总序及导言各一篇,介绍丛书缘起,深入讲解此书内容、文本背后的历史,及其在博物学、植物学、书籍史、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