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国学
-
儒藏198 精装繁体竖排北京大學《儒藏》編篡與研究中心編"北京大学儒藏工程"是我国一项重大学术文化项目。《儒藏》收录自先秦至清朝结束这一时段中,儒家经典及其注疏、儒家学者的著述和体现儒家思想文化发展的相关文献,包括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尽量选用好的底本,按传统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进行分类。《尚书集注音疏》,清著名经学家江声撰。该书是注释《尚书》全文之作,初以篆文写成,后收入《清经解》本,改用楷体重刻,后于咸丰年间重校补刻。《儒藏》整理本以《清经解》庚申补刊本为底本,以近市居刻本为校本。由曲文、徐阳校点。是该书首次整理出版。
-
儒藏143 精装繁体竖排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儒藏》(精华编一四三)收录《历代名臣奏议》181—216卷,主要内容为“去邪”“赏罚”“戒佚欲”“慎微”“听言”“法令”“慎刑”“谨名器”等部分的内容。《历代名臣奏议》是一部上自商周、下至宋元历代约两千余位名臣的奏议汇编。全书分为君德、圣学、孝亲、敬天、治道、经国、礼乐、用人等66门,辑录历代名臣奏议八千余篇。该书取材广泛,举凡历代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典制沿革、民族关系等等,无不收录。其中大部分来源于历代名臣文集或总集中的奏议外,另一部分则是来源于历代正史‘列传’和‘志’中的君臣对答之语。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它的编纂,推动了后世“经世文”及奏议文献的编纂。对政治经济史、思想史、文学史的研究皆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历代名臣奏议》编纂时间较早,而此后宋元及之前学者的文集多有散佚,此书也因其保存了大量的相关文献而成为了文集辑佚的渊薮。又因此书所用底本多为善本,且为当时内务府官修,因而具有很高的校勘价值,学者多据以校正历代文人文集。《历代名臣奏议》有明永乐十四年(1416)内府刊本,当时只刊印了数百本,流传甚少。此次校点,即以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明永乐内府刊本为底本,以文渊阁四库本为校本,参校奏议作者文集、《宋朝诸臣奏议》《续资治通鉴长编》及二十四史等相关文献资料。本次整理由张希清、张衍田、刘怡宏、董文静、王鹏、刘永强、汪允普合作完成,张衍田制定校点体例及细则,张希清负责统稿并撰写校点说明。《儒藏》(精华编)在中国古籍编纂史上首次将传世文献、出土文献及海外文献萃为一编,并全面整理。传世文献收录先秦至清末有代表性的、重要的儒家经典和反映儒家思想、体现儒家经世做人原则的典籍。出土文献主要收录近代以来出土的儒学典籍。海外文献则收录日、韩、越三国存世的重要儒学文献。采用能代表儒家学术观的传统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按部、类、属进行分类(出土文献另列)。整理工作包括对收录的文献进行版本研究、校勘、标点及撰写校点说明等。《儒藏》精华编以标点加校勘记的形式进行整理,以繁体竖排排印本的形式出版,不仅收录历史上传世的儒家经典文献,也收录重要出土文献,并制成电子文本进行全文检索。同时,《儒藏》精华編还收录了域外的重要典籍,编为日本编、韩国编、越南编。《儒藏》精华編共2.3亿字,339册,是一次对儒家经典文献的重要汇编和整理。
-
儒藏194 精装繁体竖排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儒藏工程"是我国一项重大学术文化项目。《儒藏》收录自先秦至清朝结束这一时段中,儒家经典及其注疏、儒家学者的著述和体现儒家思想文化发展的相关文献,包括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尽量选用好的底本,按传统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进行分类。《尚书集注音疏》,清著名经学家江声撰。该书是注释《尚书》全文之作,初以篆文写成,后收入《清经解》本,改用楷体重刻,后于咸丰年间重校补刻。《儒藏》整理本以《清经解》庚申补刊本为底本,以近市居刻本为校本。由曲文、徐阳校点。是该书首次整理出版。
-
儒藏151 精装繁体竖排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宋名臣言行录》七十五卷,南宋朱熹、李幼武纂辑。其中,朱熹纂《五朝名臣言行录》十卷,《三朝名臣言行录》十四卷,合称《八朝名臣言行录》。景定间,李幼武将李衡校正本《五朝》《三朝》同自辑之《皇朝名臣言行续录》八卷、《四朝名臣言行别录》上下集各十三卷、《皇朝道学名臣言行外录》十七卷合刻,统称为《宋名臣言行录》前、后、续、别、外集。该书共辑录汇编了散见于文集、笔记及传记中的235位(不包括附传人物)宋代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几乎涵盖宋初至南宋中期的二百多年历史,具有较高的史学价值。《儒藏》"精华编"本为《宋名臣言行录》的首个整理本。此次校点,朱熹辑《八朝名臣言行录》,以《中华再造善本》影印现存早的国家图书馆所藏宋淳熙刊本为底本,以上述李幼武所辑《宋名臣言行録》元、明、清各本之前、后集为校本。李幼武所辑之续、别、外三种,以现存早的中山大学图书馆所藏元刊本为底本,以上述李幼武所辑《宋名臣言行録》明清各本之续集、别集、外集为校本。除了版本校,校点者还尽可能检出朱熹、李幼武所引原书之存世本加以参校,并酌出校记。全书校勘充分、细致、审慎,标点准确。校点人为李伟国。
-
儒藏160 精装繁体竖排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儒藏》(精华编一六〇)为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含:《四先生年谱》,清毛念恃编。毛念恃将宋代四位理学家杨时、罗从彦、李侗、朱熹四人年谱辑为一书。以乾隆七年重刻本为底本,以康熙五年初刊本为校本。李沈阳校点。《洛学编》,清汤斌撰。载汉代至明代洛学代表,《续编》一卷,载清代洛学代表。底本为《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康熙刻《洛学编》四卷及乾隆刻《续编》一卷,校本为《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本。郑连聪校点。《儒林宗派》十六卷,清万斯同撰。本书将孔子以迄明代儒家的派系、源流以图表形式一一述列。以乾隆万氏辨志堂本为底本,校本则用影印文津阁《四库全书》、宣统三年《张氏适园丛书》本,为首次整理本。李勤合校点。《程子年谱》十二卷,清池生春、诸星杓撰。以朱子所辑年谱为基础,是二程《年谱》的集大成之作。采用味经室刊本为底本,参校修订稿本及清吕留良《二程全书》刻本,为首次整理。姜海军校点。《学统》,清熊赐履撰。熊氏将孔子以来的儒家学术分成正统、翼统、附统三类,又有杂统、异统,有助于了解中国古代儒家学术的内容和演变。以民国十二年灵峰精舍本为底本,以康熙二十七年五十六卷本、康熙二十五年五十三卷本为校本。刘韶军校点。
-
儒藏179 精装繁体竖排北京大學《儒藏》編篡與研究中心編暂缺简介...
-
原钞本顾亭林《日知录》顾炎武明末清初大学者、著名思想家顾炎武(世称亭林先生)所著《日知录》,是其本着“明道、救世”的宗旨,经年累月撰成的大型学术札记,自言“平生之志与业皆在其中”。梁启超推崇《日知录》为“清学之开山”,认为其中之精要实乃“四、五百年来思想界之一大解放也”。《日知录》传世较广的三种版本,即清康熙间潘耒刻本、乾隆间《四库全书》钞本及道光间黄汝成《集释》本均因清廷文字狱的高压而存在不同程度的删削,而民国间发现的张继旧藏“顾炎武《日知录》传世善本”( 原称《原钞本顾亭林〈日知录〉》)则是接近稿本的一个版本,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兹据原钞本高精影印行世,以期为学术界、读书界提供接近原貌的《日知录》文本。
-
儒藏107 精装繁体竖排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 著"北京大学儒藏工程"是我国一项重大学术文化项目。《儒藏》收录自先秦至清朝结束这一时段中,儒家经典及其注疏、儒家学者的著述和体现儒家思想文化发展的相关文献,包括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尽量选用好的底本,按传统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进行分类。
-
儒藏127 精装繁体竖排北京大學《儒藏》編篡與研究中心編暂缺简介...
-
儒藏247 精装繁体竖排《儒藏》编纂中心北京大学儒藏工程是我国一项重大学术文化项目。《儒藏》收录自先秦至清朝结束这一时段中,儒家经典及其注疏、儒家学者的著述和体现儒家思想文化发展的相关文献,包括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尽量选用好的底本,按传统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进行分类。儒藏精华编二四七册收录元代虞集的《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一书。虞集为元代文章巨擘,生平为文万篇,行于世者十之二三。集在世时,宗庙朝廷之典册,公卿大夫之碑版,很多出于其手。其现存著作,多收录在《道园学古录》五十卷、《道园遗稿》六卷中。这次整理,《道园学古录》以明景泰七年本为底本,以《元人文集珍本丛刊》影印《雍虞先生道园类稿》、四库本为校本,并参校了《四部备要》等本。《道园遗稿》六卷,以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元刊本为底本,以国家图书馆藏清抄本、四库本为校本,并参校了蜀本《道园诗遗稿》。校点者为龙德寿。儒藏精华编二四七册收录元代郑玉的《师山先生文集》《师山先生遗文》一书。《师山先生文集》及《遗文》是郑玉的诗文全集,文集中较为充分地表达了郑玉的理学思想和文学主张。这次整理,以明嘉靖本为底本。此本所收诗文全,且刻工精良,绝少漫漶处。以元至正刻明修本为参校本,以四库本为校本。校点者为李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