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规划、城乡规划
-
城市空间巨系统冉淑青 著当前,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发展背景下,我国城市建设也从数量向质量、从外延向内涵转变,以历史的眼光以及全球的视野紧贴时代的发展特征,研究城市空间发展路径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尤其是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们对美好生活所需,就是城市发展所趋。在这一导向指引下,我国城市发展道路已然明朗。实现城市空间发展方式的转型,已经成为经济新常态下城市空间研究领域亟须探索的现实问题。《城市空间巨系统》对城市空间与经济、人文等要素协调发展问题的分析以及对城市空间优化和发展未来的探索,正是对当前如何实现城市空间内涵式、可持续发展这一现实问题的积极回应,同时也为我国城市空间实现高质量发展开拓思路并提供现实借鉴。
-
历史万州环境空间图解袁犁 等 著本书主要内容是通过运用历史资料分析整理,并建立模型复原图,采用图解形式分析万州重要历史空间主要节点与变迁,主要包括空间演变特征以及对重要建筑与环境的分析与场景节点模拟表达等内容。本书内容共分为万州的历史空间发展变迁和演化;运用逆向空间原理讲解空间层次;研究历史万州城区环境空间组合与不同时期的演变特征;重要历史空间环境节点解析和空间环境复原恢复等四个部分。
-
生态中国童家林 著本书是在适应国家海绵城市,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的情况下提出的,通过精美的图片、细部图纸和详尽的描述展示了中国城市立体绿化的建设成果。图书分为两个部分,从基础知识到案例解析,从概念介绍到细节剖析,分析了影响立体绿化的各个因素,介绍了屋顶绿化和垂直花园的设计要点以及建设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解析了每个案例的设计理念、设计过程及其实现效果。本书对于一直致力于和即将投身于城市立体绿化建设的人士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美丽中国陈可石 著特色小镇是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融合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功能的创新创业发展平台。建设产业富有特色,文化独具韵味,生态充满魅力的特色小镇,可以为地区的发展建设开辟新的路径,也可以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本书通过设计师的经验分享与优秀的案例解析向读者展示了中国特色小镇建设的发展成果。按照类别分为生态旅游小镇、历史文化小镇、农旅小镇、产业小镇和康养小镇,每个小镇都有其独特的地貌特色、文化特色、建筑特色和生态特色。图书通过精美的图片、图纸和详尽的设计说明,深度解析了特色小镇的设计背景、灵感来源、设计理念、设计过程及其实现效果。此书的出版可以为建筑设计师、景观设计师、小镇规划者和投资者带来一定的灵感和启发。
-
北方地区海绵城市建设规划理论方法与实践孙宝芸 著本书以北方海绵城市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对海绵城市理论和设计方法予以介绍,并对北方地区海绵城市的相关理论及方法予以研究。通过对北方城市的自然条件和暴雨内涝成因进行分析,提出北方地区发展海绵城市的限制条件并给出建议,结合海绵城市建设指南提出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设施的北方适用性。最后,针对大连庄河示范区海绵城市建设予以分析,从规划体系、总体路线、空间格局、海绵创新点、管控分区、道路系统、景观系统等方面详细论述了北方地区海绵城市建设的具体设计方法。 本书适合城市规划及设计人员参考,也可供相关专业大学生、科研机构工作者使用及参考。
-
品质建筑《天津滨海新区规划设计丛书》编委会 编为纪念滨海新区被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十周年,滨海新区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组织编撰了天津滨海新区规划设计丛书,共十册,包括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设计、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重点地区规划和重要的建筑设计,其中反映滨海新区近十年来建筑设计成绩的集成是必不可少的一册,压轴上演。作者组织各功能区规划管理部门,对新区已经建成或基本建成的、品质比较好的各类建筑进行收集整理,编写出《品质建筑——天津滨海新区优秀建筑设计精选集(2006—2016年)》一书。书中收录了对外交通、商业、文化艺术、教育、医疗卫生、办公等公共建筑,居住建筑以及工业研发建筑三大类,共80余个项目,对项目的区位和背景情况、基本情况、项目建筑设计的基本情况以及设计图纸进行展示。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展现滨海新区高品质、类型多样的建筑成果;另一方面,通过总结,可以为滨海新区建筑设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提供基础,为天津乃至全国的建筑设计规划管理深化改革提供参考借鉴。
-
古城新迹胡莹,王孟永 著本书记录了苏州科技大学、安徽建筑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天津城建大学、烟台大学、福建工程学院六所学校建筑学专业本科联合毕业设计——“古城新迹:历史街区中的地域性城市更新——苏州古城丰备义仓地块建筑方案设计”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及相关的思考。课题包括城市研究与建筑设计两部分,学生从整体区域研究出发,通过现场调研、问题分析、项目策划,梳理城市公共空间、提出建筑设计框架,并基于此完成建筑单体方案的设计,同时对建筑细部节点构造有一定的表达。
-
田林新村共有空间中的溢出及共生张斌,王方戟,庄慎 著小菜场上的家(第四辑)是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13级实验班2015年建筑设计作业集,是小菜场系列第四本,该系列前三本出版后,在中国的建筑学校引起了较大反响,成为建筑专业出版的范本。《小菜场上的家4》主体分为两部分,其一是对2015年秋季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13级实验班三年级建筑设计课教学活动,以及围绕这个活动所进行的教学讨论的梳理和总结。该实验班由张斌、王方戟和庄慎三位教师负责课程教学组织指导,内容包括任务介绍、成果展示和教学讨论。其二是张斌老师及其研究生团队对田林新村共有空间的调研,包括其历史沿革、空间物理特征、居住状况、社群结构等多个方面,试图发现日常生活是如何以一种微小、临时、往复的方式,最终重塑整个城市空间面貌的。 序 让建筑学成为日常生活研究的学问 课程介绍 作业一中国居住发展进程及菜场状况调研 作业二 都市稠密地区城市微更新设计 作业三 社区菜场及住宅综合体设计 跋社会条件的物化 作者简介 致谢 从“溢出”到“共生”:田林新村共有空间研究
-
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评价与辅助决策胡云锋等 著《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评价与辅助决策:中原经济区》采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方法,结合中原经济区主体功能区规划目标及规划实施评价指标体系设计,采用时空格局变化的分析方法,开展中原经济区主体功能区规划不同时期国土开发、城市环境、耕地及生态保护变化特征与分阶段区域差异的分析,清晰刻画出不同功能区和不同时间段国土资源、生态环境变化规律及其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契合程度,并根据评价结果对未来规划提出决策建议。
-
海绵城市概要崔长起 金鹏 任放 杨天民海绵城市的内涵应是城市“海绵体”的组合,做到下雨时吸水,干旱时释水的技术措施的共同认知为:低影响开发基础设施、城市排水管渠系统、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和城市水利防洪保护系统相互协作完成雨洪管理。本书依此展开对海绵建设的组合因子架构的技术关键节点和基础理论与实践进行归纳分析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