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规划、城乡规划
-
中国小城镇和村庄建设发展报告2019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著《中国小城镇和村庄建设发展报告.2019》一书主要收集了与小城镇和村庄建设相关并具有代表性的学术文章和研究报告。本书由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村建设转型、脱贫攻坚任务下的村镇建设发展、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村镇规划与设计和村镇建设管理与乡村治理五篇组成。本书全面充分系统地展示、回顾和总结了近一年来在新时代背景下小城镇和村庄建设发展经验和特点,并对未来发展提出了专业性和技术性的指导和建议,以期对今后小城镇和村庄发展建设起到借鉴作用。本书适用于城乡规划领域的专业人员阅读参考使用。
-
综合管廊规划关键问题郭翔,邓军 著秉承“行动规划”理念,本书从规划布局、断面优化、建设运营、评价体系四大方面入手,提出了提高综合管廊规划操作性与实效性需重点关注的相关问题及规划手法: 一是首次对综合管廊路由选择可量化评价体系做了系统的研究,制订了综合管廊路由选择评价细则,并将“德尔菲法+ 层次分析法”引入综合管廊的路由评价体系,通过计算各路由选择因子的权重,实现了评价体系的定量分析; 二是从需求侧、供给侧研究分析并提炼了影响综合管廊建设规模的主要因子,进行了量化分析,提出在建设规模评价体系中引入数据库的概念,通过建立全国性的综合管廊规模数据库,利用统计数据一般分布形态和置信度分析,为未来某地区兴建综合管廊提供规模合理性检验; 三是通过分析施工工法、管线相容性、安装维修小净距、管线扩容需求,提出了综合管廊优断面规划须注意的问题; 四是明确了综合管廊全生命周期成本计算方法、综合管廊后评价体系架构组成及其定量测算方法,为政府管廊建设及管廊运营决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
上海城市公园游憩空间评价与更新研究汤晓敏,王云 著《上海城市公园游憩空间评价与更新研究/创新设计丛书》是对上海城市公园绿地的建成后评估研究,共分为3篇17章,主要内容包括城市公园的游憩分区评价、游憩空间要素评价以及大型线性绿色空间特征与游憩利用研究。研究重点关注空间与要素的美观性、游憩性、功能的适宜性与兼容性,构建了多元综合的评价体系与模型,系统论述了城市公园绿地各类功能空间与要素的特征、使用状况、景观质量、游憩者行为与偏好,提出了城市公园绿地的更新对策与措施。《上海城市公园游憩空间评价与更新研究/创新设计丛书》数据翔实,评价方法与流程清晰,内容丰富,图文并茂,适合于高等院校风景园林等相关专业学生学习参考,也可供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师、城乡规划师和相关管理者阅读参考。
-
城市生态社区多学科规划设计途径(德)露易丝·金,于尔根·魏丁格尔,马蒂亚斯·巴恩布鲁赫,马库斯·内梅尔,弗洛里安·科尔《城市生态社区多学科规划设计途径:以德国柏林Zingster社区为例》介绍德国柏林Zingster(青斯特)社区的生态更新项目,该项目是将单一功能的居住社区转变为可持续的、兼具生态和社会服务功能的城市生态社区,以期高效地组织雨洪管理、生态建筑、绿色能源、水资源利用等混合功能。全书共6章,其中第1章从城市设计角度概述了工作和社交功能的融合、空间的集约化和公共空间的再定义;第2章从风景园林设计的角度介绍了功能性的开放空间与水资源管理、都市农业、绿色能源等多个学科生态技术的融合策略;第3章从水资源管理角度展示了解决雨水、灰水和黑水过滤、净化及再利用的方法;第4章从能源技术角度介绍了太阳能、风能等资源的利用途径;第5章从建筑设计角度提出了老旧社区建筑更新改造的可能策略。《城市生态社区多学科规划设计途径:以德国柏林Zingster社区为例》可供城市设计、建筑、风景园林、水资源管理、能源管理等多学科领域的研究人员、从业人员和学生参考。
-
城市生命线风险防控王以中 著本书既有城市生命线风险控制管理的理论性总结,又有大量工作实践方法、措施,通过对典型的城市生命线风险控制管理经验事例进行剖析,阐述城市供水、排水、燃气、供电、通信等主要城市管网的风险类型、风险辨识、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置。内容丰富,资料详实,具有较强的教学指导和工作参考意义。
-
基于微气候效应的寒地公园规划设计研究赵晓龙等北方高纬度寒冷地区拥有漫长而寒冷的冬季,地域气候特征对城市公园的规划设计提出了挑战,营造宜人的城市公园微气候环境,让市民享受到高品质户外公共生活,成为风景园林设计师面临的现实课题。《基于微气候效应的寒地公园规划设计研究》采用实地测量法获取了寒地城市公园景观特征与微气候的相关数据,利用数理统计分析模型与微气候模拟分析模型,阐释景观空间特征与微气候效应的关联机理。同时,结合国内外优秀案例,解析寒地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的气候适应性的策略与方法。《基于微气候效应的寒地公园规划设计研究》旨在从微气候调控的视角,从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两个方面拓展寒地公园规划设计的思路。
-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村庄规划研究李建伟 著《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村庄规划研究》着眼于解决城乡转型发展进程中乡村地域系统面临的现实困境,以村庄规划为研究对象,围绕“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体系及其主要内容展开研究。《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村庄规划研究》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村庄规划的编制体系和编制内容,以及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人居环境建设规划、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管理信息平台建设等的相关理论与方法,为实现乡村振兴和村庄发展建设提供参考。
-
快速城市化下的土地利用刘勇,岳文泽,范蓓蕾 著《快速城市化下的土地利用:格局、效应与政策》涉及城市土地利用格局分析、驱动力分析、效应分析等主题,对我国多个城市进行对比研究,具有广泛的国际视野。《快速城市化下的土地利用:格局、效应与政策》主要基于土地利用视角,运用城市地理、城市经济、城市生态等多学科研究方法,创新地分析我国城市蔓延、郊区化、多中心开发的特征,并从理论和实践上揭示其动力机制和外在效应。
-
西南地区历史城镇文化景观李和平,肖竞 著《西南地区历史城镇文化景观(构成、演进与发展)/山地城镇建设安全与防灾协同创新专著系列》旨在以文化景观视角切入历史城镇空间文化关系的分析,以应对当前西南地区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地域空间文化特色遭受现代化冲击的现实问题。《西南地区历史城镇文化景观(构成、演进与发展)/山地城镇建设安全与防灾协同创新专著系列》建构出历史城镇“文化—空间—时间”的多维分析框架,通过对西南山地典型案例城镇各阶段景观特征的识别,总结出该地区历史城镇“初生、发展、成熟、衰败”的演进规律及“人居、职能、历史、精神”文化对城镇景观的“默化、主导、牵引、渗透”机制,提出了“景观—文化”协同演进的历史城镇活态保护策略,丰富了既有历史城镇保护理论。《西南地区历史城镇文化景观(构成、演进与发展)/山地城镇建设安全与防灾协同创新专著系列》可供历史城镇、文化景观保护研究与管理人员阅读,亦可供城市规划学及其相关专业教师、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参考。
-
地下空间规划与建筑设计耿永常 著《地下空间规划与建筑设计/国防特色教材·21世纪土木工程学术前沿丛书》较全面地论述了城市地下空间建筑设计理论、方法与应用,全书共分9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地下商业街设计、地下停车库设计、城市地铁设计、地下综合体设计、地下人民防空建筑设计、其他地下空间建筑以及地下建筑实例。《地下空间规划与建筑设计/国防特色教材·21世纪土木工程学术前沿丛书》涉及内容宽泛,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与应用性,书中结合大量国内外实例,收录了近年新的设计与研究成果,便于教学使用以及读者自学。《地下空间规划与建筑设计/国防特色教材·21世纪土木工程学术前沿丛书》可供高等院校土木工程、建筑学、城市地下空间工程、隧道与地下工程、岩土工程、轨道交通工程、市政建设工程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及研究生参考和学习使用,也可供城市规划、土木工程、设计施工及管理等相关技术人员学习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