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规划、城乡规划
-
景观改变生活曹钊铭 著本书是了解地产景观设计过程的专业图书。作者结合文字图片图纸等内容深入浅出地说明景观设计的流程细节,涵盖的工作,列举了景观设计项目从构思到完成的全过程工作内容的表达方式。书中汇集的设计案例包括酒店景观,地产景观和园林装置艺术等,包含了从谈单流程,构思草图,设计表达,实施过程,完成效果等内容。作者希望通过全书的阅读帮助读者进入园林景观设计具体实操的路,提升园林景观设计的专业水平。
-
下沉式景观2安庾心 著《下沉式景观Ⅱ》内容简介:全书共分三章,从景观设计的历史沿革、下沉式景观的设计事项,以及四个设计原则三个角度入手,中间穿插国内外的下沉式景观设计优秀案例,还有设计师的精彩分享。第一章由知名设计师安庾心先生介绍景观设计的历史发展,为景观建筑树立的一个正确的观念:如何去评价一个项目的成功与失败,项目的核心概念是什么,可行性有多高,可以带来多少探讨性的课题。第二章从下沉式景观设计要点入手,主要将下沉式景观广场必须把关心人、尊重人的宗旨体现出来,并满足人们活动的多样化需求。在设计下沉式景观的同时,需要缜密考量其空间的吸引力、方便性和适宜性,以强化建构空间所要达成的目的、在空间内部串联动线的便利性以及空间在特定用途下的适宜性。第三章讲述了下沉式景观设计的四个原则。空间尺度大小影响着下沉空间的意义和动机;层次分明能使得整个空间充满着吸引力;下沉式景观广场不仅可以方便人们,还可以为开发商带来良好的商业价值;整个下沉式景观空间,不仅需要好的设计,还需要文化背景的配合,才能相得益彰。书中的各个案例都很好地诠释着这些原则,配以设计师的详细讲解,让不管是景观设计学生,还是设计师和学者,都能从中获得设计的启发,从而设计出创新的作品。
-
十城画记唐克扬 著作为一位资深的研究者,作者并不企图回答“城市是什么”这样的大问题,他向你细细描摹的是十座不同时空中的城市,具体而微的城市,进入我们视觉和心理经验的城市:西安,徽州,雅典,元上都,威尼斯,德累斯顿……“左图右史”。在本书中,城市并不简单“是什么”,它既是我们给它起的名字,也是它所经过的事变的痕迹;既是永存的,又是变化的;既是客观的和身外的世界,又是我们感受到的一切。
-
现代主义之争(美)Anthony Alofsin(安东尼·埃罗弗森)20世纪30年代,哈佛大学首次将建筑、景观和城市规划三个学院统筹规划,凝聚了现代主义建筑师的思想和实践活动。安东尼?埃罗弗森通过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哈佛设计研究生院建筑理念更迭的研究,让我们直观地看到现代主义在美国出现、斗争、进化以及*终日渐衰落的过程。 本书追溯了哈佛设计研究生院的创立历史,叙述了约瑟夫?哈德纳特院长在任期间的改革,同时记录了哈德纳特院长和包豪斯创始人沃特?格罗皮乌斯在哈佛任教期间(1937—1952年)对现代主义的贡献。早在格罗皮乌斯来到哈佛之前,协作的设计理念已经慢慢形成,并且对景观和城市规划专业的定义加以界定。埃罗弗森为我们呈现了现代主义运动的星星之火,让美国的现代主义斗争全貌跃然纸上。 本书中的照片、绘图和学生作品均首次出现在正式出版的图书之中。本书对于建筑史、艺术、建筑、景观和城市规划专业的研究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
日常生活视野下的旧城开放空间重构研究张帆,邱冰 著《日常生活视野下的旧城开放空间重构研究》针对旧城开放空间的各类问题,基于“日常生活”的观察视角,以“自下而上”的方式分别从价值体系重构、功能重构、布局重构与文化重构四个方面研究了旧城开放空间重构的基本理论、技术手段与策略。研究视角、方法内容、理论成果均区别于以往的同类或相似文献。在进行理论建构的同时,《日常生活视野下的旧城开放空间重构研究》以实证研究为主导,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以跨学科研究为特色,运用了社会调查、SPSS统计分析、GIS空间分析技术、图解分析等方法,在功能、布局与文化三个方面设计出了一系列规划设计工具,可直接应用于实践。《日常生活视野下的旧城开放空间重构研究》可供从事城市规划、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旅游规划等相关研究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及在校学生作理论参考之用,也可作为开放空间规划设计实践的工具参考书。
-
城市空间设计概念史[英] 杰弗里·勃罗德彭特 著;王凯,刘刊 译随着城市的扩张,既有建筑及公共空间密度日益紧张,城市设计变得愈发重要。《城市空间设计概念史》发人深省地对今日许多设计问题的特征作了清晰的分析。作者从历史中寻找它们的成因,提出一种协作解决方式。《城市空间设计概念史》既有学术性,又通俗易懂,它批判了现代建筑向“理性主义”及“经验主义”的倾向,并将它们与古往今来的哲学思想、设计理论相类比。《城市空间设计概念史》全面地涵盖了全世界各地的实例,且插图丰富,无论是专业人士,学术界人士,亦或是对学科饶有兴趣的人,《城市空间设计概念史》都将是理想的参考。
-
延续与发展邓蜀阳 等 著《延续与发展:寒地地域文化与空间特色再创造》本次联合毕业设计的内容充实饱满、组织形式丰富多样,显示出多学科共同参与的联合,更有利于学科之间的相互协作,拓展知识领域,更体现学科的交叉与多元,强调学科的融合。从选题开始就根据建筑学与城乡规划两个专业不同的特点和专业需求,从用地选址、规模及涵盖的内容到项目策划和建筑设计等方面都分别对规划、建筑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既强调规划、建筑两个专业共同完成的内容,又突出结合专业特点的不同要求。前期调研阶段,将两校规划、建筑同学混合编组,共同完成调研成果。成果内容上也同样要求规划与建筑专业的协同合作,由城市总体规划结构、交通系统、功能布局到项目策划制定和建筑设计,都必须保持整体地块的完整性与合理性,即从规划到建筑的整体设计,既有小组集体的工作范围,也有个人的工作内容,成果表达是完整的。这种组织形式,既突出了相同专业的横向联系,又加强了相关专业的纵向沟通,增强了同学们团结协作的集体荣誉感,真正显示出联合的必要性,同时开拓了眼界,加强了相关学科的融合和交流,扩展了知识面。
-
海绵城市建设典型案例章林伟 等 编《海绵城市建设典型案例》一书汇编了部分城市按照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和手法在源头减排、黑臭水体整治、内涝防治、片区建设和改造四个方面的案例。这些案例从现状问题解析、设计思路与方法、工程措施和最终的实施效果等方面进行了介绍,相信对城市建设行政管理与规划、设计和建设,以及科研教学都具有一定的借鉴参考意义。
-
区域规划三十年的思与行陈烈本书是作者从事三十年区域发展研究与规划的理论与实践总结。全书分三大部分,*部分论述和总结区域规划的基本理论及其地理学效应。包括区域规划的发展、基本特点与要求、规划理念、内容和方法及其所产生的社会效果和对地理学,尤其是人文地理学改革和发展的影响;第二部分是作者应用可持续发展战略理念在国内和广东省内各地开展区域发展研究与规划的部分成果案例,以及提出“北部湾经济圈”的概念并率先开展研究的部分成果;第三部分是作者在国内研究与规划的部分成果被越南作为“革新开放经验学中国”的必读文献和红河三角洲发展与规划的主要参考书。有关著作和论文被越方翻译,作者应邀作为“中国规划专家”赴越讲学和指导区域发展研究与规划,为启迪和开拓越方官员的视野、培养规划专业人员发挥了重要作用。书中反映作者在越南红河三角洲的主要研究成果和多年来给越方高级官员所做的各类报告、讲座和讲学的主要内容。
-
住房城市规划与建筑管理词汇住房城市规划与建筑管理词汇项目组 编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五年后的1983年,中美两国的政府机构——中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即现在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美国住房与城市发展部,为了减少双方交流时因对住房、城市规划和施工管理等词意的理解不同而引起误解,而决定共同编写一本词汇。这项工作始于1983年,最终完成于1987年。内容包括住房、城市规划和施工管理内容的词汇共1036条以及相应的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