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规划、城乡规划
-
街区空间微气候营造策略陈宏,韩梦涛 著本书选择武汉市汉口的一个沿江街区进行微气候实测,采集了湿度、太阳辐射、空气温度、地表面温度、风速、风向等数据,通过这些数据全面了解街区环境的现状,然后分析现状环境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江面冷空气对街区微环境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书绘制了街区的城市气候图,主要包括气候分析图、气候建议图。通过城市气候图的绘制,提出街区微环境改善的策略,并绘制规划建议图。通过设计手段优化街区规划,从而营造良好的街区环境,这对于改善城市气候及实现城市节能减排有着实际的应用意义。
-
街道网络模式对路径选择行为的影响胡扬 著本书重点关注街道网络与路径选择行为的关系,以散步行为中的路径选择为分析对象,目的是通过探讨基本行动特征、行动变化特征、主观偏好之间的关联,来解析各类模式的街道网络对步行者路径选择的影响,并从个人内在属性差异的角度使解析结果更精细化。通过分析把握人们喜爱的街道构造特征,为街道网络的人性化、精细化改善工作提供新的视角,并与至今为止所积累的以交通步行为基础的街道网络设计方法相结合,为提高街道的可步行性和地域魅力提供策略方向。
-
城市规划中的资源均衡配置王哲 著在以市场为主体的经济体制下,原本均质而缺乏活力的城市资源配置模式转变为了以经济理性主导的、注重使用效率与效益的市场配置模式,但不同利益主体对于城市资源的需求和使用有着不均等的话语权,致使城市资源配置呈现出利益导向的非均衡现象,而城市规划作为政府行使公共政策的重要工具,其在弥补市场导向下的资源配置失衡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促进城市资源均衡配置,实现城市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城市规划中的资源均衡配置》基于以上背景,创新性地将社会学等学科理论和方法交叉运用到城市规划中,以探讨城市资源均衡配置的有效路径。《城市规划中的资源均衡配置》以“宏观-中观-微观”为脉络,分别就城市总体发展模式及设施的均衡布局,城市重大资源周边用地的均衡性指标,社区规划中资源均衡配置的方式三个层面进行深入研究,并从资源均衡配置的角度对现行城市规划管理制度的优化展开探讨。
-
超大城市生态空间格局和功能评估技术与方法高吉喜 等 著《超大城市生态空间格局和功能评估技术与方法:基于上海市的实证研究》综合采用遥感反演、 地面调查及模型模拟等技术手段, 以上海市为案例调查分析了超大城市扩张的生态环境效应, 运用景观生态学技术解析讨论了城市土地覆被及生态空间格局特征, 并结合典型生态空间的生态过程及功能监测, 测算评估了气温调节、 生境维持、 固碳释氧等重要生态功能, 进而分析提出了上海城市生态空间的优化路径与管控措施, 为我国超大城市生态空间的优化与管控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
新城区居住就业空间及协调发展机制巢耀明 著本书为城市规划类专著。中国大城市新城与主城间交通拥堵,通勤时间持续增长,新城建设存在严重的职住分离现象。在此背景下,笔者基于居住—就业视角,选取南京东山副城、江北副城、仙林副城作为实证研究对象,比较分析南京三个新城区居住与就业空间的相关特征及其相互关系,进而对中国大城市新城建设的职住失调问题,其发展规律、形成机制、均衡发展的控制引导模式进行深入探讨,以期推动大城市新城区以更为健康、协调的方式发展。
-
城市地下空间韧性建设研究郭翔,佘廉 著《城市地下空间韧性建设研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7年应急管理项目“雄安新区城市生命线系统风险评估与建设策略研究”(批准号:71741038)的研究成果。《城市地下空间韧性建设研究》基于韧性城市建设的角度,从雄安新区城市生命线建设的现实背景与未来风险管理的需求出发,系统梳理了韧性理论、风险理论与应急管理的内在联系,提出了城市韧性的基本风险结构及城市生命线开发风险分析框架,围绕韧性城市建设过程中的规划韧性、运营韧性及投融资韧性展开了系统性分析,并面向城市地下空间韧性的建设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与城市空间结构的耦合关系研究施建刚,温世平 著《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与城市空间结构的耦合关系研究》在我国“多规合一”重大战略部署的背景下,探讨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与城市空间结构的耦合协调发展问题。以区位理论、地租理论和消费者行为理论等为基础,以8个中国大都市为研究样本,运用复杂网络方法,通过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引导作用,以及城市空间结构对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促进作用,研究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与城市空间结构的耦合关系。
-
田园城镇刘小虎,艾勇,刘晗 著在城镇化的快速进程中,乡村日益凋零,城镇化是中国所特有的巨大课题,要解决其中的问题可能需要几代人、几百年的时间。本书是对当前新型城镇化发展策略的思考,在总体上指出因城镇化而消失的上百万个自然村,是今日中国的文化乡愁。城镇与大城市应差异性发展,整合田园文明,建设有农业空间载体的田园城镇,并提出了田园城镇的多个策略。这些策略将笔者过去的研究作为案例分别纳入其中,可以说是笔者近十年关注城市与乡村发展的感悟。
-
以人为本的城市设计段进 著近年来,我国采取以人为本的发展方式,城市发展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以人为本的城市设计在技术上更为复杂,所需要的时间和成本更高,人们必须与当地居民进行更深的互动,并充分反映当地的发展需求。各个城市面临的具体问题不尽相同,城市设计的行动框架也是千差万别,因此有必要探索创新性的策略。本书所载的11篇论文,是2019年届以人为本的城市设计国际会议所征集的优秀论文。在各个篇章中,各位作者结合不同国家城市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详尽地描述。结合具体的城市设计案例,对以人为本城市设计的实践、策略与政策进行了讨论。本书既可作为城市设计、国土空间规划、风景园林史等领域的研究资料,又可作为高等学校和社会各界人士了解城市设计发展变迁的参考用书和读物。
-
大面积填筑黄土地基地下水工程效应谢春庆,潘凯 著《大面积填筑黄土地基地下水工程效应》以西北地区某重点工程项目为研究对象,采用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调绘、水文地质遥感技术、无人机航测技术、水文地质钻探、原位试验、室内试验、大型物理模拟试验、数值模拟、地下水动态监测等技术手段,从水文地质角度,较为深入地研究了大面积填筑黄土地基地下水作用引起的“强度劣化效应”“增湿加重效应”“渗流潜蚀效应”“孔隙水压力效应”“冻结层滞水效应”“锅盖效应”等工程效应,并分析了地下水工程效应造成的地基过大沉降与不均匀沉降变形、季节性冻胀破坏、填方边坡变形失稳等一系列工程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治措施建议。其研究思路、方法、成果,具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