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规划、城乡规划
-
城市设计概论吴越 编《城市设计概论/21世纪全国高等院校土木建筑专业“十一五”规划教材》分析了当代城市设计产生的背景,阐述了城市设计的指导思想、设计理念,并对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方法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和论述。此外,还介绍了城市设计的评价方法,以及城市设计的实施与管理。《城市设计概论/21世纪全国高等院校土木建筑专业“十一五”规划教材》适用于高等院校城市规划专业,也可作为建筑学专业的教学用书。
-
城市景观生态学与生态安全龚建周,夏北成 著《城市景观生态学与生态安全:以广州为例》以经济快速发展的珠三角中心城市——广州市为研究对象,以城市土地覆盖、植被覆盖度、水土流失和生态安全的动态变化为主要内容,借助遥感数据、3S技术和景观生态学原理,在广州市、各行政区以及特定的景观样带或样圈等多个尺度下进行研究与分析,探讨城市生态环境要素的动态特征。以及城市的生态安全状况与驱动力,并提出生态安全的城市生态建没与调控对策。同时,《城市景观生态学与生态安全:以广州为例》还将景观尺度问题作为其重要内容,并自始至终都十分重视尺度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城市景观生态学与生态安全:以广州为例》适合于从事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环境科学、环境保护类专业、资源与环境类专业、土地资源、城市规划、GIS等相关专业的研究人员、教师、学生、研究生参考使用。
-
城市更新社会成本研究白友涛、陈赟畅《城市更新社会成本研究》从社会学意义上探讨了社会成本概念,从个人家庭、邻里社区和社会发展等不同层次对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更新社会成本进行了实证调查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东西方城市更新社会成本进行了比较分析。中国近年来在城市更新过程中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成本,并且这一社会成本在局部范围内已经超过部分市民的承受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社会安定。这是城市和谐社会建设中必须认真反思的牵涉到千百万民众的重大政策导向问题,值得城市社会学研究者和城市管理者进一步深思。《城市更新社会成本研究》适合社会学、规划学等相关学科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阅读,同样也适合城市建设管理人员及所有对城市社会问题感兴趣的研究者和广大读者阅读。
-
江苏土地集约利用研究曲福田、姜海、欧名豪本专著适应我国国土资源管理发展的新形势,从经济发展与土地集约利用关系理论分析着手,系统地对土地集约利用现状、潜力、模式和制度进行研究,对土地集约利用现状评价和潜力分析方法进行了创新,揭示了经济发达地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动态规律、区域差异和层次特征,对于切实保护耕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
法国城市规划与设计乔恒利《法国城市规划与设计》主要内容是法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璀璨的国家,其先进的城市规划历来备受推带。作为“150名中国建筑师在法国”奖学金获得者,《法国城市规划与设计》作者利甩在法国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进修学习的机会,对法国建筑、历史和文化进行了详细的7解,参观7法国的许多著名城市,走访了法国相关的政府部门和有关机构。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作者对法国城市规划的体系,城市规划的运作,巴黎的规划建设、注册建筑师的管理、城市交通的运营与组织管理、铁路枢纽的选线与设计以及城市的开发,城市规划的实施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对巴黎左岸地区,巴黎贝西尔地区,里昂国际新城等几项重要的规划设计方案进行了分析。
-
风景名胜区规划原理魏民、陈战是自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初期,建设部门及国内一批有识之士、专家学者,从抢救珍贵风景名胜资源、继承和保护人类历史遗留给我们的自然与文化遗产认识的历史高度,注意吸纳国际上许多国家管理自然与文化遗产及国家公园的经验,结合我国特有自然风景与历史文化融为一体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次国外国家公园,建立中国风景名胜区管理制度,发展有中国特色的风景名胜区保护事业。本教材的编写是以国家《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为依据,在广泛收集中外风景名胜区规划素材的基础上,借鉴城市、区域、国土、土地利用等相关规划的理论与方法,力求系统完整地对风景名胜区规划的理论、方法、程序等内容加以介绍与论述。
-
健康城市周向红 编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生态城市”概念之后,健康城市运动目前已成为世界各国减少城市化进程中健康危害的新路径。《健康城市:国际经验与中国方略》结合大量文献资料以及实地考察,对国内外健康城市运动进行了分析和剖解,从城市规划、城市管理、医学、社会学等角度对健康城市运动的背景、动力进行了探讨,并重点探讨了我国在未来健康城市建设实践过程中的重点领域和战略步骤。《健康城市:国际经验与中国方略》可供城市规划人员、城市管理人员、有关专业师生等阅读使用。
-
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张松城市,既是地域文化的象征,又是文化过程的产物。新区开发时,对地形地貌、风土特征、地域个性熟视无睹;旧城更新中,数百年来形成的富有人情味和鲜明特色的古老城区,经过一场“脱胎换骨”的打造,消失殆尽;迅猛且快速推进的城市化,以“旧貌变新颜”换来“千城一面”的无个性的都市空间。简而言之,今天的中国城市面临着整体危机:环境危机、特色危机、文化危机…… 本书作者在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理论进行多年研究,以及参与大量保护规划设计实践的基础上,以对国外文化遗产和历史环境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的分析为中心,试图全面论述文化遗产的概念、保护的含义与意义,并以历史城市保护为核心,阐述整体性(或整合性)保护的理论与规划方法。
-
寻找失落空间(美)罗杰·特兰西克本书介绍了城市空间设计的理论、方法和当前的议题。第一章引入了失落城市空间的问题及其形成因素;第二章全面论述了功能主义理念的哲学、演变及其反响,并讨论了蚕食城市空间传统形式的其他因素;第三章介绍了城市空间重要的历史范例和现代的一些做法,对“硬质空间”和“柔质空间”的适宜性进行了描述;第四章将针对现代城市危机的主要理论和批评观点归纳为图一底理论、连接理论和场所理论,并阐述其各自的优缺点,说明只有三者整合才有益于城市空间设计;第五章通过对美国波士顿市和华盛顿特区、瑞典哥德堡市及英国纽卡斯尔的拜克地区的城市设计问题实例研究阐述了空间结构的不同形态、相互联系及其环境背景;最后一章则总结了实现整合设计目标的原则。
-
上海世博区域生态功能区规划研究车生泉,王小明 等编著《上海世博区域生态功能区规划研究》分为理论篇和实践篇两部分。理论篇中,首先回顾了生态规划的发展历程,之后,将城市规划中的邻里概念与生态学(景观生态学)中生态邻里的概念相结合,针对小尺度下生态功能区规划的问题,提出了城市中生态邻里规划的概念和方法。实践篇中,将生态邻里的理论和方法运用到上海世博区域生态功能区规划中。通过调查分析世博区域的各类生态要素,结合区域规划布局,进行了土地适宜性分析。确定该区域的4类生态功能区和7级生态邻里,并提出不同生态邻里内部生态功能空间的构建对策和区域生态维持与系统平衡的途径。最后综合考虑世博区域生态、景观和教育等功能,对其生态要素进行了配置。《上海世博区域生态功能区规划研究》以上海世博区域生态功能区规划为例,介绍了生态邻里这一适用于小尺度生态功能区规划的新途径,为城市破碎化景观的生态功能区规划提出了一种新方法。全书观点新颖,言简意赅,图文并茂,可供广大规划工作者、景观设计师和相关院校学生学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