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规划、城乡规划
-
广州城市形态演进周霞著《广州城市形态演进》以城市物质形态特征及演变规律为核心,以丰富的史料和文献为基础,对广州城市空间形态结构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将城市置于特定的文化环境中,对广州城市多元影响下的形态进行了研究。最终提出了广州城市发展的规律并总结了其发展演进的特点。
-
韩国住宅区景观设计朴明权、朴景子|译者主要内容本书介绍韩国23项住宅景观设计的优秀作品及获奖作品。是韩国最具有影响的、专门从事景观设计的集团公司,每个项目的内容包括设计理念、总平面图、各种平面图、剖面图、西部施工详图及材料、做法等。 本书目录1 巨提1期现代城;2 巨提2期现代城;3 广壮洞10斯现代公园;4 东部二村的LG汉江智能社区;5 麻北里三星来美安;6 木洞现代商住大楼;7 文来洞现代城;8 文来洞LG大厦;9 方背2-2现代城;10 富平大宇住宅社区;11 新道林4期‘E-便利世界’;12 水枝1期LG大厦;13 水枝12期LG大厦;14 水枝3期LG大厦;15 水枝5期LG大厦;16 安山古栈1期大宇蓝色大地;17 安山古栈5期大宇蓝色大地;18 彦南东部住宅中心;19 一山三正大林绿色大厦;20 光州枫岩洞东部社区中心;21 汉江大宇住宅社区;22 杏堂洞韩信休闲城;23 禾谷大宇绿色地球。
-
构建和谐发展的世界城市王荣华“十五”期间,根据中央的战略部署,上海全面确立了以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四个中心”为框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发展目标,提出,到2010年要初步形成“四个中心”的框架,到2020年要基本实现“四个中心”的战略目标。上海的“四个中心”战略是一项国家战略。这一战略作为国内发展战略,其意义在于以上海的发展带动长三角和长江流域的发展,并以高效的资源配置功能服务于全国市场经济的运行;作为国家的对外发展战略,其意义在于面对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区域合作不断加深、国际竞争日益集中于大城市竞争的格局,上海应为国家参与这种国际竞争与合作做出贡献。“十五”期间,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及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等多重积极因素推动下,上海这个超大规模城市把握全球化机遇,经济发展继续快速上升,产业结构实现重大跨越,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已成功进入国际化城市的序列。尤其是经过“十五”期间的发展与调整,上海正进入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一是城市的功能开发已从大规模、超强度的基础开发期和能量集聚期,进入到能量集聚与能量释放的互动期;二是在率先实现以工业化为标志的一次现代化后,进入到以科技化和信息化为主导的二次现代化阶段;三是城市的空间形态开始摆脱单核心的中心城区超密度格局,进入建设多核心、多层次城镇体系的调整布局阶段。
-
城市社会地理学导论(美)保罗·诺克斯(Paul Knox),(美)史蒂文·平奇(Seteven Pinch)著;柴彦威等译本书是对城市社会地理学进行系统解说、在国际上影响深远并具有代表性的城市社会地理学教材。它不偏重于多种多样地理学方法中的某个范式,而是对城市研究的所有方法进行了总体概述。本书不仅是城市地理学、城市社会学、社会地理学、行为地理学、城市规划学等学科的重要著作与教材,而且是城市经济学、城市人类学、城市住房研究、城市社区研究、心理学研究、民族学研究、政治学研究等多学科的重要参考书目。作者保罗·诺克斯是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城市问题与规划系的著名教授及建筑与城市研究学院的院长,史蒂文·平奇则在南安普敦大学地理系任职。
-
城市化与产业集聚互动发展研究纪良纲,陈晓永等著《城市化与产业集聚互动发展研究》以城市化研究为主题,以产业集聚为切入点,在吸收城市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及竞争力经济学等各种经济学研究理论的基础上,采用钻石理论、因子分析法、竞争力排序、产业关联分析、区位、商等实证分析方法对城市化问题进行了创新性研究,这些实证研究视角独特,特点突出。《城市化与产业集聚互动发展研究》共分八章,包括绪论、城市化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城市化现状及发展趋势实证分析、制度变迁与城市化进程、城市化的机制——政府行为与市场行为、产业集聚对城市化的作用机理、中心城市与产业集聚、小城镇成长与非农产业集聚,另外附录中对相关个案进行了分析。《城市化与产业集聚互动发展研究》可供经济研究人员、分析人员、管理人员等经济工作者阅读,也可供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
图说城市区域规划(日)青山吉隆编;王雷,蒋恩,罗敏译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进入了一个快速的发展阶段。作为一个具有几千年高度发达农业文明 的民族,将面临的一个历史性的社会转折,从一个农业文明为主导的民族,提升为一个城市文明为主导的民族。这不仅仅需要城市学家和城市规划师们深入的专业研究,可能更需要的是把城市学和城市规划学科变成全体民众了解的显科学,这是中华民族的城市化道路健康、持续、和谐发展的最大的基石和保障。 城市区域规划是一门跨越众多领域、内涵极其广泛的学问。此书是一本用简明易懂的语言,对城市和区域规划体系进行综合介绍的入门书籍。众所周知,城市和区域规划的目的、课题、内容和方法,随着各个国家、城市和区域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的不同而不尽相同。此书主要是将近代日本和欧美诸国的城市和区域规划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归纳,本书中包含有非常多的可以作为城市规划参与和借鉴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本书是适用于进行城市和区域规划领域研究的学生、学者和从事于企业和政府的读者。
-
城市规划新视角王爱华,夏有才主编主要内容本书包括的主要内容有:城市发展战略和城市总体规划、城镇化和城镇体系规划、城市经营与管理、小城镇规划建设、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住宅与社区规划、城市生态规划、城市设计等内容。本书以合肥市城市规划为依托,详细的介绍了城市规划的最新成果。 本书目录一、城市发展战略和城市总体规划;二、城镇化和城镇体系规划;三、城市经营与管理;四、小城镇建设;五、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六、住宅与社区规划;七、城市生态规划;八、城市设计。 本书包括的主要内容有:城市发展战略和城市总体规划、城镇化和城镇体系规划、城市经营与管理、小城镇规划建设、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住宅与社区规划、城市生态规划、城市设计等内容。本书以合肥市城市规划为依托,详细的介绍了城市规划的最新成果。 本书目录一、城市发展战略和城市总体规划;二、城镇化和城镇体系规划;三、城市经营与管理;四、小城镇建设;五、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六、住宅与社区规划;七、城市生态规划;八、城市设计。
-
节约型城市奚建武,徐丙奎编著《节约型城市》的内容结构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理论讨论,包括从理论上解释和说明节约型社会、节约型城市、节约型机关、节约型社区、节约型企业的概念、内涵、特点、理论基础(循环经济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建设条件(思想条件、节约潜力和以往经验、政策条件和建构模式);核心领域以及国外经验等内容。第二部分重点讨论了节约型社会、节约型城市、节约型机关、节约型社区、节约型企业的建设规划、方案设计和评价指标体系建设等理论和实际问题,给出了规划和设计以及评价节约型社会建设的知识和操作性方案。第三部分主要讨论了节约型城高建设、节约型机关建设以及节约型社区建设等理论和实践问题。从这套书的内容上看,应有这样几个特色:一是理论性。作者从理论上讨论了何谓节约型社会、节约型社会到底有什么样的内涵、节约型社会的突出特点是什么等问题。实际上,这为节约型社会的设计者和建设者都要能提供一定的思路。第二,实用性。在理论上澄清了在关误区和误解之后,就应该提供节约型社会建设规划意见和建设方案以及对节约型社会建设在效的评价。作者在节约型社会建设的操作层面上也提供了一些要供参考的意见和见解。第三,前沿性或者说是预警性。建设节约型社会要着重抓好节约文化建设,形成节约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支撑社会持续发展的节约文明。但是,目前的节约型社会建设对此关注不够。在节约型社会的建设中如何仅仅就节约而节约,而不是建设节约型社会,势必要使建设走上岐途。
-
住宅区环境设计及景观细部构造图集彭应运 主编主要讲述了住宅区环境设计的影响要素、环境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对地下车库、架空层及屋面环境设计的常见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住宅区环境设计及景观细部构造图集》着重对环境景观中的植物设计、居住区公共绿地、环境建筑物、构筑物及小品设计、水体与水景设计进行了系统论述,而且用施工图把景观细部构造形象地表现出来。《住宅区环境设计及景观细部构造图集》可供城市规划人员、景观设计师、建筑师、结构师等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也可为房地产开发商、业主提供参考。
-
走向开放的中国城市空间(德)迪特·哈森普鲁格 主编从事城市研究的学者知道,人们可以“解读”城市的空间,从中获取信息并加以分析和诠释,这是由于它是具象为空间的社会生活,通过城市空间,我们可以观察到社会的现状和发展的动势。在解读城市时,公共空间是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概念之一,它比其他城市空间要素更能系统地揭示社会演变的方式、规模和走向。这本专辑将向读者展示中国当代的社会演变和城市空间息息相关的联系。这个伟大的国度正飞速地经历着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深刻变革,积极地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中国的市民是如何看待改革以来的社会发展和变化的?他们对当前的现代化建设有什么样的期待?中国向西方的开放是否意味着它的西化呢?为了对上述问题作出探讨,《走向开放的中国城市空间》以多个视角来描述和分析中国的城市公共空间。书中包含着一些有启发性的见解,而某些见解也可能令人诧异。围绕“走向开放的中国城市空间”这一主题,来自不同专业领域的五位学者共同将这个“中国”当代巨变的一个侧面展示在读者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