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规划、城乡规划
-
城市设计概论段汉明 著《城市设计概论(第二版)》系统叙述了城市设计的理论和基本方法,结合国内外优秀城市设计范例,力求把城市设计理论与城市设计实践相结合、城市设计研究与城市设计教学相结合。《城市设计概论(第二版)》共9章,第1章至第4章,以城市设计理论叙述为主,论述城市与城市设计,城市设计的基本理论,城市设计基础,城市设计的理念、基本要素和基本方法等内容;第5章至第9章则以城市设计范例为主,从城市的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介绍多种类型城市设计范例的内容、思路和设计手法,力求从新视角提高学生城市设计理论水平和设计能力。
-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村庄规划研究李建伟 著《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村庄规划研究》着眼于解决城乡转型发展进程中乡村地域系统面临的现实困境,以村庄规划为研究对象,围绕“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体系及其主要内容展开研究。《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村庄规划研究》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村庄规划的编制体系和编制内容,以及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人居环境建设规划、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管理信息平台建设等的相关理论与方法,为实现乡村振兴和村庄发展建设提供参考。
-
快速城市化下的土地利用刘勇,岳文泽,范蓓蕾 著《快速城市化下的土地利用:格局、效应与政策》涉及城市土地利用格局分析、驱动力分析、效应分析等主题,对我国多个城市进行对比研究,具有广泛的国际视野。《快速城市化下的土地利用:格局、效应与政策》主要基于土地利用视角,运用城市地理、城市经济、城市生态等多学科研究方法,创新地分析我国城市蔓延、郊区化、多中心开发的特征,并从理论和实践上揭示其动力机制和外在效应。
-
城市社会风险防控何品伟 著本书总结了我国城市风险控制的发展趋势及特征,立足于风险社会、城市社会风险的现实界定,探讨城市社会风险的特点,结合上海特大型城市风险控制的实践,提出了聚焦城市社会风险的生成与演进,有针对性地分析酝酿风险生成的条件,开展系统性、科学性的对城市社会风险的预兆和预警。
-
上海城市公园游憩空间评价与更新研究汤晓敏,王云 著《上海城市公园游憩空间评价与更新研究/创新设计丛书》是对上海城市公园绿地的建成后评估研究,共分为3篇17章,主要内容包括城市公园的游憩分区评价、游憩空间要素评价以及大型线性绿色空间特征与游憩利用研究。研究重点关注空间与要素的美观性、游憩性、功能的适宜性与兼容性,构建了多元综合的评价体系与模型,系统论述了城市公园绿地各类功能空间与要素的特征、使用状况、景观质量、游憩者行为与偏好,提出了城市公园绿地的更新对策与措施。《上海城市公园游憩空间评价与更新研究/创新设计丛书》数据翔实,评价方法与流程清晰,内容丰富,图文并茂,适合于高等院校风景园林等相关专业学生学习参考,也可供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师、城乡规划师和相关管理者阅读参考。
-
城市生态社区多学科规划设计途径(德)露易丝·金,于尔根·魏丁格尔,马蒂亚斯·巴恩布鲁赫,马库斯·内梅尔,弗洛里安·科尔《城市生态社区多学科规划设计途径:以德国柏林Zingster社区为例》介绍德国柏林Zingster(青斯特)社区的生态更新项目,该项目是将单一功能的居住社区转变为可持续的、兼具生态和社会服务功能的城市生态社区,以期高效地组织雨洪管理、生态建筑、绿色能源、水资源利用等混合功能。全书共6章,其中第1章从城市设计角度概述了工作和社交功能的融合、空间的集约化和公共空间的再定义;第2章从风景园林设计的角度介绍了功能性的开放空间与水资源管理、都市农业、绿色能源等多个学科生态技术的融合策略;第3章从水资源管理角度展示了解决雨水、灰水和黑水过滤、净化及再利用的方法;第4章从能源技术角度介绍了太阳能、风能等资源的利用途径;第5章从建筑设计角度提出了老旧社区建筑更新改造的可能策略。《城市生态社区多学科规划设计途径:以德国柏林Zingster社区为例》可供城市设计、建筑、风景园林、水资源管理、能源管理等多学科领域的研究人员、从业人员和学生参考。
-
在地性营造王彦辉 著在当前深刻的社会经济转型背景下,基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而展开的新农村建设亟需新的理论与实践方法指引。《在地性营造:苏南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类型及其演化研究》选取苏南地区为研究对象,结合多学科理论并应用GIS空间解析、SPSS因子分析、空间句法等量化技术手段进行系统研究,主要内容:①共时性层面——建构涵盖宏中微观尺度的苏南乡村聚落空间的形态要素、类型模式及其结构模型;②历时性层面——苏南乡村聚落空间的形态历史演化规律及其与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内在作用机制;③提出对当前新农村规划建设具有科学指导意义的乡村聚落空间系统优化整合思路与方法策略。
-
老得其所张玫英,鲍莉 等 著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全球性社会难题,但在中国情况尤其特殊。《老得其所:城市既有社区适老化更新实验设计·以南京为例》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城市智慧型社区居家养老居住模式实证研究”的成果丛书之一。该项目以南京市为例,针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区居家养老”居住模式展开策略性和技术性研究。《老得其所:城市既有社区适老化更新实验设计·以南京为例》汇集了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本科与研究生教学中针对“社区居家养老”这一课题进行的研究和设计成果,借助社会学、环境行为学等的研究方法,从场地实况调研及老年人生活需求分析出发,为城市既有社区的适老化更新展开探索性设计实验。《老得其所:城市既有社区适老化更新实验设计·以南京为例》分上、下两篇,上篇从整体片区的角度出发,整合现有城市资源,探讨高密度既有社区中居家养老的改造策略;下篇则从局部地块着手,为适老化更新的建筑及空间改造提供参考性设计案例。书中展现的调研方法、数据资料及设计成果,可供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城市社会学、城市管理和社会福利等专业工作者以及相关大专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
海绵城市理念与关键技术冯峰,靳晓颖,刘翠,王宏涛,张芳 编本书为高职、高专和成人高校、应用型本科的“城市水利”“水务工程”“水务管理”和水利工程专业通用教材。全书共分4个项目,包括海绵城市基本理念、海绵城市关键技术、中观尺度海绵城市案例、微观尺度海绵细胞案例。
-
基于RS的城市环境量化分析 遥感技术厦门应用李渊,耿旭朴 著《基于RS的城市环境量化分析——遥感技术厦门应用》使用多种不同的遥感数据源,开展城市环境的量化分析与典型应用,涉及的数据源主要包括欧空局Sentinel-1A/B 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影像、日本Himawari-8 气象卫星影像、美国 Landsat 系列陆地卫星遥感影像、美国 DMSP 系列卫星夜光遥感影像,以及瑞士 senseFly eBbee 无人机可见光遥感影像等,涉及的城市环境领域包括近岸风场、海面温度、陆地温度、植被覆盖、土地利用、地形形变、环境承载力和城市活力。 全书分为四篇共 10 章,分析和讨论的内容主要包括自然资源保护、海洋与海岸带生态环境、国土空间规划、自然灾害评估、人文社会影响等领域,可作为城乡规划、国土资源、海洋科学与技术、园林景观、自然与人文地理、环境生态、旅游管理等专业人员的重要参考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