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规划、城乡规划
-
中小城市的产业逆袭华高莱斯国际地产顾问(北京)有限公司 著《中小城市的产业逆袭/“区域和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优秀案例”系列丛书》聚焦中小城市的产业升级与创新所面临的困境,立足中小城市特有的城市特点,对中小城市的传统产业升级、创新产业的发展路径及发展机遇,分别给予深度剖析和路径建议。书中不仅分析了中小城市所面临的产业困境与产业机遇,更深入挖掘其背后由于中小城市自身规模所带来的产业发展制约因素。《中小城市的产业逆袭/“区域和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优秀案例”系列丛书》涵盖了中小城市“传统产业升级”“创新产业机遇”“产业启动初始动力”三方面内容,对中小城市的产业发展具有普遍性的指导借鉴意义。
-
城市保护规划张松 著进入高质量发展和存量规划时代,城市保护和建成环境遗产维护管理,关系到可持续保护战略目标实现、生活环境品质提升和城市文化传承发展等重大课题,需要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开展系统研究和积极探索。《城市保护规划:从历史环境到历史性城市景观》系统阐述城市保护规划理论和空间管理实践策略,在回顾我国早期古物保存理念源头和法规制度史演进过程的基础上,结合国际遗产保护新动态,分析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机制的基本特征,系统探讨了集体记忆与历史城市保护,以及历史景观维护、景观政策和景观管理等理论建构性问题。围绕城市历史风貌管理法规政策、工业遗产地区的景观保护再生、乡村景观遗产可持续保护、文化生态区域性整体保护策略等建成环境遗产保护管理进行实证分析研究。
-
城市设计如何落地?林颖 著本书通过经济学与城乡规划学的跨学科研究,基于制度变迁理论与城市设计过程理论,建立了针对不同产权主体实现诱致性城市设计实施的理论方法。同时,本书对代表自由市场经济的美国城市设计实施体系与中国制度环境进行对比,并通过中美相关案例佐证,研究提出了诱致公众主体及企业主体实施城市设计的实现路径和具体方法,这种适宜于中国国情的诱致性与强制性实施并行的城市设计实施理论与方法,对于完善我国城市规划与设计实施管理体系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
空间再现夏铸九 著本书是台湾建筑学者夏铸九的专业评论文集,全书共分为四个章节:理论辩论、历史保存、建筑与城市史:关于大学校园、建筑与城市史:专业与专业教育。其内容包括都市史的课程导读、亚洲建筑与城市研究、台湾地区城市与建筑建筑分析、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大学及校园建设反思等。本书收录在南京大学建筑系胡恒教授主编的“当代史”丛书之中。“当代史”重点关注在当下社会中发生的重大的建筑、城市活动,以新颖的历史研究方法,观察这些活动对于当下乃至于未来的影响,观察其历史意义。
-
面向2050年的资源型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张文忠,杨扬,孙威 著榆林位于陕北,地处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地的交界处,是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能源资源富集但生态系统脆弱,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突出。面向国家提出的到 205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榆林迫切需要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面向2050年的资源型城市发展战略研究——以榆林市为例》回顾和总结了榆林的发展历史和经验,系统分析了榆林的发展基础和面临的机遇挑战,通过国内外典型城市发展经验的总结,研究提出榆林建设“迈向现代化的资源型领航城市”的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提出“五城”战略并分别阐述了“五城”的发展重点和实施路径。
-
城市的语言[英] 迪耶·萨迪奇 著,张孝铎 译在本书中,伦敦设计博物馆馆长,城市、设计艺术和建筑领域权威作者迪耶·萨迪奇将定义人类迄今最伟大的作品:城市。城市是什么?它是一个地方,还是一种观念?城市何以形成、运转,又将如何进化?有人说城市是一件艺术品,细密规划,精巧构造,准备好迎接安稳的都市生活。也有人说,城市是一件永远“未完成”的作品,它一刻不停地变化,发展,试探着新的边界。今天,世界上大部分人都生活在城市区域,而种种相互矛盾的城市规划理念和改造实践,正在塑造和改变我们的生活空间。我们应当如何定义“城市”这个演进到21世纪的概念?迪耶·萨迪奇通过跨越时空的城市之旅,回答了这些问题。从巴黎到伊斯坦布尔,从伦敦到莫斯科,从巴西利亚到孟买,从莫卧儿王朝废弃的都城到今天纽约的钢铁森林,萨迪奇探访全球各地城市,解码塑造城市的力量:永远被争夺的资源、更迭变化的名字,此消彼长的理念,对建筑和城市空间雄心勃勃的设计与规划……博学又风趣的萨迪奇考察了从首都城市到其他城市的异同,从老旧城区到新兴都市的改造,不断寻找我们理解城市的方式,以及每座城市难以捉摸又至关重要的独特个性。
-
深圳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战略构想谢和平等 著城市地下空间作为城市的第二空间,是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深圳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战略构想》由谢和平院士领衔的研究团队,对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进行了多年的研究探索,形成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战略构想的原创成果。为满足新时代绿色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要求,贯彻智慧城市发展构想,《深圳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战略构想》提出了时空协同绿色智能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理念,构建了深圳未来地下空间发展的总体目标,即创新提出科学化、综合化、生态化、深层化、信息化、人性化的地下空间开发体系,描绘了深圳未来地下空间三个阶段的战略发展蓝图,并提出了深圳未来地下空间发展的四大方略。
-
除湿转轮与冷热联产热泵耦合空调技术郝红 著本书共分8章,内容主要包括除湿空调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概况,除湿转轮的数学模型,除湿转轮与冷热联产热泵耦合空调系统的仿真模型,实验系统设计及运行方案,热泵的实验结果分析,转轮热泵耦合运行的性能研究,变风量运行方式下转轮瞬态响应性能研究,结论。 本书采用数理模型研究、实验验证、实验研究及仿真模拟,逐层推进地阐述了除湿转轮与冷热联产热泵耦合的空调技术。 本书可供热能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等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也可作为相关专业大专院校师生的课外补充读物。
-
城市空间扩张度量、决定因素与边界管控研究谭荣辉 著《城市空间扩张度量、决定因素与边界管控研究》针对当前城市扩张测度指标体系多聚焦于城市尺度而不能较好测度城市群尺度城市扩张问题,从规模、密度、形态等13个维度构建了面向城市和城市群两个层次的多维度城市扩张测度指标体系,并对武汉城市圈和武汉市的城市扩张进行了多维测度。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证实了高铁建设与城市用地扩张的因果关系,考察了高铁建设对城市用地扩张的总体影响,同时区分高铁站开通(高铁从无到有)、高铁站点数量和高铁线路数量对区域城市用地面积的影响,并基于各城市区位的异质性,进一步分析高铁对我国不同区域城市用地扩张的影响差异。然后利用空间自回归模型在5千米格网和10千米格网的不同尺度上构建了城市空间扩张的空间驱动因子回归模型。最后利用博弈论分析了中国当前土地开发过程中政府、农民和开发商三者之间的博弈关系,并将这种博弈结果与元胞自动机相结合进行空间化显示,构建了基于城市扩张主体之间动态博弈与元胞自动机相结合的城市扩张模拟模型和基于主体之间静态博弈与城市居民住宅选择行为相结合的城市扩张模拟模型,对未来武汉市中心城区、武汉市江夏区的城市扩张进行了模拟,并划定了相应的城市增长弹性边界。
-
科技园区建设与城市发展宋泓明 著科技园区在全球蓬勃发展,已成为科技创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地区经济增长、城市发展的新动能。本书在系统分析科技园区与城市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对国内外著名科技园区基本情况、管理体制机制、科技创新、成果孵化、投融资模式、智慧园区建设、产城融合及其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系统梳理、分析和研究,在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等方面提出系列政策建议,促进科技园区与城市建设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 本书适合从事科技园区、城市建设管理的政府、园区管委会和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参考;也可供产业经济研究、城市规划研究方面的学者、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