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规划、城乡规划
-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图解齐慧峰,王林申,朱铎 等 著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 50180—2018)是使用普及率*高的城市规划标准之一-旨在保障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质量-规范城市居住区的规划、建设与管理。本书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以图示、表格等形式形象地表达出来-使条文内容通俗易懂。按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的章目与条文顺序编排-逐条展开详细图解-方便读者直观、全面地理解专业内容。本书是学习《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的工具书和参考书-力求满足规划设计、规划管理、规划教学等多种需求。 本书适合从事城乡规划设计与管理的人员阅读-可供建筑管理与设计的技术人员、房地产开发从业者参考-也可作为城乡规划、建筑类、房地产类大专院校学生的常备学习资料。
-
国外户外广告标识管理北京市城市管理研究院 著户外广告管理是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组成部分,户外广告代表着城市形象;作为一项城市公共资源,户外广告又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因此,近年来,户外广告管理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国外户外广告标识管理》收集、汇编了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澳大利亚、法国、新加坡、爱尔兰等8个国家户外广告标识管理的情况,介绍了历史和现状、法律法规、管理机构和审批流程、设置规范、科技应用和违规处罚措施,并给出经验借鉴和相关案例,为有关部门和相关人员深入了解户外广告先进经验和做法,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具有一定的出版价值。
-
生态优先原则下的土地利用规划技术研究郭菲 著本书探讨适用两型社会建设的土地规划技术。第一章绪论主要回顾两型社会建设和土地规划技术的背景,并介绍适用两型社会建设的土地规划技术的成果、作用以及技术路线。第二章至第四章是本书的主要内容,根据区域土地资源利用潜力、适宜性、土地生态环境容量及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依次研究区域土地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技术、区域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发展模拟技术、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布局技术,具体说明各技术的技术路线、资料准备和技术流程,从而形成适用两型社会建设的土地规划技术。第五章以湘江新区为例,通过数据收集、整理、分析,按照三项技术的流程,得出适用该地区的土地利用规划结果。
-
城市建设用地抗震防灾适宜性评价方法李波 著本书共8章,立足于建立城市建设用地抗震防灾适宜性评价的基本体系,围绕抗震防灾适宜性评价中的关键科学问题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主要介绍了在地表破裂距离危险等级和地表破裂概率共同影响下的场地地表破裂危险性评价模型、灰色关联-逐步分析、条件广义方差极小-盲数理论、离差化-可变模糊集耦合评价模型,以及建设用地抗震防灾适宜性的变权集对分析-Vague评价模型。 本书可供建筑勘察设计院等科研院所及设计院从事防震减灾工作的科研人员、技术人员、勘察人员参考,也可供高等学校岩土工程、土木工程及相关专业师生参阅。
-
旧金山城市形态演变与城市设计蒋正良,裘耐冬 著本书采用历史文献资料收集,用实地勘察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旧金山这一美国滨海山地特色的城市展开研究。内容既包括旧金山城市的设计理念,也有图文并茂的城市景观内容;既有旧金山城市的形成和演变历史,也包含各具特色的局部地区的更新历程,力求详尽地剖析、展现一座著名山地滨海城市的形成和演变历程。本书适合建筑学和城市规划教师和学生阅读参考,同时本书内容和语言都浅显易懂,也适用于普通公众,尤其是对旅游、文化感兴趣的人们阅读。
-
日常都市主义[美] 约翰·雷顿·蔡斯,玛格丽特·克劳福德,约翰·卡利斯基 编,陈煊 译《日常都市主义》于1999年首次出版,再版于2008年,已成为讨论城市和现实生活的经典之作。结合城市设计的发展历程、理论和实践,本书探究城市作为一个社会实体必须对日常生活和邻里关系作出的积极反应,并且提供在社会和政治的城市框架内如何进行分析和工作的方法。 编著者们将美国近半个世纪以来规划干预的城市项目进行了总结,提出了现代化城市普遍面临的新挑战。该书在美国的出版引发了业界巨大的反响和广泛共鸣,道格拉斯·凯尔博将“日常都市主义”视为当代城市主义的三大主流范式之一。日常都市主义提出了一个似乎出人意料,又与大多数人有关的概念——日常生活,这更大的意义在于其映射的一套新的城市设计价值观。如果说日常都市主义仍然指定一种设计策略,那么它已成为一种描述已被接受的、积极的日常城市空间和活动的术语。 本书编者约翰·雷顿·蔡斯、玛格丽特·克劳福德和约翰·卡利斯基将这一理论带入了21世纪,探究这一方法面临的挑战,并且对其未来应用进行了批判性地再创造。
-
公共空间更新与再生[日] 马场正尊 著,张美琴,赖文波 译公共空间更新与再生的根本在于个体汇集下的自发组织力量对社会未来的参与和承担,社会可以给个体如此大的可能性用行动完成对“更加美好的生活”的期盼。基于当下社会背景,本书探讨了公共空间该有的样子以及针对“公共”这一概念的未来思考。本书分别从公园、政府机关、滨水空间、学校、航站楼、图书馆、住宅小区几个方面,介绍了公共空间改造过程中的思考、成功案例以及改造构想等内容,同时书中还收录了艺术策展人森司和制作人清水义次的两篇访谈。全书内容兼具理论、实践与创意与一体,图文并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
新时代城市管理精细化执法暂缺作者暂缺简介...
-
城市水系统安全评价与生态修复王宝强,陈姚,刘合林 著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剧增,水安全问题逐步成为我国各大城市面临的严峻挑战。为有效地解决水问题、实现水安全,各城市正如火如荼的开展着城市水系统生态修复实践。当前城市水系统生态修复存在理论研究匮乏、重项目轻系统统筹的问题。本书遵循“研究源起——理论研究——模型构建——实证分析——策略提出”的逻辑思路,以湖北省襄阳市为例,探讨城市水系统安全评价模型理论构建、水安全问题识别分析、水安全问题导向的城市水系统生态修复策略等问题。理论构建部分,基于对水系统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解析,应用“压力-状态-响应”模型,从水资源、水环境、水灾害、水生态四个方面构建城市水安全评价综合模型,并明确了各系统评价的范围、指标、方法。根据评价结果,可以对城市水安全状况进行分区、分级、分类问题识别,划分安全风险等级,识别出城市“水量-水质-水患-水活力”的关键影响因素。水安全问题识别实证分析部分,基于水安全评价模型,采用襄阳市近几年的水文数据、地理统计数据、经济社会数据、网络监测数据,分别从市域、中心城区、次流域等空间单元对襄阳城市水资源、水环境、水灾害、水生态安全进行综合评价和关键问题识别。水安全问题导向的水系统生态修复策略部分,基于对不同区域、不同流域的水安全主要问题识别,确定了襄阳城市水系统生态修复的目标和主要空间布局,分别提出建设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水资源高效利用机制、水资源保护意识提升的资源保障对策,源头控制、中间环节管控、末端治理等环境改善对策,防洪涝绿色基础设施、洪涝工程设施、水灾害安全相关设施建设等水灾害防治对策,河道综合服务效能提升、水生态保护意识提升两项生态恢复对策。
-
空间的生产Henri Lefevre 著《空间的生产》首发于1974年,集中了列菲伏尔城市理论的核心内容。根据列菲伏尔的逻辑,空间是社会的产物。空间的生产包容一切的世界观和实践活动,其产物不同于自然空间与实际空间,而是包含三层含义:(1)空间包含了多重关系,任何一个社会从而任何一种生产方式,都会生产出它自身的空间。(2)空间是一个表征性空间,透过意象与象征而被生产出来。(3)空间通过知识与理论的诠释而被建构出来。在这部开创性的著作中,列菲伏尔尝试重建关于空间的元理论;同时又从空间实践的层面提出:空间不是既定的,而是具有建构性的力量,是生成的,具有实践的反思性。本书主体分为七章:一、当前工作的计划; 二、社会空间;三、空间的构型; 四、从绝对空间到抽象空间;五、矛盾的空间;六、空间:从矛盾到异化;七、开放性与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