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经济与管理
-
FIDIC合同条件下EPC项目风险分析与对策徐培涛 著本书基于2017年版FIDIC《设计采购施工(EPC)/交钥匙工程合同条件》(银皮书),对国际工程总承包项目自招标投标、工程设计至竣工验收和缺陷通知期各环节中的关键要素和相应的风险点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并结合FIDIC合同中的相关条款以及作者多年工作中对FIDIC合同条款的理解和工程实践经验,提出了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和对策,同时对涉及的关键要素和条款给出了中英文对照的合同实例,以供读者对照参考。本书可供广大从事国际工程管理的人员和相关专业的高校师生参考使用。
-
生产设备和设计 施工合同条件[瑞士] 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 著,唐萍 张瑞杰等 译本《生产设备和设计-施工合同条件》(黄皮书)2017 年版,是1999 年版黄皮书的升级版。它继承了原有合同条件的优点,延续了菲迪克(FIDIC)平衡风险分担的基本原则,并在萃取过去近20 年使用中获得和总结的丰富经验的基础上编写。与1999 年版合同通用条件相比,本版合同通用条件的篇幅大幅度增加。此外,本书还具有以下特色: 1)通知和其他通信交流的要求更加详细和明确; 2)平等对待雇主和承包商的索赔,并将其与争端分别处理的规定; 3)争端避免的机制; 4)质量管理和承包商合同合规验证的详细规定。 本书内容包括生产设备和设计- 施工合同条件的通用条件和专用条件编写指南,附有争端避免/ 裁决委员会协议书一般条件,以及各担保函格式以及投标函、合同协议书和争端避免/ 裁决委员会协议书等格式。 本书推荐用于由电气和/ 或机械生产设备供货和建筑或工程的设计与施工。这种合同的通常情况是,由承包商按照雇主要求,设计和提供生产设备和/ 或其他工程。但这些工程可包括土木、机械、电气和/ 或构筑物的任何组合。 读者对象:工程咨询(设计)单位,从事投资、金融和工程项目管理的部门和组织,各类项目业主,建筑施工监理企业,工程承包企业,环保企业,会计/ 律师事务所,保险公司以及有关高等院校等单位和人员。
-
走出造价困境孙嘉诚 著本书每章节从成本分析开始,通过甲乙双方博弈的审计点、利润点、争议点,造价中的知识盲区,并在文末配有实操案例,深入并详细了给出了造价人的解决方案,帮助大家将造价知识更加落地。 同时本书从实战出发,根据建筑施工板块,从平整场地、土方、基坑支护、桩基、降水到混凝土、模板、二次结构、再到屋面、保温、防水,最后到措施费的各个环节,根据施工顺序由前到后的进行了系统化的归类和总结,根据施工顺序由前到后的进行了系统化的归类和总结,有助于各位同学在遇到造价问题时,能够有方向性的去检索,快速、精准的解决造价争议,实现优质的结算“效果” 本书即可作为造价工作者实际工作中的参考工具书,也可以作为高等院校工程造价课程的教材。
-
基础设施投建营一体化理论与实务周蕾,黄玲,兰德卿,尹彦友 编本书分为战略篇、实操篇、法律及风控篇三部分,介绍了以投资为主导的投建营模式这一新概念。投建营一体化是以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为核心,在做好有效风险管控的同时为业主提供高质量服务,做到利益化。本书详细阐述了前期策划、投资决策、项目融资、设计建设、运营管理、滚动开发及项目退出等具体操作中的实施要点与风险管控体系,打通了从投资、融资、建设管理到运营维护的整条产业链,实现了对项目全过程、全产业链、全要素的掌控。 本书的读者定位是央企、国企等大型总承包单位,以及相关联的咨询机构及个人,意在引导中国工程企业从粗放式的对外工程承包向注重高质量发展的海外项目经营模式转型。
-
建设工程总承包项目招标与投标操作实务陈津生 著本书以招投标法律法规,工程总承包项目招投标的新规章、新规范为依据,对工程总承包项目招标与投标操作关键点进行详解。本书包括4篇内容,分别为绪论篇、招标篇、投标篇和评标篇,分别从招标人和投标人两个角度加以展开论述,内容自成体系,又相互呼应,具有系统性、普及性、通俗性、实用性的特点。本书内容全面,同时又配有大量实际工程案例,对一些典型案例进行深入透彻分析,具有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特点,使读者学得懂、用得上,真正做到现学现用。 本书可作为建设方、承包企业、代理机构、公共资源交流中心、咨询机构、政府监督机构等有关人员的学习资料,也可作为行业或企业开展工程总承包知识的培训教程,还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学生的提高读物。
-
物业八好管理辛咨萱邹金宏 著【专题一】整理好:整理分类做得好 / 工作效率步步高。【专题二】整顿好:整顿用心做彻底 / 处处整齐好管理。【专题三】清洁好:清扫清洁坚持做 / 亮丽环境真不错。【专题四】形象好:培养仪容仪态素养 / 提升文明服务质量。【专题五】安全好:安全是幸福的保障 / 治理隐患保障安全。【专题六】维护好:制度规范有人负责 / 检查结果可以追踪。【专题七】修养好:文明礼貌伴你我 / 中华美德我先行。【专题八】学习好:学习是进步的动力 / 创新是成功的秘籍。
-
中国房地产业百年史论赵津 著本书约二十万字,共十章,分为三篇。前三章为第一篇,是对1840年至1949年近代中国房地产业史的纵向回顾,将百年行业史的起始阶段、黄金阶段和衰落阶段进行了尝试性划分。第一章论述了近代房地产业发端的过程,指出这种按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进行经营的行业,不是从封建土地制度中自发产生的,而是“舶来品”。鸦片战争后沿海沿江开埠城市的各国租界,是中国近代房地产业的发祥地。第二章分别记述了上海、天津、广州、厦门、汉口、南京六城市房地产业在20世纪初至抗日战争前夕的繁荣历程。在当时中国社会经济呈现短暂增长的时代背景下,各大城市房地产业虽然起步时间与条件不尽相同,但均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进入了发展的黄金阶段。第三章记述的是近代房地产业的衰落结局。抗日战争的爆发,直接造成房地产业的全面停滞。1949年后,房地产市场逐渐消失了。第四、五、六、七章为第二篇,是对贯穿于整个近代房地产业发展史中的几个重要问题的专题论述。第四章侧重研究近代房地产业发展过程中业已形成并行之有效的几种经营方式。第五章研究房租及租赁关系,从动态考察中证明,房租是土地价格的转换形式,也是调剂市场供需的有力杠杆。第六章揭示房地产业与金融业的特殊关系,同时指出,除银行之外,一个重要的资金来源亦不容忽视——它竟支撑了厦门、广州这两个重要城市的近代房地产业,至今仍在沿海侨乡城市发挥着巨大影响——这就是侨汇。第七章阐述了“看得见的手”——政府的作用,说明单纯的市场经济,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政府最有影响力的手段不仅仅在于对城市基础设施方面的直接投资,也包括立法、税收及其对土地的行政管理。最后三章是本书的第三篇,集中研究了城市土地价格问题。因为只有触及地价问题,才能使本书对房地产业的研究进入更为科学化、定量化的层面。这是对上述中国近代房地产业史及有关问题探讨的深化,也是本书力求突破的重点。第八章综述了全国十一个城市的各个发展时期的地价对比资料,用浩繁的数据论证,一座城市的地价表,不仅是房地产业本身,而是整个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晴雨表。第九章详尽研究了地价形成及波动过程,分析了影响地价的诸种因素,从而揭示出城市土地价格变动的内在规律。第十章进一步研究了地价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土地作为商品在市场上流通,就要受供求关系的影响。正由于价值规律产生的市场机制,地价像一个无形的城市规划师,将城市土地功能区域井然有序地划分成市中心金融商业区、相对安适的住宅区与环境质量较差的工业区,并保持了各区域内的“均质性”。日渐昂贵的市区地价还形成对旧式建筑业的冲击,引起了一场建筑向空间发展、建材向现代化迈进的建筑业变革,从而用钢筋水泥构筑的新式楼宇再塑了城市容貌。
-
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冯斌,杜强 编本书以房地产开发与经营过程为主线,系统介绍了房地产开发经营全过程的有关理论知识、实务和操作方法。全书共分为13章,主要内容包括: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的有关概念与程序及主要模式、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制度和政策、房地产开发策划、房地产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房地产融资、房地产开发用地的取得、土地储备开发、房地产开发项目的规划设计、房地产开发工程招标与投标、房地产开发合同、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工程建设管理、房地产营销、房地产开发经营中的税收等。本书可作为工程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物业管理专业本科生和高职高专学生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的人员参考。
-
医疗服务质量改善的信息化探索与实践导论舒钧,王雄彬,陈昊昱 著《医疗服务质量改善的信息化探索与实践导论》共分为六章:首章论述医疗服务信息化的技术保障,内容涵盖计算机系统与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与数据库系统、数字媒体技术与数据存储技术、二维条形码与RFID技术、云计算与物联网技术;第二章诠释“互联网+”模式下的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内容包括“互联网+”医疗的内涵、“互联网+”与医疗融合的必要性、“互联网+”医疗服务体系的构建、“互联网+”医疗其他服务类支持;第三章从挂号与预约挂号系统、门(急)诊与排队叫号系统、诊疗一卡通与体检系统、住院信息与患者关系管理系统多个维度探究一体化门(急)诊与住院信息系统建设;第四章基于电子病历系统及其标准体系、电子病历系统架构、电子病历系统业务范畴、电子病历系统关键技术与发展前景探讨电子病历系统建设;第五章研究基于互联网业务的移动医疗与远程医疗平台建设,内容涵盖移动医疗的内涵、移动医疗应用平台建设、远程医疗协作平台技术解析、远程医疗协作平台建设;第六章基于医院信息系统安全体系的内涵、医院信息安全管理与技术体系建设、医院信息系统运维标准与规划、医院信息系统运维体系建设与故障处理四个方面研究面向互联网医院的信息体系安全建设与运维管理实践。
-
面向未来的医疗张文红,傅瑞,陈斯蕾 著打破旧有的模式和观点,用全新的专业视角和流程方式去创新现代医疗体系,需要各个领域的支持:政府政策、医院管理、医疗职业、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医疗器械和医药等各种组织和企业,需要打破壁垒,打破旧认知,探索新模式。本书着重分析我国医疗需求现状,围绕医疗新技术和医疗新服务的创新与应用,提出未来我国医疗改革与运营的模式和方向。本书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