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地基基础工程
-
土力学童小东,黎冰 编《土力学(第2版 二维码版)》为“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系列规划教材”之一。全书共8章,主要阐述了土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具体内容包括土的物理性质及分类、土的渗透性与土中渗流、土中应力、土的压缩性与地基沉降、土的抗剪强度、土压力、地基承载力、土坡稳定性等。
-
消力池内悬栅消能工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牧振伟,贾萍阳,赵涛,李琳 著悬栅消能工具有消能率较高、消波效果好、环境影响小等特点,借鉴前期陡坡急流弯道悬栅消能研究,作者针对水库兼顾排沙导流洞或大单宽流量溢洪道出口消力池消能难题,提出在消力池内设置悬栅消能工并成功实施。《消力池内悬栅消能工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土木工程前沿学术研究著作丛书》以底流消力池内设置的悬栅消能工为研究对象,采用PIV流速测量技术和FLUENT流体模拟技术,通过理论分析、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并结合原型工程观测,运用均匀正交设计和PPR投影寻踪回归方法,重点研究了消力池内加设悬栅后的水力特性、水流能量耗散衰减规律以及高消能效果时悬栅布置方法,阐明了悬栅在底流消力池内部的消能机理,揭示了悬栅不同位置、体型、数量等参数对消能率和消波特性的影响规律,建立了消力池内悬栅 优布置方案,为类似底流消力池工程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
土木工程测量黄声享,高飞 编“土木工程测量”作为土木类的专业基础课,集中体现了测量理论知识基础、测量基本技能和测量应用拓展等三部分内容。《土木工程测量/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系列规划教材》共11章,内容包括:绪论,水准测量与水准仪,角度、距离测量与全站仪,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控制测量与卫星定位技术,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地形图的应用,施工测量的基本知识,建筑施工测量,线路工程测量,桥隧工程测量等。《土木工程测量/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系列规划教材》可作为高等学校土木类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供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科技工作者参考。
-
软弱地基处理新技术及工程应用崔新壮,赵延涛 著《软弱地基处理新技术及工程应用》一书系统介绍了桩网复合地基、透水混凝土桩复合地基、爆夯动力固结法、电渗法、水载预压法等软弱地基处理新技术的机理研究、设计方法、施工工艺及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工程指导意义。本书可供岩土工程专业研究人员、设计人员使用,亦可供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
工程地质琚晓冬,邹正盛,冯文娟 著《工程地质》一书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首先是基础地质问题,包括矿物、岩石,地质构造,第四纪地貌以及海洋地质等;第二方面是结合当前国家发展方向确定的重点工程类型结合基础地质条件说明工程建设与地质条件之间相互影响和作用,主要包括:岩石的基本工程性质、地质构造、地貌、特殊地质体等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及应对,不良地质现象等;第三是简要说明当前的地质勘察方法、手段和措施等。
-
高等计算力学朱哲明,王兴渝,任利,王蒙《高等计算力学》着眼于固体结构或流体分析,介绍了有限元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指导学生使用Fortran、Matlab或C语言编译基本的有限元代码进行固体结构的应力和变形分析,对解决固体力学(如弹性力学、塑性力学、静力学、动力学等)、热传递(传导、对流、辐射)、流体力学、电磁学及流-固耦合等领域的问题具有指导作用。
-
挠性航天器动力学控制与制导(意)莱昂纳多·马兹尼《挠性航天器动力学、控制与制导》详细阐述了挠性航天器的动力学建模、控制器设计和制导方法设计等内容,包括挠性卫星运动学与动力学、姿轨控系统、最优控制方法、姿态控制方法、轨道动力学与制导、敏感器和执行机构等内容。重点针对挠性卫星动力学与控制方法进行撰写,对我国在轨可组装航天器、大型可展开结构、可在轨服务航天器的分析、论证和研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对提高大型航天器控制、制导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
土木工程材料牛伯羽,曹明莉 编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14》以及民政部发布2014、2015行政区划变更公报,修订《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附录A:我国主要城镇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2)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实施以来各方反馈的意见和建议,对部分条款进行文字性调整。为了配合2010年版抗震规范的颁布和实施,结合多年的教学科研经验,吸收国内外建筑结构抗震的研究成果,借鉴汶川地震的震害分析,按2016年修订版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编写了《土木工程材料/“十三五”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房屋抗震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土木工程材料/“十三五”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除了阐述结构抗震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外,更加侧重对《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理解与应用,注重内容的系统性和先进性,注重理论和工程实践的结合,注重学生启发性和创新性思维的培养与训练。《土木工程材料/“十三五”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内容深入浅出,书中介绍了地震和结构抗震基本知识,场地、地基和基础,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 ,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抗震设计,多层砌体房屋和底部框架砌体房屋抗震设计,多层和高层钢结构房屋抗震设计,单层工业厂房抗震设计,构筑物抗震设计,结构隔震和消能减震设计等内容。为便于读者学习,主要章节附有计算实例,每章后习题和思考。
-
膨胀土裂隙演化三维分布特征及微观结构分形规律研究汪为巍《膨胀土裂隙演化三维分布特征及微观结构分形规律研究》以膨胀土边坡开裂变形和失稳为背景,以南阳膨胀土为研究对象,通过数码摄影结合数字图像处理方法研究膨胀土平面裂隙扩展的规律,同时通过CT扫描试验研究膨胀土裂隙的三维扩展规律,采用油渗的方法间接定量分析膨胀土内部裂隙的扩展规律,并采用压汞法(MIP)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法(SEM)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南阳膨胀土脱湿干燥后微结构变化,分析其微观机理,利用分形理论和分形模型对压汞试验数据进行分形维数计算,利用分形维数对微观结构的演变规律进行研究和分析,进行膨胀土裂隙发育、渗流的综合性室内试验,深入研究裂隙膨胀土的渗透特性,揭示膨胀土裂隙性的作用机制及工程效应,以期为膨胀土边坡灾害评估及坡面防护理论与设计提供依据或参考,借鉴多孔介质渗流的双重孔隙模型建立考虑裂隙作用的膨胀土渗流模型及其参数确定方法,深入认识裂隙对膨胀土渗流特性的影响,为膨胀土边坡变形、稳定性评价、灾害预测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
岩体低温力学特性与多场耦合理论刘泉声 等我国寒区分布面积广,冻融损伤问题严重威胁寒区岩体工程的安全稳定。岩体的冻融损伤涉及低温环境下复杂的温度场(thermo)、渗流场(hydro)和应力场(mechanical)的耦合问题。为解决岩体工程冻害难题,需研究低温THM耦合条件下水冰相变对岩体裂隙网络演化的影响及其反馈作用,以揭示岩体冻融损伤机理。通过试验研究、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冻融环境下THM耦合过程及水冰相变作用下的裂隙扩展准则,揭示冻融条件下岩体裂隙网络的损伤演化机制,建立裂隙岩体冻融损伤本构模型。依据此模型能较好地开发出模拟裂隙岩体冻融损伤演化的数值软件,分析寒区岩体工程冻融环境下的稳定性,为寒区岩体工程设计、冻结法施工设计、液化天然气低温储存工程围岩的稳定性分析、预防和控制岩体冻害的发生等低温岩土工程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