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地基基础工程
-
建筑识图与制图完全自学一本通金誉辉 著本书以建筑施工图的识图基本原理为主要内容,以掌握识图方法与将实际动手绘制图纸的能力和专业的基本技能训练相结合为目标。本书内容是根据职业能力要求及教学特点设计的,与建筑行业的岗位需求相对应,体现了国家新的标准和技术规范。本书注重实用、内容翔实、文字简练、图文并茂,充分体现了教学与综合训练相结合的编写思路。 本书共分8章,内容包括建筑图纸识读入门、识读首页图与建筑总平面图、识读与绘制建筑施工图、识读与绘制建筑结构施工图、识读建筑机电施工图、BIM建筑设计与制图、识读建筑装修施工图、室内装修设计与制图。 本书共分8章,内容包括建筑图纸识读入门、识读首页图与建筑总平面图、识读与绘制建筑施工图、识读与绘制建筑结构施工图、识读建筑机电施工图、BIM建筑设计与制图、识读建筑装修施工图、室内装修设计与制图。
-
土的切削与推运贺雨田,吕彭民 著《土的切削与推运》以工程实际为切入点,对土的切削推运机理进行理论分析;针对土的切削和推运作业过程,提出铲刀结构设计的基本方案,以设计铲刀为作业工具,在土的不同物理特性条件下,对铲刀与土的相互作用关系开展相关试验研究;结合工作装置的结构特点,对工作阻力的测量方法进行了介绍。
-
数字地下空间与工程朱合华 著本书主要论述数字地下空间和数字化地下工程两个方面,它们是相辅相成的。数字地下空间由数字地层、数字地下管线和数字地下建(构)筑物组成,这三者在数字地下空间信息场中是无缝连接的整体;数字化地下工程是对工程全寿命期数据的数字化,涵盖工程规划、勘察、设计、施工、监测与监理、运维与管理各阶段的数据采集、处理、表达、分析,是对数字地下空间信息场的不断更新与迭代。书中数字化技术将地下空间与工程的全寿命期数据透明地展现出来,构建了相应的理论技术体系和平台,并应用服务于大量的工程实践活动中,全面体现了现代信息技术和传统地下空间与工程的有机融合。 本书可供对地下空间与工程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研究和应用感兴趣的读者阅读,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
层状岩质边坡地震响应及稳定性时频分析方法范刚,张建经,周家文 著《层状岩质边坡地震响应及稳定性时频分析方法》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5个部分:(1)在介绍振动台模型试验相似关系设计、试验模型制作、加载工况的基础上,对层状岩质边坡振动台模型试验中实测的加速度时程进行时域和频域分析,并对坡面位移响应特征进行探究。(2)地震作用下边坡的动力响应是地震波特性与边坡自身动力特征共同作用的结果,传递函数表征了边坡在地震作用下动力响应与地震波特性之间的对应关系,该书介绍了基于传递函数理论的层状岩质边坡动力特征参数计算及边坡频域响应估算方法。(3)地震波能量是边坡震损的内因,基于希尔伯特,黄变换的希尔伯特谱可以定量表征地震波能量在时频联合域内的分布。基于此,该书介绍了边坡震害损伤的能量识别方法,对层状岩质边坡和基覆型边坡内部的震害损伤发展过程进行了辨识,并据此对层状岩质边坡和基覆型滑坡的地震失稳机理及破坏模式进行了探究。(4)现有边坡地震稳定性评价方法无法充分考虑地震波三要素(时间、频率、幅值)的影响,而任一地震波要素对边坡地震稳定性的影响均不容忽视。鉴于此,该书基于希尔伯特.黄变换,建立了考虑地震波时间,频率.幅值特性的边坡瞬时地震安全系数计算方法。(5)该书以云南鲁甸地震诱发的红石岩滑坡为例,介绍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危岩体结构面识别、危岩体识别及崩塌风险分析等方面的应用。边坡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地质体,需在边坡工程领域不断引入新的理论和新的方法以不断深化对边坡的认识。该书中介绍的传递函数理论和希尔伯特.黄变换均是边坡工程领域中的新理论和新方法,该书在这两个方面所做的探索性工作可为未来这些新理论和新方法在边坡工程领域的深层次应用和发展提供借鉴。
-
复合地基地震响应及抗震设计方法欧阳芳,张建经,吴祚菊 著《复合地基地震响应及抗震设计方法》收集了很多有关地基和复合地基的试验及震害数据,根据现今工程和理论发展补充了有关地基的抗震设计规定和理论研究。《复合地基地震响应及抗震设计方法》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以中、日、美三国的抗震规范为例。说明了与地基相关的抗震规范发展过程;结合规范和已有研究,探讨了场地的选择、反应谱的规定以及地基承载力等内容。(2)介绍了两种主要的地基震害形式——砂土液化和软弱土震陷,并介绍了其震害机理、判别方法、沉降估计方法以及震害实例。(3)介绍了几种典型地基处理方法的设计思路。(4)利用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了软土、包裹碎石桩和碎石桩复合地基的地震动响应,详细介绍了其研究成果。(5)统计了1964-2011年17次不同强地震下复合地基抗震案例。
-
刚体实时动态仿真基础姚寿文,李清波,魏福华本书以虚拟现实为背景,介绍了虚拟现实引擎的架构及其涉及的渲染引擎和物理引擎,阐述了实时动态仿真的步骤和影响因素,针对物理引擎中的物体移动原理、碰撞检测中的包围盒模型、层次分割方法、包围盒相交性计算展开论述,并以粒子和刚体为对象,介绍了相互作用力计算、碰撞检测和碰撞响应的计算方法,同时对铰接式刚体进行了分析,最后以虚拟现实开发引擎Unity 3D为对象,介绍了开发架构、渲染引擎和物理引擎的应用,并给出了一个简单的示例。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机械工程及其相关专业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从事虚拟现实相关工作的开发人员的自学教材。
-
岩土工程振动台试验模型设计理论及技术王志佳,吴祚菊,张建经 著《岩土工程振动台试验模型设计理论及技术》特色:(1)对岩土工程振动台试验给予了综合介绍。一次完整的岩土工程振动台试验包含以下六步:试验模型的相似设计理论、模型土体与岩体的设计、模型结构的设计、模型测试元件的选择与布置、地震波的选择及输入、实验数据的处理。该书分别介绍了各大部分的内容及需注意的细节。(2)原有地震动生成模式单纯依赖于震源机制、局部场地条件等两方面的估计,针对该问题,该书提出一种充分结合结构特性、局部场地条件以及震源机制等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新型人工地震动生成模式,利用优势频率耦合迭代手段,生成一系列与抗震研究目标(即某场地上的结构物)紧密相关的人工地震动场,其中包含具有空间相关性的多维多点人工地震动的生成理论及应用研究。(3)在确定振动台试验模型设计参数时,按照传统量纲分析法推导振动台试验的相似关系,所有参数都被一个特征方程所包含,因此无法实现对土、结构和地震波根据各自特性分别进行相似设计,且推导结果要求每个参数在模型相似设计时均满足相似比要求,这在物理模型试验中几乎是不能实现的。针对该问题,该书提出了复杂岩土工程模型试验设计的分离量纲分析理论,并基于该理论建立了模型试验的分离相似设计方法,该方法可使试验设计较容易地满足所有参数要求的相似比,解决了无法同时满足所有参数相似比要求的问题。(4)在进行模型土和结构设计时,动应力-动应变关系的相似是关键也是难以实现的关系。该书首先对传统模型土及岩石的设计方法进行分析,指出传统设计方法的局限性,同时提出了保证动应力-动应变关系相似的模型土和基岩设计方法,并对动应力-动应变关系相似程度的判定体系进行了探讨。除此之外,还对破坏特性相似、液化特性相似的模型土设计及常见模型结构的设计方法进行了介绍。(5)该书详细介绍了岩土工程振动台试验的实施过程,对模型箱的设计方法、常见传感器性能及使用方法、输入地震波的生成及选取方法进行了说明。同时还对常见的振动台试验数据处理手段进行了说明。《岩土工程振动台试验模型设计理论及技术》对岩土工程振动台试验的开展和数据分析等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所提出的分离量纲分析理论及新型相似材料设计方法均属于理论和实践的源头创新,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可保证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满足模型试验研究对象的需求。该书研究内容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试验对象日趋大型化、复杂化与振动台试验理论相对滞后的矛盾,对进一步提高土木工程界对大型、复杂工程地震响应模拟的技术水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对科研人员实现复杂研究对象的精确模拟,对我国重大工程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科学技术支撑。
-
岩石断裂力学 :潘鹏志 著岩石断裂的萌生和扩展是引起岩石结构破坏的主要原因,因此,岩石断裂过程的详细观测为岩石力学和岩石工程提供了帮助。然而,岩石断裂力学存在两个基本的困难:一是难以对岩石断裂进行全面、准确、细致的观察;二是难以进行复杂条件下岩石断裂过程的实验模拟。本书应用数字图像相关(DIC)的光学技术来研究岩石破裂过程和相关的应用。为了模拟原位岩石工程的复杂情况,本书给出了三个重点:模式I、混合模式和模式II载荷下的断裂过程。本书分为5个章。第1章介绍声发射技术及其相关技术;第2章阐述不同加载方式下的岩石断裂过程;第3章主要研究岩石在压缩作用下的断裂过程;第4章介绍热效应对岩石破裂过程的工程应用;第5章介绍一种特殊的工程应用:哈克岩石隧道的剥落过程。
-
炭质页岩隧道大变形特性晏启祥等 著《炭质页岩隧道大变形特性》针对典型的特定炭质页岩大变形单线铁路隧道,系统阐述了大变形隧道的地应力分析方法、开挖支护体系以及隧道支护结构劣化模拟与安全评价。《炭质页岩隧道大变形特性》共分为八章,包括绪论,炭质页岩大变形隧道的区域地应力,炭质页岩隧道大变形的成因机制,炭质页岩大变形隧道支护体系与开挖方法,炭质页岩隧道大变形现场监测,炭质页岩大变形隧道施工安全控制标准,炭质页岩非线性黏弹塑性蠕变模型,支护结构劣化损伤与围岩蠕变下的隧道安全。《炭质页岩隧道大变形特性》突出关键技术,重视基础理论,力求展示隧道大变形控制技术的新进展,以便读者更好地熟悉和掌握炭质页岩隧道大变形特性。
-
新工科建设下岩土工程测试技术的应用刘坚,吴跃东 编本书主要介绍“新工科”建设下岩土工程测试的原理和应用技术,主要涉及搭建一套符合“新工科”要求的岩土工程测试系统的必备技术。所搭建的岩土工程测试系统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集成了互(物)联网、信息通信、电子控制、软件设计等新技术,具体而言,硬件层面上集成了传感设备、自动采集设备和无线传输设备等,软件层面上联合使用LabVIEW(后台数据处理专用软件)+MySQL(数据库软件)+FineReport(前台网页专用软件),无需编写代码,操作简单,适合没有编程基础的工科人员。作为“新工科”建设下岩土工程测试技术的教材,本书以自行搭建一套可运行的岩土工程测试系统为主旨,避开了信号处理、传输技术和存储技术等深奥的信号和计算机理论,注重多学科融合的实践活动。在本书的基础上,读者可根据各自研究和工作方向进行扩展,使岩土工程测试系统更具专业性、针对性、个性化和智能化,以满足不同场合和工作条件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