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地基基础工程
-
岩土工程振动台试验模型设计理论及技术王志佳,吴祚菊,张建经 著《岩土工程振动台试验模型设计理论及技术》特色:(1)对岩土工程振动台试验给予了综合介绍。一次完整的岩土工程振动台试验包含以下六步:试验模型的相似设计理论、模型土体与岩体的设计、模型结构的设计、模型测试元件的选择与布置、地震波的选择及输入、实验数据的处理。该书分别介绍了各大部分的内容及需注意的细节。(2)原有地震动生成模式单纯依赖于震源机制、局部场地条件等两方面的估计,针对该问题,该书提出一种充分结合结构特性、局部场地条件以及震源机制等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新型人工地震动生成模式,利用优势频率耦合迭代手段,生成一系列与抗震研究目标(即某场地上的结构物)紧密相关的人工地震动场,其中包含具有空间相关性的多维多点人工地震动的生成理论及应用研究。(3)在确定振动台试验模型设计参数时,按照传统量纲分析法推导振动台试验的相似关系,所有参数都被一个特征方程所包含,因此无法实现对土、结构和地震波根据各自特性分别进行相似设计,且推导结果要求每个参数在模型相似设计时均满足相似比要求,这在物理模型试验中几乎是不能实现的。针对该问题,该书提出了复杂岩土工程模型试验设计的分离量纲分析理论,并基于该理论建立了模型试验的分离相似设计方法,该方法可使试验设计较容易地满足所有参数要求的相似比,解决了无法同时满足所有参数相似比要求的问题。(4)在进行模型土和结构设计时,动应力-动应变关系的相似是关键也是难以实现的关系。该书首先对传统模型土及岩石的设计方法进行分析,指出传统设计方法的局限性,同时提出了保证动应力-动应变关系相似的模型土和基岩设计方法,并对动应力-动应变关系相似程度的判定体系进行了探讨。除此之外,还对破坏特性相似、液化特性相似的模型土设计及常见模型结构的设计方法进行了介绍。(5)该书详细介绍了岩土工程振动台试验的实施过程,对模型箱的设计方法、常见传感器性能及使用方法、输入地震波的生成及选取方法进行了说明。同时还对常见的振动台试验数据处理手段进行了说明。《岩土工程振动台试验模型设计理论及技术》对岩土工程振动台试验的开展和数据分析等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所提出的分离量纲分析理论及新型相似材料设计方法均属于理论和实践的源头创新,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可保证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满足模型试验研究对象的需求。该书研究内容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试验对象日趋大型化、复杂化与振动台试验理论相对滞后的矛盾,对进一步提高土木工程界对大型、复杂工程地震响应模拟的技术水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对科研人员实现复杂研究对象的精确模拟,对我国重大工程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科学技术支撑。
-
结构可靠性理论及其工程应用程凯凯 著《结构可靠性理论及其工程应用》基于可靠性理论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与发展,针对目前预制构件性能检验方法的缺陷,按现行设计方法的可靠度控制方式,采用结构可靠度和统计学的方法,建立基于概率的混凝土构件性能检验方法,使构件性能检验建立于结构可靠度理论和统计学的基础上,在可靠度控制上实现与现行设计方法的衔接,在适用范围上满足建筑工业化的需要,从而为建筑工业化提供更可靠的技术保障。
-
炭质页岩隧道大变形特性晏启祥等 著《炭质页岩隧道大变形特性》针对典型的特定炭质页岩大变形单线铁路隧道,系统阐述了大变形隧道的地应力分析方法、开挖支护体系以及隧道支护结构劣化模拟与安全评价。《炭质页岩隧道大变形特性》共分为八章,包括绪论,炭质页岩大变形隧道的区域地应力,炭质页岩隧道大变形的成因机制,炭质页岩大变形隧道支护体系与开挖方法,炭质页岩隧道大变形现场监测,炭质页岩大变形隧道施工安全控制标准,炭质页岩非线性黏弹塑性蠕变模型,支护结构劣化损伤与围岩蠕变下的隧道安全。《炭质页岩隧道大变形特性》突出关键技术,重视基础理论,力求展示隧道大变形控制技术的新进展,以便读者更好地熟悉和掌握炭质页岩隧道大变形特性。
-
岩石断裂力学 :潘鹏志 著岩石断裂的萌生和扩展是引起岩石结构破坏的主要原因,因此,岩石断裂过程的详细观测为岩石力学和岩石工程提供了帮助。然而,岩石断裂力学存在两个基本的困难:一是难以对岩石断裂进行全面、准确、细致的观察;二是难以进行复杂条件下岩石断裂过程的实验模拟。本书应用数字图像相关(DIC)的光学技术来研究岩石破裂过程和相关的应用。为了模拟原位岩石工程的复杂情况,本书给出了三个重点:模式I、混合模式和模式II载荷下的断裂过程。本书分为5个章。第1章介绍声发射技术及其相关技术;第2章阐述不同加载方式下的岩石断裂过程;第3章主要研究岩石在压缩作用下的断裂过程;第4章介绍热效应对岩石破裂过程的工程应用;第5章介绍一种特殊的工程应用:哈克岩石隧道的剥落过程。
-
土木工程施工闵小莹 著本书主要阐述国内外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方法的基本知识,重点分析其基本原理,内容包括土方工程、桩基础工程、砌筑工程、钢筋混凝土工程、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结构安装工程、防水工程、路桥工程、施工组织概论、流水施工原理、网络计划技术、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并附有习题或思考题。
-
超高速动能武器钻地毁伤效应与工程防护王明洋,李杰,邓国强 著超高速动能武器是一种可对防护工程关键部位实施“点穴式”打击的新型武器,其对地打击速度达到1700m/s以上,与常规钻地武器相比,近区岩石呈固体至流体过渡的拟流体状态,由此带来侵彻深度逆减趋向极限、弹坑扩增、地冲击毁伤倍增等特征现象,传统侵彻理论不能进行准确描述。本书在综合分析超高速武器发展现状及威胁的基础上,详细阐述超高速侵彻的相似原理与模拟试验技术,厘清弹靶近区的真实应力状态与行为演化机理,构建超高速侵彻效应的流体拟流体固体内摩擦统一理论模型,解决超高速弹体侵彻深度、弹坑形态、地冲击传播衰减的实用计算难题,提出防护工程最小安全防护层厚度计算方法及复合遮弹防护技术。
-
土木工程检测与测试 第2版吴佳晔 著本书是普通高等学校工程应用型土建类系列教材之一,全书共十章,内容包括:绪论,无损检测的理论基础,信息采集、分析及数字成像基础,桩、柱、杆检测技术,混凝土材料及结构检测,岩土材料,预应力结构,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现场测试与远程监测,人工智能在检测与测试中的应用等。本书配有教学课件、视频、试题及答案等数字资源。本书可作为土木工程、交通运输、水利工程、建筑学和城市规划等专业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科研人员、试验人员和有关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参考书。
-
基于BIM技术的大型转体桥梁施工精细化动态控制应用与实践郭凯,李勇兵 编《基于BIM技术的大型转体桥梁施工精细化动态控制应用与实践——以昆楚高速公路大德大桥为例》为学术著作。昆楚高速公路大德大桥是云南省少有双幅合并转体桥工程,是云南省少有采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指导施工的转体桥,也是迄今为止云南省第二大吨位转体桥。《基于BIM技术的大型转体桥梁施工精细化动态控制应用与实践——以昆楚高速公路大德大桥为例》以昆楚高速公路的大德大桥转体桥梁为研究对象,介绍了项目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技术路线、项目概况,详细阐述了基于BIM技术的协同管理、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基于BIM技术的可视化、信息化管理,以及BIM发展方向。《基于BIM技术的大型转体桥梁施工精细化动态控制应用与实践——以昆楚高速公路大德大桥为例》还总结了BIM技术的应用流程,为后续同类工程的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
工程地质杨庆 编本书是高等学校新体系土木工程系列教材之一,内容分为8章,具体包括绪论、矿物与岩石、地质构造、地下水、地表地质作用及第四纪地质、岩体稳定性分析、海洋工程地质和工程地质勘察等。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土木工程、水利工程、交通工程及采矿工程等专业本、专科生教材,也可供工程地质、水文工程地质以及岩土工程等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参考使用。
-
建筑工程力学陈在铁 著本书是“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修订版,也是“十三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本书根据教育部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结合土建行业对力学的基本要求编写,主要内容包括建筑工程力学概述、物体的受力分析、平面力系的合成与平衡、空间力系、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杆件的应力与强度计算、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静定结构的变形与刚度计算、超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影响线、压杆稳定及计算机技术在建筑工程力学中的应用等内容。考虑到高职大多数学生的数理基础,本书删繁就简、强化应用,注意培养学生用力学知识分析、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本书重点/难点的知识点/技能点配有动画、微课等丰富的数字化资源,可通过扫描书中二维码在线观看。本书主要适用于高等职业教育建筑工程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等专业中等学时力学课程教学,也可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