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
-
混凝土结构设计陈伯望编《混凝土结构设计》结合我国现行建筑结构设计规范,根据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材培养目标编写,力求理论知识结合工程实践,重点介绍工程实践中常见混凝土结构的基本设计方法,并附有详细的设计实例供读者参考。全书内容精简、浅显易懂,主要内容包括结构设计概论、梁板结构、单层排架结构、多层框架结构等。《混凝土结构设计》可作为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建筑结构设计、施工监理人员的参考书。
-
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余克俭编《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为高职高专十五规划教材,是紧紧围绕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要求编写的,主要内容包括钢筋和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受弯、受压、受拉及受扭构件的承载力计算,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计算,梁、板结构和混合结构的墙、柱设计等。书中列举的设计实例可帮助读者理解、使用书中的大量表格及设计计算方法,并在章末附有小结与思考题以便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应用能力。《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主要作为房屋建筑工程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有关专业培训、函授和自考辅导用书,也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学习参考。
-
钢筋混凝土结构分析程序设计侯建国主编《钢筋混凝土结构分析程序设计》介绍利用有限单元法进行框架结构的内力分析(包括静、动力分析),并按我国现行结构设计标准GB50009-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和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进行荷载及荷载效应组合与配筋计算的程序设计方法和编制技巧。书中结合编制的框架结构分析程序FSAP(Frame Suructures Analysis Program),对FSAP程序的主要功能模块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给出了相应的源程序。《钢筋混凝土结构分析程序设计》主要作为高等院校土建类专业高年级学生和硕士研究生结构分析程序设计选修课的教材,亦可供从事工程结构设计的技术人员和土建类院校的教师和学生参考。
-
高强混凝土及其组合结构李惠著主要内容本书系统地总结和阐述了高强混凝土及其组合结构的力学性能、结构分析、设计方法及工程应用的主要研究成果。第1~3章是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工艺和配合比、基本物理力学性能和耐久性以及耐高温性能;第4章是高强混凝土基本构件的非线性分析与设计方法;第5~7章是竖向承重钢-混凝土组合构件及其分析与设计方法;第8章是水平向钢-混凝土组合构件和组合节点;第9、10章是钢-混凝土组合建筑结构和组合桥梁结构简介。本书可供从事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和海洋结构工程的广大科技人员参考,可作为上述专业的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的学习参考书。 本书目录前言主要符号绪论第1章 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与配合比1·1 水泥1·1·1 水泥强度1·1·2 水泥的流变性能1·1·3 水泥用量和水灰比1·2 集料1·2·1 粗集料1·2·2 细集料1·3 矿物掺和料1·3·1 硅灰1·3·2 粉煤灰1·3·3 高炉矿渣1·3·4 F矿粉1·4 外加剂1·4·1 高效减水剂1·4·2 缓凝剂1·4·3 引气剂1·4·4 其他类外加剂1·5 配合比设计1·5·1 高强混凝土的配合比1·5·2 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1·5·3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示例1·6 新拌混凝土的性能1·6·1 工作性1·6·2 可泵性1·6·3 早期收缩与开裂1·6·4 新拌混凝土的流变性第2章 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能和耐久性2·1 基本力学性能2·1·1 抗压强度2·1·2 峰值应变和极限应变2·1·3 弹性模量2·1·4 横向变形系数2·1·5 其他强度2·2 力学本构关系模型2·2·1 非约束高强混凝土力学本构关系模型2·2·2 约束高强混凝土力学本构关系建模方法2·2·3 约束高强混凝土力学本构关系模型2·3 耐久性2·3·1 抗渗性2·3·2 抗冻性2·3·3 碱集料反应2·3·4 耐化学侵蚀2·3·5 耐磨性第3章 高性能混凝土的抗火性能与火灾后的修复策略3·1 混凝土结构抗火试验方法3·1·1 升温制度3·1·2 力学性能试验方法3·1·3 耐久性试验方法3·2 受火中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与损伤3·2·1 高性能混凝土的火效应3·2·2 高性能混凝土爆裂损伤3·2·3 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劣化3·3 受火后高性能混凝土的损伤与修复策略3·3·1 力学性能劣化3·3·2 耐久性退化3·3·3 受火后高性能混凝土的修复策略第4章 高强混凝土结构基本构件的分析与设计方法4·1 受弯构件4·1·1 受力特点4·1·2 单调加载下的全过程分析4·1·3 滞回模型与抗震性能4·1·4 设计方法4·2 弯剪构件4·2·1 受力特点4·2·2 弯剪构件受力全过程的有限元分析方法4·2·3 设计方法4·3 压弯构件4·3·1 受力特点4·3·2 单调加载下压弯构件全过程分析4·3·3 滞回模型与抗震性能4·3·4 设计方法第5章 钢管高强混凝土柱分析与设计方法5·1 钢管高强混凝土柱受力性能概述5·1·1 钢管混凝土柱研究与发展概述5·1·2 钢管高强混凝土柱受力性能概述5·2 钢管高强混凝土柱受力全过程分析5·2·1 钢管高强混凝土的基本参数5·2·2 钢管高强混凝土压弯构件全过程分析5·3 钢管高强混凝土柱抗震性能与滞回模型5·3·1 抗震性能5·3·2 滞回模型5·4 钢管高强混凝土柱设计方法5·4·1 轴心受压极限承载力5·4·2 压弯极限承载力第6章 钢骨高强混凝土柱分析与设计方法6·1 钢骨高强混凝土柱受力特点及全过程分析6·1·1 轴心受压破坏形态与受力特点6·1·2 压弯构件破坏形态与受力特点6·1·3 压弯构件全过程分析6·1·4 压弯构件特征点计算6·2 钢骨高强混凝土柱抗震性能与滞回模型6·2·1 抗震性能6·2·2 滞回模型6·3 钢骨高强混凝土柱设计方法6·3·1 轴心受压极限承载力6·3·2 压弯极限承载力6·3·3 抗剪极限承载力第7章 高强混凝土叠合柱的分析与设计方法7·1 叠合柱的概念7·1·1 概念7·1·2 抗震机理7·1·3 叠合柱参数7·2 叠合柱受力全过程分析7·2·1 数值分析方法7·2·2 荷载-变形关系的影响因素7·2·3 骨架曲线特征点计算方法7·3 叠合柱的抗震性能与滞回模型7·3·1 试件设计与加载制度7·3·2 叠合柱滞回曲线与滞回模型7·4 轴力重分配及轴压比限值7·4·1 铀力重分配规律7·4·2 最佳叠合方式7·4·3 轴压比限值7·5 设计方法7·5·1 截面尺寸的初步设计7·5·2 抗弯极限承载力设计方法7·5·3 抗剪极限承载力设计方法7·5·4 设计要求与构造措施7·5·5 设计实例第8章 钢-混凝土组合梁和组合节点8·1 钢-混凝土组合梁与组合楼板8·1·1 钢-混凝土组合梁和组合楼板的形式及工作机理8·1·2 钢-混凝土组合梁的分析与设计方法8·2 组合结构节点8·2·1 钢管混凝土梁柱节点8·2·2 钢骨混凝土梁柱节点第9章 组合建筑结构9·1 组合建筑结构体系及其分析设计理论发展概述9·2 组合建筑结构体系及其受力特点9·2·1 框架-核心筒组合结构体系9·2·2 巨型组合结构体系9·2·3 钢管混凝土和钢骨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9·3 组合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分析方法9·3·1 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9·3·2 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第10章 组合桥梁结构10·1 组合构件和组合桥梁结构体系10·1·1 桥梁结构的组合构件10·1·2 组合桥梁结构10·2 组合桥梁结构静力分析方法10·2·1 组合斜拉桥空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10·2·2 组合斜拉桥静力与稳定性分析10·3 组合桥梁结构动力分析方法10·3·1 组合斜拉桥动力特性分析10·3·2 组合斜拉桥地震反应分析参考文献
-
建筑结构选型陈保胜编主要内容 本书针对建筑学专业的实际情况,系统地介绍了常用的建筑结构形式,其中包括:梁、板、桁架、拱、薄壁空间、网架、网壳、悬索、薄膜、高层建筑结构等。对上述各种结构形式着重介绍了其构造特点、适用范围、选型原则等。同时介绍了国内外各种建筑结构体系的实例,使学生加深理解,拓宽设计思路。本书编写力求突出重点,多结合实际,少讲理论。本书可作为建筑学及相关专业教材之用,也可供广大土木工程技术人员及参加全国注册建筑师考试人员参考。本书前言建筑设计在满足功能之后,还必须确定结构形式。结构形式的确定不仅涉及到力学、材料、经济,而且还涉及到施工方法和构造。因此,“建筑结构选型”是建筑学专业的基础技术课。《建筑结构选型》是大专院校建筑类专业的教材,但目前市场上各种版本较多,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内容与《房屋建筑学》或《建筑构造》中的内容重复,因此,根据我们长期对建筑学专业教学的实践,对《建筑结构选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一版)一书在内容上作了大量的调整,更突出了各种结构体系的形式、材料、构造和特点,使得与建筑学专业更加切合实际。本书特点是理论叙述浅显易懂,实际例子较多,便于学生理解内容,举一反三。全书分绪论、梁板结构、桁架结构、拱结构……共十一章。教学时数为36学时。本书可作为大专院校建筑类专业教材之用,也可作为注册建筑师考试复习参考。由于水平有限,不足之处请广大读者指正。本书目录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梁、板结构第三章 桁架结构第四章 单层刚架结构第五章 拱式结构第六章 薄壁空间结构第七章 网架结构第八章 网壳结构第九章 悬索结构第十章 薄膜结构第十一章 高层建筑结构参考文献
-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顾祥林主编主要内容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是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混凝土结构”课程前半部分的教材,是该课程后半部分教材《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先修内容。本书内容包括:绪论,钢筋与混凝土材料的基本性能,粘结与锚固,轴心受力构件、受弯构件正截面、偏心受力构件正截面、构件斜截面、构件扭曲截面、构件的冲切及局部受压的性能与计算,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性能与计算,混凝土构件的使用性能,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能。本书适合高等学校土木工程及相关专业师生使用,也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相关丛书1.建筑结构体系与选型 2.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3.建筑结构CAD 4.砌体结构设计 5.土工试验与原理(第二版) 6.土工试验与原位测试 7.土木工程施工(下) 8.土木工程施工(上) 9.土木工程概预算与招投标 10.土木工程专业英语(上) 11.土木工程专业英语(下) 12.基础工程设计原理 13.土木工程相关法规 14.桥涵水文 15.基础工程复习与习题全解 本书前言科学技术的进步、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求教材应有明确的目标、合适的体系、创新的内容和言简意赅的表达方式。这正是编者所追求的。“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是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主要专业基础课。设置该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由钢筋及混凝土两种材料所组成的结构构件的基本力学性能和计算分析方法,了解该课程与先修力学课程的区别和联系,初步获得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设计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与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先修力学课程以及后续结构设计课程都有明显的不同。与前者相比,混凝土结构的基本理论不能仅靠严密的逻辑推导来建立;与后者相比,本课程较注重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的介绍,而不是趋于成为结构设计规范的说明书。为此,本教材在思维方式上既强调理论推导,又不忽视经验归纳;在体系的构架上力求理论与应用并重;在内容的选编上以材料性能、混凝土和钢筋的共同工作性能以及混凝土构件基本性能的分析与计算为主线,循序渐进,并注重吸收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其他同类教材相比,本教材的特点是:注重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的介绍,以及基本理论在拟建结构设计和既有结构性能评估两方面的应用。教材每章都附有思考题和练习题。本教材是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列教材编写计划项目之一,是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地下建筑工程系和桥梁工程系长期从事混凝土结构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的教师通力合作、辛勤劳动的结果。全书共分十二章。其中,顾祥林完成了第一章和第五章的写作,周克荣负责第二章和第九章的写作,苏小卒负责第七章和第八章的写作,林宗凡负责第十一章的写作,屈文俊负责第十章的写作,汤永净负责第三章和第四章的写作,吴迅负责第六章的写作,张伟平负责第十二章的写作,结构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陈少杰完成了第五章中所有例题的计算,结构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李玉鹏协助进行了部分文档的处理和修改工作。最后,由顾祥林统一修订成稿。在本教材编写之前,同济大学教授张誉先生已主编过一本《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教材,并在三年多以前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为本教材的编写提供了很好的范本。在此,谨向张誉教授及有关编写者表示衷心感谢!限于编者的学识,本书中定有不当或错误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本书目录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钢筋与混凝土材料的基本性能第三章 粘结与锚固第四章 轴心受力构件的性能与计算第五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的性能与计算第六章 偏心受力构件正截面的性能与计算第七章 构件斜截面的性能与计算第八章 构件扭曲截面的性能与计算第九章 构件的冲切及局部受压性能与计算第十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性能与计算第十一章 混凝土构件的使用性能第十二章 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能参考文献
-
快速识读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王全凤建筑工程图表达了房屋建筑的建筑、结构和设备等设计的主要內容和技术要求,是建筑施工的主要依据。因此,能较快看懂建筑工程施工图纸是建筑施工技术人员和即将从事工程建设的有关人员应该掌握的技术知识。《快速识读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基于现行最新的规范、标准和制图规则,将识图的基本原理与施工图实例相结合,按照先进性、实用性、指导性和可读性的原则进行编写。《快速识读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较为详细地介绍了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纸的识图原理和方法。全书共五章,第一章介绍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基本知识;第二章介绍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施工图的识读,主要包括楼盖、屋盖和楼梯结构;第三章介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图的识读,主要包括框架梁、框架柱和框架节点;第四章介绍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和框架一剪力墙结构施工图的识读;第五章介绍钢筋混凝土基础施工图的识读,主要包括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以及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板基础和桩基础等;书后还附有实际工程的施工图纸。《快速识读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主要面向建筑施工技术人员和即将从事工程建设的相关人员,也可作为建筑企业施工人员的岗位培训0教材,还可作为土建类大中专院校学生的教学参考书。
-
建筑设计空间规划(美)马克·卡兰(Mark Karlen)著;隋荷译《建筑设计空间规划》紧随工业实践和新技术发展的变化脚步,提供了有效创建大空间和小空间设计规划方案所必须的所有工具。作者讲求循序渐进的空间规划方法,阐述了怎样使用矩阵和图表来使空间分析步骤视觉化,其中包括怎样使用气泡国和块状图来形成可行的组织形式。《建筑设计空间规划》内容全面,关注原有建筑结构,可以帮助读者发展应用技巧,并提供了在现今世界解决日新月异的各项问题的有用信息。《建筑设计空间规划》主要特点:·在规划过程中探讨使用CAO·多种有助于提高规划技巧的练习·能够体现现行ADA要求的绘图《建筑设计空间规划》覆盖了设计者在每个设计阶段应该关注的各个方面,例如建筑规范和环境控制,因此对于室内设计的学生、建筑师、设备管理和建造管理人员,以及这些领域内的相关人员来说都是一本有价值的参考工具书。
-
钢结构细部设计手册(英)阿伦·海沃德(Alan Hayward),(英)弗兰克·韦尔(Frank Weare),(英)A.C.奥克希尔(A.C.Oakhill)著;车轶译《钢结构细部设计手册(第2版)》贯彻了第一版的宗旨,它向钢结构设计者和细部设计人员介绍了关于完成一个完整、有效的结构设计的必要信息,使结构具有制造安装快捷、经济的特点,并在设计使用期内能够正常工作。例如,书中论述了重视调整偏差以避免不必要的现场调整的重要性。《钢结构细部设计手册(第2版)》增加了新的关于计算机辅助细部设计内容的章节。该章节介绍了促使计算机绘图系统取得可喜的成功背景。简单地解释了利用计算机进行钢结构细部设计的原理,并介绍了二维和三维图形系统的概念。
-
现代配筋砌体结构(美)塔利 著,周克荣 等译主要内容配筋砌体结构设计与施工既是一门艺术,又是一门科学。有史以来,砌体作为一种最古老的建筑材料已经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被利用。例如,古埃及的狮身人面像、古罗马剧场、帕特侬神殿、罗马的沟渠、中国的长城以及遍布世界的许多城堡、大教堂、神庙、清真寺、水坝和水库,它们都是砌体结构耐久性和美观的例证。砌体结构一直都用于各种各样的建筑,从多、高层建筑到低收入者的公寓大楼。本书主要是针对那些希望从事砌体结构规划、设计、建造或希望获得这方面知识的工程师、建筑师、建设者、砌体产品制造者以及学生。此书对工程专业人员来说是一本有用的参考书,对砌体结构设计与建造的学生来说是一本合适的教材。本书是作者40年专业和教学经验总结的结晶。其构思来源于1987年以来作者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为准备高年级和研究生课程的一系列教学笔记,当时作者正在开始教一门名为《砖木结构设计》的新课程,并且从此以后一直从事这项教学工作。这些教学笔记每三年周期性地随着《统一建筑规范》(UniformBuildingCode)的修订而不断地得到扩充和更新。在此我向无数被引用的作者和组织表示感谢。本书对粘土和混凝土砌体结构的理论和设计作了广泛的论述。每章开始是概述,接着就是关于用砌体作为结构材料的结构设计理论的一般的、而不是具体规范性的论述,在论述中补充了一些示例以说明有关原理的应用。由于工程实际要求结构根据规范来建造,而规范总是不断地在变化,因此,本书所提供的理论和例子都是参考美国使用的建筑规范。因为普遍应用的《统一建筑规范》(UBCl997)非常重视配筋砌体,所以本书详细参考了这一规范。本书用较大篇幅介绍了UBC规范给出的地震荷载和计算方法。然而,在文字和算例方面,也适当参考了《国际建筑规范))(International BuildingCode)(1BC 2000)和《砌体标准联合委员会(MasonryStand—ardsJointCommittee,缩写为MSJC)规范》(ACl 530—99/ASCE 5—99/TMS 402—99)。只要有可能,都将尽可能地参考这三部规范。同时,为了便于广大读者的使用,书中的公式也适当与所参·考的UBC,IBC,MSJC规范一致。 本书是为配筋砌体设计和施工的专业人员写作的,叙述上简单、实用、循序渐进,且该书的风格很适合作为在课堂中讲授砌体设计和施工的教材使用。从课程的实际情况出发,本书的第1,2,3章着重综合地论述砌体制品、建筑材料、建筑规范和ASTM标准。第4章(砌体梁的受弯分析和设计)、第5章(柱)、第6章(受轴向和平面外载荷作用的墙)、第7章(剪力墙)和第8章(挡土墙和地下墙)覆盖了设计理论,并附有规范的要求和详细的例子。通过综合介绍1997版UBC中的抗震设计条文,在第6,7章论述了地震和风载作用下的设计。每章中的例.题写得很全面,步骤详细,很容易理解,每一步都是从基本原理出发。配筋砌体由砌体块材、砌筑砂浆、配筋和灌筑砂浆四种不同的材料组成。砌体的强度靠熟练工人将这四种材料仔细地砌筑在一起而获得。因此,砌体工程的施工工艺和设计同样重要。第9章主要是全面论述砌体结构的各个不同方面,包括钢筋放置、灰缝、灌浆、养护、变形缝和防渗水。第10章通过许多砌体高层建筑来告诉读者砌体作为一种用途广的建筑材料的前景。接下来论述了砌体结构承载体系的设计和布置,而且给出了一个四层混凝土砌体剪力墙的例子。从第4到第8章覆盖了砌体结构构件的设计。.第10章给出了有关砌体结构术语的注释,以利读者快速查阅。本书附录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附录A给出了被本书所引用的20多个设计图表,把它们收集在一起以便参考。读者在设计和教学过程中,可以把本书当手册用。本书经常引用1997版UBC规范的第16章(结构设计要求)和第21章(砌体结构)。这两章分别在本书的附录B1和附录C中给出,以便参考。附录B2对2000版IBC规范与1999版ACI规范所规定的荷载组合作了全面讨论并给出了例子,在本书其他许多例子中也用到这些荷载组合。 相关丛书本书目录第一章概述第二章砌体块材及其应用第三章砌体结构的材料第四章受弯分析与设计第五章柱第六章轴向和横向荷载作用的墙体第七章剪力墙第八章挡土墙和地下墙第九章施工第十章砌体建筑的设计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