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
-
中国园林文化史王毅著这是一本篇幅不算太小、内容又很驳杂的书,但大致的意思却可以概括得很简单:第一,中国古代文化是个完整的体系,尽管人们撷取的往往只是其中的片玉、一枝,但它们原本无不是与昆山和邓林连在一起。比如书中提到的汉代不足方寸的肖形印、铺天盖地的画像砖、色调艳丽的唐三彩、洁如冰雪的唐代白瓷、晋人的“手谈”、宋人的“分茶”、古董书画、琴棋诗酒、原始宗教、先秦诸子、魏晋玄学、宋明理学……,按照旧日的常例,所有这些或必划入形而下的“器”,或唯归在形而上的“道”,但实际上,其间未必总是隔着重山远水,它们与园林也都不仅有着现象上的关联。第二,中国古典园林的面目受到中国古代社会形态的基本特点和历史进程的严格制约,哪怕是极微末的叠山理水技巧,或是一件淡淡的盆景、一曲短短的栏杆、一张小小的明式椅……,它们每一步的演变都无不可以在政治、哲学、艺术的众多领域,直至整个社会文化体系的发展和命运中看到必然的原因。如果对这两点的叙说难以差强人意,那么不论作者如何比前人更清晰地描绘出历代园林的形貌,本书都应该说是失败的;反之,若幸而能使读者透过园林的山池亭台看到它后面的深广背景,则书中固然处处难掩浅陋,但其尽管拙朴,却并不多见于世的方法就仍然值得尝试。作者简介:王毅,1954年生,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人员兼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文学遗产》编审,曾发表中国史学、文学、哲学民间宗教、古典园林、造型艺术、“文化大革命”研究等方面的著述多种。近年来主要从事对中国专制社会晚期形态的研究,有关撰述的内容包括:中国皇权社会的法律制度、法权关系、官吏行政体制、政治权力的结构及其法理、城市经济体制、赋税体制及其法理等一系列制度形态与宪政政体的根本分野。目录:第一编中国古典园林发展要略 第一章“上古园林”与先民的原始崇拜第一节灵台 第二节灵沼 第三节灵囿、苑林 第四节“上古园林”概貌及其意义和影响 第二章两周园林 第—节由娱神到娱人 第二节建筑美学中的天国与尘世 第三节山水之美与人格之美第三章秦汉园林 第一节统一大帝国的艺术象征 第二节秦汉时期的宇宙观与园林、建筑的艺术风格 第三节汉代艺术风格概说——笼盖宇宙的气魄和力量第四章魏晋南北朝园林 第一节 西汉宫苑的余绪——东汉至南北朝时期的皇家园林 第二节士人园林的勃兴 第五章隋、初盛唐园林第一节皇家园林第二节士人园林第三节初盛唐艺术及汉唐风貌同异概说 第六章中唐至两宋园林第一节“壶中天地”——中国古典园林在中唐以后的基本空间原则第二节中晚唐时期园林艺术技巧在“壶中”的全面发展第三节宋代园林的典型意义之一——“壶中”无比精美的景观体系 第七章明清园林第一节从“壶中天地”到“芥子纳须弥”第二节“九州清晏”——皇家宫苑的回光返照第三节明清园林艺术技巧——“芥子纳须弥”的种种手段第二编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的特点与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历史成因 第八章为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特点所决定的士大夫阶层与集权制度的关系 第九章士大夫出处仕隐的矛盾与隐逸文化的发展第一节矛盾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提出与两汉时期的酝酿第二节隐逸文化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由探索到全面发展的过程第三节仕隐出处间的平衡关系在初盛唐时的成熟及其对园林发展的影响 第四节“中隐”——中唐士人痛苦的再创造 第五节两宋土人对“中隐”的服膺和弘扬 第六节久已孕育的蜕变第十章园林——隐逸文化最基本的载体 第三编“天人之际”的宇宙观与中国古典园林的境界 第十一章“天人之际”成为中国古代哲学主题的原因第十二章中国古典园林的四重境界 第一节无限广大和涵蕴万物的宇宙模式 第二节无我之境——园林景观与宇宙的融合 第三节有我之境——审美者与园林、宇宙的融合第四节和谐而永恒的宇宙韵律 第四编土大夫人格的完善与中国古典园林所起的作用 第十三章中匡封建社会形态的特点与士大夫人格完善的意义第十四章中国古典园林对士大夫人格完善的作用 第五编中国士大夫的思维方式与中国古典园林的“写意”手法 第十五章“写意”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运用 第十六章中国士大夫思维方式的特点及其成因 第十七章“写意”在中国士大夫文化艺术中的普遍意义第六编中国古典美学中的“中和”原则与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景艺术 第十八章“中和”——中国古典美学方法论的基本原则及其正题和反题题 第十九章“中和”在古典园林艺术中的实现——建立丰富、和谐、完整的景观体系第一节中国古典园林景观要素的分类及其组合第二节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空间原则和手法第七编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高度自我完善及其对园林文化的影响 第二十章士大夫文化艺术体系在东晋的初步确立 第二十一章宋代园林的典型意义之二——“壶中”
-
万科的作品万科建筑研究中心“旨在推销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这是万科与其他房地产公司迥然不同的经营特点。万科开发房地产,不以赢利为唯一目标,也不只是单纯为客户提供居所,而是从满足现代人追求舒适,便利、完美的生活方式出发,自始至终为客户的各种合理需求而提供尽善尽美的服务,即便暂时牺牲部分经营利润也在的不惜……要有创造城市文化的责任感,对城市负责,对后代负责。”早在1992年,万科就提出这样的一个观点。十多年过去,万科以实证方式探寻城市和住区发展规律,把握城市空间结构,未来城市发展方向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努力认识住区开发与城市发展的互动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供需关系规律,在尊重自然、尊重文脉的原则上,主动创造住宅的产品形式,确立了自己的建筑观,并逐步走向以自己的住宅观为引导,而非纯粹以市场需求为引导——来进行住宅开发,以建造出适合人居环境的产品。二十年“成就生活梦想”,我们可以从《万科的主张》和《万科的作品》这两本书中,看到万科发展的一条主脉,看到一贯坚持的理想精神。
-
园林析亭卢仁编著现代中国景观规划设计既要继承中国传统园林的精髓,又要融合现代景观规划理念,这样才能使我国的景观设计有所创新,有所发展。才能让源远流长而不博大精深的中国古典园林艺术赋予新的内涵。针对园林设计人员在现代设计中对经典造园素材的需求,我社在1997年就开始了对各种设计素材的收集及组稿工作,形成了“现代园林设计丛书”系列选题。丛书中的每本书针对某一个园林设计要素,收集整理和其相关的各方面资料,内容全面而详细,特点鲜明,既有典型真实的摄影图片,也有珍贵的手绘墨线图,是作者多年心血的结晶,也是非常难得的设计资料集。亭的造型生动、轻巧、活泼、开朗,由于长期历史发展的结果,亭具有浓郁的传统文化色彩,亭的形象已深入人们心目之中,是人们所熟悉、所喜爱的。亭的类型丰富、多姿多千姿百态,亭亭玉立于各类类型园林景观添彩、为生活环境增趣。
-
房屋建筑图解(美)弗朗西斯D.K.程(Francis D.K.Ching),(美)卡桑德拉·阿当姆斯(Cassandra Adams)著;杨娜等译《房屋建筑图解(原著第3版)》内容广泛新疑,是针对房屋建筑本要素的经典图解指南。25年来,《房屋建筑图解》一书一直是介绍房屋建筑原则与方法的经典之作。现在,《房屋建筑图解》(原著第三版)已经修订完毕。该版主要突出建筑材料、建筑技术、规范要求等方面的最新成就。《房屋建筑图解(原著第3版)》包含1000多个图例,涵盖了从建筑选址到建筑构件、设备系统、装修事宜等设计过程中的每个关键步骤。为了方便读者使用《房屋建筑图解(原著第3版)》,每章的小标题按照CSI的总则编排。《房屋建筑图解(原著第3版)》的特色在于:将环保材料、房屋建筑策略、残疾人的特殊需求与所叙述其他内容一体化;同时《房屋建筑图解(原著第3版)》采用米制英制两种度量体系。《房屋建筑图解》(原著第三版)对房屋建筑的基本概念进行了系统而清晰的叙述,可以作为房屋建筑各个领域的专家和学生的参考用书,解决他们在房屋规划、设计、施工工程中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时可能碰到的问题。
-
小城镇时尚庭院住宅张惠芳,骆中钊,施金标主编衣食住行是人生的四大要素,住宅就必然成为一个人类关心的永恒主题。小城镇(包括农村)住宅是我国广大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编者将近几年来收集到的大量资料和研究成果,进行分析研究,选择了一些具有代表性地区的小城镇庭院设计方案180例,汇编成《小城镇时尚庭院住宅》(一)、(二)、(三),分为3册出版。这些方案,有独立式、并联式、联排式和可供组织院落式的庭院住宅方案。很多方案都着力于吸取传统民居前庭后院以及内庭的布局手法,使住宅平面各功能空间都能获得较好的自然采光和通风,改善了居住环境的质量,平面布局更加合理、更具居住气息。造型设计更加丰富、活泼和多样性。其中部分是已经建成并颇受群众欢迎的实例。
-
建筑写生教程孙家铨著《北京舞蹈学院舞蹈教材丛书:建筑写生教程》是美术设计系教师独立开发的教学项目,是舞台美术绘景专业和舞台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是该课程的专业教材。《北京舞蹈学院舞蹈教材丛书:建筑写生教程》的第一部分“建筑与舞台美术”重点阐述舞台美术工作学习建筑知识的目的和必要性,并提出要掌握的建筑知识;第二部分“建筑写生画举例”提出了对建筑写生的具体要求,并以35幅对景写生作品为例,介绍建筑写生的目的、过程和表现方法;第三部分作为“附”从舞台美术教育的需要出发,通过大量精美的图片和文字赏析介绍有关建筑学和建筑史的一般知识。
-
建筑效果图制作实例入门与提高刘旭编3ds max 6是目前计算机平台上广泛使用的优秀三维制作软件,其功能非常强大,再加上许多外挂插件的支持,使软件深受广大建筑设计和动画制作人员的欢迎。本书根据作者的实际经验,精心编写了若干实例,让各位跟随我们一步一步的学习和操作,完成每一个练习和精美的制作。在逐步的练习中使你深入地领会和掌握每一个技巧。本书内容通俗易懂,对操作步骤都详细说明,并配有适当的图形,以帮助读者理解和掌握。本书还配有一张光盘,包含了书中介绍的所有实例场景文件和经过Photoshop 8处理的最终PSD文件。相信书中介绍的很多知识会对您创作效果图有所帮助。本书适合于用计算机从事建筑及建筑动画设计的专业人士,可作为学习参考,也可作为广大三维设计爱好者的入门教材。
-
园冶注释(明)计成著;陈植注释《园冶注释》在中国古代造园史上有着极为崇高的地位,该书共分三卷,第一卷分相地、立基、室宇、装折四篇;第二卷全志栏杆;第三卷分门窗、墙垣、铺地、掇山、选石、借景六篇。其中铺地、掇山、选石、借景四篇,为我国造园艺术之精华,并附图二百三十五幅。系统地阐述了建筑文化与造园艺术的有机关系,立论清楚,逻辑合理。此书除有珍贵的文献价值外,更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对于今天的园林设计者来说,具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
渝东南土家族民居孙雁等主编《渝东南土家族民居》内容由作者历经两年,经过艰苦、深入的调研,收集整理而成,适合于读者解读工家族民居建筑,了解土家族文化。隶属于重庆市的黔江区和石柱、彭水、酉阳、秀山四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居住着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民族:土家族,其先民可以追溯到殷周时代的巴人。《渝东南土家族民居》以大量详实、生动的照片和钢笔素描,向读者展示了土家族独特的木构建筑风格及民族文化。那风味独特的摆手堂、吊脚楼、火铺房,以及精美的牛角挑、雕花木作等,一直吸引着人们去探索、了解这个民族的智慧和文化。
-
中国景观史吴必虎,刘筱娟著《中国景观史》是将在华文化作为一种区域现象加以考察,从时间演变和空间分异角度阐述中华文明的基本特征。无论何种文化,其时间传承和空间扩散无不与区域紧密联系。因此从景光角度,亦即从地理现象角度对中华文化进行一番检讨,是十分必要的。因为讨论的角度不同于其他文化分析,这里首先对本书将要涉入的“中华”、“文化”、“文化景观”等基本概念略加界定。作者简介:吴必虎,江苏阜宁人,1962年生,1980年入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先后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98年,北京大学地理学(区域旅游规划)博士后出站。现任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普渡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系访问教授;世界旅游组织、世界银行旅游规划咨询专家。出版《区域旅游规划原里》、《地方旅游开发与管理》等专著8部,发表论文近百篇。目录:绪言第一章 景观机制 第一节 特征透视一、 历史特征二、 地域特征 第二节 生态机制一、 文化生态二、 生态制约 第三节 人口迁移一、 迁移的障碍二、 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三、 人口重心南移 第四节 文化扩散一、 扩散二、 辐射 第五节 分化与整合一、“一点四方”:民族文化结构的模式二、文化整合:汉文化之多民族化三、文化整合:胡文化之汉化四、文化整合:中国文化对外来文化之吸收第二章 景观过程 第一节 定居前时代一、 早期和中期二、 晚期 第二节 定居时代一、 黄河流域二、 长江流域 第三节 多核时代一、 中国文化核心区之形成二、 文化核心区之一:黄河流域三、 文化核心区之二:长江流域 第四节 中原时代一、 文化源地二、 势能扩散 第五节 江南时代一、 文化中心南移二、 人才渊薮第三章 环境背景 第一节 地缘舞台一、 地理屏障二、 文化腹地 第二节 气候与文明一、 季风文化二、 气候与土地生产率三、 气候与农业类型四、 气候区与人口分析 第三节 地貌与文化一、 流域与水的文化二、 平原文化三、 山地文化四、 岛屿文化 第四节 文化景观对自然环境之响应一、 语言文字二、 神话和命相三、 学术文化第四章 聚落景观 第一节 演化过程一、 聚落的产生二、 聚落的扩展三、 聚落风水 第二节 农村聚落一、 个体类型二、 聚落群类型三、 农村聚落体系四、 中国农村聚落区 第三节 城市一、 城的分布二、 城的布局三、 城的防御功能四、 城市的近代化五、 现代城市的景观第六章 产业景观 第一节 中国农业文明 第二节 农业景观 第三节 工商业景观第六章 公共事业景观 第一节 政治和经济边界 第二节 水利工程 第三节 水陆交通景观 第四节 旅游名胜景观第七章 民谷景观 第一节 特征 第二节 生·婚·死 第三节 节庆活动 第四节 纪念与纪念物第八章 语言文学景观第九章 宗教景观第十章 中华文化景观区划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