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
-
自然语境下的寒地建筑苑雪飞 著本书通过追溯古典哲学理论、有机建筑理论、共生思想理论来阐述影响建筑与自然关系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归纳分析影响寒地建筑形式的重要自然语境要素,即地貌语境、气候语境、场景语境。结合三大自然语境要素提出寒地建筑的设计方法、设计原则,并举例了中外大量优秀寒地建筑,分析其设计理念、功能实现的技术手法,特别提出了大量高科技绿色建筑的实现手法。本书力图为我国的寒地建筑创作引导方向并提供参考,推动建筑行业的良性发展。
-
城郊景观评价与设计研究张园园,宋立民 著景观评价是指综合运用生态学、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交叉学科的研究成果,对景观进行调查、分析与评价。本著作立足中国国情与资源发展,将中国特色的风景美学“偏好”与独特环境观纳入评价指标中,在充分借鉴各国景观评价方法与经验,力图在国家环境评价体系中建立可操作的景观评价机制,强化“生态为先、保护特色”原则,在实践中逐步完善中国特色景观评价方法与体系,为中国新时期建设中的“美丽中国”愿景提供有力支持与保障。本著作包括以下内容:第一,运用多学科交叉方法,确立人与景观的量化关系。第二,植根于中国特色景观文化历史中,构建本土景观资源审美机制。第三,构建具有可操作性的景观综合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第四,通过建立中国特色景观评价体系,推动中国环境法规及景观政策的发展。
-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与应用刘云凤 著植物景观设计是现代园林规划设计的主体部分,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书主要从植物设计理论、方法、案例三个方面系统讲解植物设计。其中,理论部分从自然界中的植物观赏群落、生态因素、植物个体观赏性等方面介绍了植物设计的基础;方法部分重点讲解植物设计中的表达方式,以及不同植物组合的设计模型、植物设计的流程等;案例部分选取典型的场地进行设计分析、对植物设计的完整文本示范讲解,有利于读者全面掌握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理论体系和设计方法。 本书每章节后设计有针对性的作业练习,方便学生及教师总结、复习,并在每章后留有二维码留言入口,方便读者交流。全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有很好的参考价值,适合作为高等院校教材使用,也适合相关专业的学生、教师、园林景观设计师、环境设计师和研究人员参考借鉴。
-
厂城共生孙淼a 著本稿包括长三角地区城中厂社区化更新的6部分内容:1. 城中厂的内涵和研究回顾;2. 城中厂及其社区化更新的历史脉络;3. 城中厂的特征和类型;4. 社区化更新的可行性研究;5.社区化更新的实证研究;6. 城中厂社区化更新的设计策略。本稿研究长三角地区七座城市的城中厂社区化更新,力求在三个方面展开创新。一是视角上,有别于近年来关注度较高的“园区化”更新,选择“社区化”更新作为研究聚焦点,强调城中厂更新的“日常性”和“普适性”。二是对象上,突出城中厂的存量资源定位。有别于当下对于工业“遗产”的热衷,视所有工业历史地段均为“城中厂”,视遗产属性为五大属性之一,强调更为均衡的系统性价值。三是同优选理论相接轨。西方语境下,绝大多数工业遗产是需要适应性再利用,而非修缮保护,其中如何催化周边城区转型更新成为其重要使命。本研究建立“厂-城”理论模型,试图从城市更新的维度去研究工业遗产的活化。本稿以笔者实地走访长三角地区316处城中厂、30处社区化更新案例、3个实践为基础,适合工业遗产更新研究相关学者、规划和建筑师、以及政府官员阅读,部分成果发表在城市规划学刊、建筑学报等期刊上。
-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绿色校园概念设计大赛获奖作品集费莹,赵秀玲 编本书为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绿色校园概念设计大赛获奖作品。“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绿色校园概念设计大赛”由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简称中国绿色建筑委员会)绿色校园学组主办,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学院承办,竞赛主题为“老校园+新活力”。获奖作品涵盖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专业方向,基于“以人为本”的可持续绿色校园发展理念,展现校园建筑与环境中具有可持续意义的绿色改造和创新策略,促进实现老校园的可持续发展,赋予老校园新的活力。
-
集体记忆与新精神谭刚毅,贾艳飞,董哲 编《集体记忆与新精神/中国建筑口述史文库》为《中国建筑口述史文库》第五辑,以“集体记忆与新精神”为题,以第1视角的访谈与论述,将日渐尘封之过往,生动地铺陈到读者眼前。18家高校与研究机构、51位学者、31位受访者,共同记录下丰富内容:非常早的人民公社规划、黑龙江富拉尔基规划的参与者和银川首批建设师,展现了当代城乡规划实践:著名建筑师龙炳颐先生、建筑教育家罗小未先生、风景园林学科专家黄树业先生的访谈,许纪蔚先生留苏、荆其敏先生访问欧美的经历,揭示中国建筑教育发展与国际交流的历程:王渺影、陆文礼、杨孝军、萧文思、王吉中等匠师展现了华中、晋陕、马来西亚槟城,以及侗族独特的建筑技艺:还有传统聚落、蒲圻纺织总厂三线建设的集体访谈与研究。除扎实的深度访谈外,编者亦兼顾到口述史工作方法的归纳总结,力求进一步推动中国建筑口述史工作。
-
宜居城市广场群时空分布特征研究高家骥 著,任文东 编《宜居城市广场群时空分布特征研究》基于人居环境视角,对大连的城市广场分类、城市广场的发展历程和空间格局的演变、城市广场空间格局形成与演变的驱动机理以及城市广场规划发展的思考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以遥感影像、调查问卷、空间统计及社会经济等数据为基础,构建自然、人类、社会、居住、支撑系统中与人居环境相关的广场评价指标,并探索其时空分异特征及驱动机理。该书以中国广场型城市——大连市48个广场为研究对象,采用科学研究方法,得出一定建设性结论。《宜居城市广场群时空分布特征研究》研究深入,内容翔实,研究方法科学有效,可作为设计学专业师生及相关设计者的参考用书。
-
保定乡土建筑文化研究陈志菲 著暂缺简介...
-
杭州特色小镇公共空间活力研究吴晓华本书研究的主体部分为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和应用研究。定性研究为理论基础,即本书前两章,是对特色小镇公共空间活力特征、影响机制、活力评价及活力优化提升的相关理论、相关分类、相关方法的梳理过程;定量研究为影响机制和评价体系的建立部分,即本书第3章、第4章和第5章,是对特色小镇公共空间影响机制及活力评价而完成现场调研、活力特征数据分析、影响机制模型建立和指标体系形成过程;应用研究是活力影响机制与活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即本书第6章和第7章,对特色小镇公共空间活力评价体系进行了检验,并根据影响机制和评价结果提出了优化提升策略。
-
城市要素 打造有温度有品质的公共空间陈跃中 著随着城市建设实践的总结与发展,景观规划设计从小区走向街区,政府和公众认识到高品质的城市公共空间对于城市特色的营造与形象的提升的重要性。优质的城市公共空间,尤其是地标性城市公共空间成为城市之中具特色和活力所在,诠释着当代人对于城市空间的功能需求与审美需求,逐渐成为城市生活中为重要的一项内容。当前的设计水平和标准还远远不能达到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明建设需求。 十几年前易兰创始人陈跃中先生率先提出“大景观”设计理念,善于运用用当代的设计语言演绎地域文化,追求具有鲜明时代特征与地域特色的精神表述。这些年的实践,作品分布在世界各地。在旅游度假、城市市政、高端住宅、商务总部、公共空间等方面积累了大量设计实践。探索在“大景观”宏观视角下的场地设计与城市活力公共空间塑造,并建成许多优秀公共空间设计作品。 本书从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现状入手梳理公共空间设计需要重点关注的五要素,以可持续性、可达性、公共性、兼容性、识别性几个方面为脉络,梳理易兰规划设计院近年来主要公共空间设计作品,详细揭示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的时代要求与设计手法。并展望未来城市的景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