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
-
建筑热工学仿真计算麦贤敏,王晓亮,吴毅 著国家双碳战略背景下,建筑热工环境数值仿真对建筑低碳的意义日趋凸显。其中,PHOENICS作为一款功能强大的计算流体动力学(简称CFD)仿真软件,广泛应用于建筑热传递、建筑自然或机械通风、城市风环境和热环境等领域。本书基于PHOENICS 2020版本编写,共分为7章,主要从CFD基础知识、PHOENICS软件基本操作和建筑热工学案例仿真三部分出发,深入浅出地介绍CFD技术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详细阐述PHOENICS软件分析思路及软件操作过程,并以建筑热工学所涉及的建筑导热、对流和辐射传热,建筑室内或室外空气流动与传热等热工环境问题为对象进行专门的案例仿真计算,使读者快速、熟练、深入地掌握PHOENICS仿真分析方法。本书内容丰富、结构严谨、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既可供高等院校建筑类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使用,也可供建筑行业的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
中小学校建筑的结构设计与空间形态郭屹民,李萌,朱梦然 著国内对文化教育产业需求的逐步提高,中小学的教学模式与环境不断升级与变化,使得中小学建筑设计的实践与研究成为教育建筑的一大内容。本书针对中小学校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的融合,在大量案例分析的基础上,以建筑构成学的思考方式,将中小学建筑细分为多个空间类型,如走廊、传统教学空间、楼梯间、卫生间等。以图解的论述方式探讨局部空间与整体的关系及不同的构成模式,同时佐以案例分析。并搭配介绍相对应的结构抗震技术,以结构原型、受力分析等读者更易理解的角度进行论述,使其能更好理解建筑与结构融合的原因与方式。
-
建筑外墙郑子方 编建筑设计所涉及的内容非常丰富,作为“建筑设计要素丛书”之一,如果把建筑要素主要分为“虚”“实”两大类,建筑外墙应属于建筑设计中的实体要素。从综合性和复杂性而言,无论艺术、人文、历史、美学、科学、技艺等都和建筑外墙的设计有直接关系。本书内容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建筑外墙设计系统,主要内容在分析归纳的基础上,通过简明的分析图对典型案例进行阐述,为读者提供一个相对清晰完整的框架。 本书从建筑设计角度出发,从结构对外墙的影响、材料的属性特征、视觉形态构成设计等方面,对一些基本规律进行分析阐述,从物质形态到艺术构成,循序渐进,易于掌握,对广大设计人员在建筑创作中拓展思路大有裨益。 本书可以作为高校建筑学及相关专业学生的参考教材或工具手册,也可以供建筑师等设计人员参考使用。本书的编写工作在中国建筑出版传媒有限公司(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得以完成,在此向出版社有关领导和编辑,向郑州大学建筑学院顾馥保、郑东军老师及参与编写的每一位成员致以衷心的感谢。
-
多功能小型文化服务综合体设计卢向东,张三明,许懋彦,王婉琳,揭小凤 ... 著全书共7章,结合农村文化设施的建设,分别阐述基层文化服务需求及文化设施建设现状,多功能小型文化服务综合体的公共性、集约性、通用性、可变性,空间划分的算法研究,以及建筑实践。
-
第三卫生间空间设计刘波 著第三卫生间也可称为家庭卫生间,是在公共厕所中专门设置的、为行为障碍者或协助行动不能自理的亲人(尤其是异性)使用的卫生间。根据原国家旅游局(现国家文化和旅游部)2016年12月发出《关于加快推进第三卫生间(家庭卫生间)建设的通知》主要是解决不同性别的家庭成员共同外出,其中一人的行动无法自理,上厕所不便的问题。例如女儿协助年迈的老父亲、儿子协助腿脚不便的老母亲、母亲协助男童、父亲协助女童、夫妻间有残疾人需协助等。近些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对户外公共设施的需求正不断多样化、细致化。但当前公共厕所大多都缺乏第三卫生间设置、少数有第三卫生间的又不够完善,所以开展第三卫生间空间设计研究就是为了顺应时代发展,解决人们更人性化、多样化、细致化的生活需求,为城市环境卫生建设提供有效的借鉴。目前国内第三卫生间的概念刚提出还没多久,第三卫生间的图书、论文、作品都较少,但新闻报道较多,社会关注度持续增高,很多城市都纷纷开始设置第三卫生间,但遇到的种种不良问题,使之很难适应当前社会快速发展需求。本书作者研究城市公共厕所设计多年,发表设计论文15余篇、设计作品获奖15余件、主持教育部项目1项、教育厅项目3项。此次书籍撰写将以此为基础,把国内近些年研究的第三卫生间成果进行系统总结,并结合国外优选国家的实地走访体验,深入分析、探讨改善第三卫生间的相关设计元素,研究厕所文化的未来发展趋势,展示相关城市公共卫生设备科研成果,推动第三卫生间设计方法向前发展,并最终能有效的服务社会大众。同时本次将把一个第三卫生间实际项目,由设计、建造、完工、投入使用的全部过程按步骤展示出来,方便读者大众学习借鉴。
-
站城融合桂汪洋 著针对我国高铁客站与城市发展关联的内洽性不够的问题,本书以大型铁路客站与城市空间的协同发展作为研究重点,集聚整体性思维、系统论理论、交通引导城市发展理论等作为理论基础,采用多尺度多视角的联动研究方法,构建大型铁路客站站域空间整体性发展的理论架构,对大型铁路客站站域空间与城市空间演化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提出相应的发展途径和策略,以期从站城融合的整体性视角促进客站与城市整体协同、健康、可持续发展。
-
景观快题设计表现方法与案例评析高杰本书结合作者多年从事设计工作的经验及手绘教学经历,探索出简洁易懂的学习方法。本书共分为12章,具体包括:第1章,景观手绘快速表现基础;第2章,手绘线条讲解;第3章,景观单体线稿表现;第4章,景观平面图线稿表现;第5章,景观立面图、剖面图手绘表现;第6章,景观空间透视图线稿表现;第7章,马克笔及彩铅着色详解;第8章,景观单体着色表现;第9章,平面图、立面图着色表现;第10章,景观空间效果图着色表现;第11章,景观设计考研真题模拟训练;第12章,优秀快题赏析与临摹。本书配套电子资源,在重要章节,可通过扫描当页二维码观看配套手绘视频。文中标注特殊符号的内容,可扫描封面勒口处二维码获取高清线稿素材。
-
中国国家公园和保护区体系理论与实践研究杨锐 著中国自然文化遗产资源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中华大地王冠上的明珠,是中华文明的历史见证,是我们从祖先手中继承下来,还要真实完整地传承给子孙万代的“不可替代”的国家财产。但在社会经济转型期,这些珍贵资源却面临众多威胁和挑战,处在被损害和蚕食的边缘。论文以世界保护联盟(IUCN)“国家公园和保护区体系”的概念为研究平台,采用理论与实践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多学科融贯等方法,对建立完善中国国家公园和保护区体系的理论进行了研究,并分别在区域层次和示范点层次进行了实践探索。
-
研选-整合机制下地域适宜性绿色建筑设计导控体系构建王焯瑶作为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项目的研究内容之一,本书选取设计导控为视角,研究地域适宜性的导控策略与方法,通过“实践问题—认知框架—建构路径—实证研究”四个方面形成逐层推进的技术路线展开研究:首先,通过对当前绿色建筑设计实践的现状进行解析,明确了绿色建筑设计导控的需求与价值;第二,解析绿色建筑设计导控的核心概念、导控运作的内在机理与导控信息的流动过程,建立绿色建筑设计导控的认知框架,完成了由问题到方法的认知与应对;第三,提出地域适宜性绿色建筑设计导控体系的原则与策略,并明确了目标设定、要素选取、成果表达和程序架构四个方面的绿色建筑设计导控体系的生成路径;最后,基于“研选-整合”机制,进行导控要素与整体框架的推演,完成了《浙江省小城镇绿色建筑设计导则》的体系建构与内容编制,以期研究成果为小城镇的绿色建筑营建提供参考与借鉴。
-
河阳乡村辞典卓旻所谓的河阳乡村辞典,是找到那些因时代的侵蚀而解体的空间和符号的碎片,将它们看作是辞典里的一个个词条来进行释义并探讨这些词条的心灵意向和原始潜能。这当然不是一本传统意义上的辞典,在这些乡村词条的释义过程中,摄影、文本、速写——这些不同的书写方式形成一种新的各类文本自由对话的互文语境,以避免历史意义被固定在能指之中而被定格为某种陈词滥调。每一个词条作为符号而言都不是固定的,而是有待于被使用者重新书写来生成新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