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
-
海岸空间杨波 著本书是作者多年学术研究和设计实践的总结,在海岸工程、环境生态和城市规划、景观设计领域具有交叉学科的创新性。在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海岸工程及生态修复领域具有重要的引领性和学术价值,对于海洋生态文明理念下的海岸的空间开发转型具有重要意义。一、总结了海岸空间利用的国际经验,对“陆海统筹”规划的经验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探索。二、总结了海岸空间自然环境条件和原理、地理地貌特征,与设计相关的术语及基本概念;论述了海岸景观的海岸动力条件,海岸和近海人工构筑物的基本类型,以及海岸景观的生态化;从规划和景观设计的需求角度,综合海洋环境资料收集、分析、调查,海岸动力研究和试验的技术方法,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的基本原理和运用。三、对海岸滨海基础设施、海岸旅游景观规划设计、海岸生态修复和景观设计、港口更新规划、海岸土壤改良和植栽等分类论述,结合案例进行了系统分析。四、作者近年在“海岸新遗产保护”,以及“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导向的海岸生态修复和景观的理论和设计探索。
-
存量更新与乡土传承郭海鞍 著本书以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在城乡存量更新中部分实践和研究工作为基础,论述在城市更新建设中应当尽可能地立足存量、保护和利用更多有乡土特色的既有建筑,并提出“谨小慎微”的四字更新原则。全文以中国人的建筑文化背景破题,论证了农耕文明与中国建筑的乡土性、代居伦理与营建的自然观,然后从“功能策划、安全加固、品质提升、运营维护”四个维度总结了实际更新过程中遇到的难点、痛点及解决策略,最后从经济、技术角度加以概括总结,并介绍了近几年在轻建筑、轻介入改造方面进行的实验与探索。
-
最后一公里 城市更新查君 等 著本书探讨在存量规划城市更新的城市发展阶段,在“两城理论”的指导思想下,以及“以人为核、步行优先”的规划原则下,如何从人的角度出发,以步行空间和步行活动为,开展轨交站点周边“最后一公里”的城市更新。 在存量规划和城市更新的双重要求下,上海逐步重视并转向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而轨交站点周边地区的多样、集约、可持续的发展,更是将有力支持轨交枢纽站点的效能最da化,积聚人口,提高服务类型和质量,营造更具有包容度的城市节点。 步行系统具有多重重要意义,健康城市要求下需要步行空间的主动式干预,城市绿色可持续发展亟需步行系统的有力支撑,“以人为本”理念下步行空间的回归以对抗城市空间大量被车行所占据;同时,随着城市迈入存量规划紧凑发展的TOD开发模式中,轨交站点周边步行系统的完善更是对公共交通系统发挥最da效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因此,以步行为导向,以规划设计步行系统及空间为切入点,开展轨交站点周边的城市更新,切实从人的角度全面构建新型城市更新方法,是本书主要目标和骨架。
-
图解世界大师住宅建筑[日] 中山繁信,[日] 松下希和,[日] 伊藤茉莉子,[日] 斋藤玲香 著,许姝 译本书介绍了60多座世界著ming的住宅建筑,包括31座掀起世界变革的住宅建筑、15座日本经典住宅,以及9种扎根当地环境的住宅,卷末集锦则介绍了日本建筑发展历程中11种建筑的由来。此外,本书的建筑家专栏收录了22位建筑大师的简要介绍。书中先对住宅进行总体介绍,然后分别就其具体的设计精彩之处进行解析,还搭配了平面图,分析住宅内部格局的布置,以供读者参考。本书图片采用手绘形式,图文精美,文字精炼,可阅读性较强。通过图文对照,读者不但可以看得见此住宅的内外设计,还可以感受到居住在其中的人文生活。
-
建筑师的乡村设计郦文曦 编《建筑师的乡村设计:乡村自建别墅住宅》分为两个主要部分:首部分是设计引言,讲述了乡村别墅住宅的选址及场地分析、报建、常见别墅建筑风格、抗震与防火设计、庭院设计、施工要点等内容;第二部分是近年来一些较为典型的案例分析,介绍了建筑的空间组织、材料运用,包含实景照片、设计图纸、文字描述等,在分析设计手法的同时,也剖析了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及解决措施。《建筑师的乡村设计:乡村自建别墅住宅》适合建筑设计师、建筑相关专业院校师生、农村自建别墅房主阅读。《建筑师的乡村设计:乡村自建别墅住宅》围绕乡村建筑改造和乡村振兴话题,以建筑理论结合乡村建筑改造案例的形式向读者展现了近几年乡村发展的状态。其中,理论部分向读者阐释了乡村振兴的大背景、建筑改造的原则和形式,以及建筑改造的意义。案例部分则包括商业类型的建筑改造以及丰富村民日常活动的公共性建筑改造,全面展示了建筑改造前后的实景图对比、配套图纸以及详细的文字论述,可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建筑师的乡村设计:乡村自建别墅住宅》分为两个主要部分:首部分是设计引言,讲述了乡村别墅住宅的选址及场地分析、报建、常见别墅建筑风格、抗震与防火设计、庭院设计、施工要点等内容;第二部分是近年来一些较为典型的案例分析,介绍了建筑的空间组织、材料运用,包含实景照片、设计图纸、文字描述等,在分析设计手法的同时,也剖析了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及解决措施。《建筑师的乡村设计:乡村自建别墅住宅》适合建筑设计师、建筑相关专业院校师生、农村自建别墅房主阅读。
-
人民防空工程建筑设计百问百答暂缺作者本书是《人民防空工程建筑设计百问百答》分册,主要按如下7个方面对本专业问题进行分类:基本概念与防护原理,出入口设计,通风口设计,主体建筑设计,防化设计,其他设计和人防工程定额与造价等。本书主要按现行《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人民防空工程防化设计规范》《人民防空医疗救护工程设计标准》等标准规范,结合工程实际和基础理论对设计问题进行了解答。
-
数字乡村李颖悟 著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新征程中,“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引领区”建设是一个重要方面。按照“发展-治理-法治”的演进逻辑,以一体化的视角,《数字乡村》从梳理分析信息技术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关系入手,阐述信息技术推动乡村振兴的机理,结合具体的案例,从农村电商、乡村治理数字化、数字农业、智慧绿色乡村、乡村公共服务数字化、网络扶贫等方面,阐述在各个领域如何建设数字乡村。同时也介绍了数字乡村发展的经验,总结出不同的发展模式及与农业农村现状的对应关系。之后,分析当前我国数字乡村建设中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相关建议。《数字乡村》适合参与数字乡村建设的管理者以及对信息化促进乡村振兴战略感兴趣的高校学生和科研院所研究人员参考阅读。
-
公共健康导向下的美丽乡村空间营造张萍,付而康,许桐浩 著,张萍,付而康,许桐浩 编本书聚焦“健康福祉的美丽乡村建设”,以健康为导向,围绕生产美、生态美、生活美,重新定义了三生空间,并详细阐述了三生空间的营造策略,即物质空间的优化,所承载功能体系的健全,促进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三者互利共赢,符合自然、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等策略。对应于每一空间详细介绍了作者团队主持完成的各项生产型项目、生态型项目和生活型项目, 希望通过典型个案研究将美丽乡村建设纳入乡村振兴战略中去,纳入健康中国的建设中去,构建具有宏观普适性的关注人民健康福祉的美丽乡村建设实践的理论和实战体系。
-
从图解到影像俞传飞 著长久以来,建筑空间及其设计表达的研究与应用,曾囿于传统建筑图绘和效果图制作的简单数字化升级,或集中于具体绘图建模渲染软硬件的介绍和技法应用;而设计表现的相关教学与研究也亟待摆脱传统的经验式和技法类教授研讨,与数字技术媒介影响下的新观念新方法相结合,走向系统化、综合性的研究和应用。有鉴于此,本书针对当代建筑设计及其成果表达中的两个代表性数字技术应用表征——图解和影像,探讨日渐成熟的数字技术媒介在建筑概念生成、设计过程表达,乃至最终成果表现中的综合应用,试图为与建筑设计有机结合的多层次、多角度、系统化的设计表达提供有益的探索和思考。针对数字化技术在当代建筑空间的设计及其表现方面的综合应用,本书拟分为“数字化图解”与“影像分析表达”两大部分,结合当前方兴未艾的参数化建模、建筑生成运算、数据视觉化和信息图形,以及多媒体影像、实时交互渲染引擎等相关数字化新技术与新方法,利用笔者近十年来积累的相关研究与设计成果和素材,从图解和影像这两个不同层次和角度,解析当前数字技术背景下建筑空间的数字化图解与影像分析表达方面的典型分析方法与表达过程,具体包括数字化设计图解的信息、内容及方法,以及空间影像分析表达的工具、特征及方法;借此研究数字化建筑设计的概念生成和成果表现对当代建筑空间的影响及其变化趋势。
-
数字形态设计研究曾绍庭 著本书的研究对象为“数字形态”,其可以按照设计形态学中关于形态的定义分为三类:(1)基于“本体论”属性的“数字自然形态”;(2)基于“认识论”属性的“数字人工形态”;(3)基于“本体论+认识论”属性的“数字智慧形态”。 本书所基于的数字设计研究方法为“设计空间”,它是将实际的设计问题转化为数字镜像空间的优化设计方法。“设计空间”的两个核心研究问题是“探索”与“优化”,即运用“设计空间探索”在设计空间中产生大量的设计方案,进而再通过“设计空间优化”对设计空间中的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及定量评价,以选出最佳设计。 将“设计空间”方法应用于“数字形态”的三个不同的形态类别,得到三类不同属性的设计空间:(1)基于数字自然形态的“生成”式设计空间。其在“探索”阶段强调以“设计变量”为核心的研究方法,在“优化”阶段适用于“功能、性能”优化问题;(2)基于数字人工形态的“计算”式设计空间。其在“探索”阶段强调以“规则系统”为核心的研究方法,在“优化”阶段适用于“视觉、美学”问题的优化;(3)基于数字智慧形态的“生成+计算”式设计空间。其在“探索”阶段强调“人机协同”的设计创新方法,在“优化”阶段侧重于“主观决策与评价”问题的研究。 基于上述理论建构与方法提炼,本书以“通过设计做研究”的方式,探索人机协同设计的创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