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史
-
北京李华东等北京城有文字可考的历史长达三千余年,数千年的文明积累,给北京城留下了不可计数的文化瑰宝。本书尽可能地事囊括了有代表性的、重要的建筑物,而对近现代、现代和当代的建筑进行选择时,更多地考虑了选择对象在建筑发展史或艺术上的地位或它在城市中的作用。
-
中国建筑艺术图集梁思成主编;刘致平编纂当时的匠师们,每人在那不可避免的环境响中工作,犹如大海扁舟,随风飘荡,他们在文化的大海里飘到何经何纬,是他们自己所绝对不知道的,在那时期之中,只有时代的影响,驱使着匠师们去做那时代形成的样式;不似现代的建筑师们,自觉的要把所谓自己的个性,影响到建筑物上去。
-
河南古代建筑史邬学德,刘炎主编《河南古代建筑史》采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阐述,既有综合评述,又选用了233项古建筑及遗址的实录进行具体介绍,使读者通览全书后,既可全面了解河南古代建筑及各历史时期建筑的发展历程与特征,又能通地实录了解不同类型、不同时期建筑的造型、布局、用材与构造技术,加深对河南古代建筑的印象与认识。
-
外滩的历史和建筑薛理勇著“外滩”地名的由来黄浦江是流经上海市区最大的河流,她发源于淀山湖(今属上海市青浦区),由东南至闵行附近沿正东,于原陆家浜口(今南浦大桥附近)北折,从吴淞口注入长江。黄浦江以进入市区段的江面最宽,约为800米。由于黄浦江通江接海,受到潮汐影响,平均每天两次有明显的涨潮和退潮现象,一天内的水位落差可达4米以上,如遇天文大潮,水位落差就更大了。在一百五十年前,上海仅是江南沿海的一个中等县城,航运事业很不发达,人们没必要,也没能力在沿江修筑堤岸,所以除东门黄浦江岸外大部分江岸是一片自然滩地,退潮时,江水聚滞在河床中心,露出一大片滩地,涨潮时,江水又没过河滩。黄浦江是上海的主要河道,由于江宽水急,逆水而行的船只就须拉纤行走。几百年来,纤夫的足迹就在黄浦江滩踩出一条曲折多弯的小道,人们称之“纤道”,这纤道就是外滩最早的路了。在上海的地名习惯用词中,一般把河流的上游叫作“里”,河流的下游叫作“外”,如今天上海人习惯把虹口港上的汉阳路桥叫作“里虹桥”,把长治路桥叫作“中虹桥”,把大名路桥叫作“外虹桥”,就是根据桥所在河流的位置来取名的。同样,今苏州河入黄浦江口的第一座桥叫作“外白渡桥”,依次向里的桥也俗称“里白渡桥”(今乍浦路桥)、三白渡桥(今四川路桥)。如以县城为依据时,距城近的地方称为“里”,距城远的地方称为“外”,今南市区的“里咸瓜街”和“外咸瓜街”;“里仓桥”和“外仓桥”等就是以此得名的。进入上海县城附近的黄浦江在陆家浜出口处形成一个急弯,于是上海人就以陆家浜为界,其上游称为“里黄浦”,下游称为“外黄浦”。里黄浦的河滩叫作“里黄浦滩”,又称“里滩”,外黄浦的滩地就叫作“外黄浦滩”,又称“黄浦滩”或“外滩”。根据上述,“外滩”应该指从陆家浜至苏州河的黄浦滩地,这原来是不错的。清康熙二十二年,清军收复了台湾,郑成功之孙郑克填投降,标志着沿海反清武装全部肃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雄才大略的康熙皇帝颁布了《弛海禁令》,即放松和放宽了从明初开始实行的禁止近海航运和贸易的“海禁”政策,中国近海航运和贸易又开始活跃起来了。位于中国南北海岸线中点的上海,是长江的出海口,又背倚中国最富庶的杭嘉湖平原,很快成为中国沿海的重要港口,与上海县城小东门、大东门、小南门相近的黄浦江滩相继建起了码头、堆栈、商行,从而促进了上海的城市经济和建设的发展。大概在康熙四十年后,从陆家浜到方浜(今方浜路)的黄浦江滩地逐渐消失在不断兴建的各种建筑中,从此,“外滩”的实际区域就是今方浜路到苏州河边的黄浦江岸。鸦片战争和上海开埠1840年,英国政府以中国阻碍贸易为由,悍然挑起侵华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由于林则徐对英军可能发动战争早有所备,英军对广州的进攻屡屡告败。英军知道,从广州进攻中国的战略难以取胜,遂决定沿海北上,从其他地方登陆。1841年8月26日,英军攻占厦门,10月,又相继攻占浙江的定海、镇海、宁波等沿海城市。1842年5月18日,浙江沿海兵防重镇乍浦失守,6月,英军进入长江口,攻陷长江门户吴淞口,并直驱上海。之后,英军沿长江而上,攻占镇江,兵临两江首府南京。在万般无奈之下,清廷被迫派钦差大臣耆英与英军谈判。8月29日,耆英与英国全权公使璞鼎查在英舰皋华丽号上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据英国的上海史专家兰宁(G.Lanning)在《上海史》一书中记载,当英国全权公使璞鼎查在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后,于10月2日撤离南京,沿长江而下,于10月9日抵达上海。他来上海的目的是“要为将来派驻上海的英国领事布置居住的地方,也要解决关于中国人赎回上海的偿金问题”,以及与上海道、上海知县会谈关于“开关通商贸易”事宜。随璞鼎查抵达上海的英军马德拉斯炮兵队上尉巴富尔(GeorgeBalfour)回忆道:当我们沿扬子江下驶,访问上海时,璞鼎查爵士指示我,要到上海城附近各处视察一番,并为设置居留地(Settlement)这个目的,选择一个合适的地点。为此,我曾会同当时上海的中国当局,指定了上海县城以北,及以东一块地面作为居留地,因为在这里居住的中国人很少,而且有一种自然的疆界,还有一条约三千六百英尺长的江岸,商船在这里的江面上停泊,既方便又安全,沿江向内地航行,又有广大的农村。显然,当鸦片战争尚在激战中,璞鼎查已注意到上海,并计划将上海列为通商口岸之一。战争结束后,他又着手计划在上海开辟一个英国人居住地,这个地方就是上海县城以北的外滩。1842年12月1日,马德拉斯炮兵上尉巴富尔正式被英国政府任命为驻上海领事,他就开始为筹建领事馆和璞鼎查交付的任务而忙碌起来。1843年11月8日,英国驻上海第一任领事巴富尔率随员麦华陀Q)(WalterHenryMedhurst)、军医海尔(DrHale)、文书斯特拉钦(A.F.Stranchan)一行乘“麦都萨”(Medusa)号船抵达上海。第二天他们就进城在道台衙门拜会了上海道宫慕久,次日,宫慕久也上“麦都萨”号船作了回拜。英国领事与上海地方政府讨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英国领事馆的房屋问题。经过鸦片战争之后,清廷官吏的傲气早已被打消,这次战争使他们明白,大清已不再是一个不可一世的帝国,《南京条约》是大清皇帝与洋人订立的城下之盟。所以,他们对新来乍到的英国人抱着“敬鬼神而远之”的态度,害怕一旦得罪洋人,就可能被朝廷革职,于是提出,在上海城里已拥挤不堪,难以找到一块可作领事馆的住宅,希望他们自己到城外觅一块土地自建领事馆。但是,根据英国皇家关于殖民地问题的有关法令规定,英国驻殖民地领事,不得自置土地,擅自营建领事署。巴富尔想遵循其上司璞鼎查的指令,但也不敢违背英国皇家法令,遂提出:“他将自己去寻找一所房屋,如果找不到,他宁愿在城内一座庙宇的庭院中搭建帐篷来居住和办公,或许会搬到一官吏家中去居住。”由于巴富尔态度强硬,宫慕久实在也奈何不了他。几天后,巴富尔租下了城里新衙巷一顾姓人家的52间民房,权作领事署,开始办公。巴富尔与宫慕久经过几次会谈,商定了开埠的部分细则。11月14日,巴富尔向来上海的侨民发出告示,宣布11月17日上海开埠,同时还告示了两项内容:其一,“兹告全体英国臣民,本领事现已在县城内暂设英国领事馆,馆址位于东门和西门之间,城墙附近的一条街上”。其二,“上海港埠的界限,暂时确定在朝西方向之宝山角(PaoshanPoint)与朝西南方向之吴淞口右岸炮台这二点所构成的一条直线以内。在港埠内,装卸货物之商船停泊地即在尽可能靠近黄浦江弯曲处的左岸,紧接于吴淞江口(即苏州河口)”。11月17日成了上海历史上铭心难忘的日子——一些中国人视其为“国耻日”,因为这一天是上海受侮被迫开放的日子,而来沪的外国人则视如他们的“国庆”,每年的这一天,租界都要举行“开埠周年庆祝”——这也是租界最重大的庆典活动之。有利银行进入联合大楼有利银行的总行在英国伦敦,成立日期未详。1854年10月2日,英文《北华捷报》上刊登了该行代理人纽伯(RichardNewby)的一则通告,宣布有利银行(MercantileBankofIndia,LondonandChina)在这一天设立上海分行,它成为最早进入上海的外资银行之一。1857年,该行与亚细亚特许银行(CharteredBankofAsia)合并,英文行名改为CharteredMercantileBankofIndia,London
-
民居瑰宝党家村范德元主编本画册展示了古典民居社区的风貌,揭示了党家村所以成为中国民俗文化“典籍”的根由和价值,回答了相关的文化、历史、民俗和建筑学方面的问题。
-
消逝的上海老建筑娄承浩,薛顺生编著主要内容暂无主要内容 相关丛书1.上海老建筑 2.老上海经典建筑 本书前言建筑是人们居住和活动的主要场所,它可以引出一段历史——反映当时当地社会的人文和经济、文化、科技的历史。上海自宋代开始设镇,江南水乡河流纵横交错,农民沿河在高坡地建筑村落。由于农村集市和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在村民集中区逐步形成街巷,青浦、松江一带至今还可以见到不少历史的遗迹。由于地壳的变化以及长江水流泥沙的冲积,土地逐渐向东伸展,又形成了一批如法华镇、龙华镇、真如镇等新城镇;元代青龙港衰落,海上船只不再从吴淞江直上青龙镇,改道南下停靠上海浦西岸,十六铺一带形成新的居民点和南北货物集散地。元代十四年(1277年)政府在这里设立管理中外商船贸易征税的市舶司,建筑鳞次栉比,人口达10万有余,一跃成为“东南之都会”。上海县治设立后,更促进了上海地区经济的发展,至明代洪武年间(1368—1398年),全县人口达53万余人,蔚然成为“东南名邑”。明代上海屡遭倭寇的海上入侵,骚乱抢掠,百姓呼吁朝廷筹筑城垣防御入侵,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修筑城墙。城垣的建造使百姓安居乐业,城内的经济日趋繁荣;寺庙、学堂、书院、茶楼、酒肆遍布大街小巷;民宅和店铺连成的街巷有60余条,富豪绅士也纷纷在城内建造私家园林。上海从一个东海海滨的小渔村,发展成为江南名邑,主要的标志是建筑。上海历代的传统建筑都是砖木结构,在香火旺盛的年代常常发生火灾,许多建筑在熊熊大火之中化为灰烬。清朝围剿太平天国起义军,又使一大批建筑毁于炮火之中。那些原来应当保留下来的古代建筑的消失,损害了城市的功能,损害了城市的形象,损害了城市的历史,这是城市资源的巨大损失;1843年上海开埠后,随着外国殖民势力的渗入,西方建筑也随之而来,教堂、领事馆、洋行、捕房和花园住宅等大批兴建,又给上海传统的中国建筑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县城老城厢衰落了。租界形成后,原来乡村土地被一片片圈为建筑用地。填浜筑路,将一幢幢原有的中国建筑拆除。外国人最初在上海建造的房屋都比较简单——平面规则,券廊式样,下层为会客和办公,上层为卧室,房前周围都有很大空地开辟庭园,种植树木花草,有着浓厚的异国情调,不少房屋是外国建筑图纸的翻版。19世纪末20世纪初,上海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租界地皮价格的上涨,建筑开始向高处发展。这个时期,西方建筑技术迅速地传入上海,钢筋混凝土构件与砖砌承重墙的混合结构、工字钢梁柱外包混凝土的钢骨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等替代了砖石券柱结构。外滩附近原来一批二三层的建筑,在这个时期都纷纷翻建成为五六层的建筑随着历史的发展以及经济和科技的进步,建筑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正是这种不断地推陈出新,使上海的建筑在世界上占有独特的地位。1934年建成的国际饭店,地下两层,地上22层,建筑地上高度为83.8米,是当时远东最高的建筑。1923年建成的汇丰银行耗资巨大,设计施工精良,装饰豪华精致,曾被誉为“从苏伊士运河到远东白令海峡最讲究的建筑”。但是,历史不能替代,只能延续。在城市建设的发展过程中适当地保留各个时期代表建筑也是必要的。幸运的是,上海有些老建筑在夹缝中求生被保留了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历史价值越来越显示出来。战争是最残酷的,不仅夺走了数以万计的无辜民众的生命,而且摧毁了一大批建筑。日本帝国主义1932年1月28日挑起的“一.二八”战争,轰炸、炮击闸北宝山路、虬江路、宝兴路、横浜路、天通庵路、青云路和江湾、吴淞、庙行等地区,使一大批建筑顷刻间成为瓦砾,遍地是疮痍,满目是焦土。全市597家工厂、12 915家商店遭到战火的破坏,著名的商务印书馆和东方图书馆顷刻化为灰烬。同济大学、上海法学院等七所高校,市北中学、吴淞中学等12所中学,尚文小学等24所小学全部被炸。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又发动“八.一三”事变,狂轰滥炸工厂、学校、医院和城镇,虹口、闸北、杨树浦、南市等地区一片火海。战争中全市1 000余家工厂遭严重破坏、905家工厂被完全摧毁(其中有31家棉纺厂、18家卷烟厂、30家缫丝厂被炸毁),工业损失达8亿元(旧法币)。暨南、同济、复旦等大学校舍也遭日军炮火击毁,闸北自来水公司和电力公司被日军’炮轰,北火车站被日本飞机投弹轰炸。日本帝国主义在上海发动的两次战争,全市总损失达45亿元(旧法币),战争浩劫给上海城市带来巨大的创伤。上海解放前夕,国民党政府面临穷途末路,在撤退前破坏工厂、学校和公用事业单位,妄图使上海瘫痪,上海各界扩厂、护校的斗争使一大批工厂、学校得以保存下来,尤其是解放军在解放上海的战斗中,按照毛泽东“打上海,要文打,不要武打”的指示,避免用火炮和爆破,大大减轻了战火对城市的破坏,使苏州河以南上海市区完好无损地回到了人民手中。解放后,上海进入到改造和建设的新阶段,填没臭水浜,改造棚户区,建设工人新村、卫星工业区和新城镇,上海的旧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上海城市建设呈现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形势,原来市区陈旧的街坊面临着土地批租和大拆大建,一条条里弄、一个个影院戏院、一批批店铺消失了。在改革中,国有企业为了盘活国有资产、调整产业结构,一批批工厂关闭,厂房拆除后都在经营房地产开发。为了改变上海拥挤的交通状况,建造大桥、高架桥、地铁,又拆除了一批旧建筑。百年南京路、百年淮海路也不甘寂寞,陈旧的店铺拆除后新盖起现代化的商厦和高楼。浦东与浦西一江之隔,但是发展滞后,中央作出开发浦东的决策后,这里成为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经济发展最快、最活跃的地区,一大批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工业园区、农业园区、科技园区纷纷崛起,使中外人士感到惊讶。城市的大拆大建,是城市大发展必然要经历的过程。搞好城市建设有两种态度:一种是厚今薄古,认为旧城区的建筑已经经历数十年,甚至上百年,陈旧了,破烂了,修旧不如建新;另一种是怀旧非今,满足于习惯,留恋过去,总认为今日的建筑不如过去的精致、耐看。这两种态度都是思想认识的片面性所造成的,没有过去就没有现在,只有珍惜过去,又不局限于过去,才能发展现在。因此,在城市大建设过程中要十分注意对有保存价值的历史建筑的保护,对属于可以拆除的旧区旧街坊的建筑,在拆建前要做好旧貌的拍摄和资料收集工作。失去的东西是很难弥补的,建筑也是如此,即使按原样再建,也失去了原汁原味和历史价值。建筑历史面貌失去了,再也无法再现。浦东新区建设中较好地处理历史建筑与现代建筑的关系,在高楼林立的陆家嘴金融区,有意识地保留陈闺春民宅,修缮后开辟为历史陈列馆就是很好的例子。如果各级政府都注意做好历史建筑的保护,那么,上海这块土地上的文化底蕴将会继续保留和发扬。编写《消逝的上海老建筑》这本书,目的是追忆在上海历史上曾经建造过的、后来由于各种原因而消失的建筑;有的建筑有部分拆除或虽然存在但已是面目全非的也属消失之列;有的建筑虽然是现代建筑,由于城市发展整体的需要,被拆除了,也列入本书的范围。由于时间跨度大,资料贫乏,撰写的难度很大;我们之所以尽力收集资料,将此书出版奉献给读者,是为了呼吁全社会对历史建筑的关注,因为它是我们上海历史的一部分。本书目录寺庙 园林建筑行政建筑洋行 银行建筑商业建筑市政建筑社团 俱乐部建筑文化 医院建筑礼堂 娱乐建筑体育建筑教育建筑住宅建筑纪念建筑后记暂无主要内容 相关丛书1.上海老建筑 2.老上海经典建筑 本书前言建筑是人们居住和活动的主要场所,它可以引出一段历史——反映当时当地社会的人文和经济、文化、科技的历史。上海自宋代开始设镇,江南水乡河流纵横交错,农民沿河在高坡地建筑村落。由于农村集市和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在村民集中区逐步形成街巷,青浦、松江一带至今还可以见到不少历史的遗迹。由于地壳的变化以及长江水流泥沙的冲积,土地逐渐向东伸展,又形成了一批如法华镇、龙华镇、真如镇等新城镇;元代青龙港衰落,海上船只不再从吴淞江直上青龙镇,改道南下停靠上海浦西岸,十六铺一带形成新的居民点和南北货物集散地。元代十四年(1277年)政府在这里设立管理中外商船贸易征税的市舶司,建筑鳞次栉比,人口达10万有余,一跃成为“东南之都会”。上海县治设立后,更促进了上海地区经济的发展,至明代洪武年间(1368—1398年),全县人口达53万余人,蔚然成为“东南名邑”。明代上海屡遭倭寇的海上入侵,骚乱抢掠,百姓呼吁朝廷筹筑城垣防御入侵,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修筑城墙。城垣的建造使百姓安居乐业,城内的经济日趋繁荣;寺庙、学堂、书院、茶楼、酒肆遍布大街小巷;民宅和店铺连成的街巷有60余条,富豪绅士也纷纷在城内建造私家园林。上海从一个东海海滨的小渔村,发展成为江南名邑,主要的标志是建筑。上海历代的传统建筑都是砖木结构,在香火旺盛的年代常常发生火灾,许多建筑在熊熊大火之中化为灰烬。清朝围剿太平天国起义军,又使一大批建筑毁于炮火之中。那些原来应当保留下来的古代建筑的消失,损害了城市的功能,损害了城市的形象,损害了城市的历史,这是城市资源的巨大损失;1843年上海开埠后,随着外国殖民势力的渗入,西方建筑也随之而来,教堂、领事馆、洋行、捕房和花园住宅等大批兴建,又给上海传统的中国建筑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县城老城厢衰落了。租界形成后,原来乡村土地被一片片圈为建筑用地。填浜筑路,将一幢幢原有的中国建筑拆除。外国人最初在上海建造的房屋都比较简单——平面规则,券廊式样,下层为会客和办公,上层为卧室,房前周围都有很大空地开辟庭园,种植树木花草,有着浓厚的异国情调,不少房屋是外国建筑图纸的翻版。19世纪末20世纪初,上海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租界地皮价格的上涨,建筑开始向高处发展。这个时期,西方建筑技术迅速地传入上海,钢筋混凝土构件与砖砌承重墙的混合结构、工字钢梁柱外包混凝土的钢骨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等替代了砖石券柱结构。外滩附近原来一批二三层的建筑,在这个时期都纷纷翻建成为五六层的建筑随着历史的发展以及经济和科技的进步,建筑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正是这种不断地推陈出新,使上海的建筑在世界上占有独特的地位。1934年建成的国际饭店,地下两层,地上22层,建筑地上高度为83.8米,是当时远东最高的建筑。1923年建成的汇丰银行耗资巨大,设计施工精良,装饰豪华精致,曾被誉为“从苏伊士运河到远东白令海峡最讲究的建筑”。但是,历史不能替代,只能延续。在城市建设的发展过程中适当地保留各个时期代表建筑也是必要的。幸运的是,上海有些老建筑在夹缝中求生被保留了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历史价值越来越显示出来。战争是最残酷的,不仅夺走了数以万计的无辜民众的生命,而且摧毁了一大批建筑。日本帝国主义1932年1月28日挑起的“一.二八”战争,轰炸、炮击闸北宝山路、虬江路、宝兴路、横浜路、天通庵路、青云路和江湾、吴淞、庙行等地区,使一大批建筑顷刻间成为瓦砾,遍地是疮痍,满目是焦土。全市597家工厂、12 915家商店遭到战火的破坏,著名的商务印书馆和东方图书馆顷刻化为灰烬。同济大学、上海法学院等七所高校,市北中学、吴淞中学等12所中学,尚文小学等24所小学全部被炸。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又发动“八.一三”事变,狂轰滥炸工厂、学校、医院和城镇,虹口、闸北、杨树浦、南市等地区一片火海。战争中全市1 000余家工厂遭严重破坏、905家工厂被完全摧毁(其中有31家棉纺厂、18家卷烟厂、30家缫丝厂被炸毁),工业损失达8亿元(旧法币)。暨南、同济、复旦等大学校舍也遭日军炮火击毁,闸北自来水公司和电力公司被日军’炮轰,北火车站被日本飞机投弹轰炸。日本帝国主义在上海发动的两次战争,全市总损失达45亿元(旧法币),战争浩劫给上海城市带来巨大的创伤。上海解放前夕,国民党政府面临穷途末路,在撤退前破坏工厂、学校和公用事业单位,妄图使上海瘫痪,上海各界扩厂、护校的斗争使一大批工厂、学校得以保存下来,尤其是解放军在解放上海的战斗中,按照毛泽东“打上海,要文打,不要武打”的指示,避免用火炮和爆破,大大减轻了战火对城市的破坏,使苏州河以南上海市区完好无损地回到了人民手中。解放后,上海进入到改造和建设的新阶段,填没臭水浜,改造棚户区,建设工人新村、卫星工业区和新城镇,上海的旧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上海城市建设呈现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形势,原来市区陈旧的街坊面临着土地批租和大拆大建,一条条里弄、一个个影院戏院、一批批店铺消失了。在改革中,国有企业为了盘活国有资产、调整产业结构,一批批工厂关闭,厂房拆除后都在经营房地产开发。为了改变上海拥挤的交通状况,建造大桥、高架桥、地铁,又拆除了一批旧建筑。百年南京路、百年淮海路也不甘寂寞,陈旧的店铺拆除后新盖起现代化的商厦和高楼。浦东与浦西一江之隔,但是发展滞后,中央作出开发浦东的决策后,这里成为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经济发展最快、最活跃的地区,一大批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工业园区、农业园区、科技园区纷纷崛起,使中外人士感到惊讶。城市的大拆大建,是城市大发展必然要经历的过程。搞好城市建设有两种态度:一种是厚今薄古,认为旧城区的建筑已经经历数十年,甚至上百年,陈旧了,破烂了,修旧不如建新;另一种是怀旧非今,满足于习惯,留恋过去,总认为今日的建筑不如过去的精致、耐看。这两种态度都是思想认识的片面性所造成的,没有过去就没有现在,只有珍惜过去,又不局限于过去,才能发展现在。因此,在城市大建设过程中要十分注意对有保存价值的历史建筑的保护,对属于可以拆除的旧区旧街坊的建筑,在拆建前要做好旧貌的拍摄和资料收集工作。失去的东西是很难弥补的,建筑也是如此,即使按原样再建,也失去了原汁原味和历史价值。建筑历史面貌失去了,再也无法再现。浦东新区建设中较好地处理历史建筑与现代建筑的关系,在高楼林立的陆家嘴金融区,有意识地保留陈闺春民宅,修缮后开辟为历史陈列馆就是很好的例子。如果各级政府都注意做好历史建筑的保护,那么,上海这块土地上的文化底蕴将会继续保留和发扬。编写《消逝的上海老建筑》这本书,目的是追忆在上海历史上曾经建造过的、后来由于各种原因而消失的建筑;有的建筑有部分拆除或虽然存在但已是面目全非的也属消失之列;有的建筑虽然是现代建筑,由于城市发展整体的需要,被拆除了,也列入本书的范围。由于时间跨度大,资料贫乏,撰写的难度很大;我们之所以尽力收集资料,将此书出版奉献给读者,是为了呼吁全社会对历史建筑的关注,因为它是我们上海历史的一部分。本书目录寺庙 园林建筑行政建筑洋行 银行建筑商业建筑市政建筑社团 俱乐部建筑文化 医院建筑礼堂 娱乐建筑体育建筑教育建筑住宅建筑纪念建筑后记
-
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图说侯幼彬,李婉贞编本书以中国古代建筑体系发展进程为脉络,详述从原始建筑、夏商周建筑、秦汉建筑,直至明清建筑以及延续传统的近代乡土建筑的发展历程和活动特点。对各个历史时期有代表性的城市、建筑实例和技术、艺术成就,采取列词条的写作体例,分项逐条展开深入细致的阐述。全书精选墨线图500多幅,史料翔实,图文并茂。文字阐释简炼精要,版面编排紧凑充实,学科信息浓缩密集,是建筑院校学生学习中国建筑史课程的对口参考用书,也是建筑学专业与城市规划、环境艺术等相关专业研究生应试和注册建筑师资格考试的重要参考书。本书也可以作为文化、艺术、旅游等部门的广大读者学习中国古代建筑遗产的知识读物。
-
中国古代门窗马未都著;张振光摄影;唐忠恕译“作者非建筑学出身,于营造之法、绳墨之制却有着很深的修养。古代门窗在作者笔下,不是横三坚四堆码的杂货,也不是孤零零地遥立历史的陈迹上的朽木。作者纵横交织地将古代建筑的发展和门窗的演变历程、门窗与建筑的关系、以及门窗的美学价值,进行了深入、生动的阐述。”本书为大型画册,图文并茂,介绍了大量的古代门窗实例。本书供建筑界人士、文物研究者及广大读者。
-
建筑史论文集张复合 主编本文集是中国国内第一部专门发表建筑史研究论文之学术丛书,由清华大学创办于l964年。本书为第15辑,收入论文26篇,内容涉及古代建筑史研究、近现代建筑史与城市研究、乡土建筑研究、建筑专著评论、历史建筑复原以及保护准则、东亚建筑研究等诸多方面。关于古代木构建筑结构体系的确立及其原生形态、古代营建技术中的“样”、“造”、“作”以及唐宋单檐木构建筑平立面比例问题的一些初步探讨等论文,从多角度探究中国古代建筑发展规律,对晚清算房和样式房的关系、唐代门窗形制以及明清彩画中“旋子”图案的起源及演变的考据,则从多个侧面展开了具体的研究。王府井大街商业设施的形成及演变过程论文,从都市空间形成的历史视点出发,通过政治、社会等因素剖析近代北京王府井商业地区的形成及演变特征,有助于我们认识北京城市发展特征,创造城市建筑的个性化。东亚建筑世界二百年论文以东亚(包括部分东南亚地域)的建筑及城市为对象,对19世纪初至20世纪末的亚洲地域进行一体化的观察,尝试对亚洲,特别是东亚大范围的“近代”建筑及其发展脉络进行思考,提出世界建筑史研究的新视点。本文集反映了近年来关于建筑史研究的最新成果,是一部具有学术代表性的重要文献。本书对城市规划、建筑设计人员吸取建筑历史经验,从事现代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有指导作用,对文物保护部门和开发单位保护与再利用历史建筑、开发历史地段具参考价值。本书既可作为建筑历史研究资料、高等院校建筑学专业历史理论教学的教材,又可作为了解建筑演进和城市变迁的实用指南。
-
芬兰新建筑方海著;(芬)尤西·第艾宁(Jussi Tiainen)摄影芬兰不仅有阿尔瓦·阿尔托、伊利尔·沙里宁这样的世界级大师,更以其卓越的整体实力荣登20世纪现代建筑最高水平之榜首(K·弗兰普敦评) ,其促进优秀建筑设计的良好机制,稳健、实用而又充满人情味的现代建筑及其发展历程,都值得我们借鉴,遗憾的是我们对其知之甚少。本书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口:概述芬兰现代建筑设计传统,评点芬兰新一代建筑师,精选24个典例,并配有由北欧最著名的建筑摄影家尤西·第艾宁提供的精美图片,以及文字、线图。阅读它是对建筑美的巡礼,更可启迪设计思路,激发创作灵感,相信广大建筑设计者会喜欢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