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史
-
中国古戏台建筑罗德胤 著《中国古戏台建筑》重点探讨戏台建筑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同时也关注影响这一过程的相关因素。第一章指出戏台建筑的两个基本特征:形象华丽和依附性强。继而分析影响戏台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包括戏曲表演、观众规模、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戏台所处的建筑环境以及地方建筑风格等。第二章至第五章是关于不同时期戏台建筑的讨论。戏台形成于宋金时期(时称舞亭、乐楼等),第二章是对该时期相关文献的分析,同时对之前的演剧场所也加以回顾。第三章是对金元舞亭的考察,采用分解式的方法对其形制、台基、柱、墙、大额、斗棋、梁架等元素逐一讨论。第四章探讨明清时期戏台建筑的四种发展趋势。第五章考察几种特殊的戏台,包括皇宫大戏楼、茶园剧场、“斗台”与“并台”、院外戏台等。第六章是对戏台建筑发展轨迹的分析与总结,分别讨论了戏台的平面、屋顶、粱架与斗棋、装饰以及观演环境等诸项因素的变化历程。第七章是戏台测绘案例。第八章是古剧场声学的案例分析。
-
西班牙建筑光与影之旅文筑国际 编著“大师之旅”是由文筑国际于2005年首倡的一项文化交流活动,包括大师之旅系列建筑讲演会、系列书籍和国际建筑考察活动,旨在号召充满创作激情的创意从业者、建筑与旅行的爱好者及各界社会精英踏出国门,寻历建筑,探访大师足迹,追寻个人梦想。 “大师之旅”这套丛书即是文筑国际在此项文化交流活动的最终成果,汇集了参与该活动的众多社会各领域精英对旅途中所行、所看、所感的文字记录,配合精美的图片、设计精良的版式,极好地传达了“大师之旅”的旅途过程。这套书的出版必将丰富国内建筑师和设计师文化体验,也为广大旅行爱好者提供了一本极佳的建筑旅行读本。 本书适用于旅游爱好者、建筑师、规划师、建筑院校师生。
-
中国古建筑与消防李采芹,王铭珍 著《中国古建筑与消防(修订版)》将古建筑文化和古建筑的消防知识融为一体,对古建筑的特点、现状和保护古建筑的意义、古建筑火灾的危险特性,以及古建筑火灾的原因和预防对策等作了系统的阐述。同时,列举了大量古今中外著名古建筑火灾案例,借以证明火灾是古建筑的大敌,以期引起对加强古建筑消防工作的关注。书中还介绍了许多有关古建筑防火的掌故,集知识性、趣味性和科学性于一体,极富可读性。《中国古建筑与消防(修订版)》被专家誉为“历史文化书”和“火的文化书”,不仅可作为消防、文物、古建筑维修工作者的专业参考书,而且也不失为历史、旅游工作者和爱好者的一本精美读物。
-
福建民居戴志坚 著福建民居受福建所处的自然、地理、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等方面条件的影响,具有鲜明的地方风格和丰富的建筑文化内涵,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风貌。本书从人类文化学的角度即以中国东南民系的形成观念来重新诠释福建民居,研究构成“闽海系”的福建六大民系所具有的建筑文化特性。现存的以明、清两代为主的福建民居,不仅有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的“尚书第”、“大夫第”、“进士第”、“九厅十八井”等大型府第,也有聚族而居、粗犷雄伟的土楼、土堡,还有许多坐落在山坳林间、点缀在幽谷溪畔,建筑布局活泼自由的民间小舍,更有不少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和谐、空间布局富有变化的民居建筑聚落。福建民居深深地扎根于民间,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材施工,显示了福建独特的地方建筑特色和建筑装饰手段,广泛地集中了传统建筑营建经验而世代相传,体现了民间能工巧匠的聪明才智和高超技艺。某些独特的布局形式及营建手法,至今在许多地区新建住宅时仍被沿袭使用。
-
中国古代建筑图片库张振光 编著《中国古代建筑图片库》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面向社会推出的一系列全新图片文化产品。这个系列图片产品库以古代建筑图片光盘为主,近期将陆续推出约10套产品,每套图库均配有4张光盘,内含1200张高精度的中国古建筑图片和一本便捷的检索图册。图库中的图片大部分为本社摄影师多年积累,并整合了相关专家、作者的部分资源,且所有图片均为专业建筑摄影师拍摄,专业性强,视角独特,图片精美,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广泛的应用价值。读者一经购买,即享有长期的图片使用权,可用于建筑、艺术教学,媒体、出版,平面设计、广告宣传等。
-
脚印·履痕·足音刘叙杰 著著名建筑历史学家、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刘叙杰教授一生致力于中国古代建筑历史教学和科研,以中国上古时期建筑发展史研究享誉学坛。他秉承乃父刘敦桢先生严谨、笃实的学风,从上世纪50年代起即广泛收集文史材料,虽经文革特殊时期,亦坚持不懈,所著《中国古代建筑史》之第一卷“原始社会——秦汉建筑”于2003年出版,展示了他厚积薄发的学识素养和精辟见解。尤其令人肃然起敬的是,自刘敦桢先生于1968年不幸辞世后,刘叙杰先生即开始做刘敦桢遗稿的整理工作,先后在上世纪80年代出版四卷本《刘敦桢文集》,在2007年出版十卷本《刘敦桢全集》,历时达四十年之久。本书收录的刘叙杰先生三篇文稿,以不同的视角回顾了中国古代建筑历史研究作为一个新兴学科,从创建伊始到发展壮大的历程,是一份珍贵的中国建筑史学史资料和著述。
-
建筑文化感悟与图说张祖刚 著本书说的是建筑文化理念与知识,并兼谈建筑文化摄影表现。这本国内卷共有210个精品实例资料,包括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各个年代建筑师的创作作品。全书以图说的形式简明扼要地表述了作者对建筑文化的感悟,它使得读者可以了解中国建筑文化近1000年来发展的一些情况和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本书可供广大城市规划师,建筑师、风景园林师和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者学习参考,同时也可作为广大群众与摄影爱好者的良师益友。
-
北京先农坛研究与保护修缮陈旭,李小涛 著先农坛是北京最为重要的皇家坛庙建筑之一,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先农的场所,是全国唯一得以保存的此类实物建筑群,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了保护和发挥先农坛古建筑群的作用,经过20多年的努力,完成了从勘察研究、设计施工到监理验收等严格按照文物法规和古建筑修复原则进行的连续而严密的工作,使昔日残破荒芜的落败遗址不仅再现了鼎盛时期的真实风貌,并且建立了全国最大的古代建筑博物馆——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北京先农坛研究与保护修缮》主要内容包括历史篇、现状篇和保护修缮篇,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记录了太岁殿、神仓、观耕台、具服殿、神厨、宰牲亭、庆成宫等组群建筑研究和修缮保护历程及主要工程做法和技术。作者陈旭先生和李小涛女士,亲身参与其保护、修复的全过程并加以总结和研究,把宝贵而真实的经验与同行分享,把翔实而丰富的资料与同行参考,完成了这部成为先农坛传世史录的重要文献。
-
外国古建筑图释李金龙 编著《外国古建筑图释》是从我为母校上海戏剧学院所编写的教材《外国建筑艺术》的前半部分中选录、整理、修改、扩充而成。建筑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一个有效而又庞大的系统工程,与人类社会的诸多方面均有广泛而深刻的联系。《外国古建筑图释》主要着眼于对人类建筑文明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欧洲古建筑,并定位于以建筑的可视性的造型为基础,从断代的视角来解析各建筑流派造型的时代特征,尤以各建筑流派中的前无古人的创造性的建筑造型语汇和承前启后的演变规律为重点。《外国古建筑图释》的每个章节均由历史背景、样式特征、建筑发展过程与优秀建筑介绍等部分构成。以样式特征和建筑发展过程两部分为重点,以图文对照的方式来帮助读者对外国古建筑造型的各时代特征的“直观性”认知。从历史的土壤中看各古建筑流派的整体风貌和局部手法,再从局部手法看历史演变规律,以及结出的历史硕果。尽可能地以客观性解析为主,主观性评议为辅。
-
中国城池史张驭寰 著我国城池开始甚早,经过五千多年筑城的发展,历代建设的城池,从都城到一般城池,近于千座,再加上明清以来各县镇建城至少有三千多座,总计四至五千座城池。这是浩大壮伟的工程,显示出中国先民的气魄。同时是我国的一笔宝贵财富。这些城池不仅仅数量多,而且其中有许多城池规划设计手法与今天做城市规划有直接应用的意义。特别是其中的军事防卫思想,战备攻城思想渗入其中,对当今军事学中的战斗学、防守进攻学等方面有很大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