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史
-
云南德宏傣族传统村落研究周静帆,李煜 著本书是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德宏傣族村寨进行了详细研究,展示了原汁原味的傣族村寨风貌,宣扬了自然生态的建设,是目前对德宏传统傣族村寨全面的研究。本书提纲:一、德宏傣族,1.德宏傣族历史沿革。2.德宏傣族分布情况。3.德宏傣族文化特征。二、德宏傣族选址,1.选址依据。2.地景特征。3.环境关系。三、德宏傣族布局特征,1.布局理念。2.布局形态。四、德宏傣寨空间特征,1.边界空间。2.道路空间。3.公共空间。4.水井建筑。五、德宏傣寨建筑,1.民居建筑。2.佛寺建筑。3.佛塔建筑。4.水井建筑。六、德宏傣债园林景观,1.水景观。2.植物景观。3.设施景观。
-
凤山楼吴敏 著位于广东省饶平县黄冈河下游的凤山楼村始建于明末,是沈氏单姓聚族而居的血缘村落。村落保存完整,曾在不同时期屡次扩建,自西向东和向北呈块状分布。无论是民居、祠堂、庙宇抑或公共建筑,呈现出不同时期的建筑特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独特的历史风貌,同时也清晰地反映出聚落历次扩建与改建的轮廓线。发展演变,线索不紊。乡土建筑种类丰富、保存良好,至今仍发挥着独特功能。历史文化内涵丰富,祭祖、游神赛会、丧葬等传统风俗代代传承,深入人心。本书以聚落考古学的方法为视角,对凤山楼村建筑进行类型学梳理,建立村落的营建时间序列和空间分布的框架,并对人地关系、生计方式、信仰习俗、家族制度等方面进行考察,同时结合人类学调查,对凤山楼村落形态进行深入研究。围绕位置与环境、宗族组织、建筑布局和演变、聚落形态研究等展开论述。认为保持血缘组织的独立、坚守家族文化、与环境相容共生是凤山楼村村落发展演变的原因及动力。
-
石狮寺庙建筑石狮市政协文史学宣委员会 编自古以来,石狮山川钟灵,人文荟萃。石狮寺庙建筑文化历史悠久,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凤里庵、慈航庙、金相院等著名寺院、道教宫观建筑相继出现。唐宋间,大型摩崖佛像的雕刻、佛教石塔和寺院的建造,其工艺水平都在全国的前列。历经数千年传承积淀、保存至今的寺庙建筑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难以忘怀的印记,也是中华儿女的共同记忆和乡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寺庙建筑是一个地区寺庙建筑文化传承、社会文明积累的直接见证,寺庙建筑及其遗址的存在为我们留下了真实且能深刻反映当时历史的重要信息。石狮寺庙建筑具有独特的闽南建筑风格。每一个建筑都有一个来历,一个故事,让你品味无穷。
-
穿越盛京秘境罗云天,吉燕宁,郎智明,宋昊鹏 著,杨子江,马良 绘本书是《穿越盛京秘境》的姊妹篇。本书以全新的视角和构架,运用*新研究成果,采取点、线、面相结合,全方位、多角度地呈现沈阳历史文化风貌,又融建筑、绘画、故事于一体,展现其源远流长的历史文脉。《穿越盛京秘境Ⅱ》秉承前作《穿越盛京秘境》的叙事风格,以“还原”为前提,以“穿越”为工具,以今天沈阳市大东区、铁西区、皇姑区及浑南区区域内的主要街道为叙述脉落,以现存的和已经消失的沈阳历史建筑为坐标,对历史建筑本身的风格特点、文化价值及发生在这些建筑中的历史及传说进行重点叙述,对其今昔变化进行对比。作者以独特的解码方式编写沈阳城市文化密码,揭开城市秘境,为读者带来全新的阅读感受。
-
居所寻旧晚 口述“品读大连”系列丛书以“记一城一市之概貌,溯一城一市之源流,述一城一市之风物”为主旨,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大连的人文历史、社会生活、时代风貌,着力弘扬城市文化精神,充实城市文化内涵。《居所寻旧·大连老建筑》为“品读大连”系列丛书之一,介绍了旅顺、金州、大连、庄河等地的数十座老建筑,着意挖掘建筑背后的故事。如八七疗养院建筑群、长隆德庄园、关东都督府、肃亲王府、大连艺术馆、大连火车站、中山广场等。建筑是历史的见证、凝固的音乐,《居所寻旧:大连老建筑/品读大连》在文字与建筑的交融中,展现出建筑背后的历史变迁、人物命运。
-
谱写山水诗绘景桃花源胡春,刘益曦 著楠溪江流域传统村落是中国农业聚落的完整谱系,几乎包括了商品经济发展之前中国南方汉族聚居村落的全部建筑类型。本书以保存较为完整、古村落发育程度较好的楠溪江流域中游典型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采用生动形象、诙谐幽默的手绘图方式解读传统村落和传统民居的文化地理特征。书内包括5个乡镇18个传统村庄的手绘地图及每个村庄核心景点或古建筑的设计解读,整理绘制了大量节点平立面图,以期为楠溪江流域传统村落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
祁阳古建筑政协祁阳县委员会 编《祁阳古建筑》是记录有关文明古县祁阳古建筑的著作。祁阳古建筑数量多,品种全,工艺精、造型美。《祁阳古建筑》主要章节包括:遗(旧)址、古院落、名人故居、古宗寺、古街道、古塔楼、古凉亭、古宗教建筑、古道路、古桥梁和古水井等。这些古建筑体现了祁阳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反映了历代祁阳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是今天人们学习祁阳历史,认识祁阳历史,欣赏祁阳历史,感悟祁阳历史的一本立体史书。
-
江苏传统营造大师谈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江苏省城乡发展研究中心,江苏传统建筑研究 著中国当代建筑近三十年来的快速发展可以视作当代中国政治、社会和文化急速变迁的一种表征,而建筑师更像是在社会的河流中奋力挥臂向前的泳者,试图把握住河水急速翻滚涌动的脉络,并将其固化为可知可感的建筑和城市实体。本书通过访谈的形式记录下来。
-
中外建筑史张永志,石丹,周丹 编《中外建筑史》以翔实的史料和大量的图片,将中外建筑历史按时间和建筑类别加以论述,并介绍一些有代表性的建筑大师及其设计理论和设计观点。《中外建筑史》分为两篇,第一篇中国建筑史主要包括:原始时期的建筑活动;秦汉时期的建筑;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建筑;隋唐、五代十国时期的建筑;宋、辽、金、西夏时期的建筑;元、明、清时期的建筑;中国近现代建筑。第二篇外国建筑史主要包括:外国古代建筑;欧洲中世纪的建筑;欧洲15~18世纪的建筑;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建筑;欧美近现代建筑(20世纪以来)。《中外建筑史》可作为高等院校建筑设计、建筑学、建筑装饰、城市规划、环境艺术等相关专业的必修或选修课程教材。
-
住在武康大楼陈保平,陈丹燕 著一栋看似普通的建筑,承载着怎样的历史记忆?采访者们以一栋大楼为纽带,通过对半个多世纪以来居住在大楼的住户、对大楼的管理者、对大楼所在区域的总规划师进行访谈,揭开建筑内部的日常生活与公共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