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史
-
中国传统民居建造技术范霄鹏,董硕,薛碧怡石质材料运用于民居建筑的建造,在全国各地均有广泛的分布,与各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及就地取材的材料特性有着密切的关联,由此形成了与不同石质材料相对应的多样化加工和建造技术。由于石材坚固耐久且具有就地取材、适地适用的便利,而有着悠久的历史并构成了各地丰富多彩的建造文化。 课题主持人汇集了二十五年在各地持续开展传统民居和聚落调查的成果,详细梳理了石质材料在民居建筑中的使用部位和建构方式,对全国各地的石砌民居进行了类型上的划分,形成了整体建构、部分建构、负形建构和组合建构四大类型,并在四大类型的基础上依据主体支撑结构和墙体围护结构,明确了详细的石砌建造亚类。梳理了石砌民居建构类型与建造技术之间的对应关联、与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之间的对应关联、与人文环境中建造技术匠作传承之间的对应关联,并标示出各种类型在地理范围上的分布状况。 课题的研究成果梳理了各地石砌民居在材料的开采、加工和砌筑等方面的建造技术,同时也详细整理了石材作为民居建筑装饰材料的独特建造技术,突出了石材装饰在题材、图案、建造部分和雕刻方式等在各地建造文化传承上的脉络。
-
镇记陈易,沈惠伟本书以特色小(城)镇实践与调研作为基础,从特色小(城)镇发展机制、产业、空间、治理和规划几个维度,用通俗性文字阐述了对特色小(城)镇发展的思考。具体内容包括以下五大方面:(1)精致增长:特色小(城)镇产生背景、概念内涵、发展逻辑的认知与思考。(2)精细产业:特色小(城)镇产业升级路径,以及农业、文旅、影视等不同类型小镇的产业转型升级模式分析与研究。(3)精致空间:特色小(城)镇整体风貌、公共空间、滨水空间、道路交通、海绵城市、智能化设施等如何建设、运营。(4)精明治理:特色小(城)镇的政府、企业、公众治理模式,如何向市场宣传与运营等。(5)精心规划:南京大学规划院北京分院近年来在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典型规划实践案例简介。
-
山西建筑史本书编委会暂缺简介...
-
贵州传统聚落声景观遗产研究毛琳箐 康健 刘彬 著传统村落是包含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精神和场所文化的空间记忆,“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是以声音为载体、通过口传心授进行传播与传承,包括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表演艺术等,以及与其相关的文化场所。贵州作为民族和传统村落数量均多的省份,各民族独特的声音文化及其空间载体形成了蕴含着丰富历史与文化信息的声景观,并活态传承至今。本书即是对传统村落内声景观自然、文化与社会属性所开展的非遗价值定位,旨在通过传统声音研究、聚落景观研究与非遗保护相结合,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切实推动传统地区文化的传承与经济的发展。
-
民族传统建筑内蒙古启原文物古建筑修缮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历史建筑》丛书,是在党的十九大精神鼓舞下,在内蒙古自治区住建厅、呼和浩特市城建局有关领导高度重视下,由自治区建筑设计与研究界的专家学者共同努力编写完成的一部五卷本历史建筑类丛书。本书详细介绍了全区各盟市现存的古建筑,重大历史建筑、少数民族建筑、近现代建筑实物。是内蒙古自治区有史以来,第一部图文并茂、内容详实的历史建筑通史画册。 本书按照内蒙古建筑历史的五个重大阶段的线索来分类编写。选择了内蒙古区域内代表性的建筑,介绍了其建造年代,民族特色与人文特点,现存状态和历史意义。全面反映了内蒙古历史建筑的深厚底蕴,以及研究与保护的进展情况。 《内蒙古历史建筑》丛书共计五册。第1册《丝路遗珍》,以内蒙古草原丝绸之路的主要建筑类型进行分类,以编年体排序。分为8类,包含城址,府邸,交通类建筑,陵墓类建筑,民居,商肆类建筑,遗址,召庙类建筑。 丛书第2册《星火燎原》,以革命活动的时间为线索进行分类,体现了内蒙古革命运动的艰辛。分别为清末、民国初年、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建筑。 丛书第3册《同心共筑》包括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年来的重点现代建筑。本册以内蒙古现代建筑类型进行分类。分为6类,包含节日庆祝类建筑,艺术类建筑,工厂类建筑,学校类建筑,办公类建筑,人民公社类建筑。 丛书第4册《牧农互通》介绍了内蒙古地区从古至今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相互影响与融合。以主要建筑类型进行分类。分为13类,包含民居、古戏台、商肆、地方性宗教建筑,长城及寨堡城址、陵墓、衙署王府、交通类建筑,渡口、岩画类建筑,石窟寺、古塔、私塾校舍等建筑。 丛书第5册《血脉相传》,包括内蒙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传统村落、少数民族村寨、历史文化街区、名人故居等著名建筑。
-
古代图文中的朝阳门内意象历史空间研究刘?t绯,陈大鹏,董凌霄朝阳门古时为进京的交通要道,也因其曾为漕粮出入的城门,带动了朝阳门内沿线区域的整体繁荣,是北京老城中一块典型的历史地段。“古代图文中的朝阳门内意象”历史空间研究课题主要结合历史地图与历史文献,对从元到清(1267—1912年)将近700年来古代朝阳门内的街巷、院落及重点建筑进行空间推测复原与分析。采用历史城市地区变迁研究的层积分析法,在综合历史信息充分转译的基础上,尽量保障全过程、高精度、多层面的分析。其中古代图文的信息来源主要包括相关古籍文献及二十余张历史舆图,提取其中的建筑院落意象与街巷水系意象;现代调研信息来源主要包括测绘图纸、卫星地图、历史文化保护区与各级文保单位的地理信息及保护规划,以及现场的走访观察所得等。二者叠合形成细腻的层次与细密的信息,为者展开一片北京老城历史街区古今变迁的长卷。
-
土掌房文化及审美深描王东研究对象:本书是典型个案的深入研究。泸西县彝族城子村是目前已知国内的土掌房群落,是中国传统村落与民居建筑的的典型代表,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景观独特,具有丰富的遗产价值,分别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中国景观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等名录。 研究视角:本书立足于建筑史学为基础,结合建筑人类学、建筑美学的研究成果展开深入细致的研究。从方法论上本文以阐释人类学的“深描”理论为指导,对城子村土掌房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进行深入描记。同时吸收建筑美学的理论对土掌房的审美三维度进行诠释。这也是有别于国内大多数传统村落的研究视角。本书的研究旨在为中国少数民族建筑美学、西南建筑人类学研究提供典型案例。 研究内容:本书将城子村置于“传统建筑文化”与“苗疆走廊”大的背景下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审视,以土掌房为物质载体,尽可能呈现其历史、地理、匠艺、文化、美学等层面的丰富内涵。同时通过调研梳理城子村丰富的神话传说,附于文后,在不失学术性的同时,增加本书的可读性、趣味性,以期达到“雅俗共赏”的目的。 研究现状:近几年传统村落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研究成果丰硕,但主要呈现为区域性、整体性的系统研究,不多的个案研究也主要是局限于资料的整理,或是为适应乡村旅游开发而编写的带有宣传性的通俗读物。本书则综合以上特点,兼顾学术性与可读性。
-
穴居的文化基因王晓华 著本书将人类文化创造活动的起点放在了300万年前,人类祖先开始于更新世到来后的穴居生活。从穴居对于人的创造、人的生命意识觉醒、内与外空间概念的产生、洞穴空间规划中体现出的社会结构意识、大母神崇拜与洞穴空间文化心理的构合、天父地母自然伦理概念的产生、以原始洞穴空间形态为参照的宇宙时空文化图式的产生、以洞穴空间为模型的天地、人、神三界空间的创建、人类对于穴居生活的不同感悟所形成的东西方文化性格,以及洞穴空间作为一种神圣文化记忆而成为人类创建各种建筑空间、居住文化理念,特别是以曲线象征洞穴空间形态和形体为语言形式的宗教建筑设计的灵感来源。为此,作者通过分析和研究一系列的史前人类建筑、古代建筑、传统乡土建筑形式和文化思想,直至现代和当代著名建筑艺术创意的思维方式,试图打破各种文化价值体系间的界限,探索发现穴居时代形成和潜藏于人类灵魂深处的一种共同价值指向的宗教精神。
-
时间形态论[德]托恩·汉斯在欧洲城市变迁史的讨论中,本书将目标读者锁定为建筑师、规划师和欧洲建筑和历史的热爱者。本书是一场穿越时空的发现之旅。通过图片、等比例缩放图和详细的建筑分析,对欧洲有文化气息的城市进行了清晰的阐述。 通过一系列展示城市历史布局变迁的地图,方便读者对比城市的变迁。本书对欧洲城市从罗马败落到以北部为基础的现代主义的变迁进行了生动的分析。本书精选的8个城市分布于欧洲大陆各个地方,并以它们富有创意的建筑而闻名,获得世界的认可。这些城市包括塞尔维亚、里斯本、都灵、罗马、巴塞罗那、佩萨克、德累斯顿和乌特勒支。本书详细地描述了过去2000多年间这些城市的社会动态和城市转变,内容涵盖很多社会现象,如中世纪的分裂、文艺复兴的扩张、巴洛克的兴起,以及19世纪公共空间的演变等。
-
传承岭南文化的绿色建筑关键技术与方法郭卫宏、窦建奇《传承岭南文化的绿色建筑关键技术与方法》一书,是在“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下的项目“经济发达地区传承中华建筑文脉的绿色建筑体系”(项目编号: 2017YFC0702500) 之课题五“珠三角地区基于文脉传承的绿色建筑设计方法及关键技术”(课题编号: 2017YFC0702505) 支撑下完成的,是对岭南传统绿色建筑智慧及绿色设计方法的一次比较系统的总结。本书对岭南地区大量的案例、文献加以总结,并从岭南建筑的独特体系、岭南建筑形式、建筑思想传播、岭南传统建筑技艺技法构建等角度进行凝练,逐步形成“传承岭南传统绿色智慧文化的设计理论”。此书不仅较系统地梳理了传统建筑的绿色智慧,同时对于相关建筑文化的交融,都给予了比较详细的论述。 本书首先梳理了岭南自然地理、人文环境等原有内涵及岭南建筑文化的发展脉络,突出了尊重地形地貌、尊重独特的气候特征、尊重独特岭南地域文化的设计原则。其次,从聚落、单体、细部三个层面,研究其空间形态、传统的绿色技术、建构方式之间的协同设计原则等,并进行提炼、总结与体系化。后,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明晰“目标函数”与通风、遮阳、隔热、防潮、防台风等量化指标,以此指导设计策略的提炼、分析、优化;并且通过构建岭南建筑文化与绿色交融的信息化平台,尝试探索智慧化、多专业协同、多学科交叉的创作方法。此外,本书后部附有传承岭南文化的绿色建筑关键技术与方法的经典案例库(100 个案例),均由课题研究小组绘制及调研实测后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