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史
-
中国公用事业发展报告 2021王俊豪《中国公用事业发展报告(2020)》全面概括了中国公用事业投资与建设、生产与供应以及基本成效;详细地介绍了城市供水、排水与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天然气、电力、电信、铁路等七大行业的投资建设、生产供应及发展成效,并从监管机构、进入监管、价格监管以及质量监管等四个方面对上述行业的监管体制进行研究;本报告还就公用事业综合性及各行业的主要法规政策做了解读,并提供了行业典型案例分析。 公用事业是由为居民生产生活提供必需的普遍服务的众多行业组成的集合,行业涉及面广、行业间跨度较大。本书主要研究供水、排水与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天然气、电力、电信、铁路等公用事业中最为重要的核心行业。公用事业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具有基础性地位,主要表现在:公用事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是生产部门进行生产和人们生活的基础性条件,公用事业不但为制造业、加工业、商业和服务业等各行业的生产活动提供必要的供水、供气、电力、电信、等基础条件,也为居民提供必要的生活基础。同时,公用事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价格构成了其他行业产品和服务的成本,其性能和价格的变化,必然对其他行业产生连锁反应。
-
净零能耗建筑工程实践案例梁俊强 等本套丛书是我国首套系统介绍净零能耗建筑理论和实践的技术类图书。从净零能耗建筑总论、设计、建造、运行调适、可再生能源应用、人行为理论、政策和市场机制、案例等8个方面全方位展示项目成果,推动我国净零能耗建筑的发展和规模化推广,助力建筑领域尽早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本分册针对我国不同的建筑气候分区,即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分别给出了具有代表性的净零能耗建筑工程实践案例,重要的是案例中给出了实际运行的能耗数据,可以为后续净零能耗建筑的建造提供有价值的工程实践参考。
-
碳达峰与碳中和水泥行业经验与路径武庆涛,尹靖宇,张晋,李晋梅 著本书全面介绍了国内外水泥行业碳减排现状,结合典型案例分析,对水泥行业碳排放标准体系及量化方法、水泥企业碳减排的可行路径、碳减排目标的设定以及碳交易的实践等内容进行了系统阐述。 本书将有助于从业人员快速了解水泥企业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实现低碳转型的方法与路径,并可为企业应对碳达峰、碳中和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提供借鉴.
-
北京太庙结构检测与保护研究张涛 著《北京太庙结构检测与保护研究》为文物建筑保护实践与理论系列丛书的一本,与修缮不同结构检测与保护研究既是对古建筑进行全面的“体检”,是文物建筑预防性保护的一种方法。太庙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奠祖先的家庙,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占地二百余亩,是根据中国古代“敬天法祖”的传统礼制建造的。天花板及廊柱皆贴赤金花,制作精细,装饰豪华。太庙是皇帝举行祭祖典礼的地方,大殿两侧各有配殿十五间,东配殿供奉着历代的有功皇族神位,西配殿供奉异姓功臣神位。1950年改为现名“劳动人民文化宫”。1988年1月,太庙被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太庙结构检测与保护研究》集结了近年来文物研究机构对太庙进行安全结构检测和预防性保护研究的成果,梳理和记录太庙单体建筑,如:太庙内河金水桥、太庙享殿、太庙东配殿、太庙西配殿、太庙宫墙等建筑的保护状况和研究成果。因此,将这些研究集结成书。
-
北京养源斋结构检测与保护研究张涛 著《北京养源斋结构检测与保护研究》为文物建筑保护实践与理论系列丛书的一本,与修缮不同结构检测与保护研究既是对古建筑进行全面的“体检”,是文物建筑预防性保护的一种方法。钓鱼台养源斋坐落在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东侧钓鱼台国宾馆内。辽代曾是萧太后运粮河边园林之一,时为耶律隆绪当太子时读书之所。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于旧址建行宫,赐名养源斋。1982年,政府拨款对古钓鱼台皇帝行宫进行了重修,基本上保留了清代乾隆行宫的原貌。1984年钓鱼台与养源斋被公布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养源斋结构检测与保护研究》集结了近年来文物研究机构对钓鱼台养源斋进行安全结构检测和预防性保护研究的成果,梳理和记录钓鱼台养源斋单体建筑,如:一号房(东耳房)、二号房(正房)、三号房(西耳房)、四号房(西配房)、同乐堂东侧会客厅等建筑的保护状况、材料分析和研究成果。因此,将这些研究集结成书。
-
乡土舍迹王宝强 著,吴昊 编本书是《丝绸之路起点上的非遗文化》丛书中的一本,图文并茂,主要讲述陕西民居的历史背景、地理分布、建筑特色与人文环境等。具体有陕西民居产生的背景、陕西民居分类、陕西民居形制与装饰意匠、文化内涵的表达、经典院落四合院等六章内容。
-
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图志周学鹰 著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位于南京城东郊中山陵园,钟山风景区灵谷景区内。入葬将士包括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和内战中的阵亡将士代表。是民国时期的中国国殇墓园,国j级烈士纪念场馆,也是中国大陆原纪念抗日战争阵亡将士的大型烈士陵园,是中国近代规模最大的纪念性公墓建筑群。本书是关于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建造过程的文献著录集,全书分上、中、下三篇。上篇收录了有关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建造及建成后诸事处理的文献档案,包括政府文书、往来公函等;中篇利用文献材料,对灵谷寺一带建筑的历史沿革以及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的建筑理念、特色、影响等进行了梳理,向读者介绍了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建筑的意义;下篇收录了公墓各时期的照片以及建筑图纸。全书图文结合,比较清晰地呈现了今天已经成为灵谷公园的前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的建成与演变,对于建筑史研究及历史建筑保护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
北京关岳庙结构检测与保护研究张涛 著本书为文物建筑保护实践与理论系列丛书的一本,与修缮不同结构检测与保护研究既是对古建筑进行全面的 “体检”,是文物建筑预防性保护的一种方法。关岳庙坐落于北京市西城区鼓楼西大街149 号。东邻钟鼓楼,西邻德胜门箭楼,北靠北二环,南面一路之隔便是什刹海的后海和原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同志的故居。此处关岳庙最早为道光第七子醇贤亲王奕譞的家庙。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十一月二十日奕譞逝世,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光绪帝发布上谕决定为其生父奕譞(醇亲王) 立祠修墓,1914 年,北洋政府在后寝祠殿塑关羽、岳飞像,并祀关岳,改称关岳庙。2006 年5 月,关岳庙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本书集结了近年来文物研究机构对关岳庙进行安全结构检测和预防性保护研究的成果,梳理和记录关岳庙单体建筑,如:庙门、前殿、正殿、后寝殿等建筑的保护状况、材料分析和**的研究成果。因此,将这些研究集结成书。
-
北京郭沫若故居结构检测与保护研究张涛 著本书为文物建筑保护实践与理论系列丛书的一本,与修缮不同结构检测与保护研究既是对古建筑进行全面的 “体检”,是文物建筑预防性保护的一种方法。郭沫若故居位于西城区前海西街18号,什刹海历史文化保护区内,周围文物建筑众多。是郭沫若1963年至1978年在京的住所。1965年,北京市调整路名和门牌号以前,这里原为 “西河沿8号”。 故居原为清代乾隆年间(1736年~1796年)权相和珅的一处花园。1963年11月,郭沫若由西四大院胡同5号搬至此处居住,直到1978年6月12日去世。在此居住期间,郭沫若著有《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李白与杜甫》《英诗译稿》等。现作为郭沫若纪念馆对社会开放。1982年8月,郭沫若故居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本书集结了近年来文物研究机构对郭沫若故居进行安全结构检测和预防性保护研究的成果,全面的梳理和记录郭沫若故居单体建筑的保护状况和**的研究成果。因此,将这些研究集结成书。
-
先农坛听雨古枫 著古老的先农坛已经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其中的建筑陈展和自身记忆已经给世人带来诸多惊喜。参观的过程中,你会忍不住惊叹称奇,品出其中醇厚的历史和深邃的文化魅力。《先农坛听雨:从中国古代建筑说开去》中主要记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以及先农坛的古今沧桑,尽可能用文学形式去描述,以使建筑与历史及人物相融合,减少就屋说屋、就事论事的枯燥。此书是作者日久天长亲近先农坛、独具视角的一些感悟,书中有史书的严谨,也不乏散文的挚深情感,以曼妙的笔触描绘景物,以期读者能够触景生情,甚至心潮逐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