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史
-
中国工业遗产史录 广东卷彭长歆、刘晖、钟冠球 著本专著回顾广东工业建设的历史,发现里程碑式的工业企业,认定工业遗产的价值,汇集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的典型案例。内容包括历史沿革、价值评价、遗产认定、资源调查、规划设计、保护再利用案例,以及操作运营模式等研究成果。所属丛书选取工业建设基础好,工业遗存多,工业遗产调查研究和保护利用工作成果突出的省份和城市,涵盖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工业建设的重点省份和城市,涉及各个产业门类。系统展现全国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领域的探索和经验,可为今后全国范围展开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提供全面借鉴。
-
中国工业遗产史录 江西卷段亚鹏 贺海芳 等编著本专著回顾江西工业建设的历史,发现里程碑式的工业企业,认定工业遗产的价值,汇集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的典型案例。内容包括历史沿革、价值评价、遗产认定、资源调查、规划设计、保护再利用案例,以及操作运营模式等研究成果。所属丛书选取工业建设基础好,工业遗存多,工业遗产调查研究和保护利用工作成果突出的省份和城市,涵盖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工业建设的重点省份和城市,涉及各个产业门类。系统展现全国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领域的探索和经验,可为今后全国范围展开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提供全面借鉴。
-
中国建筑常识梁思成,林徽因 著《中国建筑常识》讲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基本特征和发展演变,展现了斗栱、梁柱、屋顶、栏杆等部分的精巧结构,还有梁思成与林徽因对各地古建筑的考察分析,并搭配了大量建筑结构示意图和著名古建筑的图片,让读者能够清晰直观地了解中国古建筑知识,欣赏古建筑的美。
-
图像中国建筑史梁思成 著,梁从诫 译梁思成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建筑史学家、建筑教育学家,毕生致力于中国古建筑的研究和保护。他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对中国古建筑进行了长时间的、科学的调查,他和营造学社的同仁一起,在那个社会动荡、物质资料匮乏、交通极其不便的条件下,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对全国近两百个县城的两千余个古建筑项目进行了考察和详细的测绘,为中国古建筑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翔实的文字与图片资料,并撰写了详尽的科学研究报告。《图像中国建筑史》是与《中国建筑史》一起,抗日战争时期写作于四川省李庄,其时“宿不蔽风雨,食只见菜粝”,“贫病交加,故人寥落”,而梁思成正是怀抱着殉国者的心态,为中华文明和传统文化的保存发奋著述。因种种原因,书稿未能及时出版。梁思成逝世十多年后,在费慰梅的努力下,这本著作终于得以面世。《图像中国建筑史》以英文写作,目的是向西方读者和建筑研究者讲述古代中国的建筑技术,因此文字生动、深入浅出,对中国古建筑“有机的”结构体系的发展及其形制演变有一个概要性的呈现。本书还有大量营造学社成员在测绘中拍摄的珍贵影像以及梁思成、莫宗江绘制的精美插图。通过阅读这部著作,可以使西方读者对中国古建筑特有的精神内涵和外在形式有深入的了解,对当代中国人理解传统文化和建筑的关系,也有极大地启发意义。本书为中英文双语版,由梁思成之子——梁从诫先生——翻译成中文,从诫先生的名字即从《营造法式》的修撰者李诫而来。从诫先生虽然没有继承父业,但通过《图像中国建筑史》的中译,也与父亲一道,为推动中国古建筑的研究与传承做出了贡献。本书包括费慰梅(Wilma Fairbank)撰写的《梁思成传略》,以及吴良镛撰写的英文版序言和梁从诫撰写的“译叙”。另外,此次新版还特别约请了梁思成先生的学生、助手傅熹年先生撰写了导言,对《图像中国建筑史》以及梁思成先生的学术成就做出了整体性的评价。
-
清式营造则例梁思成这是我国著名建筑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建筑学大家梁思成先生在系统调查、整理、研究清式建筑历史文献和现场实体的基础之上撰写的学术专著,也是梁先生一生的重要学术著作之一。全书共六章,详细讲解了清代“官式”建筑各部位构件的名称、比例、功用和做法,并绘制了建筑物立面、剖面和局部详图,附录了相关建筑的实体照片。本书一直被古建筑修缮机构和仿古建筑设计师视为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文法课本”,同时也是古建筑研究者、古建筑修缮者和古建筑仿造者的重要著述。
-
中国建筑史梁思成 著《中国建筑史》是建筑学科的开山之作,这本书的功绩在于把中国建筑史学纳入了系统科学研究的领域,以历史文献与实例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使中国建筑史从蒙昧走向科学,形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向世人展现了一片崭新的学术天地。中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一生最重要的学术专著。梁思成以严肃谨慎、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提纲挈领地梳理出数千年来中国建筑的概要、发展及特征等,加以细致的考证和精辟的论述,完成巨构。他研究建筑史,不仅注重史料,介绍各个历史时期建筑的风格与特征,还深入研究建筑风格特征的演变规律及其制约因素,研究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思想。书中有作者以及其他建筑学家手绘的平面图、剖面图或断面图等,弥足珍贵。
-
中国建筑史梁思成 后浪《中国建筑史》是di一部由中国人自己编写的公正权威的中国建筑史,是建筑学科的开山之作。全书共八章,从上古到清末民初分期阐明中国建筑在不同时代的特征,对每一时期的现存建筑实物逐一剖析,解说每个建筑形制的特征及传承关系,涵盖木构、砖石、桥梁、牌坊、宫殿、苑囿、寺庙坛观、陵墓、住宅等。对各个系统建筑自身之优劣,各民族与中国情况之异同,都有述及。这部《中国建筑史》完成于1944年,当时却没有出版条件。五十年代初作为讲义,出版了若干油印本,限于条件,没有印插图。本次出版即以油印本为底本,参考后续出版的各本修订了部分笔误,并增补了书中提及的相关图片,以期最大限度呈现梁先生本意。
-
中国建筑史梁思成 著本书是我国建筑学科的开山之作,凝聚了建筑学家梁思成多年来的心血,他把中国建筑史学纳入了系统科学研究的领域,以历史文献与实例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揭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设计规律、技术要点,总结出中国建筑的成就和各时代的主要特征,使中国建筑史从蒙昧走向科学,形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
圖說建築城市史陈仲丹 编著香港政府近年的旧区重建项目及拆卸旧天星码头工程,闹得满城风波。原来,在百多年前,巴黎经历过一次更大规模的改建。当时巴黎的人口激增、街道拥挤、污水处处,充满了曲折的贫民窟。经过了近二十年的改建,巴黎市区共拆除了二万多幢旧房屋、新建了七万多幢新建筑、修桥、新辟花园、大建广场和喷泉,街道也被重新布局。此举虽令城市变得美观,但也毁誉参半,批评包括──令老巴黎充满人情味的街巷与古建筑消失,街道只有直线,再没有曲径通幽的去处,市中心的高地价令穷人被迫移往郊区,贫民窟其实依旧存在……建筑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居民的生存方式,也影响一个城市的美丑;建筑既要顾及实用功能,也是一种艺术。本书以建筑为基点,进而扩及到城市,通过巧妙的编排,详细叙述了两者的源流及其变化发展过程,从而揭示了艺术和技术两大因素对建筑的制约和影响。书中辅以作者数十年来从世界各地搜集回来的精美图片,从古代的建筑遗迹到现代的摩天大厦,带读者欣赏各时期各类型的建筑。
-
一別鍾情──香港建築十日談方元 著本書編輯的基本構思是將建築藝術欣賞與社會文化批評相結合,因此每個建築實例分兩個層面論述。個層面是從文化旅遊的角度,介紹產生這座建築的歷史背景以及建築的藝術風格;第二個層面是從文化研究的角度,對建築藝術背後的社會和文化涵義進行分析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