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理论
-
洪洞建筑群王贵祥,刘畅,贾珺,廖慧农,王南 著本书为晋南古建筑·洪洞的测绘成果,由东南大学组织编写。作者从相关测绘研究成果中精选了数幅图纸,包括平面、里面、剖面、大样详图等方面测绘图纸,将这些资料奉献给公众,祈望能够裨益于这一优秀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弘扬和借鉴。
-
乡村筑梦杨贵庆 著本书以同济大学杨贵庆教授团队在浙江台州黄岩自2012年底以来开展的美丽乡村、乡村振兴实践为基础,针对黄岩屿头乡沙滩村、宁溪镇乌岩头村等历史文化(传统)村落的规划、设计和建筑活动,以及创建全国首家乡村振兴学院“同济-黄岩乡村振兴学院”等案例,精选十年来各个时期的照片,并对照片内容和背景进行文字描述诠释,记录了十年中同济团队参与浙江黄岩乡村建设的历程。本书采用图记的方式,图文并茂,通俗易懂,适合大专院校城乡规划、建筑学、风景园林学等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的参考读物,同时可作为从事城乡规划设计、研究、建设和管理人员的业务参考,也可作为对乡村振兴发展领域感兴趣的各界人士阅读参考。
-
碳中和发展与绿色建筑高延继,王桓 著.
-
低碳校园建设王崇杰,杨倩苗,房涛,管振忠 等 著本书从绿色低碳校园建设的视角,详细的阐述了低碳校园概念的提出、基本构成、规划及设计方法、评价体系等。主要包括绪论、低碳校园实施策略、低碳规划与设计、低碳建筑设计与施工、能源利用、可再生能源利用、被动式低能耗建筑、水资源利用、校内交通减碳、低碳校园文化的传播与实践、校园固碳措施、低碳校园评价体系与方法等章节。全方面、多视角展现了在低碳校园建设方面的探索,以及将低碳校园建设融入到教学、科研、对外服务、文化传承与引领方面进行的尝试,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和参考价值。本书可作为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研究人员的参考资料,也可为高校的管理者、设计者、建造者、投资方等提供有关绿色低碳建设技术方面的参考。
-
绿色建筑专家访谈国际绿色建筑联盟 著暂缺简介...
-
建筑设计新编教程1吴越,陈翔 著“建筑设计”作为建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如何建构其理念、路径和教学环节,培养学生获得一种与当代建筑教育发展趋势相一致的、普遍性的、高质量的综合设计能力,是近年来众多高校建筑学专业努力探索和实践的一个方向。 浙江大学建筑学系对本科教学的核心设计课程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形成基于问题导向的“3+1+1” 递进式教学体系:在本科前三年,通过高效的课程组织,完成较为理性、系统的建筑设计课程学习,掌握较为完整的建筑设计的思维方法和原理;本科第四年,是强调个性化设计教学的专题化设计训练;五年级的重点则是与实战对接的建筑实务训练和毕业设计。 在本科前三年的课程体系里,一年级的核心关键词是“基础理性”,课程包括三维图底、体积规划、水平切分、垂直积聚、视觉尺度、形式秩序、人居空间、建构逻辑、场所环境等建筑设计基础性问题的系统训练。
-
阳光·低碳社区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著本次作品集围绕我国2030碳顶feng和2060碳中和的战略目标,贯彻落实国家实现能源利用转型,推动低碳社会发展、建设绿色健康的生活环境,将低碳、绿色、可持续理念融入社区建设中。以实建项目“低碳社区”和概念项目“零碳社区”为赛题,面向全球征集作品,将低碳、绿色、可持续理念融入社区建设,以期通过本次设计竞赛的赛题和作品对我国绿色建筑设计和教学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期望能够对我国太阳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
苗族民居室内环境设计研究李瑞君,贾丽媛 著本书结合苗族聚居区的自然环境,将民居建筑环境的构成要素作为论述的基础,由整体到个别,由大到小,对苗居室内环境构成要素进行深入研究分析,联系传统民族文化,总结苗族民居室内环境设计特征。其次,结合对苗寨典型民居的实地考察、测绘,对苗族居民的走访调研,归纳整理出苗族民居室内设计的特征。最后,分析苗居所面临的问题,探索其再生设计的可行性。本书旨在为苗族民居室内设计的研究进行补益和完善,进而弘扬苗族民居室内设计文化的艺术与价值。
-
山地城市碳酸盐岩隧道工程环境地质问题及对策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南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重庆市地下水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实验室 著暂缺简介...
-
重建西西里贝利切河谷张映乐 著本书以作者硕士和博士期间的研究为基础,结合实地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对1968年意大利西西里岛大震灾之后贝利切河谷众镇的重建工作做了整体介绍。这场持续近30年的重建工程曾经吸引欧洲众多知名建筑师、规划师和艺术家参与其中;然而,旨在为灾区带来现代化转变的重建因与本土条件、历史语境、当地居民的生活传统和记忆不契合而导致最终建设成果与复兴河谷的美好愿景彻底背离。不可复制的历史条件使得贝里切河谷重建工作成为20世纪欧洲城市更新与建筑设计的孤例和重要研究对象。其中的功能性规划方案、标准化建筑设计以及充满英雄主义的经典之作从一个侧面展示了20世纪后半叶意大利乃至欧洲建筑设计实践与思想的发展和转变。 揭开并呈现这段渐已尘封的历史伤疤,以期引发建筑同仁以及广大城市/建筑热爱者的借鉴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