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理论
-
建筑节能工程设计李继业 主编 苏冠鲁、关宝家 副主编本书以最新的国家或行业标准《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26—2010)、《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134—2010)、《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0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建筑外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 8484—2008)、《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JGJ/T132—2009)、《公共建筑节能检测标准》(JGJ/T 177—2009)和《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等为依据,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建筑节能设计概述、建筑规划设计中的节能技术、建筑节能设计原理、建筑单体节能设计、供热采暖节能设计、空调系统节能设计、建筑遮阳设计、建筑采光与照明节能设计、建筑设计中可再生能源利用等内容,是建筑节能规划、设计人员及其他质量控制人员不可缺少的技术工具书。本书重点突出、内容丰富、结构严谨、针对性强,可供从事建筑节能工程规划设计人员和科研人员在设计中参考,也可作为高等学校建筑工程专业学生的辅助教材。
-
建筑初步爱德华.艾伦 著《建筑初步(原书第2版)》总结了作者设计60多座楼房的经验,通过简明的非技术性语言以及生动的图画、远离复杂的数学运算,详细讲述了建筑的功能、建筑工作的基本原理以及建筑与人之间的关系,有效地帮助了建筑从业人员和学生,以及非专业人士去深该了解和体会诸如太阳能、支撑结构、防水、热效率等等建筑基本概念,为人们展示了丰富的建筑文化和生动的建筑生命力。
-
建筑实录曾江河 编《建筑实录》主要内容包括:长泰锡东国际城会所、十里闻香楼茶会所、上海青浦环境监测站、万科悦府会所、VilLA NM、中新生态城城市管理中心改造、国电宁夏太阳能有限公司办公楼、“卷”空间——汉易酒店多功能厅、万科北京办公总部、北京密云绿地?国际花都售楼处、北京希斯莱公馆会所、绿地?内森庄园、成都七贤茶社、泰禾俱乐部、朱家角人文艺术馆等国。
-
土木工程力学习题册梁丽杰,张玉华 主编本书与《土木工程力学》(下册)教材相配套,编写顺序与教材相同,下册分13章,主要内容为轴向拉伸与压缩,剪切与扭转,弯曲应力,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组合变形,梁的位移,能量法求静定结构位移,压杆稳定,力法解超静定结构,位移法解超静定结构,多高层结构内力分析的手算实用法,结构塑性极限荷载简介,动荷、冲击与疲劳。每章内容分为内容提要、习题、习题参考答案,习题包括是非题、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计算分析题等。 本书可作为建筑工程、交通土建、交通工程、水利专业学生的学习参考书,也可供结构工程师考试以及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
室内岩石力学试验付小敏,邓荣贵 编著《成都理工大学实验教学系列教材:室内岩石力学试验》共7章:第1 章概述了岩石力学试验在岩土工程中的作用、涉及的主要内容,以及试验 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第2章介绍了岩石试样的现场采集和室内制备方法。 第3、4章分别介绍了岩石的物理性质和水理性质试验。第5章简述了五种常 用的岩石力学试验方法。第6章简要介绍了两种岩石力学特殊试验。第7章 阐述了岩石力学试验数据统计分析、参数取值以及报告编写。
-
地下建筑学童林旭 著《地下建筑学》是在1994年版《地下建筑学》的基础上重写的,较全面地反映了近十几年地下建筑学的发展,以及地下空间利用和地下建筑建设的最新成就。篇幅从原来的15章扩大为3篇28章。第1篇为地下建筑学总论,共8章,论述有关地下建筑学概念性、历史性、战略性和前沿性问题,第2篇为地下空间规划,共10章,结合对国内外大量实例的评介,论述城市中心区、居住区、历史文化保护区、城市新区以及城市广场和公共绿地等处的地下空间规划问题;第3篇是地下建筑设计,共10章,结合国内外大量实例,分别论述地下居住建筑、公共建筑、交通建筑、工业建筑、仓储建筑和民防建筑等的建筑设计问题,还涉及地下建筑设计中的环境、防灾、防水等技术问题,最后探讨了地下建筑的空间与建筑艺术处理问题。《地下建筑学》作为地下建筑学学科领域的专著,对我国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与地下建筑规划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作用,可作为高等学校建筑学和城市规划等专业师生的参考用书,也可供从事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建筑设计工作的领导干部及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作者童林旭教授专注于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和相关的教学研究已有30多年的历程。
-
万象建筑新闻2《未来建筑》杂志社 编《万象建筑新闻2》由天津大学出版社出版。
-
居住的概念(挪威)诺伯格一舒茨 著,黄土钧 译《居住的概念:走向图形建筑》是20世纪世界建筑与城市发展研究的领军人物克里斯蒂安·诺伯格—舒尔茨的代表作之一,是一本关于人类居住的图书,也是一本对以人文质量丧失和功能主义为特征的现代居住和建筑状况进行批判和反思的图书,同时又是一本从根源上探索如何创造与人们居住意义相适应的建筑环境的图书。书中提出的建筑与城市策划、规划与设计的理论与工作模式被公认为经典,为世界各国广泛遵循、采用。作者以海德格尔关于居住和存在的思想、格式塔心理学有关图形的基本原则、林奇关于城市形象的心理学研究成果为基本理论依据,以从古到今的建筑历史为背景,从形态、空间结构、类型等三个方面对聚居区域、城市空间、公共建筑、居住房屋这些不同的居住环境层次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讨论。讨论的中心内容是场所概念的实质意义和图形建筑的质量。在书中,图形建筑具有特定的含义,与一种永恒和普遍的图形质量和形象特征相联系。图形建筑能以诗一般的建筑语言有力地揭示人们在大地和天空之间的存在意义,具化人们在特定地点的生活状况和内涵,从而可以帮助人们摒弃功能主义的“非图形”设计方法,以实现在有意义的世界中归属和参与的愿望。《居住的概念:走向图形建筑》在国际建筑理论上具有很大影响,受到建筑界、城市设计界与广大文化界人士的好评。本书阐释的理论与概念,对于中国面临的大规模城市化进程有高屋建瓴的原创思维价值,对我国建筑理论和城市规划设计理论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启迪和指导作用,将为我国建筑师、规划师、政府官员,相关专业在校学生提供拥有顶级指导与借鉴价值的经典图书。
-
胡理琛文集胡理琛 著《胡理琛文集》按时序辑集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学刊上发表的或在学术会议上交流的论文,在有关研究班或学习班上的专题演讲,以及某些会议上的发言摘要,另外还入册了《仁山智水——胡理琛速写选集》自序和缅怀清华恩师汪国瑜先生的追思文章。
-
中国建筑文化遗产5金磊 编《中国建筑文化遗产5》以科学的态度分析、评介中国古代建筑所取得的成就及对后世的启示,以历史的眼光及时将当代优秀建筑作品甄选为新的文化遗产,以文化启蒙者的社会职责向公众展示建筑文化遗产的艺术魅力与社会文化价值,并将中国建筑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