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理论
-
大舍2001-2020柳亦春,陈屹峰 著这是一本建筑作品集,选取了大舍事务所的24件作品。整本书以水泥灰为主色调,封面材质为灰色牛皮,采用压凹和烫白漆片的工艺来呈现书名。全书手感舒适,色调素雅,与建筑主题吻合一致。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始终保持克制,呈现的效果恰到好处。书中灰调图片的呈现维度丰富,层次感强,和彩色图片有机结合。文字排版遵循了严格的网格系统,但又不乏自由的方法,阅读舒适、节奏感强。
-
城市更新优秀设计案例与评析城屿演新 著“十四五”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对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义。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适应城市发展新形势、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反复听取有关部门以及更新专家、设计专家和媒体专家的意见后,城屿演新于2022 年在全国范围内组织、选取了一批各地先后改造的兼有设计特点和历史传承价值的优秀城市更新作品,进行专家评析后集结成册,提供给全国各地从事城市更新改造的设计人员参考使用。 作为城市更新领域的实践操作手册,本书收录的30余个作品涵盖了文化空间、商业更新、办公园区、社区提升、区域规划、工业遗产等多个类别,由国内外一流的建筑规划、景观设计机构倾情打造,其中不乏斩获国内外设计奖项的佳作,具有较高的设计水准和参考价值。
-
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空间审美维度王东 著本书是关于建筑美学在中国传统村落领域的研究。随着国家对传统村落的重视,传统村落已经成为学界的学术热点,尤以建筑院校的成果最为丰硕,产生了大量的期刊论文、硕博士论文,以及出版论著。本书是建筑美学领域关于传统村落的研究。在立足建筑美学的前提下,综合审美文化学、文化地理学、建筑人类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以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针对长期以来偏重于村落物质形态的研究现状,将村落的空间形态、社会内涵、审美品格一起,对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空间审美维度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本书的研究旨在为传统村落美学的系统研究提供研究基础。
-
贵州传统村落 第三册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著我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在农村,传统村落保留着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是承载和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明的重要载体。由于保护体系不完善,同时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一些传统村落消失或遭到破坏,保护传统村落迫在眉睫。《贵州传统村落第三册》由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编写,是开展传统村落调查的成果,从总体概况、村落特色、人文史迹、传统建筑、民族文化、保护价值六个方面系统地介绍第四批、第五批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298个贵州传统村落的现状、价值及其生存状态,为构建科学有效的保护体系提供重要的依据。本书适用于城乡规划、建筑专业师生、研究者、行业从业者,以及对传统村落感兴趣的人士阅读。
-
青藏高原地域绿色建筑设计图集王红军,周俭,胡向磊,成辉 著本图集聚焦于青藏地区,共分为五个章节。第1章概述,介绍了本图集的主要编写视角,编纂的原则与方法。第2章归纳了青藏高原地区传统建筑,特别是民居建筑的典型特征。并对其当代演进的状况进行了研究梳理。图集的第3章探讨了青藏高原地区的绿色建筑空间组织模式,分析了传统民居热环境特点,并从功能优化和热环境优化两个层面,提出了绿色节能的民居建筑空间组织策略。第4章关注于建筑部品,特别是外围护构造的适应性提升。采用构造图集的形式,对外围护构造进行了系统性设计。第5章针对青藏地区有适用性的被动采暖技术进行了梳理。第6章结合当代的优秀案例,对“文绿结合”的设计策略与技术进行了深入展示。
-
臻品营造陈雄,江刚 等 著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坚守“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探索自然与人的共生关系,引导者历史人文与工程项目的有机融合。本书为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70周年作品精选汇集,记录了70年来的实践征程,内容汇集了70年来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的优秀作品,其中不乏许多获得了重大奖项及社会各界好评的佳作。作品集内容含文化会展建筑、科技教育建筑、商业办公及酒店建筑、交通建筑、体育建筑、医疗建筑、地下空间、居住建筑、规划设计、市政桥道、市政给排水、水处理与环保技术、环境保护、景观设计、室内装修、经典作品,并计划增加专业领军人物采访专栏。
-
童寯建筑写作 文本阅读与话语分析韩艺宽 著童寯(1900-1983)是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无法回避的重要人物,因此也是很多学者的研究对象。然而目前研究大多针对其工程设计实践,本书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梳理、思考和借鉴,关注其长期被忽略的建筑写作文本,具体包括其建筑评论、建筑史写作和园林史写作三种写作产品类型。本书反思了以往研究中过度关注作者生平本身的历史研究范式,转而决定采用多文本阅读和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将童寯的写作文本与其他建筑学者及建筑师的文本并置,关注它们之间的意义重叠、冲突和交织,进而深入理解童寯建筑思想的基本特征。同时对童寯建筑写作的知识建构与知识生产过程进行理论分析,关注其写作背后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观等理论预设,对其历史思考的方式提出发问。并将这种多文本阅读和话语分析放在中国社会现代转型的特殊脉络下予以解读。 本书共分为六部分。绪论介绍了研究背景、内容、方法和意义,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指出现有研究过度关注作者生平事迹的缺憾,并确定了多文本阅读和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第一章概括地呈现了童寯建筑写作的特征、分类、分期,以及历史脉络等。第二章是童寯的建筑评论,包括评论内容、写作空间、评论对象、评价的范畴与标准,以及建筑评论与建筑实践的关系。本章还列举了同时期其他团体及个人针对同一对象的评论意见,与童寯的评论进行对照研究。第三章是童寯的建筑史写作,在历史编纂学和历史理论的视角下,展开对包括西方建筑史、苏联及东欧建筑史、日本建筑史、建筑教育史、中国建筑史等写作文本的分析,指出这些建筑史写作在层次、体裁、义例、程序、文笔等方面的编纂特点,以及历史论述背后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观。第四章是童寯的园林史写作,与上一章类似,依然在历史编纂学和历史理论的视角下,展开对《江南园林志》、《东南园墅》、《造园史纲》等代表作的分析,并通过与刘敦桢等其他园林史学者的研究对比,揭示其在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观等方面的独特特征。最后是结论与展望,本章除了总结全文外,还指出以上三方面的写作文本大都体现出实践导向、形式主导和现代性追求的特征,这和童寯的建筑师身份关系密切。同时本部分进一步展望了未来从思想史到观念史研究转变的可能性。
-
小城镇绿色发展与传统村落可持续改造王荣海,林琢,丁一凡 著本书通过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研究理论,从文化景观概念和演变过程等方面入手,总结小城镇绿色发展与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基本特征,分析现阶段的主要问题,在保证风貌完整性和历史文化延续性的前提下,对小城镇绿色发展与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景观进行研究,以文化的视角剖析自然与人类和谐共存,总结小城镇绿色发展与传统村落在保护中保持和延续乡土文化特色的发展思路。本书适用于城乡规划学、建筑学、风景园林学等相关专业的从业者和在校师生,以及从事小城镇绿色发展与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相关的工作人员阅读参考。
-
大型公共空间建筑的低碳设计原理与方法刘科,冷嘉伟 著本书基于地域性特征,针对夏热冬冷地区大型公共空间建筑展开具体的低碳设计研究。首先梳理建筑低碳设计相关理论基础,通过对相关低碳评价体系的研究,总结落实建筑低碳设计的要素指标;其次落实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开发相应的建筑低碳设计辅助工具;进而从设计策略和技术措施两方面具体展开建筑低碳设计研究。
-
包豪斯抽象形式观念与中国建筑教育张轶伟 著(该书从属于“话语·观念·建筑研究论丛”系列) 建筑教育接纳包豪斯教学法可以视为教学方法从古典向现代转变的一个指标。作为培养艺术和手工艺才能的通识课程,包豪斯初步课程于1930年代末被移植到美国的建筑院校中。它所包含的材料和抽象形式的训练很快被吸纳到建筑基础教学中,并替代了原有的布扎方法。然而这种发散的视觉训练源自于移民包豪斯艺术家的教学,因而要经历一个转化以满足建筑设计的基本需求。中国的大学建筑教育属于西方的舶来品,因而不可避免要经历一次和美国类似的教学转型的过程。但因为特定的历史和社会背景,中国建筑教育的现代转型有着不同于美国的阶段划分和本土特征。1950年代初以前,圣约翰大学、清华大学建筑系都先后接触到包豪斯的影响,但这一短暂的探索在1950年代之后受社会、政治环境的阻碍,基本停滞。包豪斯初步课程的第二次全面影响是1980年代初开始流行的“三大构成”。“构成”教学的兴起对当时布扎模式的窠臼形成冲击,但其和建筑基本知识的脱节也逐步暴露。因而“构成”也经历了一个从纯粹形式到有限定条件的空间/形式训练的转换,这一点和包豪斯在美国的变迁非常类似。 本书把包豪斯初步课程在中美两国建筑教育的变迁视为一个跨文化的现象。通过对“基本设计”在美国建筑教育形成和历史沿革的梳理,归纳出三种延续包豪斯方法的方式。随后,转至“构成”在中国建筑教育的历史研究,着重分析了同济和清华两所建筑系基础课程的变迁,并揭示出在两次引入包豪斯方法的过程中,布扎传统仍发挥潜在影响。最后, 本书针对中美建筑教育接纳包豪斯初步课程历史进程中的一些指标进行了比较,包含转变的时间跨度、教学法渊源以及学术主张。研究指出两国所共存的一个由包豪斯视觉原则向建筑空间/形式认知的知识转换,但又有着迥异的实现途径。 通过比较,本书认为包豪斯初步课程在建筑教育的传播是实践现代主义教学的中间性阶段。但其未能把对应于现代主义建筑的一些基本形式原理进一步清晰化。中美比较的结论亦说明包豪斯传统在中国的实现属于一个逐步演进的模式。本书同时对建筑训练中的视觉感知培养和其教学提供了一个批判性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