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政诉讼法学马怀德 编
《行政诉讼法学(第四版)》系统介绍了我国现行行政诉讼制度与理论,比较科学地处理了教材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的关系,使读者能够比较准确地把握我国现行的行政诉讼制度。书稿结合即将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修订版以及最近的理论发展对书稿作了修订完善。
-
法庭风云胡祥甫 编《法庭风云:刑事辩护证据运用与法庭策略》共选取了胡祥甫律师职业生涯中较有代表性的三十个案例,有名噪一时的大案要案,也有艰难推进终获无罪、轻判的难案疑案。每一个案例都体现着律师的专业智慧和勇气,既有对律师辩护活动的生动描述,也有对律师辩护经验的系统总结。
-
民事诉讼法江伟,肖建国 编
《民事诉讼法(第七版)/新编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教育部全国》第七版遵循大陆法系规范出发型民事诉讼的法律思维传统、深入浅出地阐发民事诉讼法学的基本范畴和基本理论,系统、准确地阐述民事诉讼法的知识体系,引导学生初步树立权利保护的诉讼目的观和正当程序的价值理念,塑造他(她)们健全的程序法律思维。在内容上,结合最高人民法院2015年2月4日颁布实施的新民诉法司法解释的规定,做到“权威性”、“前沿性”、“规范性”、“新颖性”、“实用性”,力争使本书成为民事诉讼法研习者步入民诉法学殿堂的阶梯。主要内容包括:民事诉讼法研习方法、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诉与诉权、基本原则、基本制度、民事诉讼受案范围、管辖、当事人和诉讼代理人、多数人诉讼、民事诉讼证据与证明、法院调解、临时性救济、诉讼保障制度、第一审普通程序、简易程序与小额诉讼程序、民事裁判、上诉审程序、再审程序、特别程序、强制执行程序、涉外与涉港澳台民事诉讼程序等。
-
新编常用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释全书中国法制出版社 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已于2014年12月18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36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5年2月4日起施行,2015年最新法规汇编系列的一个品种,收录的均为民事诉讼方面的法律及司法解释。包括综合,管辖,诉讼参加人,证据,诉讼费用,起诉和受理,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第一审程序,第二审程序,审判监督程序,督促程序,执行程序、涉外、涉港澳台民事诉讼程序,诉讼时效共计十四项分类。
-
民事诉讼法齐树洁 编本书为“21世纪中国高校法学系列教材”核心课之一。全书包括十九章,以我国2012年修订的《民事诉讼法》及2014年相关的司法解释为依据,结合民事司法改革和审判实践,阐述民事诉讼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程序制度,注重基础知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体现最新的立法、司法和学术研究动态,力求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我国刑事审判制度实效问题研究陈实 著我国1979年《刑事诉讼法》师承苏联刑事诉讼法律制度,形成“超职权主义”诉讼模式。1996年修订时以审判制度为重点又吸纳了英、美等程序法发达国家的经验,体现了“当事人主义”模式的转向。2012年再次对立法作了大量诉讼化和技术化修订,以凸显“以审判为中心”。但在近二十年的立法运行中,精心的程序设计和制度安排却遭遇了实践的背离,“行动中的法”和“纸面上的法”形成了鸿沟,尤其体现在刑事审判制度的实施方面。
法律实效是法律规范在运行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适用状态和实施效果。本书尝试将法律实效理论引入程序法范畴,重点研究刑事审判制度的实效问题。为此,本书立足于司法实践经验,通过建立评估框架对我国刑事审判制度规则的实效状况进行客观评价,重点透视我国刑事审判制度实效短缺的现象并解析其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本书进一步结合法律实效理论分析刑事审判制度实效实现的要件,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善我国刑事审判制度实效的基本思路和解决方案。 -
反思与重构李轩 编
1.《反思与重构—民事诉讼法再修改的律师视角》以律师的视角,结合两年来新修正的民事诉讼法实施状况的观察与思考,以及最新通过的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的适用要点做了实务解读,并对于今后民事诉讼法再修改的重点做了立法建议探讨,作者建议:(1)贯穿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以诉权保障为重点,促进司法公正;(2)以发展当事人主义模式为远期目标,在对职权主义模式进行改造的同时,适当强化法官义务,防止司法不作为;(3)以程序本位主义和程序法定主义为基础,完善相关制度和程序设计,重塑司法公信力和司法权威;(4)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借鉴法治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立法经验,促进司法制度尽快与国际接轨;(5)全面清理甄别司法解释,将其合理内容法典化,消除司法解释与立法的冲突。
2..《反思与重构—民事诉讼法再修改的律师视角》主张借力司法改革助推民事诉讼制度的立法完善。目前,以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为标志性纲领的第三轮司法改革拉开了帷幕。本书指出,要想破解当前中国民事诉讼司法不作为、司法行政化和司法腐败的困境,必须以此次司法改革为契机,以司法公正为指向,创新并实施以下措施以重塑司法的公信力:科学设置司法官遴选制度、推进以庭审为中心的民事司法改革、加强法官职业保障机制、严格实行民事错案责任追究制、尝试实行司法人员“倍薪”制。 -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张正钊,胡锦光 编全书划分为四编十二章,既概括了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主要制度,又使章节结构更为简 洁紧凑。本教材以行政主体拥有和行使行政职权的过程为主线展开研究,既介绍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一般原理和基本知识,又突出研究重点,努力吸收新的研究成果。
-
非法证据排除程序研究高咏 著作为一种程序性裁判机制,非法证据排除程序的意旨在于解决控辩双方的证据合法性争议,为法庭排除非法证据设立相应的操作规则。与侦查、起诉程序、庭前准备程序以及法庭审理程序相比较,非法证据排除程序具有自身特殊的性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适用程序是该规则得以有效实施的重要依托,在诉权保障和法官程序裁判权的规范上亦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一程序的诉讼标的体现为两个方面的程序性争议,即侦查取证程序是否合法以及证据应否排除。对证据合法性的审查程序应具备两造对抗、法官居中裁判的基本诉讼形态,法庭暂时变为程序性问题的裁判者,控辩双方的诉讼角色发生转换,涉嫌犯罪的被告人成为程序性裁判中的原告,而程序性裁判中的被告则是侦控方。非法证据排除程序与实体性裁判程序既密切关联,又有重大差异,在诉讼中二者的关系呈现出相对独立的态势。
-
高速公路常见诉讼案件判解研究黄和新,顾德军 编《高速公路常见诉讼案件判解研究》是针对前述法学研究及实务处理缺陷的一种有益尝试。我认为该书有以下鲜明特点:首先,它是一部较为系统、完整的对高速公路常见诉讼案件进行判解研究的著作,填补了该领域集成化研究成果的空白;其次,它将基础理论与判解研究相结合,部分理论或论断,如“一路多方责任体系理论”、“驾驶人是危险掌控者”、“车辆通行费不是安全保障费”、“高速公路隔离栅并无防止非法闯入的功能”等的引入和阐述颇有见地,将这些观点或观念结合具体判决进行分析说理,有利于纠正社会上普遍存在的诸如“缴费通行路桥公司就得保证驾乘人员安全”的错误认知,为完善法律适用提供理论指引。再次,它将纷繁复杂的高速公路发生的诉讼案件,按照类别划分为“自然人非法进入高速公路引发事故”、“禁行车辆非法进入高速公路引发事故”、“车辆行驶中遇临时障碍物引发事故”、“特殊状况下车辆发生的事故”等六大类,并根据具体案例分别进行判解研究,所得结论对进一步统一司法适用标准具有借鉴意义。此外,书中还以“专项救助基金”和“社会保险”为中心探讨了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新型救助模式,为平衡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作了有益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