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法
-
民事诉讼法学田平安 编2014年12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通过了《关于适用的解释》。全文共552条,条款数目几乎是民事诉讼法条文的一倍,本书基于该司法解释进行了修改。
-
民事诉讼法张卫平 著本教材系一本系统阐述我国民事诉讼制度和基本原理的教材。该教材融入了近年来民事诉讼法的修正内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的主要司法解释以及其他相关的民事诉讼规范,整合了学术界的最新研究成果。作者根据自己长期的民事诉讼教学实践撰写本教材,很好地突出了民事诉讼制度和基本原理的重点、焦点、难点和疑点,观点阐释层次清晰、逻辑谨严,深入浅出,并注意通过有关制度、程序的结构和流程图示,使得本教材具有更好的可读性和直观性,有利于读者更好地学习、理解和运用民事诉讼制度和原理。
-
辩论主义与我国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完善马永梅 著《辩论主义与我国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完善》马永梅博士的大作行文流畅,论述规范,主题明确,论证的逻辑性强,资料翔实。全书既注重民事诉讼法学的一般理论,又特别关注涉外民事诉讼的特性,并力图融会二者。可以说,《辩论主义与我国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完善》在这个方面具有鲜明特色。
-
行政诉讼法学马怀德 编本书是21世纪行政法学系列教材的一种,重点讲解了行政诉讼区别于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的原理与制度,其目的在于揭示行政诉讼本身的特殊性,帮助学生掌握行政诉讼法的精髓,对行政诉讼理论与制度进行颇有启发性的探讨。
-
错案的哲学[美] 拉里·劳丹 著;李昌盛 译《错案的哲学:刑事诉讼认识论》:刑事诉讼,既然以发现案件事实为目标,那么它就必须要致力于解决以下三个问题:首先,必须要最大限度地减少错案的发生;其次,当错误不可避免时,应当以社会认可的价值偏好分配错误;最后,当发现真实与人权保障等其他价值目标发生冲突时,尽可能以不损害真相发现的方案化解冲突。如果一个国家的刑事司法以发现真相作为主要目标,那么刑事程序规则和刑事证据规则,都应当最大限度地以此作为创设及改革的标准。
-
刑事诉讼法向群 编《刑事诉讼法》为云南省“十二五”规划教材之一。全书共分四编二十六章,内容包括基础理论、诉讼制度、诉讼程序和特别程序。每章后附有“思考与练习”解疑释惑,辨析法理,实现从理论知识到解题能力的转化。《刑事诉讼法》既可用于全日制高等院校法学专业本科教学,也可供自学考试和成人教育学生研读。
-
和谐社会语境下中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构建李湘刚 著《和谐社会语境下中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构建》讲述行政公益诉讼是为了维护公共利益而提起的行政诉讼,核心是维护公平正义,目的是构建和谐社会。随着我国诸多严重侵害公共利益的违法行政行为的频繁发生,行政公益诉讼已成为热点。由于没有适格诉讼主体,无法提起行政公益诉讼,这类案件未能进入诉讼程序。如何弥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的法律制度空白?毫无疑问,和谐社会语境下中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构建已成为焦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实是法律命题。只有构建完善的法律制度,才能为社会和谐奠定坚实的法律制度基础。如何在和谐社会语境下构建中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和谐社会语境下中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构建》主要从原告资格、受案范围、启动模式、举证责任、诉讼费用等方面进行设想。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注释本法律出版社法规中心 著(1)专业人员编写。本丛书皆由相关法律专家编写,内容准确,并力求语言通俗,使普通大众读者能更轻松地理解法律精神,掌握法律政策;(2)法律适用提要。每本书都由相关法律专家撰写该法的适用提要,帮助读者对每一个法的背景、概况有更全面、深入的理解;(3)重点法条注释。对重点法条进行条文注释,且每个条文都提炼出条文主旨,帮助读者准确理解法条内容;(4)相关配套规定。书末附录一些较为重要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使读者在使用中更为方便、实用。
-
检察改革与刑事诉讼法修改问题研究徐鹤喃,郭立新,高景峰,邓思清,张红梅 ... 著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发展战略。全会《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发展总目标。这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发展成就,是国家发展的重要举措。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为立法和司法完善提供了重要的发展动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改革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具体任务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切实尊重司法发展规律,立足实践,总结司法经验、检视法律发展成果、研究实际问题,为法律的完善和良法的有效执行做出扎实的努力和贡献。《检察改革与刑事诉讼法修改问题研究》课题立足于实践发展进程和状况的分析,对检察改革和刑事诉讼法修改相关联的相关理论问题进行了认真思考,对证据展示与非法证据排除、逮捕制度的改革与完善、侦查措施与工作机制、附条件不起诉与量刑建议、诉讼监督制度、人民监督员制度、刑事诉讼特别程序七个专题从检察改革和立法修改两个维度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揭示了立法和实践交互发展的实际状况,总结司法发展规律,提出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立法的建议和意见。这是一个比较平实的研究项目,课题的思考进路和研究成果,值得关注。其对于进一步深化司法改革和检察改革,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特别是刑事诉讼法制建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发展道路,具有启发和参考价值。司法改革和刑事诉讼法修改,是新时期检察工作科学发展的重要背景推动力。通过检察改革,司法改革和刑事诉讼法修改的要求与检察工作有机融合,检察工作进一步回应现实需要,让人民群众在每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检察改革重要使命所在。以顶层设计为主导的改革,决定了近二十年来我国检察实践的基本禀赋和发展走向。与此同时,检察改革不仅构成了司法改革和法律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检察实践本身也为司法改革和法律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检验平台。这是我国法治建设发展的两个方向。置身于这一发展进程中,我们需要对改革的设计、立法修改、司法实践以及法律思想理论的创新发展等进行统筹思考。经由实践、立法与理念的相互观照,切实提高我们对于法律实践的发展方向和立法中价值冲突的把控能力,使理念、制度与实践都更加趋近司法发展规律,使我们更加有效地落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深化改革任务。改革、立法修改、司法实践乃至理论创新不应该也不能够彼此孤立。不能够就改革谈改革、为修法而修法,乃至为办案而办案。法治体系建设的发展目标要求我们具备一种系统思维的能力。就本课题而言,检察改革与刑事诉讼法修改的关联研究为立法和实践发展提供了不同的观察视角,专题研究中总结了实践发展经验,揭示了法律发展的不足,思考了相关的理论与制度定位,为进一步完善立法,提高法律的执行力,促进司法公正,提出了有益的建议。因此,在研究方法上,课题研究展现了一种统合思维和实践取向,而关联性研究则有利于实现理论整合,这正是课题研究值得肯定之处。检察改革与刑事诉讼法修改是两个相互独立又交互运作的重大课题。课题组以总论和分论两条分析路径,对相关理论实践问题及发展脉络做了分析、梳理和总结,其中颇多独到的发现和深刻的见识。课题研究指出,检察改革是以制度建设为历史发展逻辑的创新发展过程,改革主体多元复合,改革的发动呈现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以及社会或者学界参与的改革试验三种样态。检察改革是在宪法制度和诉讼制度二元维度上推进法治的实践探索,是在社会发展变迁、中国检察制度的实际发展状况以及中央对于司法改革的政治发动这三方面。
-
刑事诉讼业务流程实训教程杨晓静 编《刑事诉讼业务流程实训教程》的结构与内容包括概述、立案程序实训、侦查程序实训、审查起诉程序实训、公诉案件一审程序实训及二审程序实训共6章。具体刑事诉讼业务流程的实训主要针对刑事诉讼不同阶段的任务,结合具体司法实践中的真实案例,以诉讼流程、证据运用及法律文书制作为重点,分别从“教”与“学”两个环节,进行“诉讼流程实训演示”与“诉讼流程拓展实训”两个方面的实践教学引导与探索。通过这种最接近于司法实务的实训教学法创新实践,旨在增强“象牙塔”内的学生对刑事司法实务的感性认识,掌握综合运用《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及《法律文书》等专业理论知识,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案技巧及司法智慧,提升法律思维及法律适用的专业水平与素养,实现法学院学生由课本到实务的目光流转与视野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