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法
-
无罪辩护曹炳增 著《无罪辩护》是研究如何在现存的制度环境中寻求刑事辩护效果最大化的一本专著。作者作为一名多年从事刑事辩护业务的律师,以十个亲身办理的真实案例,说明了无罪辩护在中国具有一定的艰难性,但同时也具有极大的可能性,资料翔实,令人信服,可读性极强。另外,作者还通过自身的实践发现了目前我国刑事诉讼立法与司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论点鲜明、论证有力,理论紧密联系实践。本书充分体现了一名法律实践工作者对实现我国刑事辩护法治化的强烈责任感和热忱期盼,对推动我国刑事辩护走出低谷以及我国刑事司法的正当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本书编写组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1989年4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1989年4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6号公布,自1990年10月1日起施行。
-
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王宝明等著《21世纪法学学术文丛: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是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研究》的最终成果。在《21世纪法学学术文丛: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即将成书时,欣闻本课题在专家的严格评审后确定为A级科研成果,得到了专家的肯定和社会的认可,这是我们经过一年多的研究著述终于能够将这部书奉献给读者时的最好安慰。抽象行政行为是我国行政法治建设与行政法学理论研究中一个较为特殊的课题,与国外相比,共性的东西并不是很多,但在我国行政管理中其应用却极为广泛,存在的问题也较多。正是出于这一目的,我们选择了对本课题的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贯彻的一个主要的思路就是,既注重理论研究又结合行政实务与司法实践,既进行比较借鉴又有现实运作的介绍及制度创新。《21世纪法学学术文丛: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在写作过程中参考了国内外学者的大量文献,这些文献是我们研究的阶梯,使我们能够用深遂、明快、犀利的眼光,有的放矢地考察和研究当前的社会行政法治生活中的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问题,使我们在对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实践进行思考时,迸发出一束束理性思维的火花,从实践中吸取丰富营养,能在解决实践提出的要求和问题的过程中,把理论研究引向深人,从浩如烟海的法律条文和社会实践中,找出与所研究的问题有关的规定和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从而使论述更具说服力和可信性。希望能启发读者驰骋思想,带给行政法治的操作者??立法、执法乃至司法人员以启示。本课题的研究得到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山西大学和北京行政学院等单位许多专家、学者、法律实务工作者大力的支持,在此我们予以表示衷心的感谢。魏宏博士对《21世纪法学学术文丛: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的研究内容提出了很有价值的建议,王宏跃硕士为《21世纪法学学术文丛: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研究收集过资料。人民法院出社编辑部主任陈建德博士为《21世纪法学学术文丛: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的出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在此我们也要表示诚挚的感谢。
-
民事诉讼法(美)Joseph W.Glannon著;孙邦清等注此套Aspen美国法学院经典教材系列的引进,从内容的选择到形式的处理上,都可谓独具匠心:该套原版教材中`释例与解析`的编写形式极富特色,其实用性在美国各大法学院的学生可备受认可;中国方正出版社在引进过程中又选取了原版教材中的诸多法律关键词,核心概念以及具有深远影响的法院判例,分别做了翔实准确的注释。此举不仅引导读者在中英文法律术语之间建立联系,而且帮助深化理解同一概念在不同法律背景中的含义……本套教材十分值得向各大法律院校的广大在校生和工作在司法第一线的律师,法官和检察官们推荐。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编注纪明编本书内容包括任务、适用范围和基本原则;管辖;审判组织;回避;诉讼参加人;证据;期间、送达;调解;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等。
-
证据法学何家弘,刘品新著本书阐述了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证据法的理论基础,证据法的基本原则,证据概念与证据资格,以及司法证明的概念与对象等内容。
-
刑事诉讼模式的演进汪海燕著本文分为绪论、上篇和下篇。上篇考察历史上几种典型刑事诉讼模式在代表性国家的演进,其中重点分析影响或制约它们形成、转型的深层次因素。下篇考察我国刑事诉讼模式的形成与几次转型,并思考了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模式转型的必要性、前提和转型的方向,其中强调我国刑事诉讼模式实质性的转型,必须以改变规范权力的方式(实现法治语境)和建立体现非纯“功利观”的诉讼制度为前提。本文以探寻制约刑事诉讼模式演化的因素为核心,其中考察的联结点主要有历史背景、权力结构(如多元利益团)、生产方式、时代思潮、文化传统以及法律移植等。
-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暂缺作者《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已经2004年4月19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
民事诉讼法斯蒂文·N.苏本(Stephen N.Subrin)等著;傅郁林等译这本判例教材现在能够译成中文与中国读者见面,我倍感欣悦。我曾在中国讲授过关国民事诉讼法,我了解中国的法学教授、法官、律师和法学院的学生们在他们研习民事诉讼法时是如何的勤勉用功,思想活跃,无论是对待中国的诉讼法还是对待外国的诉讼法都是如此。在这本教材中,我和我的合作撰稿人试图从三个维度向学生展示美国民事诉讼程序:一是程序的原理,二是这些原理得以发展和运作的语境,三是隐含在律师们运用这些程序的实践中的内涵。我希望你们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能够思考美国民事诉讼法与它作为其中一部分的美国社会、政治、经济环境之间的关系,而你们将会利用那些练习去考虑美国律师在他们的案件诉讼中实际上是如何运用程序规则的。有两个主题曾经有助于了解我对于民事诉讼法的理解,其一,我对于民事诉讼法与文学之间的关系充满了好奇:当事人的故事中哪些部分法院应当考虑而哪些应当忽略。这与小说家和历史学家的问题有什么差异?其二,在我看来,权力和公平的问题受制于任何民事诉讼制度的创制和运作。当你们从事美国民事诉讼法或任何国家的程序研究时,在民事程序和民事诉讼中考虑文学、权力和公平是一件令人着魔的事情,值得用心琢磨。祝大家在研习中万福!
-
未决羁押制度的实证研究陈瑞华主编;北京大学法学院人权研究中心编北京大学法学院人权研究中心注重对中国公民权利保障问题的理论研究。《未决羁押制度的实证研究》作为“北京大学人权研究丛书”的系列成果之一,就属于以新的研究方法和视角研究中国刑事审判前公民权利保障问题的著作。《未决羁押制度的实证研究》收录了检查官和法官各自提交的论文。这些论文不乏对超斯罢羁押问题出现的善意解释以及本机构超期羁押制度的现状,为使读者更直观地了解未决羁押制度的亲身参与者的近距离观察者所提供的鲜活思考,值得我们对此保持高度的关注。最后,为使读者更加直观地了解未决羁押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各界在此问题上的不同声音,我们将2002年11月召开的有关决羁押制度的座变为会纪要全文予以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