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法
-
教育行政诉讼理论与实务研究湛中乐 编为推进教育行政诉讼理论与实务研究的发展,北京大学教育法中心举办了“教育行政诉讼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会议邀请了行政法学、宪法学、诉讼法学、教育法学领域的专家和最高人民法院及地方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的法官、教育部法制部门地方教育行政主管机关法制部门的领导和同志,共同探讨教育行政救济特别是教育行政诉讼中的若干理论问题,《教育行政诉讼理论与实务研究》就是这次研讨会的结晶。
-
民事诉讼法学原理与实务研究武文举 著《民事诉讼法学原理与实务研究》的主要学术特色是,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办理民事案件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以2012年新修正的我国《民事诉讼法》条文为纲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实务,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民事诉讼法学原理。在论述过程中,笔者选用了一些典型的民事案例,通过运用民事诉讼法学原理来解析民事案例,用民事案例来阐释民事诉讼法学原理,把二者有机地结合为统一整体,做到了以案说法、以法析案。本论著对民事诉讼法学原理的论述有理有据,紧密结合民事诉讼实务,避免了理论空洞无物,枯燥乏味,增强了民事诉讼法学原理的理论性和系统性、实务性与应用性。
-
刑事电子邮件证据论庄乾龙 著《刑事电子邮件证据论》试图从电子邮件技术核心出发,研究电子邮件的技术特质对电子邮件证据制度和传统证据制度的影响。《刑事电子邮件证据论》除导论与结语外,共分九章。导论部分以一则刑事电子邮件证据案例引发对电子邮件证据问题的思考为基础,阐述了研究电子邮件证据的务实性与紧迫性。第一章从电子证据对传统证据概念、证据规则与证据原则的冲击表现出发,阐述其技术手段与法律规制之间冲突的深层原因,并提出从“现实”走进“虚拟”的可能性进路。第二章主要对电子邮件证据的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本章以分析电子邮件证据与传统证据之间的关系为基础,指出传统证据概念对电子邮件证据的不适当限缩。电子邮件系统因素的引入在对传统证据概念形成冲击的同时,与主体进行互动,从而形成了双重属性的电子邮件证据概念。未来立法宜扩张传统证据概念中的核心要素,对传统证据概念进行新的诠释。第三章主要探讨类型化研究的意义。另外,本章还简要介绍了电子邮件证据类型化研究的主要内容,并就各类型电子邮件证据之间的交叉重合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规则适用对策。第四辛以加密类型化判断为基础,深入分析加密对电子邮件证据能力与证明力的影响。第五章从主体与技术两个方面提出判定垃圾电子邮件的二元化标准。以此为基础,对常规电子邮件证据重点分析、阐释合理隐私期待权的保护问题,对垃圾电子邮件证据则主要分析其“公权”有效运行问题。第六章以电子邮件的传输状态为标准,将电子邮件证据区分为动态电子邮件证据与静态电子邮件证据。本章在分析电子邮件传输的工作原理基础上,提出以技术与法律相结合的标准区分动态电子邮件证据与静态电子邮件证据。作此划分的意义在于其对侦查方式的影响差异。动态电子邮件证据主要涉及秘密监控下的证据问题,而静态电子邮件证据则主要涉及一般搜查取证下的证据问题。证据内容的差异将延伸影响到侦查取证手段的选择。第七章主要围绕安全电子邮件证据与病毒电子邮件证据问题展开论述。本章在以自我复制、侵入功能的有无为标准界定安全电子邮件与病毒电子邮件的基础上探讨安全电子邮件证据与病毒电子邮件证据证明载体与证明方式上的不同。病毒发生作用机理的差异会影响电子邮件的证据能力与证明力。被病毒感染的电子邮件证据又分为病原体式的电子邮件证据与输入式或取证式感染性电子邮件证据,上述作为次生电子邮件证据在司法实践中将面临向安全电子邮件转化后其是否具备证据能力与证明力大小的问题。第八章重点讨论有声电子邮件证据的突出问题。有声电子邮件证据因邮件服务器系统因素使其有别于视听资料,其本质特点是多种服务器的合成,也正是因为此特点,有声电子邮件证据关联主体与关联客体得到了适度扩张。有声电子邮件证据关涉主体的扩张将影响到证据交换总量,而关涉客体的有限扩张则会对证明力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语音合成技术手段的使用会对有声电子邮件证据的证明力产生影响。以此技术特点为基础,有必要从证据能力与证明力两方面构建完善有声电子邮件证据法律制度。第九章主要就局域网电子邮件证据与广域网电子邮件证据问题进行阐述。局域网内电子邮件用户具有特定性,广域网内电子邮件用户具有公开性。网络拓扑结构之间的不同成为局域网电子邮件证据与广域网电子邮件证据差异的技术原因。以此技术差异为基础,《刑事电子邮件证据论》认为狭义刑事推定在局域网环境与严格的保密性及可接受性的使用政策条件的保障下,可以适用于电子邮件证据;而广义刑事推定即事实推定则在“可靠性之推定”与“确定性之级别构建”基础上可以适用于广域网内的电子邮件证据。
-
诉讼证据法学叶青 编《诉讼证据法学(第2版)/高等学校法学系列教材》立足我国现行证据法律制度,放眼国外证据立法和理论,充分吸收了诉讼证据法学界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并结合诉讼证据实践经验,从方便学生学习、掌握诉讼证据法学课程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出发,按编、章、节体例分总论、证据论、证据规则论、证明论和证据实践论重新设计了教材的理论体系,涵盖了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三大诉讼证据制度,具有体系的新颖性、理论的前瞻性、内容的全面性、操作的实用性等特点。《诉讼证据法学(第2版)/高等学校法学系列教材》可供高等政法院校、系选作证据学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公安、司法人员和其他法律工作者业务学习的参考书籍。
-
民事诉讼审前证据交换规则研究丁宝同 著,唐力 编实证研究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座桥梁,它有助于提升我国法学研究的水平和实用价值。正如我国著名学者田平安教授所言:“无论是着眼于价值理念的确立还是具体民事诉讼制度的建构,要想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实际的效果,民事诉讼法学研究就必须通过一种实证性的社会学研究实现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的良性沟通,而这正是当前民事诉讼法学研究所缺乏的。”我国法学研究经历了从注释法学到理论法学再到实证法学的发展过程,学者们也从重视法学理论的发展转变为既重视理论研究又关注法律实践发展的务实的学术研究态度。因此,法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社会科学,只有关注社会发展和法律实践、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的法学研究才有意义。它不仅提升了法学理论研究的品质,同时也使法律实践更具有理性。除此之外,法律实证研究还能对法学教育产生积极的影响,它将会提高法学教育的职业化程度。这也是本套丛书编著的初衷和意义所在。
-
刑事强制措施体系研究郭烁 著《刑事强制措施体系研究:以非羁押性强制措施为重点》把目光对准刑事强制措施的体系展开研究,指出中国刑事强制措施的种种问题起因于刑事强制措施的结构。同时,通过对域外立法例的研究论述,对刑事强制措施体系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界定。《刑事强制措施体系研究:以非羁押性强制措施为重点》认为,尽管刑事强制措施在微观立法上可能各有差别,但万变不离其宗,主要包括对人、对物、对隐私权的各种措施,需要将其与公民宪法性权利联系在一起,展开对刑事强制措施体系的整体探究。《刑事强制措施体系研究:以非羁押性强制措施为重点》尤其希望强调的,即以实证研究的方法观察问题,在人权保障的语境下,通过重点把握刑事强制措施整体框架内的非羁押性措施,之后提供若干可能提高非羁押措施适用、与国际刑事司法准则接轨的变革思路。
-
权威·规则·模式刘志松 著,谢晖 编有社会便有纠纷,纠纷多南社会中个体间意识之差异所造成纠纷便要化解,纠纷化解之道又多建构于社会中群体意识之存在,对于纠纷解决之研究,学界不乏高论,而《法意文丛·权威·规则·模式:纠纷与纠纷解决散论》以[权威——规则——模式]为分析模型,从纠纷解决的主导权威、规则依循和模式选择展开论述,对传统与现代、城市与农村、中国与西方兼有比较虽内容庞杂,亦不无作者苦想冥想之管见,惟愿以此书始,勾连一条纠纷与纠纷解决研究的新路。
-
武器平等原则在民事证据法的展开杨锦炎 著《武器平等原则在民事证据法的展开》关注民事证据领域中的不公现象,即强势的一方当事人利用证据收集和运用能力上的优势左右诉讼结果,而导致本该胜诉的弱势当事人败诉。破解证据法上的“丛林现象”,需以武器平等原则为基础,构建更合理的证明规则体系,在当事人的形式平等与实质平等之间找到平衡。这既需要提升双方当事人证据收集的能力,也需要适当调整诉讼证明的难度,包括更灵活的证明责任分配规则和更富有弹性的证明标准规则。基于上述理论,作者从民事诉讼模式的转变、证据收集制度的科学化、证明责任分配规则的多元化、证明标准制度的弹性化等论题入手,详细论述武器平等原则在民事证据法领域的展开,为促进证据领域的公平提供理论参考。
-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肖萍 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是高校法学专业l6门主干课程之一。本教材严格按照《全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核心课程基本要求》和本系列教材的具体写作要求,全面、系统、深入地阐释了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研究范围主要包括行政法的一般原理、原则及行政法、行政法学的历史发展;行政法主体的一般理论及行政主体的职责、职权、管理手段与行政相对人的权利、义务;行政行为的一般理论及行政行为的性质、特征、构成要件、合法要件与各种类别的行政行为的运作程序;行政救济的一般理论及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性质、功能、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管辖、程序与裁判标准;行政赔偿的一般理论及行政赔偿责任构成要件、归责原则、赔偿范围、方式、标准与程序;等等。本教材主要以我国行政法治实践和行政法学说为基本研究素材,同时吸收、借鉴了国外行政法学研究的大量成果。 本教材在阐述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时力求做到表述清楚、准确,并适当运用案例予以说明,尽可能使教材既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又有较强的应用性。因此,本教材既适用-y-法学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使用,也适用于参加司法考试的其他研习者,对从事《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学的教师也具有较好的参考作用。 本教材共分为二十二章,每章由引例、正文、思考题和司法考试真题链接四部分组成。每章正文前选取一个与本章内容紧密相关的典型案例作为引例,目的是引发学生对本章学习的兴趣;每章的正文中插入了一些“案例分析”,旨在增强学生对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感性认识,以提高学生运用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基本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司法考试真题链接选取的都是近年来司法考试的试题,其意义在于帮助学生掌握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重点知识,了解司法考试的命题方向。
-
行政执法与行政审判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 编《行政执法与行政审判(2012年第6集·总第56集)》主要内容包括:论行政程序正当性之司法审查、在北京法院行政争议实质性解决经验交流座谈会上的讲话、打造吉林特色建设行政审判文化、统一申诉再审分工提高服判息诉率——对行政案件申诉再审分工通知的解读、论行政判决对民法规范的类推适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