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法
-
寻求行政诉讼制度发展的良性循环张树义主编;刘井玉[等]撰稿行政诉讼本身,无论是法律的制度,还是制度的具体运作,尽管存在种种不尽如人意之处,但在看到其步履艰难之同时,我们或许也应看到其良性循环的一面。本书就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其良性循环的可能性。
-
民事诉讼法江伟主编本书是“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研究成果,是全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之一,亦可供其他专业选用。对于从事司法实践工作的法官、律师、检察官,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全书共26章,从适应当前我国法律建设及法学教育的实际出发,在吸取近几年民事诉讼法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阐述了民事诉讼法的基本理论、基本原则、重要制度和程序,内容涵盖面广。在论述中,注意结合司法实践,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探讨了民事诉讼法各项制度的内涵和实质,使学生能够形象、直观地掌握该部门法的理念,同时
-
公民怎样进行民事诉讼徐长海主编本书分为:管辖;诉讼参加人;证据;期间、送达;调解;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强制措施;审判监督;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等十五部分。
-
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陈瑞华著通过程序实现法治(代序言)曾有一位西方哲人问他的学生:假设你不得不面临这样两种处境:一是医生认为你身患严重疾病,只有将你的右腿截掉才能挽救你的生命,在取得你的同意后准备对你实施截肢手术;二是你在航海途中遭海盗的劫持,海盗要求你交出属于别人的珍宝,在遭到拒绝后准备砍下你右手的中指。如有可能,你愿意选择哪一种?为什么?学生沉思片刻,回答说:最好是哪一种也别让我选择,因为右腿和右手的中指我都不愿失去。哲人分析说:你的回答很机智,但回避了问题。实际上,选择第一种情况意味着你失去一条腿,但你受到了医生的善待:他珍视你的生命,也尊重你的自由意愿,截肢行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你避免更大的不幸。而如果选择第二种情况,你遭受的是小一些的损失——一根手指,但是海盗根本不把你当回事,既不尊重你的自由意志,也不顾及你的利益,砍手指行为的最终目的是获得财物,并为此不惜牺牲你应得的权利。学生恍然大悟:如此说来,第一种是可以接受的。上述对话听起来近乎天方夜谭,但却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在自己的权益面临威胁时,人们不仅关注自己利益被剥夺的实际结果,而且也重视自己被对待的方式;在不幸的结果确属不可避免的情况下,人们可能更加注意自己是否受到了公正、人道的对待。这一问题归结起来,也就是过程与结果、程序与实体的关系问题。在法哲学中,程序是指按照一定的步骤、顺序和方式形成某一法律决定的过程,国家通过立法对这种过程的规范和调整即形成专门的程序法。在这里,与程序相对应的是各种法律决定,如立法机构制定和通过的法律、行政机构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法院作出的司法判决或裁定,甚至还包括通过选举产生的领导人或民意代表等。在这些法律决定中,可能对公民的权益造成最大威胁的是刑事法律决定,即宣布一个人为罪犯,对其科处刑罚,从而使其财产、自由、名誉甚至生命受到剥夺。为防止这种定罪、科刑权力的滥用,国家制定实施了刑法,使定罪符合法定的构成要件,量刑也要符合法定的刑罚种类和幅度,也就是“法无明文规定不定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罪刑法定原则所体现的是一种典型的法治思想:对于官员而言,凡是法律没有授权的都是禁止的;而对于普通公民而言,凡是法律不禁止的都是允许的。这样,刑法就构成了对官员司法活动的实体性限制。但是,对于限制官员们的权力而言,仅仅有刑法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刑法毕竟是规范罪与罚的法律,为公民的行为确立了一种外部的界限,它规范的主要是官员司法活动的结果,而不是司法活动的过程。为了防止官员们在司法活动过程中不至于滥用权力,国家制定了一种专门的程序法——刑事诉讼法。什么是刑事诉讼?在不少人看来,这是一种以惩罚犯罪、揭露犯罪、证明犯罪为目的的国家活动。换言之,刑事诉讼实际是国家发动的一场旨在控制、镇压犯罪的战争,战争的主导者是作为国家司法机构的公安、检察、法院,战争的打击对象是所有犯罪者。但是,既然将刑事诉讼视为一种军事战争,那么为什么不按照军事战争的要求设置其过程,而要遵从“诉讼”的要求呢?任何诉讼都要求有控诉、辩护、审判三方构成的结构,其间控诉与审判必须有主体角色上的分离,而不能集中由同一机构担当;辩护也必须强大到足以与控拆相抗衡,并制约审判的程度。这种结构设置是背离军事科学上的基本原理和规律的。事实上,如果从军事战争的角度来理解刑事诉讼,公检法的权力完全没有必要进行分工,而可以由同一机构集中行使打击权力;刑事诉讼法也完全没有必要制定,因为任何旨在确立诸如管辖分工、回避、辩护、逮捕条件、羁押期限、上诉制度的规范,无一例外地都会“捆住”公检法的手脚,使其无法随心所欲地打击犯罪,并降低刑罚本应具有的威慑力和恐吓力。……
-
诉讼构架与程式张卫平著本书是关于民事诉讼理论和制度专题研究的学术著作,分为理论研究和具体诉讼制度研究两大部分。在理论研究部分,作者从宏观构架方面对民事诉讼体制进行分析和研究,为我国民事诉讼体制的改革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包括民事诉讼基本模式的比较、我国民事诉讼基本模式的分析、辩论主义的基本法理、诉讼标的理论构成、证明责任的概念等。在制度研究部分,作者侧重于民事诉讼各具体制度的程式与运作,关注近年来民事诉讼法学界瞩目的具体制度建构及实践问题,如证明责任的分配、民事诉讼的失权制度、集团诉讼制度、自认制度、代位诉讼制度等问题。本书对我国民事诉讼的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作者长期从事民事诉讼理论和制度研究的成果。浏览更多内容>>>
-
刑事诉讼法新释与例解方维亮主编为了使广大读者了解我国法律的具体内容和司法适用,我们约请全国我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共同撰写了这套《新世纪常用法律新编系列》,地我国常用的近50部法律依循法条的顺序,分关键词解释、理解与适用、案例与评析等三大部分对各个法条的立法原意和具体适用作了全面的说明,以防杜适用中的分歧;在理解与适用部分,对本条的内容及其运用作具体阐述;在案例与评析部分,精选与本条有关的具体案例评点,以加深理解。本套丛书着力反映我国新近的成熟理论和司法实践。全部内容均结合最新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司法解释,相关法律的修改也在文中相应部分作出明确说明,并且,我们将根据新颁布的法律规定随时进行修订,以使本套丛书提供给读者全新的信息。本套丛书出版这际,我们已迎来21世纪,我们谨以此书献给我们伟大的祖国,献给我们伟大的时代,献给那些为我国法律建设作出贡献的人们。
-
民事诉讼法分解适用集成马原主编本书选择疑难,典型案例,以《民事诉讼法》规定为依据,按“本案中的主要法律问题”案情介绍与审理结果“案例评析”的体例依次展开,联系司法实践,通过以案讲法的形式对《民事诉讼法》的主要条文和重要制度进行讲解。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国法制出版社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英文对照)》主要包括总则、审判程序、执行程序、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特别规定4篇内容。
-
行政诉讼法学杨解君主编;方莲[等]撰稿《行政法学》一书,全面、简明扼要地介绍了行政法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以及国内外行政法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具体包括行政法的一般原理、行政主体理论、行政行为、行政违法与监督等内容。考虑到行政复议、行政赔偿、行政诉讼,都属于对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进行救济和矫正的法律制度,我们将有关行政复议和国家赔偿的内容作特殊处理,放在《行政诉讼法学》一书中介绍。教材中的实例都是作者从成千上万的案例中精选出来的,大多属于公布过的案例或者实际发生的事例,有趣味性和研究价值;教材中有关值得探讨的问题是作者在教学和研究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想法,旨在作为学生们进一步思考的提示与引导;课外阅读材料部分是作者对国内外相关信息的选取,以省却读者查找有关资料的繁琐,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与国内同类教材相比,该套书的特点在于:其一,体例结构新颖。本书每章由主文、本章值得探讨的问题、事例讨论和课外阅读材料几部分组成,本书的最后还附有常用的最新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以便学生随时查阅。其二,内容求新、知识含量大。本书的撰写吸收了最新颁布的立法法、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与规章制定程序条例和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的内容,以及目前的理论研究成果;内容上不仅涉及国内行政法的基本理论与实践,而且还对国内外相关知识作了必要的介绍。其三,注重启发学生思维。本书试图以尽可能简明的话语概括和包容最大的学术信息量,而所设计的问题与事例讨论,又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其创新精神。
-
刑事抗诉的理论与实务黄河[等]著编辑推荐:刑事抗诉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法律制度,它通过一套严格的诉讼规则,对人民法院的刑事判决、裁定是否合法和正确进行监督,以维护司法平等公正,保障公民基本人权。但是目前在这方面还缺乏系统、深入地研究,人们往往习惯于将之当作单纯的诉讼程序来看待,这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对其本质属性的认识,在具体的动作过程中也产生了不少问题。为此,本出版社编写此书,希望读者们能真正了解刑事抗诉的理论与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