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法
-
北京仲裁北京仲裁委员会,北京国际仲裁中心 著本书由北京仲裁委员会组编,以关注、探讨我国仲裁制度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务问题为宗旨,包含国内外法律及仲裁领域专家关于仲裁案件的主要观点及论述,本辑分为“特载”“专论”“比较研究”三个专题。这些论文的研究题材主要围绕2020年商事仲裁中文文献综述、2020年关于中国仲裁的英文文献评述、仲裁法中的强制性和任意性规则等,从程序及实体多维度就仲裁行业前沿热点进行了富有探索性的研究。
-
刑事审判参考姜伟 编《刑事审判参考》是由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二、三、四、五庭共同主办的重要刑事司法业务指导丛书。自2021年起,本丛书由最高人民法院直属出版机构——人民法院出版社出版发行,作为“中国审判指导丛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刑事审判参考》总第130辑(2021年第6辑)主要收录了第1448号至1464号参考指导案例、立法和司法规范及其解读、2021年全国法院刑事审判工作座谈会精神专栏、实务探讨文章、裁判文书选登等精选内容,以期对刑事审判实践中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经验总结,为公检法等办案人员、律师及对刑事法学研究人员提供适用指导和学习参考。
-
环评报告审查决定的行政诉讼规则张晓云 著该书以环评报告审查决定的司法审查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中国现实状况的考察和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比较研究,探讨我国环评报告审查决定的司法审查路径,该书针对环评报告审查决定的司法审查实践,从环评报告的基本理论、环评报告审查行为的性质、可诉性,环评报告审查决定司法审查的原告及审查程序、内容等方面展开系统论述。该书的研究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理论意义主要为:有利于拓展我国环评研究的理论视野,也为司法介入环境保护提供更强有力的理论支持。现实意义主要包括:一是有利于健全环境法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司法保障;二是通过司法审查调整环评报告审查过程中的行政与司法之间良性互动,有助于保障公民权利。三是有利于促进环评报告审查决定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
-
证据法学论丛潘金贵 著《证据法学论丛(第九卷)》为证据法学论丛第九卷,是毒品犯罪证据专题。分设四个栏目,个栏目较为集中地讨论了毒品犯罪诱惑侦查与技术侦查所获证据的证据能力、审查判断、转化运用等,第二个栏目围绕毒品案件证据的收集、审查与判断,讨论了吸毒驾驶案件的鉴定、新型毒品犯罪的证据收集、印证审查的价值与局限、零包贩毒的审查路径以及毒品案件辩护中的证据问题。第三个栏目从实证角度,对捕诉一体化下毒品居间犯罪的标准、证据不足不起诉问题、新精神活性物质类犯罪主观明知的认定、印证证明存疑毒品案件作了探讨。第四个栏目主要以司法机关毒品案件办理情况为样本,分析了毒品犯罪案件的证据运用和毒品犯罪刑事司法防控体系的构建。
-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实施状况研究何挺,尹泠然,杨雯清 等 著,童建明,宋英辉 编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改时在“特别程序”一编中增设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专章,共计11个条文。专章在秉承“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的基础上,将刑事诉讼法之前已经规定的未成年人法律援助、不公开审理和分别关押等内容纳入,并增加规定了包括合适成年人讯问与审判时在场、社会调查、附条件不起诉、犯罪记录封存等一系列新的制度,基本形成了一套有别于成年人、对未成年人予以特殊保护并以未成年人的教育矫治和重新回归社会为核心目标的未成年人司法程序。
-
刑事诉讼审前程序构造论张益南 著本书围绕两条主线展开论述:第一,关注刑事诉讼审前程序构造的基础理论奠基。该部分主要透过结构主义和系统论视角,秉持动态平衡诉讼观的指导,深入探讨刑事诉讼目的与刑事诉讼审前程序构造的互动关系,提出我国刑事诉讼审前程序构造的基本理念与基本原则。第二,系统阐述刑事诉讼审前程序构造的基本样态,揭示在三角构造的框架下权利保障与权力规范运行的现实模式。通过审前程序中三方主体互动的构造样态,在审前程序中贯彻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动态平衡以及实现诉讼效率等基本理念。
-
要件事实的基础[日] 伊藤滋夫 著,许可,[日] 小林正弘 译《民法典》是一个系统化的实体请求权及要件事实的规范体系。要使《民法典》有效实施,就需要有更加科学的方法指引其在民事审判的运用。民事司法是根据当事人的权利主张寻求请求权的基础,查证是否具备相应的要件事实,并据此作出裁判的过程。我国以《民法典》为代表的民事实体法与日本的民事实体法具有大致相同的结构特征。伊藤滋夫先生依据多年审判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成果,很早就提出了在民事司法中如何妥当、高效适用民事实体法的方法和理论——“要件事实论”。本书正是伊藤先生自己多年来这方面潜心研究的代表力作,以在诉讼实践中正确应用要件事实理论为出发点,对于中国审判实践亦能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
-
实质性解决行政争议视角下行政不作为诉讼研究刘群 著本文以“实质性解决行政争议”为视角对行政不作为诉讼进行研究,试图在我国现有法律框架下构建相对完善的行政不作为诉讼体系。文章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行政不作为诉讼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及方法等基本内容,为正文展开研究进行基础铺垫。文章主体部分共分为八个章节:第一章介绍行政不作为诉讼基本理论,以行政不作为诉讼的核心概念“行政不作为”为切入点。第二章从应然与实然角度探讨实质性解决行政争议视角与行政不作为诉讼的关系。第三章以“行政不作为诉讼案件实证分析与存在的问题”为题,通过运用实证数据、案例归纳等研究方法对行政不作为诉讼案件审理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总结了行政不作为诉讼案件的特点,并对审判实践中行政不作为诉讼未实现实质性解决行政争议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第四章主要对行政不作为诉讼的原告资格和起诉期限提出完善对策。第五章阐述行政不作为诉讼举证责任及证明标准的重构规则。第六章以行政不作为构成要件为基础,提出行政不作为诉讼的司法审查判断基准,从而有助于行政不作为的司法识别。第七章对行政不作为诉讼的司法审查标准和审查强度提出完善对策。第八章主要探讨实质性解决行政争议视角下的不作为诉讼裁判方式。
-
程序法治70年张嘉军 著本书以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一宏大历程为研究主线,以两个基层人民法院的民事案卷材料为主要研究样本,以民事诉讼一审程序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一审起诉和受理、案件类型、庭审形式、原告身份、委托代理人、结案方式等展开研究,全面展现70年来中国民事诉讼一审程序从无到有、从简单走向成熟的辉煌历程,并对这一历程展现的不同面相形成的原因进行多维分析,进而对其未来走向提出预测与展望。
-
刑事庭审的中国问题及应对李学军,朱梦妮 等 著庭审是刑事诉讼形态最完整的体现,也是整个诉讼活动的中心和重心:在刑事庭审现场,法官需基于控辩双方的证据展示和意见阐述,方能对侦查、审查起诉的有效性作出结论性评断,并最终决定被告人的命运。我国现行刑事庭审制度以1996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为标志、以2014年启动的司法改革为基点,确立了极具中国特色的刑事庭审模式,即:既具备当事人主义的某些特征,又不乏职权主义的元素设置,还带有传统诉讼文化的固有内容。但与此同时,也还存在一些问题需予以解决。故为了给出一个刑事庭审问题的中国解决方案,本书首先梳理了我国庭审模式、相关制度及程序规范的过往历程,并从审理秩序、庭审功效、职能均衡、规程运作方面的深层原因切入,剖析了刑事庭审虚化背后的典型问题。随后立足于我国刑事庭审所身处的深化转型期,评述了以审判中心主义为代表的新近改革的积极意义,反思了亟待深入展开的学理盲点,并从理论和机制两个维度对本土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升华,对域外的法治要素予以合理借鉴。最后围绕关系到我国刑事庭审未来发展的四个重要问题,即作为前提的程序分流机制、作为主体的证据调查规程、作为保障的庭外相关制度和作为助推动力的智慧创新探索,分别进行了专门化研究,以期在整体上为推动、促进我国的刑事庭审真正走向实质化、规范化和法治化贡献一定的理论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