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
-
被告人认罪案件简化审理程序陈卫东主编为了提高办案效率,迅速审结案件,降低办案成本,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在总结地方检察机关和人民法院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于2003年发布了《关于适用普通程序审理“被告人认罪案件”的若干意见(试行)》,本书对该意见进行了释义,并收集了一些相关案例,对从事实务工作的人员在处理普通程序简化审理的案件时具有指导性的意义,对被告人是否决定认罪以适用简化审理方式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
刑事审判参考张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庭、第二庭编本书以指导全国各级法院刑事审判工作为宗旨,介绍最新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的理论与适用,进行疑难案例评析,对审判实务释疑等。
-
中国区际刑法专论赵秉志著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的主旋律。推进法治改革乃当代法律人的使命。我自大学本科被我国著名刑法学家高铭暄教授、王作富教授引入刑法学殿堂,即被其理论之博大精深、内容之丰富多彩、功用之不可或缺所吸引,而与刑法学研究结下不解之缘。及至首届攻读我国刑法学博士,尤其是获得博士学位以后的十余年间,恰逢国家研究修改刑法且自己有幸参与其中,加之研究兴趣所在,刑法改革问题遂成为我多年致力的主要领域之一,从而也逐渐形成了自己关于刑法改革的一些见解。我国现阶段的刑法改革是客观需要与主观诉求的有机结合。一方面,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成为刑法改革最内在的动力。本书计2编30篇论文,论题大体分为两类,一是我国内地与港澳特区间的刑法与刑事司法协助问题,二是我国大陆与台湾两岸间的刑法问题。
-
国际刑法综述张景著本书分为十七章,分别阐述了国际刑法概述;国际刑法的渊源和编纂;国际犯罪的刑事责任;危害国际公共安全与秩序的犯罪;引渡等内容。
-
我国银行运营中的犯罪研究刘德法刘德法,1963年出生于河南省新乡县;1985年毕业于郑州大学法律系,获得法学学士学位;1988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得法学硕士学位;1992年破格晋升为郑州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任刑法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1997年晋升为教授,被确定为河南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刑法学科带头人,一直从事中国刑法学、外国刑法学的教学研究工作。河南郑大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曾担任河南省多起大、要案刑事被告人的辩护人。现为郑州大学法学院刑法教研室主任并兼任河南省荥阳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刘德法教授科研成果显著,完成多项国家和省级重点社科项目的研究,并作为主编、副主编或主要参与者公开出版有:《共同犯罪的理论及其应用》、《暴力犯罪论》、《中国暴力犯罪对策研究》、《集团犯罪对策研究》等著作。有多项成果获中国法学会、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三等奖。本书从动态发展的角度,打破传统的金融犯罪构架,不拘泥于刑法分则体系的罪种排序,以银行利益、银行资本和银行秩序为犯罪的对象,侧重于考察银行从业人员或银行业务人员内外勾结而实施的犯罪行为,针对银行的主要业务,分环节、分业务剖析银行在运营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及其特点,总结、归纳犯罪的规律性特征,并结合刑法规定,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系统提出银行防范犯罪和司法机关惩治犯罪的对策。本书内容从宏观到微观,从实践总结到理论阐述,从个罪认定到总体分析,体系完整,重点突出,观点鲜明。主要内容包括:我国银行的体制及法务、结算业务、资金管理、科技管理、财会业务、综合管理等七个环节中犯罪的构成和认定,防范银行运营中犯罪的对策、措施。在写作方法上,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理论上有一定的创新,实践中有较强的实用性。尤其是在本书后的最后,选择十个国内已处理过的大案要案,详细介绍案情和处理结果,并以案说法,进行点评,作为警示,以证实本研究成果的实际价值。本书对从事金融业务的人员防范金融风险和犯罪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对司法工作人员、刑法理论研究者、法学专业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以及广大法律爱好者,都是很有价值的参考书。
-
犯罪学许章润主编;储槐植[等]撰稿本书是高等学校犯罪学课程的规划教材,本书分为导论和主文三编共计十四章,分别对犯罪现象、犯罪行为、犯罪原因、犯罪人、被害人以及犯罪预防等问题进行全面、细致的论述。各章内容有些部分在1997年版本的基础上修订而成,有些是根据本学科理论的发展并结合司法实践重新撰写。全书结构完整,说理清晰,注重对于犯罪学基本知识的叙述、基本理论的介绍与基本学说的阐释,以利学生循序渐进,学有所成;同时,注重经典文献和最新资料的征引,并增补大量案例予以说明,使本书更加适合各类法律院校使用。
-
刑法适用分类总览于浩编本书收录各类刑事实体法方面的文件计80余件,一律按时间先后排序。书中按照一罪一编的原则,以每一个罪名为一个独立的单元,将与此罪有关的刑法条纹、立法解释、司法解释、规范性文件等汇编在一起。
-
持有犯罪研究陈正云著本书按照家庭的功能和治家的实践要求,全面介绍和分析了古今中外家庭致富、家庭理财、家庭消费的优良传统和方法,并立足于当代家庭经济生活的实际,力求给人们提供某种适合于自己并符合现代伦理精神的致富方案,真正实现伦理经济和合法致富的理想。本书注重思想性、科学性、应用性和可读性,形式和内容都有创新。第一次以生动具体的治家事例和深入浅出的点评相结合,用睿智的名言画龙点睛,全方位展示古今中外治家之道的精华,从而为广大家庭提供家庭治理的指导和参考。本书既具有深邃的历史感,又有强烈的现代气息和未来眼光,堪称此类图书中的精品。
-
刑事程序法功能研究宋英辉,李忠诚主编本书式教育部资助优秀青年教师基金项目《刑事程序法功能研究》的最终成果。关于刑事程序法功能问题,国内缺乏系统研究,尤其式缺乏实证研究。在本课题研究中,课题组通过问卷和实地调研等方式,收集了相当的实际材料和数据,努力使研究紧密结合实际。本书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刑事程序法在实现社会控制中的应有功能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原因,探讨对策,力图为立法和执法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借鉴,以便通过刑事程序法功能的有效发挥,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法律的生命,在于其功能的实现,在于行动中的法律。本书从宏观上阐释了刑事程序法的功能及分类,堆决定、影响刑事程序法功能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运用系统论的方法、比较的方法和实证研究的方法,分别就管辖、回避、辩护、证据、强制措施、附带民事诉讼等制度和刑事诉讼启动程序、侦查、起诉、第一审、第二审、死刑复核、审判监督、执行、保安处分等程序的功能进行了研究。在各具体制度和程序的研究中,本书以界定具体制度或程序的应有功能、考察刑事诉讼法律规范的设计功能、分析刑事诉讼法律规范的现实功能为基本路径,从发挥法律规范应有功能的角度提出了完善立法和改进司法的对策与建议。
-
典型包庇犯罪研究刘杰著包庇犯罪和典型包庇犯罪都不是法律上的一类犯罪,只是理论上的一类侵犯国家刑事司法权的犯罪,也是司法实践中易发、常见并且较难认定、区分的一类妨害刑事司法活动的犯罪。对某个包庇罪的诸多问题也是从说纷纭,尚未形成共识,甚至有的还存在严惩的分歧。笔者揣测,对“包庇罪K”系统研究的欠缺及其分歧的存在,恐怕是典型包庇犯罪和非典型包庇犯罪即包庇犯罪之间立法出现混乱、矛盾、冲突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作为“末学后进”的刑法学人,作者自知学术研究要求理论之深厚、学识之广博的重要性,也自知才疏学浅,但笔者愿望有借鉴学界前辈、同仁研究成果和古今中外有效包庇犯罪立法例的基础上,结合司法实践,对典型包庇犯罪的基本问题作些力所能及的探索,以期对我国典型犯罪的系统研究、典型包庇犯罪与其他具有“包庇”内容的非典型包庇犯罪的立法完善做点滴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