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
-
刑法评论赵秉志主编图书简介:简析我国非暴力犯罪及其死刑立法(黄京平)关于中国逐步废止非暴力犯罪死刑的研讨(赵秉志)从国际人权公约看中国部分非暴力犯罪的死刑废止问题(高铭暄)关于死刑的断想:死刑与人权(邱兴隆)从限制到废除死刑历史和比较研究国际公约废除死刑适用的探讨(王秀梅)从国际社会废、减死刑的过程看我国非暴力犯罪死刑废止问题(卢建平)限制和废除死刑的国际趋势与中国的对策(刘健)略谈我国的死刑立法及其发展趋势(高铭暄)从中国死刑政策看非暴力犯罪死刑的逐步废止问题(赵秉志)简论限制死刑适用的司法理念(时延安)简论经济犯罪的死刑立法及其废止问题(许成磊)略谈走私假币罪的死刑废除问题(廖万里)切实减少死刑:走私文物罪何必用极刑(陈泽宪)谈走私贵重金属罪的死刑废止问题(陈志军)谈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的死刑废止问题(黄芳)对伪造货币犯罪有必要保留死刑吗(阮齐林)集资诈骗罪死刑立法质疑(卢建平、叶良芳)谈信用证诈骗罪的死刑废止问题(陈志军)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死刑应当废除(张智辉)盗窃罪死刑废止刍议(阴建峰)关于对传播犯罪方法罪废除死刑的思考(刘志伟)简论毒品犯罪死刑的限制与废止问题(万云峰)略谈组织卖淫罪的死刑废止问题(张明楷)中国职务犯罪死刑立法思考(王作富、田宏杰)学术争鸣再为马克思辩护(张庆旭、陈海燕)评逆防卫论及“刑法第20条反对论”(张成敏)奸淫幼女犯罪的认定与主客观相统一原则(王作富、郭泽强)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若干争议问题与思考(孟庆华)专题论坛惩治恐怖犯罪与依法保障人权(陈泽宪、黄芳)辩诉交易的实体法考察(张天虹)单位犯罪主体与刑事责任新论(聂立泽)立法研究刑法立法的完善问题(张智辉)司法实务论死刑缓期执行变更为死刑立即执行若干问题(黄京平、石磊)为亲友非法牟利罪客观方面要件若干问题探讨(刘科)国际刑法毒剂事件与日本应承担赔偿责任的法律依据(朱文奇)域外法治犯罪学和刑事政策学的关系刑法学者杨春洗教授(张文、丁后盾)陈兴良教授(周光权)动态与信息中韩两国刑法学交流的新篇章(赵秉志、卢建平)国际刑法学协会“网络犯罪”专题研讨会总结汇报(赵秉志、卢建平)国际刑法学协会东京研讨会的情况综述(武功)在积极探索中走向国际刑事法院(赵秉志、王秀梅、黄芳)
-
刑法学通论赵秉志,吴振兴主编本书由著名刑法学家高铭暄教授、马克昌教授、何鹏教授担任顾问,十余位中青年刑法学博士合作编著。全书系统地论述了我国刑法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反映了我国刑事立法、刑事司法的发展历程和刑法学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并在体系结构方面有创新性探讨。///本书为高等学校法学专业本科教材,也可供刑法专业研究生和刑法理论工作者、司法实务人员参考。
-
刑事审判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庭,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二庭编刑事审判参考(第四卷·上下)是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庭、第二庭联合主办的业务研究和指导性用书一一《刑事审判参考》2002年度第1、3、5辑和2、4、6辑的精编本。刑事审判参考(第四卷·上下)不是对《刑事审判参考》2002年度第1、3、5和2、4、6各辑的简单合订,而是按照原有的栏目,"将各辑内容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了更为科学和规范的调整、编辑,参照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结构体例,根据内容的不同,重新作了分类汇编。刑事审判参考(第四卷·上下)是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庭、第二庭联合主办的业务研究和指导性用书一一《刑事审判参考》2002年度第2、4、6和1、3、5各辑的简单合订,而是按照原有的栏目,将各辑内容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了更为科学和规范的调整、编辑,参照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结构体例,根据内容的不同,重新作了分类汇编。本书还增加了主题索引和阅读指南部分,将案例、司法解释和文章申有关适用法律的具体问题提炼出来,在相关页码的切口处注释"标明,并在正文目录后附主题索引目录,以便读者查阅。
-
交通事故赔偿与交通肇事罪法律法规及案例评析孙泊生主编本书是在原书的基础上,根据2003年10月28日新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对“公民或法人遇到交通事故后,亟须知道国家在交通管理方面有哪些法律、法规,自己的行为是否触犯了法律,依法应承担什么责任;受害人如何寻求法律保护;如何正确地向公安、司法机关主张权利”等问题又进一步作了补充和修改。增加了近五年来比较典型、代表性又很强的案例并结合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新规定加以评定。同时还增集替补了交通事故、事故赔偿、交通肇事罪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使本书更趋完整、合理,更具时效性和实用性。
-
刑事诉讼法教学法规中国法制出版社编随着我国法治进程的推进,法学教育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我国于1996年开始设置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有资深不者认为,“法律硕士教育应当成为中国今后法律教育发展的主渠道”;2002年进行的国家司法考试对我国法律职业朝着专业化和精英化的方向发展,具有革命性的意义。无论是法律硕士教育还是国家司法考试,都强调了对我国现行法律的理解和运用。在这种意义上说,我国高校的法学教育既要重视法学理论,更要重视我国相关法律的具体规定。根据我们所进行的调查发展,广大的老师和学生在“教”和“学”的过程中,都已经注意了教材和法律法规材料的结合。但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没有一种已经成型的资料可以方便彩。有不少老师要不断地复印有关资料,然后下发给学生,这种做法很不方便。因此,我们决定组织出版“现代法学教材教学法规”丛书,以满足法学院校的师生“教”和“学”中的需求。本套丛书根据我国高校法学教育所设置的课程,分“民法教学法规”、“刑法教学法规”、“商法教学法规”、“经济法教学法规”、“知识产权法教学法规”、“民事诉讼法教学法规”、“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学法规”、“国际法教学法规”、“国际私法教学法规”、“国际经济法教学法规”、“宪法教学法规”等20余种。每种书都紧扣教材,尽量按照教材的章节次序进行编排,收入了重要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司法解释。需要说明的是,考虑到教学的需要,我们还收入了一些已经废止的文件或者新旧文本对照。
-
阅读刑法典刘树德著本书对刑法罪状进行理论研究,涉及恐怖犯罪罪状建构、洗钱罪罪状建构、故意杀人罪罪状建构、绑架罪罪状建构等的比较。
-
刑法学总论刘艳红主编刑法是我国重要的部门法之一。刑法学则是以刑法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法律科学。《刑法学总论》是一部新颖的刑法学教材,它沿着刑法学的逻辑体系,以我国传统犯罪论体系为基础,并吸收大陆法系犯罪论体系的合理成分,以刑法典、国家立法机关颁发的单行刑法和刑法修正案,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颁发的刑法司法解释等为依据,系统地介绍了刑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犯罪构成理论、刑事责任等基本理论与制度。全书内容丰富,观点新颖,使用资料较为全面,逻辑清晰,论述充分,既可以为高等院校法律以及非法律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使用,也可以供刑法理论研究者及受好者使用,也是各级司法机关等实务工作者的理想读本。
-
刑法中主客观相统一原则研究聂立泽著现代化的国家是法治国家。现代文明进步的社会是法治社会。中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之基本治国方略的确立及其贯彻,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至关重要。毋庸置疑,现代刑事法治在现代化法治国家中仍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而刑事法律学科也相应地为国家所重视,成为公认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繁荣最为显著的主要法学学科领域之一,并被首批纳入建设国家重点研究基地之规划。在新世纪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刑事法学需要进一步发展与完善,以更为充分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是以刑事法律学科为研究领域的国家重点学术研究机构,系1999年12月首批建立的15个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之一。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人员以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刑事法学学科的部分专家学者为专职研究人员,同时聘请国内外一些知名刑事法专家学者作为兼职研究人员。
-
刑事办案简明手册本社编出版说明为了满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律师和当事人办案的需要,我们特编辑出版了本套“办案简明手册”丛书。丛书分《民事办案简明手册》、《经济办案简明手册》、《刑事办案简明手册》、《行政办案简明手册》共四册。本套丛书具有以下特点:Ⅱ.使用面宽。目前市场上已有的同类图书大多只是为法官审判“量身定做”。事实上,除了法院,检察院、行政机关、律师也是办案主体,并且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也大量参与办案活动。本套丛书的使用对象除了法官,还有检察官、行政官员、律师和当事人,读者、使用者面宽。2,简明实用。法律文件浩瀚如烟,办案用书越编越繁,不仅普通百姓往往无所适从,而且司法人员、行政执法人员和律师也倍感不便。我们根据办案的需要,精选了常用的法律文件,以达到-简明”之特点。每册分为实体篇和程序篇,各篇再根据案件的类别和程序的不同阶段分成若千部分,能让读者迅速查找到所需的法律,非常实用。3.便于携带。本套丛爷采用。袋本和软封皮,制作精良。4.容量大,定价合理。本套丛书在版式上借鉴了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先进做法,实现了读者对法规汇编类图书容量大同时价格低的愿望。读者是我社的出版宗旨,也是编辑本套丛书的者使用并提出改进意见。中国法制出版社2m4年2月Ⅱ8日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释义胡康生,李福成主编;全国人大常委法制工作委员会刑法室编著人们的社会实践是持续进行不间断的,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也是不断深化,永无止境。法律作为上层建筑的核心部分也必将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认识的深不断地加以完善。刑法作为国家最重要的基本法律之一,需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但在我国法制建设的初期也不可避免地要经常不断地进行修改和补充,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本书取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释义2004年版》,一是表明本书是最新的释义版本,以吸引读者;二是考虑到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立法机关还会根据需要适时地不断地对刑法作出修改和解释,对这些修改和解释也需要及时地进行释义。为了保证本书的权威,为了能够使读者及时地读到新的释义,又能避免重复劳动,节省资源,今后可通过不定期地调整版本。